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美洲西北海岸印第安人
住在從阿拉斯加到普蓋特(Puget Sounod)海峽這一狹長的太平洋沿岸的印第安人,是一個精力旺盛而又傲慢自負的民族。
他們有一種沒有共同秩序的文化。
該民族與周圍部落截然不同,它有一種其它民族難以匹敵的熱情。
它的價值觀不是一般所公認的那些價值觀,而且它的動力也不是常常稱頌的那些動力。
以一般原始民族标準而言,他們極為富有。
充足源源不絕的财富乃他們文明的基礎,且無需付出艱巨的勞動就可獲得。
魚是他們生存所依靠的主食,可用大網在海中捕撈。
他們把娃魚、鳕魚、大比目魚、海豹、燭魚(Candlefish)等曬幹并貯存起來或提煉為油。
沖到海灘上的鲸魚也往往得到利用,較為南邊的部落也從事捕鲸。
離開大海,他們便無法生活。
群山與海岸相接,聳立在海濱之上。
這是一個非常适合他們要求的地方。
深深的犬牙交錯的海岸側面是無數的島嶼,這些島嶼不僅使海岸線增加了三倍,而且提供了大量安全水域,保護了在太平洋未馴服領域的安全航行。
出沒于這個地區的海洋生物天下聞名。
它還是世界上魚類大量産卵的地帶。
西北海岸部落了解魚類活動周期如同其他民族通曉熊的習性或播種季節一樣。
隻是在罕有的情況下,他們也利用某種土地産品。
如砍下大樹劈木闆造房,或以火和锛子挖空樹幹制作獨木舟,他們占踞着緊靠海陸的通道。
除了水運,他們不懂别的運輸,而被砍的樹木都緊靠河流或海灣,以便漂到村裡。
他們保持通常相互交往的工具是适于海面航行的獨木舟。
他們富于冒險,經常遠航南北。
名人要與其他部落的名人通婚,盛大宴會即贈财宴的邀請,要被送到數百裡之外的海邊,再由遠方部落的載重獨木舟予以答禮。
這些民族的語言屬于幾種不同語系,因此,對于大多數人講就有必要操幾種互不相關的語言。
當然,語言的差異并沒構成對儀式細枝末節傳播的障礙,也未對他們共享的基本要素民間傳說的整體性流傳造成妨害。
他們并不需要進行農業耕種來增加食物供應。
雖然他們也在小塊土地上種植二葉草或洋莓屬植物,但僅此而已。
除了狩獵、捕魚,人們從事的主要職業是木工。
他們用木闆造房,雕刻巨大的圖騰柱,以單闆做箱子的四周并雕花和裝飾,造獨木舟和木頭面具。
以及家具和各種器具。
他們不用斧銘等金屬工具,就可放倒大杉,劈成木闆;他們不使用任何滑輪工具,僅通過水路,就可把它們運回村裡,建起許多寬大的家庭住房。
他們的設計精巧;計算巧妙。
他們能準确地将圓木劈成木闆,立起巨大的樹幹作為房柱和屋梁,懂得如何通過斜面打眼連接木闆,所以表面不留接縫痕迹,用單棵杉樹制成的獨木舟能航行于廣漠的大海之上,且可載50到60人。
他們的藝術狂放雄渾而又具異域情調,完全可與任何一個原始民族所取得的成就媲美。
上世紀後半葉,西北海岸的文化業已毀滅。
因此,作為一種功能文明,我們所掌握的第一手資料,隻限于一代人以前被人描述過的那些部落,我們了解甚詳的,隻有溫哥華島的誇庫特耳文化。
所以,有關這一文化的描述,大部分是對誇庫特耳文化的描述,并由從其他部落獲悉的構成相對的細節,和曾經參與現已消失了的那種文明的老人回憶來給予補充。
