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之後的兩個星期裡,帕迪成了我的同伴,因為他是第一個我了解得比較深入的流浪漢,我想講講他的故事。我相信,英國有幾萬像他那樣的流浪漢,他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他個子高高,大約三十五歲,一頭金發正逐漸變灰,一雙藍眼睛水汪汪的。他身體還不錯,但臉頰已經瘦得凹陷了下去,而且由于長期隻吃面包和人造黃油,顯得面如菜色。他穿得比大多數流浪漢要好,上身是一件粗花呢獵裝,下身是一條舊晚禮服褲,上面的鑲邊還在。顯然,在他覺得這鑲邊能讓他感受到點零星的尊嚴,一有脫線,他就把它縫好。他很注重自己的形象,随身攜帶剃須刀和牙刷,而且不肯賣掉它們,盡管他早已賣掉了他的“文件”甚至随身攜帶的小刀。雖然如此,離他一百碼開外都能看出他是個流浪漢,他走路姿勢有點漫不經心,肩膀向前聳,顯得很落魄。看到他走路的樣子,你會覺得他很快就會摔一跤。
他在愛爾蘭長大,戰争爆發後當了兩年兵,之後在一間金屬抛光廠工作,但兩年前丢了這份工作。他覺得做流浪漢很羞恥,但他自然而然養成了流浪漢的生活習慣。他不停留意人行道,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煙頭甚至空煙盒,因為他用煙盒的薄紙來卷煙。在我們去埃德伯裡的路上,他看到人行道上有一個報紙包着的包裹,便一把抓了起來,發現裡面有兩個羊肉三明治,不過邊上破掉了。他堅持要和我分着吃。每次經過自動機器,他都要拉一下把手,因為他說有時機器會出毛病,說不定會蹦出幾個便士來。然而,他從沒想過要違法犯罪。我們到了羅姆頓的郊區地帶時,帕迪看到台階上有一瓶牛奶,顯然是放錯了地方。他停來,眼饞地看着那瓶牛奶。
恐懼,饑餓産生的恐懼,讓他保有美德。如果他連着吃了兩三頓飽飯,他就會有勇氣偷那瓶牛奶。
他聊天的主題有兩個,一是落魄到成為流浪漢是種恥辱,二是如何免費吃到飯。我們流浪在街頭時,他會自個兒滔滔不絕地用一種嗚咽、自憐的愛爾蘭腔調說:
“這樣流浪真是糟糕,不是嗎?要去該死的收容所真讓人傷心。可又能怎麼樣呢?我已經兩個月沒有吃過肉了,靴子也越磨越破了。唉!天哪!要是去埃德伯裡的路上能到女修道院要杯茶喝就好了,一般他們都會給我們茶喝。啊,一個人不信教又會怎麼樣呢?我在女修道院喝過茶,還有浸禮會和聖公會,各種教堂。我自己是信天主教的,也就是說,我已經有十七年沒忏悔過了,但我還是有自己的宗教情感,你懂的。他們教堂總是喝茶的好地方。”等等這些話,他可以一整天這樣說個不停。
他在很多方面的無知讓人很吃驚。比如,他曾問過我,拿破侖是生活在耶稣之前還是之後。還有一次,在我朝書店櫥窗裡看的時候,他變得很不高興,因為裡面有一本書叫做《關于效法基督》,他認為這是對耶稣的亵渎。“他們那些家夥到底能效法耶稣的什麼呢?”他生氣地說。他認識字,但讨厭讀書。在我們從羅姆頓到埃德伯裡的路上,我走進一家公共圖書館,雖然帕迪不想看書,我建議他可以進去歇歇腳。他說他甯可在路邊等。“不要”,他說,“一看到那些該死的印刷品我就惡心。”
