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先吃仙人掌果,後喝水,一圈又一圈地傳着吃着,唱着頌歌,念誦禱詞。
這是莊嚴的通宵儀式,而且其效果一直持續到整個次日。
在其他情形下,要吃4個晚上的仙人掌果,而這4個白日則沉溺在一種激動亢奮之中。
在崇尚它的崇拜者中,仙人掌與神同一。
一個碩大的仙人掌果置于地面祭壇上供人頂禮膜拜。
它是一切美好事物的發生體。
&ldquo在我的生活中,它是我所知的唯一聖物&rdquo,&ldquo這種藥本身是神聖的,并使我擺脫了一切邪惡。
&rdquo正是仙人掌心醉神迷的酒神式經驗,構成了它的吸引力和宗教上的權威性。
曼陀羅屬植物或傑姆孫毒草的毒性尤烈。
它在墨西哥和南加州一些部落中的使用更具地方色彩。
在南加州地區,人們讓小夥子在入會儀式上服用這些毒草,并在它們的作用下獲得幻象。
有人給我講過一些小夥子因服用毒品而喪生的事情。
他們昏迷不醒,有的部落人說,此狀态要持續一整天,有的則達4天之久。
這些部落東邊的鄰人摩亞瓦人,曾用曼陀羅屬植物在賭博中企求好運,據說,4天之中,無知無覺。
在此期間,會出現他們所求的能給他們帶來好運的夢幻。
因此,在除南普韋布洛人之外的北美各地的印第安人中,都可碰到酒神式教義和産生超自然力量的夢幻習俗。
西南部周圍住着以齋戒、苦刑、毒品、酒精尋求幻象的民族。
但普韋布洛人則不采納分裂式經驗,也從不以這種經驗追尋超自然力。
如果某祖尼印第安人偶然出現視覺或聽覺幻象,将視為死亡的先兆。
這是一種要避免的經驗,更無人通過齋戒尋求此種經驗。
在普書布洛人中,超自然力來于崇拜團體的成員資格&mdash&mdash一種已被買下并付了錢的成員資格,這種成員資格中還涉及到逐字逐句地學習儀式。
無論是為準備得到成員資格時,還是在入會儀式上,或通過付酬進入高層以及行使宗教特權的時候,别指望他們會越過節制的疆界。
他們不追求也不重視放縱。
但出現了在廣泛的幻象追尋得以确立的範圍之外的種種情形:尋求危險境地,企圖與鳥或某一動物建立友誼,齋戒以及相信與超自然物相遇會得到特殊賜福。
但它們不再被整合為酒神式經驗。
對此需要作一種完全的重新解釋。
在普韋布洛人中,男子夜出到恐怖或神聖的地方,傾聽某種聲音,這并不是因為他們可以突破某種東兩面取得與超自然物的交流,而是因為他們可以獲得好運或惡運的前兆。
它被視為小小的人格考驗,在這種考驗中,他們會感到極度恐怖;而且與它相關之大忌是,回家途中,不得回顧,無論後面好象跟着什麼。
其客觀行為與幻象追求極為相似。
在每種情況下,為艱難任務作準備時,他們常常徒步外出,利用黑暗、寂寞和動物的出現;這在西南地區,通常是一次腳力賽。
但在其他地方那種被視為是酒神式的經驗,在普韋布洛人中,隻是予兆的機械性接收方式。
齋戒,即美洲印第安人在獲得自我誘導的幻象中最為依賴的技法,也得到了同樣的再解釋。
它不再用來獲取那種通常為潛意識的經驗;在普韋布洛人中,它是一種儀式的潔淨要求。
對他們而言,沒有什麼能比一種把齋戒與亢奮聯系的理論更出人意料了。
在任何祭司靜修期間,在參加跳舞,競賽、或無窮的儀式之前,都要求齋戒,但它從不産生賦予神力的經驗;它從不是酒神式的。
傑姆孫單中毒的結果,在西南部普韋布洛人中極似齋戒手法的結局。
此習俗現在還存在,但其效力已經消除或緩解。
南加州印第安人那種傑姆孫草中毒的1-4天的神情恍惚,對他們是不存在的。