除西南普韋布洛人外,西北海岸的部落和大多數美洲印第安人一樣,皆屬酒神型。
他們的宗教儀式,所欲求的最終目的乃是迷狂。
領舞人,至少在表演的高潮,要失去自我的正常控制,進入心醉神迷的另一生存狀态。
他将口吐白沫,全身劇烈而變态地顫抖,做出種種正常情況下令人恐懼的舉動。
有些跳舞人讓陪伴以四根繩子捆上,以防他們在瘋狂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他們在舞蹈歌曲中,把這種瘋狂頌揚為超自然的奇物: 哦,真正的超自然的朋友 泯滅人類理性的精靈禮物, 正使人們害怕發抖。
哦,真正的超自然的朋友。
毀滅人類理智的神明之禮。
使人們四處奔逃,抛居别屋。
同時,跳舞人手抓通紅的煤塊狂呼亂舞。
毫不在乎地表演種種動作。
他把一些放入嘴裡,另一些則扔向周圍聚集的人群,燒傷他們,并點着他們的杉樹皮外套。
熊舞人開始舞蹈時,人們便同聲合唱: 這個偉大的超自然物憤怒透項。
他将以雙臂挾持人們使之痛苦銘心。
吞食他們的皮膚,骨頭,用牙齒, 咬碎骨頭和肉,讓人膽戰心驚。
所有在表演中出了差錯的跳舞人,必須象死去一樣一直躺在地上,熊扮演者就撲到他們身上,将其撕成碎片。
有時,這是假的,但根據傳統教義,對于某些錯誤,處罰決不減輕。
在盛大的儀式上,熊扮演者身着黑色熊皮;即使在不重要的時候,也在胳膊上套着帶爪前腿熊皮表演。
他們繞着火堆而舞,以爪抓地,模仿熊的憤怒之情,與此同時,人們唱着熊舞人之歌: 我們如何才可擺脫 那在世界各地周遊的熊? 讓我們悄悄地, 在地下匍匐。
用肮髒的穢物, 把我們的背部蓋住, 那來自世界北部, 令人恐怖的大熊, 也許不會發現我們。
西北海岸這些舞蹈是宗教會團的表演,而個人是通過超自然的保護人而加入這些團體的。
領會超自然神明的經驗與幻象經驗緊密相關,幻象經驗在北美許多地區,往往是給予祈禱人以隔離齋戒、自我折磨、終生有益于他的守護神的經驗。
在西北海岸,個人領會神明已成家常便飯,它僅僅是一種表達加入某個令人神往的秘密會團的權利的方法。
但與幻象成為空洞形式相對應,人們把重點放在神賜的迷狂上&mdash&mdash這種迷狂對于擁有超自然力權利的人來講是義不容辭的。
據說,誇庫特耳青年将要成為某一宗教會團成員時,會被神靈掠走,擱置于森林之中隔離而居,受着超自然物的控制。
他開始禁食,以使自己形容憔悴,自我預備歸回時必須作出的瘋狂表演。
整個冬季儀式,即那盛大的誇庫特耳系列的宗教儀式,被用以&ldquo馴服&rdquo那個渾身帶着&ldquo毀滅人類理性之力&rdquo而歸的新成員,這對把他帶回到世俗生活水平中是必要的。
食人舞者的入會禮,尤其适于表達西北海岸文化的酒神要旨。
在誇庫特耳中,食人會團的地位超越了其他任何社團。
在冬季舞會上,其成員被授與最高榮譽的地位。
他們未開始動嘴吃飯時,所有他人不得搶先入席。
使食人者與所有其他宗教會團成員相區别的是他渴望人肉的熱情。
他撲向旁觀者,從他們胳膊上咬下一口肉來。
他的舞蹈就是瘋狂地一心迷戀&ldquo食物&rdquo&mdash&mdash一具備好的由一婦女雙手捧在他前面的屍體。
在重大場合,食人者便吃掉為此目的而殺死的奴隸屍體。
