孤獨
關燈
小
中
大
活。
她哭喊,憤怒,發出威脅,但他隻是盯着她,絲毫沒有動搖。
其實妻子不太在乎。
她覺得伊諾克神經有點毛病,多少有些怕他。
等明擺着他永遠不會再回來時,她就帶上兩個小孩去了康涅狄格的某個村子,她還是個姑娘的時候在那兒住過。
最後,她嫁給了一個房地産商,也覺得心滿意足。
伊諾克·魯濱遜就這樣繼續待在紐約的那間屋子裡,跟他幻想中的人物生活在一起,跟他們遊戲、談話,像個快樂的孩子。
伊諾克幻想出來的全是些怪人。
我猜想,他們是他根據自己見過的人創造出來的,這些人因為某些令人費解的原因吸引了他。
有一個手拿寶劍的女人,一個走來走去身後跟着隻狗的長着長長的白胡子的老人,一一個長筒襪總是褪到腳面的少女。
至少有二十多個幻影,全是伊諾克·魯濱遜那孩子似的心靈杜撰出來的,跟他在那間屋裡朝夕相處。
伊諾克過得很快樂。
他進了房間就鎖上門。
他臉上挂着荒唐的煞有介事的神情大聲發号施令,評論人生。
他在廣告部門幸福知足地掙着養活自己的錢,直到出了事。
當然肯定是要出事的。
他之所以回到溫斯堡生活,我們能認識他,全都是因為那件事。
那件事跟一個女人有關。
大緻如此吧。
他過得太快樂了。
總會有什麼事要走進他的世界。
總會發生點什麼事把他從紐約的那間屋子裡趕出來,讓他作為一個默默無聞的、愚蠢的小人物過完一生,在俄亥俄的一個小鎮上,在黃昏太陽快要落到韋斯利·莫耶的馬車房屋頂後面的時候,在大街上急匆匆地走來走去。
現在我們就來說說那件事吧。
一天晚上,伊諾克把它講給喬治·威拉德聽。
他很想講給别人聽聽,他選中這個年輕記者,是因為兩人偶然相遇,這個年輕人正好有心情理解别人。
青春的憂傷,年輕人的憂傷,年終歲末,在鄉村逐漸成熟的少年的憂傷,促使老人開始了他的講述。
這種憂傷藏在喬治·威拉德心中,毫無意義,然而卻吸引了伊諾克·魯濱遜。
兩人相遇談話的那天晚上天下着雨,那是淅淅瀝瀝、濕漉漉的十月的雨。
一年中的收獲季節到了,夜晚應該明月當空,景色宜人,空氣中寒意料峭,預示着冰霜将至,然而情況并非如此。
細雨霏霏,主街上路燈下的小水潭閃閃發亮。
集市廣場那邊的樹林裡,黑暗中,雨水從黑乎乎的樹上往下滴。
在溫斯堡人家屋後的花園中,枯萎的馬鈴薯藤蔓盤在地上。
那些吃過晚飯打算去上城某家店鋪後面跟人聊天打發夜晚的人都改變了主意。
喬治·威拉德在雨中徘徊,很高興看到天下雨了。
他這樣感覺。
他像夜晚走出房間獨自在大街上漫遊時的伊諾克·魯濱遜。
他像他,隻不過喬治·威拉德已經長成一個高大魁梧的小夥子了,覺得哭哭啼啼不是男子漢所為。
母親病重已有一個月,他的傷心也跟這個有點關系,但關系并不那麼大。
他在想着自己,年輕人想自己時總難免會傷感。
伊諾克·魯濱遜和喬治·威拉德是在莫米街沃伊特貨車店前人行道上的一個木棚下相遇的,那是溫斯堡主街的一條支巷。
他們一塊兒穿過雨水沖刷過的主街,朝赫夫納街區某棟樓三層老人的房間走去。
喬治興緻勃勃。
交談了十分鐘伊諾克就請他去自己的房間看看。
小夥子有些害怕,但心裡有種從來不曾有過的好奇。
他聽别人說過很多次,說老人有點神志不清,他自認為很勇敢,很有男子氣概,就跟老人一起去了。
在雨中的街道上,老人一上來就有些古怪,一個勁兒地想說華盛頓廣場附近的那間屋子以及他在裡面的生活。
“如果用心去聽,你會明白的。
”他總結似的說,“在街上你從我身邊走過時,我就已經注意到你了,我想你會理解。
這并不困難。
隻要相信我講的就可以了,隻要傾聽和相信就夠了。
” 那天晚上十一點多,在赫夫納街區的房間裡,老伊諾克跟喬治?威拉德說到了那件緻命的事情,那個女人的故事,那件把他從城市趕出來,讓他最終在溫斯堡、在孤獨和挫折中過完一生的事情。
他坐在靠窗的帆布床上,用手托着腦袋,喬治·
她哭喊,憤怒,發出威脅,但他隻是盯着她,絲毫沒有動搖。