和大多數流浪漢一樣,帕迪非常吝啬火柴。我遇到他時他有一盒火柴,但我從沒見他劃過一根。我劃自己的火柴時,他會說我太奢侈。他采取的方法是問陌生人借火,有時他甯願半個小時不抽煙,也不願用掉一根火柴。
他個子高高,大約三十五歲,一頭金發正逐漸變灰,一雙藍眼睛水汪汪的。他身體還不錯,但臉頰已經瘦得凹陷了下去,而且由于長期隻吃面包和人造黃油,顯得面如菜色。他穿得比大多數流浪漢要好,上身是一件粗花呢獵裝,下身是一條舊晚禮服褲,上面的鑲邊還在。顯然,在他覺得這鑲邊能讓他感受到點零星的尊嚴,一有脫線,他就把它縫好。他很注重自己的形象,随身攜帶剃須刀和牙刷,而且不肯賣掉它們,盡管他早已賣掉了他的“文件”甚至随身攜帶的小刀。雖然如此,離他一百碼開外都能看出他是個流浪漢,他走路姿勢有點漫不經心,肩膀向前聳,顯得很落魄。看到他走路的樣子,你會覺得他很快就會摔一跤。
他在愛爾蘭長大,戰争爆發後當了兩年兵,之後在一間金屬抛光廠工作,但兩年前丢了這份工作。他覺得做流浪漢很羞恥,但他自然而然養成了流浪漢的生活習慣。他不停留意人行道,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煙頭甚至空煙盒,因為他用煙盒的薄紙來卷煙。在我們去埃德伯裡的路上,他看到人行道上有一個報紙包着的包裹,便一把抓了起來,發現裡面有兩個羊肉三明治,不過邊上破掉了。他堅持要和我分着吃。每次經過自動機器,他都要拉一下把手,因為他說有時機器會出毛病,說不定會蹦出幾個便士來。然而,他從沒想過要違法犯罪。我們到了羅姆頓的郊區地帶時,帕迪看到台階上有一瓶牛奶,顯然是放錯了地方。他停來,眼饞地看着那瓶牛奶。
恐懼,饑餓産生的恐懼,讓他保有美德。如果他連着吃了兩三頓飽飯,他就會有勇氣偷那瓶牛奶。
他聊天的主題有兩個,一是落魄到成為流浪漢是種恥辱,二是如何免費吃到飯。我們流浪在街頭時,他會自個兒滔滔不絕地用一種嗚咽、自憐的愛爾蘭腔調說:
“這樣流浪真是糟糕,不是嗎?要去該死的收容所真讓人傷心。可又能怎麼樣呢?我已經兩個月沒有吃過肉了,靴子也越磨越破了。唉!天哪!要是去埃德伯裡的路上能到女修道院要杯茶喝就好了,一般他們都會給我們茶喝。啊,一個人不信教又會怎麼樣呢?我在女修道院喝過茶,還有浸禮會和聖公會,各種教堂。我自己是信天主教的,也就是說,我已經有十七年沒忏悔過了,但我還是有自己的宗教情感,你懂的。他們教堂總是喝茶的好地方。”等等這些話,他可以一整天這樣說個不停。
他在很多方面的無知讓人很吃驚。比如,他曾問過我,拿破侖是生活在耶稣之前還是之後。還有一次,在我朝書店櫥窗裡看的時候,他變得很不高興,因為裡面有一本書叫做《關于效法基督》,他認為這是對耶稣的亵渎。“他們那些家夥到底能效法耶稣的什麼呢?”他生氣地說。他認識字,但讨厭讀書。在我們從羅姆頓到埃德伯裡的路上,我走進一家公共圖書館,雖然帕迪不想看書,我建議他可以進去歇歇腳。他說他甯可在路邊等。“不要”,他說,“一看到那些該死的印刷品我就惡心。”
和大多數流浪漢一樣,帕迪非常吝啬火柴。我遇到他時他有一盒火柴,但我從沒見他劃過一根。我劃自己的火柴時,他會說我太奢侈。他采取的方法是問陌生人借火,有時他甯願半個小時不抽煙,也不願用掉一根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