誇庫特耳的食人俗與大洋洲許多部落以食人為樂或非洲許多部落以人肉為主食的風俗相比,相距太遠。
誇庫特耳人吃食人肉覺得有一種難以緩解的矛盾心理。
當食人者在他将吃的人肉面前搖搖晃晃起舞時,合唱隊唱起了他的歌: 我将馬上進入吃食人肉的時刻, 我的臉色如同死鬼一般的蒼白, 我将吃下的一切,來自世界北極 給我人肉的食人者。
食人者從旁觀者胳膊上咬下的皮肉,每口都記數于心,爾後他服下催吐劑,直到排空為止。
他常常根本就沒有吞下人肉。
從活人胳膊上咬下的肉,被視為污穢之物,而比此更為嚴重的污穢物是備好的死屍和為食人禮而殺死的奴隸肉體。
在這污穢之事以後的四個月,食人者是一種禁忌。
食人者單獨呆在自己的小小的卧室裡,一個熊舞演員在門口看守。
進食用特有的餐具,禁忌期滿,餐具就被毀掉。
他飲酒總是拘泥禮儀,不喝則已,喝則每次四口,而嘴唇從不碰到杯子。
他必須使用汲管和頭狀物工具。
在一個較短時間内,嚴禁他食用熱食。
隔離結束後,他再回到人群之中,還要佯裝忘記了一切日常生活方式。
必須接受走路、講話、吃東西的訓練。
因為他被認為與這種生活已隔絕,因此這種生活方式對他也已陌生了。
即使他的四個月隔離結束之後,他仍然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一年中他可以不接近妻子、不賭博,不幹任何事情。
根據傳統,他保持四年的孤獨。
誇庫特耳對吃人肉的矛盾心理,為他們把基于可怕和禁忌之中的酒神式美德用一種适當的方式表現了出來。
當新的食人者在森林被隔離的期間,他從樹上取下設放妥當的屍體。
在曝曬下,皮膚幹枯了,他特地把它準備成他在舞蹈中的&ldquo食物&rdquo。
在隔離行将結束之際,其部落便着手籌辦為他加入食人會團最主要的入會禮,即冬季舞禮。
依照他們儀式的特權,部落中的人們使自己神聖起來。
他們在人群中呼喚冬季舞禮的精靈;那些有權利這樣呼喚的人則表演各自超自然的迷狂舞。
竭盡全力和小心翼翼,對儀式很有必要,因為他們的神力必須大到足以召回與傳授神力的超自然物住在一起的食人者,但在最初,所有的努力都是狂費心機的。
最後,整個食人會團用他們混和起的瘋狂激起新入禮者的心靈,人們突然聽到他在屋頂上的呼喚。
他得意忘形,推開房頂木闆,縱身跳入人群之中。
人們試圖圍住他,但徒勞無功。
他繞着火堆奔跑,然而通過一道秘門,再次消失,僅留下他佩戴過的神聖的拇樹枝條。
所有會團成員緊跟其後,沖向森林,不久,他又出現了。
他要如此這般消失3次,到第4次,一位老人走到前面,也就是所謂的&ldquo誘餌&rdquo。
食人者沖向誘餌,抓住他的胳膊就咬。
這時人們當場将他抓住,帶回到将舉行儀式的房子。
他失去了理智,撕咬他抓住的人。
他們來到儀式房時,他拒絕進門。
最後,與他一道入會的、履行搬運備好的屍體的婦女,帶着屍體,裸露赤身出現在他面前。
她面對食人者,邊退邊舞誘他進屋。
但他仍無動于衷,最終,他再次爬到屋頂,從已掀開的屋頂上,跳下房裡。
他瘋狂地跳舞,無法自持,而且在誇庫特耳人把它與瘋狂聯系在一起的特有的戰栗中,所有的肌肉皆痙攣抖動。
在食人者心醉神迷的期間,伴屍舞反複出現。
或許,冬季儀式最明顯的酒神式技術是在他4個月的禁忌中最終馴服食人者和看門人。