象在古代墨西哥一樣,使用這種毒品是為了發現竊賊。
在祖尼,要服毒品的人由主祭将少許藥物放入他的嘴裡,然後,祭司退入隔壁房裡,傾聽服藥之人嘴裡說出的被告姓名。
任何時候,他都不應昏迷憂惚,而在房裡交替着睡覺或走動。
早上,據說他已忘記了他接受到的悟力。
最為關注的是如何消除藥物影響;有兩種普遍的方法可用于驅除這危險植物的毒素:首先,讓服4次催吐劑,直到藥物殘餘全部排出為止;接着,用絲蘭泡沫沖洗他的頭發。
另一些服用傑姆孫草的祖尼人與酒神式目的更遠:祭司階層中的成員在某些時刻于夜間外出,設置禱杖,&ldquo請鳥兒為降雨歌唱&rdquo,而在此種時候,少許粉狀根未放入每一祭司的眼、耳、口之中。
在這裡,一切與此藥的肉體效用相關的所有現象都消于無形。
仙人掌的影響更為猛烈。
普韋布洛緊靠墨西哥高原,那裡可采摘到仙人掌果,而且與他們有着最密切聯系的阿帕契人和草原部落,都服用仙人掌果。
但在普韋布洛人中,這種習俗卻未有立足之地。
在道斯有一個反政府的小集團,他們極不定型,而又極似草原地帶的普韋布洛人,近來已接受了這種習俗。
不過它在其他地方則從未被接受。
在他們嚴格的日神式倫理中,普韋布洛人不信任且反對那些以各種方法使個人擺脫約束、喪失節制的經驗。
這種憎惡如此強烈,以緻它足以使他們的酗酒習慣不成為一個行政管理的難題。
在美國其他印第安人居住之地,酗酒是難以逃避的事情。
在那裡,沒有什麼管理辦法能克服印第安人對威士忌的熱情。
但在普韋布洛人中,這個問題從不是很重要的。
過去,他們不釀造任何土産麻醉品,現在也不。
例如,相鄰的阿帕契人,不論老人或年輕人,每次進城總要狂飲暴食一番;普韋布洛人就不會這樣,這不是因為普韋布洛人有宗教性的飲酒禁忌。
原因要深刻得多。
他們厭惡酩酊醉态。
早先,祖尼人引進酒後,老人們自覺抵制,給予剝奪,而且這個規距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苦刑更是始終遭到了拒斥。
普韋布洛人,尤其是東部普韋布洛人,與極不相同的兩種文化有着聯系,然而在這兩種文化中,自尋苦行具有重大意義,這就是草原印第安人和墨西哥天主教苦行者。
普韋布洛文化也具有許多現已消亡的曾利用苦刑的古墨西哥文化的特質,在古墨西哥,人随時都可從自己身體的部位,尤其是舌頭抽取鮮血,奉獻給神靈。
在草原上,自設苦刑是達到忘我境界的特殊技巧,人們在忘我境界,可獲得幻象。
新墨西哥的苦行會員是在遙遠的世界一隅最後生存下來的中世紀西班牙鞭身教的分支,因而至今保留與釘在十字架上的救世主同一的聖金曜日儀式。
儀式的頂點是由一崇拜者扮演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
在金曜日的黎明,儀式隊伍從苦行會員房裡出現,基督在沉重巨大的十字架下,螨跚而行。
後面跟着光背的信徒,邁着緩慢步子,每走一步,便以長着堅硬倒刺的仙人掌鞭抽打他們自己。
遠遠望去,他們的脊背好象披着塊華美的紅布。
&ldquo路程&rdquo大約一英裡半;當他們到達目的地時,基督被綁在十字架上豎立起來。
如果他或某個鞭打者死了,他的鞭便被放在他家門前台階上,并且不許為他舉哀。
普韋布洛人不知道什麼是自設苦刑。
每個人的手都有五個指頭,不會短缺。
除非它們為得到巫法忏悔而受到折磨,它們是不能給予傷害的。
