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不管值不值得,我想談談對巴黎洗碗工生活的看法。細想一下你會覺得奇怪,在一座現代化大都市裡,有成千上萬人除了睡覺,就是在悶熱的地下室裡洗碗碟。我要問的是為什麼這種生活會繼續——有何目的,誰想繼續以及為什麼。我這麼問,不是出于反叛和懶惰的态度,而是想要探讨洗碗工生活的社會意義。
我想首先得說,洗碗工是現代世界的一種奴隸。不是因為需要為他們鳴不平,因為洗碗工比其他體力勞動者的情況要好,但比起被人随意買賣,他們不見得更自由。他們幹的活和奴隸差不多,沒有任何技術含量。他們的報酬隻夠勉強糊口,唯一的假期是被解雇的時候。他們與婚姻無緣,或者說,如果他們結婚,他們的妻子也必須得幹活。除非他們交了好運,否則無法擺脫這種生活,或者除非坐牢吧。如今,很多擁有大學學曆的人在巴黎刷盤子,每天工作十到十五個小時。不能說這隻不過因為他們懶,因為懶人不可能當洗碗工。他們不過是被日常生活束縛,無法思考。如果洗碗工能稍微思考一下,他們早就會成立工會,舉行罷工,争取更好的待遇。然而他們從沒想過,因為他們沒有空閑想這些,生活把他們變成了奴隸。
問題是,為什麼這種苦役會繼續?人們想當然認為,工作之所以得幹,是因為有合理的目的。他們看到其他人在幹苦活累活,以為說“這活必須要幹”,就可以解決問題。例如采煤礦,這是個辛苦活兒,但這活必須得幹,因為我們需要煤。在下水道工作是個苦差事,但這活必須得幹。洗碗工也是一樣的道理,總有人會在餐館吃飯,也總要有其他人每個星期洗八十個鐘頭的碗碟。這是文明社會的運作,所以無可非議。但在我看來,這一看法值得商榷。
[1]英石,英國度量單位,1英石=6.35029318千克。(譯注)
[2]盧比,印度的一種貨币單位。(譯注)
[3]多維爾(Deauville),法國的一座城市。(譯注)
[4]烏托邦(Utopia)本意為“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為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托馬斯·莫爾在他的名著《烏托邦》中虛構的地方。如今烏托邦一般用來描寫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會。(譯注)
[5]弗朗索瓦·維庸,Fran?oisVillon(約1431—1474年),法國中世紀最傑出的抒情詩人。(譯注)
我想首先得說,洗碗工是現代世界的一種奴隸。不是因為需要為他們鳴不平,因為洗碗工比其他體力勞動者的情況要好,但比起被人随意買賣,他們不見得更自由。他們幹的活和奴隸差不多,沒有任何技術含量。他們的報酬隻夠勉強糊口,唯一的假期是被解雇的時候。他們與婚姻無緣,或者說,如果他們結婚,他們的妻子也必須得幹活。除非他們交了好運,否則無法擺脫這種生活,或者除非坐牢吧。如今,很多擁有大學學曆的人在巴黎刷盤子,每天工作十到十五個小時。不能說這隻不過因為他們懶,因為懶人不可能當洗碗工。他們不過是被日常生活束縛,無法思考。如果洗碗工能稍微思考一下,他們早就會成立工會,舉行罷工,争取更好的待遇。然而他們從沒想過,因為他們沒有空閑想這些,生活把他們變成了奴隸。
問題是,為什麼這種苦役會繼續?人們想當然認為,工作之所以得幹,是因為有合理的目的。他們看到其他人在幹苦活累活,以為說“這活必須要幹”,就可以解決問題。例如采煤礦,這是個辛苦活兒,但這活必須得幹,因為我們需要煤。在下水道工作是個苦差事,但這活必須得幹。洗碗工也是一樣的道理,總有人會在餐館吃飯,也總要有其他人每個星期洗八十個鐘頭的碗碟。這是文明社會的運作,所以無可非議。但在我看來,這一看法值得商榷。
[1]英石,英國度量單位,1英石=6.35029318千克。(譯注)
[2]盧比,印度的一種貨币單位。(譯注)
[3]多維爾(Deauville),法國的一座城市。(譯注)
[4]烏托邦(Utopia)本意為“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為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托馬斯·莫爾在他的名著《烏托邦》中虛構的地方。如今烏托邦一般用來描寫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會。(譯注)
[5]弗朗索瓦·維庸,Fran?oisVillon(約1431—1474年),法國中世紀最傑出的抒情詩人。(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