根據他們文化中所流行的觀念,它以最極端的方式表現了存在于恐懼和禁忌中的超自然力。
儀式由四個承繼了馴服食人者的超自然力的祭司主持。
新會員完全得意發狂。
當陪伴人試圖抓住他的時候,他瘋狂地四下亂跑。
他因狂亂過度而不能跳舞。
經過不同的驅邪儀式,他們力圖&ldquo接近&rdquo這個處于迷亂的新會員。
起初,他們試圖用火驅邪術,把燃着的杉樹皮在他頭上晃動,直到他倒地。
然後他們又用水驅邪術,按儀式方式,将燒熱的石頭放在水箱裡使水加熱,再把水儀式性地置于新會員頭上。
接着,他們利用杉樹皮做成人體,代表瘋狂中的食人者,放到火中焚燒。
但是,最終的驅邪術是使用經血。
在西北海岸,人們認為經血污穢的程度,是世界上最厲害的。
月經期,婦女被隔離,她們的出現會使任何薩滿習俗失靈。
她們不能橫跨溪流,接近大海,以防惹怒鲑魚。
盡管有薩滿的治療,但死亡的發生經常毫無懷疑地認定是由于杉樹皮房上經血的作崇。
因此為食人者而進行的最後驅邪術,是祭司拿起沾有4位地位最高婦女經血的杉樹皮,熏烤食人者的面孔。
在驅邪術的作用下,食人者舞姿漸變得清醒,跳完第4次舞蹈後,他被馴服并安靜下來,瘋狂也從他身上消失盡淨。
西北海岸部落的酒神式傾向,如同入會禮與儀式舞一樣,也強烈地表現在他們的經濟生活、戰争、哀悼等方面。
他們與日神式普韋布洛人相對,在這一點上,他們與北美大多數其他土著倒十分接近。
另一方面,他們特有的文化模式,是由他們的特殊的财富觀念和财富支配觀念所錯綜交織而成。
西北海岸的部落擁有巨大的财物,而且這些财物嚴格地被人們所占有。
在相傳動産的意義上,它們是财産;但對他們說來,相傳動産又是社會的堅實基礎。
那裡有兩類财産。
陸地和海洋由親屬團體共同所有并傳給所有成員。
那裡沒有耕作的土地,但親屬團體擁有着狩獵地域甚至是野生漿果和野草的地域,而且任何人不得非法侵占家庭财産。
捕魚區域也嚴格地屬于家庭所有。
一個地方性團體常常須千裡迢迢,到那些狹長的海岸地帶掘蛤,而他們村子附近的海岸則可能為另一血緣占有。
作為财富,這些地方被占時間太長,以緻于村址已經改換,但蛤床的所有權卻無變化。
不僅海岸,而且即使是深海區域也是嚴格的财産。
屬于某一家族捕撈大比目魚的水域,由可視的雙重陸标界定。
河流也被分成各自所占的部份,以便在春汛捕撈燭魚時,不同家族從遠道而來在自己河面上打魚。
但是,還有一種價值更大的不同方式占有的财富。
無論誇庫特耳主要所有權自我表現被貫徹的多麼深遠,它都不是對生活手段的占有權。
那些最被珍重的東西是對物質财富和超越物質财富的種種特權。
其中許多特權屬于物質方面,如名為房基的東西和掌禮官頭上的匙狀羽飾,但更多的是非物質的财産,名号、神話、歌曲和富人極力誇耀自己的特權。
雖然這些特權保持在血緣家族之内,但它們并不被共同支配,而由那個單獨地排他性地行使它們轉讓的權利的個人暫時所有。
最大的,也是其它所有特權基礎的特權是貴族頭銜。
每個家族,各種宗教會團,都有一系列根據個人繼承權利和經濟能力而承受的種種名譽稱号。
這些頭銜賦予他們在該部落中的高貴地位。
它們被當作個人名号而使用,它們是那些根據傳統自創世之初就不加增減的名姓,當一人承受了這樣一個稱号,他也親自承受了他那一生所享有這個名号的祖宗的偉大和崇高