它們背上無疤無痕,也無任何割下膚條部位的印記。
他們沒有奉獻血液成為多産而使用自刑的任何儀式。
他們也會在少敵入會儀式中最激動的時刻,給自己一定程度的傷害,但此刻,整個事件幾乎是一樁趣味濃郁的遊戲。
在仙人掌社團中,崇尚戰争,人們猛沖亂撞,相互以仙人掌刺鞭抽打;在火崇拜會團裡,人們四處抛火,猶如婚禮上抛撒五彩碎紙。
這兩種情形,都不是心靈的危譏或變态經驗的追求。
在謹守尚火遊戲的普韋布洛人中&mdash&mdash也如草原印第安人的尚火遊戲&mdash&mdash,這種尚火遊戲也不是自刑的追求。
不管以什麼手段在火中行走,雙腳都不會燒傷,把火置于口裡,舌頭亦不會起泡。
普韋布洛人的鞭打習俗,同樣沒有使人受苦的意向。
鞭打不會出血。
任何放縱&mdash&mdash&mdash象草原印第安人做的那樣,更不會受到誇耀。
在青春期或青春期以前的部落入會儀式上,祖尼孩子,當最初為面具神鞭笞時,可放聲大哭,甚至向母親呼救。
成人們痛苦地拒絕接受那種鞭打會長出鞭痕的觀點。
鞭打可&ldquo驅除惡運&rdquo,即,這是一種值得信賴的驅邪儀式。
盡管其他地方的自尋苦刑的行為與普韋布洛人的行為相同,但是,普韋布洛人的行為卻無自刑意義。
如果齋戒、苦刑、藥物、酒精或幻象誘導都不是追求迷亂心弛,那麼,舞蹈也不是用來誘引這種經驗的。
也許,在北美,沒有什麼民族花在舞蹈上的時間更甚于西南部普韋布洛人的了。
但他們跳舞的目的,從來不是忘卻自我。
希臘的酒神崇拜以舞蹈迷狂著稱,它在北美屢屢再現。
19世紀70年代席卷這個國家的印第安人的幽靈舞就是一種舞姿單調的圓舞,人們不斷跳舞,直到全身僵直,一個一個疲憊不堪地倒在地上。
此時,他們獲得擺脫白人壓迫的幻象;同時,舞蹈繼續,另外的人又倒在地上。
在衆多的部落中,這一風俗已滲入到他們每星期日舉辦的舞會中。
還有一些其他的和較為古老的純酒神式舞。
墨西哥北部部落在祭壇上跳舞直跳到口吐泡沫。
加州的薩滿舞要求出現類似癫瘋病的發作。
麥都部落曾舉辦薩滿舞比賽,跳跨其他者為優勝者,也就是不愛舞蹈催眠性暗示影響的人。
在西北海岸,整個冬季儀式被認為用于馴服瘋子和受精靈支配的人。
初入會者按所期望的瘋狂,盡量發揮他們的作用。
他們跳起舞來和西伯利亞的薩滿一樣,用4根繩子從四個方向捆住他們加以控制,以免胡闖亂竄,傷害自己和或别人。
在祖尼所有的跳舞活動中,都不具有上述的種種迹象。
他們的舞蹈就象他們的儀式詩一般,是反複對自然力量的單調強制。
不倦的雙腳敲打,把空中霧氣聚為一團,堆積而成雨雲。
這會迫使雨降大地。
他們一點都不專注于心醉神迷的經驗,而是緻力于自然的同一,使自然力趨向他們的目的。
這一意向支配普韋布洛舞蹈的形式和精神。
舞蹈中沒有絲毫的放縱和瘋狂。
它是節奏的力量積累,是40個人整體劃一運動的完美,從而使舞蹈靈驗有效。
勞倫斯對這種普韋布洛舞蹈特質的精确表述,無人能與之相比,&ldquo所有男人齊聲合唱,當他們移動着在其整個舞蹈中那輕柔而沉重的鳥步時,身體向前微傾,肩、頭松弛而沉重下垂,腳步有力而柔和,踏着節奏進入場中。
鼓點随心髒的的節奏敲響,就這樣,幾小時,幾小時地跳着。
&rdquo有時,他們跳舞,希望玉米破土而出;有時,他們用踏腳呼喚狩獵的動物;有時在寂寥的午後,他們跳舞,使天空的積雲聚集起來。
天空上如果出現了白雲,不論其是否賜雨,這也都是舞會從超自然物那裡得到的祝福,也是他們的儀式被接受了的象征。