其實妻子不太在乎。
她覺得伊諾克神經有點毛病,多少有些怕他。
等明擺着他永遠不會再回來時,她就帶上兩個小孩去了康涅狄格的某個村子,她還是個姑娘的時候在那兒住過。
最後,她嫁給了一個房地産商,也覺得心滿意足。
伊諾克·魯濱遜就這樣繼續待在紐約的那間屋子裡,跟他幻想中的人物生活在一起,跟他們遊戲、談話,像個快樂的孩子。
伊諾克幻想出來的全是些怪人。
我猜想,他們是他根據自己見過的人創造出來的,這些人因為某些令人費解的原因吸引了他。
有一個手拿寶劍的女人,一個走來走去身後跟着隻狗的長着長長的白胡子的老人,一一個長筒襪總是褪到腳面的少女。
至少有二十多個幻影,全是伊諾克·魯濱遜那孩子似的心靈杜撰出來的,跟他在那間屋裡朝夕相處。
伊諾克過得很快樂。
他進了房間就鎖上門。
他臉上挂着荒唐的煞有介事的神情大聲發号施令,評論人生。
他在廣告部門幸福知足地掙着養活自己的錢,直到出了事。
當然肯定是要出事的。
他之所以回到溫斯堡生活,我們能認識他,全都是因為那件事。
那件事跟一個女人有關。
大緻如此吧。
他過得太快樂了。
總會有什麼事要走進他的世界。
總會發生點什麼事把他從紐約的那間屋子裡趕出來,讓他作為一個默默無聞的、愚蠢的小人物過完一生,在俄亥俄的一個小鎮上,在黃昏太陽快要落到韋斯利·莫耶的馬車房屋頂後面的時候,在大街上急匆匆地走來走去。
現在我們就來說說那件事吧。
一天晚上,伊諾克把它講給喬治·威拉德聽。
他很想講給别人聽聽,他選中這個年輕記者,是因為兩人偶然相遇,這個年輕人正好有心情理解别人。
青春的憂傷,年輕人的憂傷,年終歲末,在鄉村逐漸成熟的少年的憂傷,促使老人開始了他的講述。
這種憂傷藏在喬治·威拉德心中,毫無意義,然而卻吸引了伊諾克·魯濱遜。
兩人相遇談話的那天晚上天下着雨,那是淅淅瀝瀝、濕漉漉的十月的雨。
一年中的收獲季節到了,夜晚應該明月當空,景色宜人,空氣中寒意料峭,預示着冰霜将至,然而情況并非如此。
細雨霏霏,主街上路燈下的小水潭閃閃發亮。
集市廣場那邊的樹林裡,黑暗中,雨水從黑乎乎的樹上往下滴。
在溫斯堡人家屋後的花園中,枯萎的馬鈴薯藤蔓盤在地上。
那些吃過晚飯打算去上城某家店鋪後面跟人聊天打發夜晚的人都改變了主意。
喬治·威拉德在雨中徘徊,很高興看到天下雨了。
他這樣感覺。
他像夜晚走出房間獨自在大街上漫遊時的伊諾克·魯濱遜。
他像他,隻不過喬治·威拉德已經長成一個高大魁梧的小夥子了,覺得哭哭啼啼不是男子漢所為。
母親病重已有一個月,他的傷心也跟這個有點關系,但關系并不那麼大。
他在想着自己,年輕人想自己時總難免會傷感。
伊諾克·魯濱遜和喬治·威拉德是在莫米街沃伊特貨車店前人行道上的一個木棚下相遇的,那是溫斯堡主街的一條支巷。
他們一塊兒穿過雨水沖刷過的主街,朝赫夫納街區某棟樓三層老人的房間走去。
喬治興緻勃勃。
交談了十分鐘伊諾克就請他去自己的房間看看。
小夥子有些害怕,但心裡有種從來不曾有過的好奇。
他聽别人說過很多次,說老人有點神志不清,他自認為很勇敢,很有男子氣概,就跟老人一起去了。
在雨中的街道上,老人一上來就有些古怪,一個勁兒地想說華盛頓廣場附近的那間屋子以及他在裡面的生活。
“如果用心去聽,你會明白的。
”他總結似的說,“在街上你從我身邊走過時,我就已經注意到你了,我想你會理解。
這并不困難。
隻要相信我講的就可以了,隻要傾聽和相信就夠了。
” 那天晚上十一點多,在赫夫納街區的房間裡,老伊諾克跟喬治?威拉德說到了那件緻命的事情,那個女人的故事,那件把他從城市趕出來,讓他最終在溫斯堡、在孤獨和挫折中過完一生的事情。
他坐在靠窗的帆布床上,用手托着腦袋,喬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