他們有一種沒有共同秩序的文化。
該民族與周圍部落截然不同,它有一種其它民族難以匹敵的熱情。
它的價值觀不是一般所公認的那些價值觀,而且它的動力也不是常常稱頌的那些動力。
以一般原始民族标準而言,他們極為富有。
充足源源不絕的财富乃他們文明的基礎,且無需付出艱巨的勞動就可獲得。
魚是他們生存所依靠的主食,可用大網在海中捕撈。
他們把娃魚、鳕魚、大比目魚、海豹、燭魚(Candlefish)等曬幹并貯存起來或提煉為油。
沖到海灘上的鲸魚也往往得到利用,較為南邊的部落也從事捕鲸。
離開大海,他們便無法生活。
群山與海岸相接,聳立在海濱之上。
這是一個非常适合他們要求的地方。
深深的犬牙交錯的海岸側面是無數的島嶼,這些島嶼不僅使海岸線增加了三倍,而且提供了大量安全水域,保護了在太平洋未馴服領域的安全航行。
出沒于這個地區的海洋生物天下聞名。
它還是世界上魚類大量産卵的地帶。
西北海岸部落了解魚類活動周期如同其他民族通曉熊的習性或播種季節一樣。
隻是在罕有的情況下,他們也利用某種土地産品。
如砍下大樹劈木闆造房,或以火和锛子挖空樹幹制作獨木舟,他們占踞着緊靠海陸的通道。
除了水運,他們不懂别的運輸,而被砍的樹木都緊靠河流或海灣,以便漂到村裡。
他們保持通常相互交往的工具是适于海面航行的獨木舟。
他們富于冒險,經常遠航南北。
名人要與其他部落的名人通婚,盛大宴會即贈财宴的邀請,要被送到數百裡之外的海邊,再由遠方部落的載重獨木舟予以答禮。
這些民族的語言屬于幾種不同語系,因此,對于大多數人講就有必要操幾種互不相關的語言。
當然,語言的差異并沒構成對儀式細枝末節傳播的障礙,也未對他們共享的基本要素民間傳說的整體性流傳造成妨害。
他們并不需要進行農業耕種來增加食物供應。
雖然他們也在小塊土地上種植二葉草或洋莓屬植物,但僅此而已。
除了狩獵、捕魚,人們從事的主要職業是木工。
他們用木闆造房,雕刻巨大的圖騰柱,以單闆做箱子的四周并雕花和裝飾,造獨木舟和木頭面具。
以及家具和各種器具。
他們不用斧銘等金屬工具,就可放倒大杉,劈成木闆;他們不使用任何滑輪工具,僅通過水路,就可把它們運回村裡,建起許多寬大的家庭住房。
他們的設計精巧;計算巧妙。
他們能準确地将圓木劈成木闆,立起巨大的樹幹作為房柱和屋梁,懂得如何通過斜面打眼連接木闆,所以表面不留接縫痕迹,用單棵杉樹制成的獨木舟能航行于廣漠的大海之上,且可載50到60人。
他們的藝術狂放雄渾而又具異域情調,完全可與任何一個原始民族所取得的成就媲美。
上世紀後半葉,西北海岸的文化業已毀滅。
因此,作為一種功能文明,我們所掌握的第一手資料,隻限于一代人以前被人描述過的那些部落,我們了解甚詳的,隻有溫哥華島的誇庫特耳文化。
所以,有關這一文化的描述,大部分是對誇庫特耳文化的描述,并由從其他部落獲悉的構成相對的細節,和曾經參與現已消失了的那種文明的老人回憶來給予補充。
除西南普韋布洛人外,西北海岸的部落和大多數美洲印第安人一樣,皆屬酒神型。
他們的宗教儀式,所欲求的最終目的乃是迷狂。
領舞人,至少在表演的高潮,要失去自我的正常控制,進入心醉神迷的另一生存狀态。