如天降雨,便是他們的舞蹈力量的顯示和确證。
這也就是天的回報。
他們頭頂從西南而至的傾盆急雨跳舞,濕透的羽毛變得沉重,刺繡的短裙和披風也都浸透了雨水。
但他們卻得到了衆神的恩寵。
小醜們在深深的磚泥中嘻戲逗樂,挺直身體躺在泥坑中滑行,在泥漿糊似的地上做出劃槳的種種動作。
他們認為,他們的雙腳在舞蹈中把自然的力量強加給暴雨雲層之上,具有呼風喚雨的神奇力量。
即使普韋布洛與近鄰共享充滿酒神形式意義的舞蹈模式,但普韋布洛人也是完全節制地對它們加以運用的。
墨西哥北部的科拉有一種旋舞,象該國那個地區許多其他部落一樣,高潮到來時,舞者盡力達到最大速度和忘我狀态,并不斷倒旋,直至轉倒在地上的祭壇之上。
在任何其他時刻、任何事情中,這都是亵渎神物。
然而恰是從這些東西中創造了最高的酒神式價值。
在狂舞之下,祭壇被毀,踏為泥沙,最後,舞者倒在毀壞的祭壇上。
霍皮蛇舞中有幾套在地下基房跳的舞蹈,他們也是在祭壇上跳。
但并不瘋狂。
它規定了一種象弗吉尼亞舞一樣的動作。
一稈普韋布洛最普遍的正規舞蹈模式是這樣構成的:兩個舞隊輪換在每一場景中變化着一個相似的主題,且交替出現在舞場的兩側。
最終在結束的場景中,兩隊從不同方向同時出現。
在這種基房蛇舞中,羚羊會舞者與蛇舞者相對而立。
第一場,羚羊會的祭司圍繞祭壇,蹲伏而舞,然後退下。
蛇舞祭司接着上場如法表演。
第二場,羚羊舞者嘴含葡萄藤,在新入會者前起舞。
藤蔓在他們的膝下搖曳。
他退下後,蛇舞繼續登台,口裡銜着一條活的響尾蛇,以相同姿式把蛇拖到新入會者膝下。
最後一場,兩隊同時一起出現,以蹲伏姿态,不是繞祭壇而是在它上面起舞,然後結束這場舞蹈。
它和莫利斯舞相似,有正規的場次,并在完全節制狀态下翩翩而舞。
霍皮人随蛇而舞并非故弄危險和制造恐怖,在我們的文明中,對蛇有着一種普遍的恐懼,以緻造成我們對蛇舞的誤解。
我們會輕而易舉地将在類似情形下感受到的情緒歸罪于跳舞人。
但美洲印第安人并不常把蛇與恐懼相聯系。
蛇通常受到尊敬,偶爾,它們的神聖性也會對他們造成危險,就象其他聖物或神一樣。
但我們那種毫無道理的厭惡并不成為他們反應的内容。
對于蛇的進攻,他們尤其不感畏懼。
印第安人有一民間傳說是這樣結束的:&ldquo那就是響尾蛇為什麼沒有危險的原出。
&rdquo響尾蛇的習性使之易被征服,印第安人治服它易如反掌。
在蛇舞中,跳舞人對蛇的情感傾向不是非神聖的恐懼或反感,而是崇拜者對動物守護神的那種情感意向。
另外,經反複核實,舞時蛇的毒囊已被摘除,或搗碎或割下;舞後,蛇被放了以後,毒囊再次生長,和以前一樣生出毒液。
所以跳舞時蛇是無害的。
在霍皮舞者的心目中,無論在世俗的還是超自然方面,這種情形都不是酒神式的。
這一有力的例證說明了一個事實:根據傳授的觀念,同樣客觀的行為,既可是酒神式的招緻危險的經驗和令人生厭的經驗,也可是清醒節制而正常的儀式。
無論用藥物、酒精、齋戒、苦刑或舞蹈,凡逾出正常感覺程序,任何經驗都不會為普韋布洛人所追求或容忍。
他們與此類分裂式個人經驗沒絲毫關聯。
其文明盛行的對中和的熱愛,沒有這種經驗的地位。
因而他們沒有薩滿。
薩滿信仰是最為普遍的人類習俗制度之一。
薩滿是宗教的執行者,在其部落裡,他的任何個人經驗都被當成越自然的,他可直接從神靈處取得神力。
象古希臘特洛伊公主卡珊德拉和其他預言家一樣,他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使他注定成為一個從事這種職業的人。
