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關燈
大約五點三刻,愛爾蘭人帶我到了收容所。

    這地方建在濟貧院區[1]的拐角處,用煙黃色的磚頭砌成。

    收容所和馬路間隔着一行小鐵栅欄窗、一堵高牆和幾道鐵門,看起來很像監獄。

    已經有很多流浪漢排起長隊等着開門了,他們年齡各異,最小的有面帶稚氣的十六歲男孩,最老的有牙都掉光的七十五歲駝背老人,就像木乃伊一樣。

    他們有些是長期流浪在外,可以從他們的手杖和黝黑的臉龐看出來,有些是失業的工人,有些是農民,一個小職員穿着襯衫打着領帶,有兩個明顯是智障。

    看到他們大批聚集在這兒,讓人感到很不舒服,他們不兇狠也不危險,但模樣十分難看,渾身髒兮兮,幾乎各個都穿得破破爛爛,明顯營養不良。

    他們都很友善,但什麼都沒問。

    有很多人遞煙給我,當然,大多都是煙頭。

     我們靠在牆上抽煙,流浪漢開始聊他們最近住過的收容所。

    從他們口中得知,似乎所有收容所都不一樣,每一間都有優有劣,了解這些信息對于流浪的人很有用處。

    一個老手會告訴你英國所有的收容所的特點,比如說,在A你可以抽煙,但天花闆很多蟲子;B那裡的床很舒服,但門衛很喜歡欺負人;C那兒的人很早就放你出去,但那兒的茶簡直不能喝;在D處,隻要你有點錢,管理人員就會想辦法偷你的,等等等等,有無數這些信息。

    一般來說,不同收容所之間的大約相隔一天的路程。

    别人告訴我巴内特-聖巴爾安斯之間的收容所是最好的,還警告我千萬不要去比勒裡基和切爾姆斯福特,還有肯特郡的艾德山。

    據說,切爾西的收容所是全英國最豪華的,有人稱贊那裡的毛毯不像收容所的,更像監獄裡的。

    夏天,流浪漢會到偏遠一點的地方,到了冬天,他們會設法繞着大城市轉,因為那裡更暖和而且有更多慈善機構。

    不過你得一直走動,因為你一個月隻能有一次進同一間收容所或倫敦兩間收容所間的一間,否則就要承擔兩個星期不能進收容所的後果。

     門衛把我們集中到一個過道,讓我們六個六個進去洗澡,洗澡前要搜身,搜身的目的是看身上有沒有錢或煙。

    在羅姆頓的收容所,你隻要私自帶煙進去就可以抽,但一旦被發現就會被沒收。

    老手們告訴我們,門衛不會搜查膝蓋以下的部位,所以進去洗澡前我們都把煙藏在靴子裡腳踝的部位。

    脫衣服時,我們會把煙偷偷放到大衣裡,因為大衣可以當枕頭,所以允許帶進去。

     每個人都可以和自己的夥伴睡在一起,兩個人睡一間房。

    我沒有夥伴,就和另外一個也是獨自一人的男人睡一間房,他很瘦,長滿胡須,有點斜視。

    房間長八英尺,寬五英尺,高八英尺,石頭砌成,隻在牆的高處開了扇小鐵栅欄窗,門上則有個窺視孔,就像監獄的牢房一樣。

    裡面有六張毯子,一個夜壺,一根熱水管,沒有其他東西了。

    我茫然地看了一下周圍,總覺得少了點東西。

    然後,突然之間,我明白缺了什麼,于是喊道: “我就說嘛,該死的,床在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