他将口吐白沫,全身劇烈而變态地顫抖,做出種種正常情況下令人恐懼的舉動。
有些跳舞人讓陪伴以四根繩子捆上,以防他們在瘋狂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他們在舞蹈歌曲中,把這種瘋狂頌揚為超自然的奇物: 哦,真正的超自然的朋友 泯滅人類理性的精靈禮物, 正使人們害怕發抖。
哦,真正的超自然的朋友。
毀滅人類理智的神明之禮。
使人們四處奔逃,抛居别屋。
同時,跳舞人手抓通紅的煤塊狂呼亂舞。
毫不在乎地表演種種動作。
他把一些放入嘴裡,另一些則扔向周圍聚集的人群,燒傷他們,并點着他們的杉樹皮外套。
熊舞人開始舞蹈時,人們便同聲合唱: 這個偉大的超自然物憤怒透項。
他将以雙臂挾持人們使之痛苦銘心。
吞食他們的皮膚,骨頭,用牙齒, 咬碎骨頭和肉,讓人膽戰心驚。
所有在表演中出了差錯的跳舞人,必須象死去一樣一直躺在地上,熊扮演者就撲到他們身上,将其撕成碎片。
有時,這是假的,但根據傳統教義,對于某些錯誤,處罰決不減輕。
在盛大的儀式上,熊扮演者身着黑色熊皮;即使在不重要的時候,也在胳膊上套着帶爪前腿熊皮表演。
他們繞着火堆而舞,以爪抓地,模仿熊的憤怒之情,與此同時,人們唱着熊舞人之歌: 我們如何才可擺脫 那在世界各地周遊的熊? 讓我們悄悄地, 在地下匍匐。
用肮髒的穢物, 把我們的背部蓋住, 那來自世界北部, 令人恐怖的大熊, 也許不會發現我們。
西北海岸這些舞蹈是宗教會團的表演,而個人是通過超自然的保護人而加入這些團體的。
領會超自然神明的經驗與幻象經驗緊密相關,幻象經驗在北美許多地區,往往是給予祈禱人以隔離齋戒、自我折磨、終生有益于他的守護神的經驗。
在西北海岸,個人領會神明已成家常便飯,它僅僅是一種表達加入某個令人神往的秘密會團的權利的方法。
但與幻象成為空洞形式相對應,人們把重點放在神賜的迷狂上&mdash&mdash這種迷狂對于擁有超自然力權利的人來講是義不容辭的。
據說,誇庫特耳青年将要成為某一宗教會團成員時,會被神靈掠走,擱置于森林之中隔離而居,受着超自然物的控制。
他開始禁食,以使自己形容憔悴,自我預備歸回時必須作出的瘋狂表演。
整個冬季儀式,即那盛大的誇庫特耳系列的宗教儀式,被用以&ldquo馴服&rdquo那個渾身帶着&ldquo毀滅人類理性之力&rdquo而歸的新成員,這對把他帶回到世俗生活水平中是必要的。
食人舞者的入會禮,尤其适于表達西北海岸文化的酒神要旨。
在誇庫特耳中,食人會團的地位超越了其他任何社團。
在冬季舞會上,其成員被授與最高榮譽的地位。
他們未開始動嘴吃飯時,所有他人不得搶先入席。
使食人者與所有其他宗教會團成員相區别的是他渴望人肉的熱情。
他撲向旁觀者,從他們胳膊上咬下一口肉來。
他的舞蹈就是瘋狂地一心迷戀&ldquo食物&rdquo&mdash&mdash一具備好的由一婦女雙手捧在他前面的屍體。
在重大場合,食人者便吃掉為此目的而殺死的奴隸屍體。
誇庫特耳的食人俗與大洋洲許多部落以食人為樂或非洲許多部落以人肉為主食的風俗相比,相距太遠。
誇庫特耳人吃食人肉覺得有一種難以緩解的矛盾心理。