在北美,薩滿很明顯是那些具有幻象經驗的人。
另一方面,祭司是儀式的管理者和各種崇拜活動的主持人。
普韋布洛沒有薩滿,隻有祭司。
祖尼祭司因親屬之請,或花錢打通了整個社會各種組織的關節,或被主祭選拔為年度舞神祭司的扮演人,從而擁有他的地位。
隻要學會大量用行為和言語表現的儀式,那麼在任何情況下,他都具有這種資格。
他的一切權威來源于所任職務和掌管的儀式。
儀式必須一字不漏,對所執行的每一複雜儀式,他都有責任保證傳統的準确。
一個有權力的人,用祖尼話說即&ldquo知道怎樣的人&rdquo。
在最神聖的各種崇拜中,在競賽、賭博、醫療等中,都有&ldquo知道怎樣&rdquo的祭司。
換言之,他們已從傳統之源中學到了逐字記憶的超群能力。
但這并不意味着允許他們把他們的宗教權力宣稱為對他們創新行為的認可。
除在一定時期内和在團體允許下,他們甚至不能接近超自然物。
每次祈禱,每種崇拜行為,都是在公認的、廣為人知的時節且以傳統形式舉行。
在祖尼,最為個體的宗教行為是埋置禱杖,獻給衆神的精緻供品是那些半埋在聖潔的地點并把他們具體的祈禱帶給超自然物的東西。
但是,即便是最高祭司,也不可主動地奉獻禱杖。
一個有關祖尼主祭的民間故事,講了一位主祭做成了禱杖,出去埋葬它們。
但這個時候卻不是巫術會團成員埋置禱杖的月光普照之時,因而人們說:&ldquo主祭為什麼要安置禱杖?他一定是在施用魔法吧。
&rdquo實際上他正是利用權力進行私人報複。
如果所有最具個人性質的宗教行為,即使是主祭也不能主動地做,那麼,更規範的行為就會受到公共規則的加倍保護。
沒有人要弄個究竟,為什麼要感動某一個體進行祈禱。
普韋布洛的祭司制與其他土著美洲人的薩滿制,選擇并鼓勵着兩種相反的人格類型。
草原印第安人在他們的種種制度中,為易于承擔權力的自尊男子提供了機會。
他受到了超過其他人的獎賞。
克勞印第安人從他的幻象中召回的那些創新,可能是無限小的。
但這不是問題的關健。
每個佛教僧人和每一中世紀基督教的神秘家,在其幻象中見到的不過是重複同伴以前見過的。
但他們和土著克勞印第安人都向他們那種個人經驗的權威要求力量或神聖。
印第安人以幻象力量追溯其人民的過去,而且其部落則把他得到的谕示作為神聖特權給予貫沏。
在恢複健康中,每人都了解他個人的力量,不會向其他信徒提出任何要求。
由于人類總想使傳統永恒不朽,即使在企圖藐視傳統的那些制度中也是如此,所以,上述教義在實踐中已得到改造。
但他們的宗教教義在文化上允許自尊和個人權威的程度則令人驚歎不已。
在草原地區,自尊和個人主動精神不僅在薩滿信仰中得以表現,且還表現在他們從事遊擊戰的巨大熱情之中。
他們的戰鬥部隊一般不超過12個強健的個人,個人都獨立行動,以簡單方式交戰,與現代戰争的嚴格紀律和服從相比,簡直天壤之别。
他們的戰争是個人在其中積累功績的遊戲。
這些功績包括割斷一匹系在樁上的馬的缰繩,或觸犯某一敵手,或取得一張帶發的人頭皮。
個人通常以自己的膽大妄為,盡可能多地實現他的功績,以此參加會團,設宴慶賀,獲得當首領的資格。
草原印第安人,沒有主動精神和單獨行動的能力,其社會就不會予以承認。
早期探險家的證實(與白人的沖突中的傑出個人都得到了提拔,這一點與普韋布洛人不同),都顯示出他們的制度是如何以幾乎是尼采式的超人觀念培育人格的。