當食人者在他将吃的人肉面前搖搖晃晃起舞時,合唱隊唱起了他的歌: 我将馬上進入吃食人肉的時刻, 我的臉色如同死鬼一般的蒼白, 我将吃下的一切,來自世界北極 給我人肉的食人者。
食人者從旁觀者胳膊上咬下的皮肉,每口都記數于心,爾後他服下催吐劑,直到排空為止。
他常常根本就沒有吞下人肉。
從活人胳膊上咬下的肉,被視為污穢之物,而比此更為嚴重的污穢物是備好的死屍和為食人禮而殺死的奴隸肉體。
在這污穢之事以後的四個月,食人者是一種禁忌。
食人者單獨呆在自己的小小的卧室裡,一個熊舞演員在門口看守。
進食用特有的餐具,禁忌期滿,餐具就被毀掉。
他飲酒總是拘泥禮儀,不喝則已,喝則每次四口,而嘴唇從不碰到杯子。
他必須使用汲管和頭狀物工具。
在一個較短時間内,嚴禁他食用熱食。
隔離結束後,他再回到人群之中,還要佯裝忘記了一切日常生活方式。
必須接受走路、講話、吃東西的訓練。
因為他被認為與這種生活已隔絕,因此這種生活方式對他也已陌生了。
即使他的四個月隔離結束之後,他仍然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一年中他可以不接近妻子、不賭博,不幹任何事情。
根據傳統,他保持四年的孤獨。
誇庫特耳對吃人肉的矛盾心理,為他們把基于可怕和禁忌之中的酒神式美德用一種适當的方式表現了出來。
當新的食人者在森林被隔離的期間,他從樹上取下設放妥當的屍體。
在曝曬下,皮膚幹枯了,他特地把它準備成他在舞蹈中的&ldquo食物&rdquo。
在隔離行将結束之際,其部落便着手籌辦為他加入食人會團最主要的入會禮,即冬季舞禮。
依照他們儀式的特權,部落中的人們使自己神聖起來。
他們在人群中呼喚冬季舞禮的精靈;那些有權利這樣呼喚的人則表演各自超自然的迷狂舞。
竭盡全力和小心翼翼,對儀式很有必要,因為他們的神力必須大到足以召回與傳授神力的超自然物住在一起的食人者,但在最初,所有的努力都是狂費心機的。
最後,整個食人會團用他們混和起的瘋狂激起新入禮者的心靈,人們突然聽到他在屋頂上的呼喚。
他得意忘形,推開房頂木闆,縱身跳入人群之中。
人們試圖圍住他,但徒勞無功。
他繞着火堆奔跑,然而通過一道秘門,再次消失,僅留下他佩戴過的神聖的拇樹枝條。
所有會團成員緊跟其後,沖向森林,不久,他又出現了。
他要如此這般消失3次,到第4次,一位老人走到前面,也就是所謂的&ldquo誘餌&rdquo。
食人者沖向誘餌,抓住他的胳膊就咬。
這時人們當場将他抓住,帶回到将舉行儀式的房子。
他失去了理智,撕咬他抓住的人。
他們來到儀式房時,他拒絕進門。
最後,與他一道入會的、履行搬運備好的屍體的婦女,帶着屍體,裸露赤身出現在他面前。
她面對食人者,邊退邊舞誘他進屋。
但他仍無動于衷,最終,他再次爬到屋頂,從已掀開的屋頂上,跳下房裡。
他瘋狂地跳舞,無法自持,而且在誇庫特耳人把它與瘋狂聯系在一起的特有的戰栗中,所有的肌肉皆痙攣抖動。
在食人者心醉神迷的期間,伴屍舞反複出現。
或許,冬季儀式最明顯的酒神式技術是在他4個月的禁忌中最終馴服食人者和看門人。
根據他們文化中所流行的觀念,它以最極端的方式表現了存在于恐懼和禁忌中的超自然力。
儀式由四個承繼了馴服食人者的超自然力的祭司主持。
新會員完全得意發狂。