他們把生活看成是個人越過人類社會等級,通過獲得超自然力量,通過宴請與勝利而向上發展的戲劇事件。
主動精神總在于自身。
他的勇敢的業績對他個人極其重要,并且在儀式上誇耀這些業績;以各種方式利用它們追求個人的野心,是他的特權。
普韋布洛的理想人則是另一類型。
個人權威或許是祖尼人極其輕視的特質。
&ldquo渴求權力和知識者,想當他們所輕蔑稱之為&lsquo人民的領袖&rsquo的人,他除了受到譴責和非難,還極有可能受到巫法的迫害&rdquo,事實經常是這樣。
風俗的土著權威在祖尼是一種責任,并且巫技就是反抗擁有這種權威之人的既定手段。
把人的姆指綁住,懸挂起來,直到&ldquo認罪&rdquo。
這就是祖尼對付一個具有很強人格的人的辦法。
在祖尼,理想的人是既有尊嚴又和藹可親的人,是從不企圖領導他人又從不被鄰人評頭品足的人。
否則,雖然正義全在他方,人們也會發動各種沖突反對他。
甚至在象徒步競走這種競賽的技藝競争中,如果一個人獲勝了,那麼按照習慣,該勝利者将被取消賽跑資格。
他們感興趣的是在遊戲比賽中,參加者以勝敗參半的形式表演,而一個傑出的賽跑人則會破壞這種遊戲;他們不需這種人。
用班澤爾博士的話說,一個好人應有&ldquo令人愉悅的談吐,柔和的性情,豁達的心胸。
&rdquo對一個十全十美的居民的最高頌揚是,&ldquo他是極有禮貌的人,從不說人閑話,從不卷入紛争。
他是獾氏族的子外,是姆赫克維基房的一員,他總是在夏日舞會上起舞。
&rdquo如他們所說的那樣,他應&ldquo予測命運&rdquo--即他總是應使人們心甯神靜,自在快樂,無論是在田野或儀式上,他不應輕易地不與他人合作,他從不流露絲毫的驕傲自大或顯示強烈的情感。
他避免任職。
人們也許會強加某個職務于他,但他自己不主動追求它。
基房官員必須由某人擔任之時,基房的出口天窗緊緊關上;所有的男人都禁閉其内,直到某人的推辭被摧毀。
民間傳說常常提及一些優秀人物不願擔任官職&mdash&mdash雖然他們常常擔任官職。
一個人必須避免擺出領導的架勢。
被薦者一經說服并擔任起某職時,他也沒得到我們所理解的那種權威。
不經批準,他無擅自決定重要行為的權力。
祖尼宗教會議由高層祭司組成,而祭司們對沖突或暴力情形,也無司法權。
他們是聖人,不得把任何紛争置于他們面前。
隻有戰争首領有一定限度的行政權,但在戰争中,其權力就大大少于和平時期的治安權。
他們發布即将舉行的獵兔和舞會的消息,召集祭司并與巫術會團互相合作。
傳統上,他們必須對付的罪行是巫技。
另一種罪行,即向未受成年禮的男孩洩露卡奇納斯的秘密,則由卡奇納斯崇拜頭領召集面具神親自懲罰。
此外别無犯罪。
偷竊很少發生,而且屬于私事。
通奸不算犯罪,由此引起的緊張可通過他們的婚姻安排得到順利解決。
殺人也可通過雙方家庭之間的賠償而迅速得到處理。
這是莊嚴的通宵儀式,而且其效果一直持續到整個次日。
在其他情形下,要吃4個晚上的仙人掌果,而這4個白日則沉溺在一種激動亢奮之中。
在崇尚它的崇拜者中,仙人掌與神同一。
一個碩大的仙人掌果置于地面祭壇上供人頂禮膜拜。
它是一切美好事物的發生體。
&ldquo在我的生活中,它是我所知的唯一聖物&rdquo,&ldquo這種藥本身是神聖的,并使我擺脫了一切邪惡。
&rdquo正是仙人掌心醉神迷的酒神式經驗,構成了它的吸引力和宗教上的權威性。
曼陀羅屬植物或傑姆孫毒草的毒性尤烈。