當陪伴人試圖抓住他的時候,他瘋狂地四下亂跑。
他因狂亂過度而不能跳舞。
經過不同的驅邪儀式,他們力圖&ldquo接近&rdquo這個處于迷亂的新會員。
起初,他們試圖用火驅邪術,把燃着的杉樹皮在他頭上晃動,直到他倒地。
然後他們又用水驅邪術,按儀式方式,将燒熱的石頭放在水箱裡使水加熱,再把水儀式性地置于新會員頭上。
接着,他們利用杉樹皮做成人體,代表瘋狂中的食人者,放到火中焚燒。
但是,最終的驅邪術是使用經血。
在西北海岸,人們認為經血污穢的程度,是世界上最厲害的。
月經期,婦女被隔離,她們的出現會使任何薩滿習俗失靈。
她們不能橫跨溪流,接近大海,以防惹怒鲑魚。
盡管有薩滿的治療,但死亡的發生經常毫無懷疑地認定是由于杉樹皮房上經血的作崇。
因此為食人者而進行的最後驅邪術,是祭司拿起沾有4位地位最高婦女經血的杉樹皮,熏烤食人者的面孔。
在驅邪術的作用下,食人者舞姿漸變得清醒,跳完第4次舞蹈後,他被馴服并安靜下來,瘋狂也從他身上消失盡淨。
西北海岸部落的酒神式傾向,如同入會禮與儀式舞一樣,也強烈地表現在他們的經濟生活、戰争、哀悼等方面。
他們與日神式普韋布洛人相對,在這一點上,他們與北美大多數其他土著倒十分接近。
另一方面,他們特有的文化模式,是由他們的特殊的财富觀念和财富支配觀念所錯綜交織而成。
西北海岸的部落擁有巨大的财物,而且這些财物嚴格地被人們所占有。
在相傳動産的意義上,它們是财産;但對他們說來,相傳動産又是社會的堅實基礎。
那裡有兩類财産。
陸地和海洋由親屬團體共同所有并傳給所有成員。
那裡沒有耕作的土地,但親屬團體擁有着狩獵地域甚至是野生漿果和野草的地域,而且任何人不得非法侵占家庭财産。
捕魚區域也嚴格地屬于家庭所有。
一個地方性團體常常須千裡迢迢,到那些狹長的海岸地帶掘蛤,而他們村子附近的海岸則可能為另一血緣占有。
作為财富,這些地方被占時間太長,以緻于村址已經改換,但蛤床的所有權卻無變化。
不僅海岸,而且即使是深海區域也是嚴格的财産。
屬于某一家族捕撈大比目魚的水域,由可視的雙重陸标界定。
河流也被分成各自所占的部份,以便在春汛捕撈燭魚時,不同家族從遠道而來在自己河面上打魚。
但是,還有一種價值更大的不同方式占有的财富。
無論誇庫特耳主要所有權自我表現被貫徹的多麼深遠,它都不是對生活手段的占有權。
那些最被珍重的東西是對物質财富和超越物質财富的種種特權。
其中許多特權屬于物質方面,如名為房基的東西和掌禮官頭上的匙狀羽飾,但更多的是非物質的财産,名号、神話、歌曲和富人極力誇耀自己的特權。
雖然這些特權保持在血緣家族之内,但它們并不被共同支配,而由那個單獨地排他性地行使它們轉讓的權利的個人暫時所有。
最大的,也是其它所有特權基礎的特權是貴族頭銜。
每個家族,各種宗教會團,都有一系列根據個人繼承權利和經濟能力而承受的種種名譽稱号。
這些頭銜賦予他們在該部落中的高貴地位。
它們被當作個人名号而使用,它們是那些根據傳統自創世之初就不加增減的名姓,當一人承受了這樣一個稱号,他也親自承受了他那一生所享有這個名号的祖宗的偉大和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