它在墨西哥和南加州一些部落中的使用更具地方色彩。
在南加州地區,人們讓小夥子在入會儀式上服用這些毒草,并在它們的作用下獲得幻象。
有人給我講過一些小夥子因服用毒品而喪生的事情。
他們昏迷不醒,有的部落人說,此狀态要持續一整天,有的則達4天之久。
這些部落東邊的鄰人摩亞瓦人,曾用曼陀羅屬植物在賭博中企求好運,據說,4天之中,無知無覺。
在此期間,會出現他們所求的能給他們帶來好運的夢幻。
因此,在除南普韋布洛人之外的北美各地的印第安人中,都可碰到酒神式教義和産生超自然力量的夢幻習俗。
西南部周圍住着以齋戒、苦刑、毒品、酒精尋求幻象的民族。
但普韋布洛人則不采納分裂式經驗,也從不以這種經驗追尋超自然力。
如果某祖尼印第安人偶然出現視覺或聽覺幻象,将視為死亡的先兆。
這是一種要避免的經驗,更無人通過齋戒尋求此種經驗。
在普書布洛人中,超自然力來于崇拜團體的成員資格&mdash&mdash一種已被買下并付了錢的成員資格,這種成員資格中還涉及到逐字逐句地學習儀式。
無論是為準備得到成員資格時,還是在入會儀式上,或通過付酬進入高層以及行使宗教特權的時候,别指望他們會越過節制的疆界。
他們不追求也不重視放縱。
但出現了在廣泛的幻象追尋得以确立的範圍之外的種種情形:尋求危險境地,企圖與鳥或某一動物建立友誼,齋戒以及相信與超自然物相遇會得到特殊賜福。
但它們不再被整合為酒神式經驗。
對此需要作一種完全的重新解釋。
在普韋布洛人中,男子夜出到恐怖或神聖的地方,傾聽某種聲音,這并不是因為他們可以突破某種東兩面取得與超自然物的交流,而是因為他們可以獲得好運或惡運的前兆。
它被視為小小的人格考驗,在這種考驗中,他們會感到極度恐怖;而且與它相關之大忌是,回家途中,不得回顧,無論後面好象跟着什麼。
其客觀行為與幻象追求極為相似。
在每種情況下,為艱難任務作準備時,他們常常徒步外出,利用黑暗、寂寞和動物的出現;這在西南地區,通常是一次腳力賽。
但在其他地方那種被視為是酒神式的經驗,在普韋布洛人中,隻是予兆的機械性接收方式。
齋戒,即美洲印第安人在獲得自我誘導的幻象中最為依賴的技法,也得到了同樣的再解釋。
它不再用來獲取那種通常為潛意識的經驗;在普韋布洛人中,它是一種儀式的潔淨要求。
對他們而言,沒有什麼能比一種把齋戒與亢奮聯系的理論更出人意料了。
在任何祭司靜修期間,在參加跳舞,競賽、或無窮的儀式之前,都要求齋戒,但它從不産生賦予神力的經驗;它從不是酒神式的。
傑姆孫單中毒的結果,在西南部普韋布洛人中極似齋戒手法的結局。
此習俗現在還存在,但其效力已經消除或緩解。
南加州印第安人那種傑姆孫草中毒的1-4天的神情恍惚,對他們是不存在的。
象在古代墨西哥一樣,使用這種毒品是為了發現竊賊。
在祖尼,要服毒品的人由主祭将少許藥物放入他的嘴裡,然後,祭司退入隔壁房裡,傾聽服藥之人嘴裡說出的被告姓名。
任何時候,他都不應昏迷憂惚,而在房裡交替着睡覺或走動。
早上,據說他已忘記了他接受到的悟力。
最為關注的是如何消除藥物影響;有兩種普遍的方法可用于驅除這危險植物的毒素:首先,讓服4次催吐劑,直到藥物殘餘全部排出為止;接着,用絲蘭泡沫沖洗他的頭發。
另一些服用傑姆孫草的祖尼人與酒神式目的更遠:祭司階層中的成員在某些時刻于夜間外出,設置禱杖,&ldquo請鳥兒為降雨歌唱&rdquo,而在此種時候,少許粉狀根未放入每一祭司的眼、耳、口之中。
在這裡,一切與此藥的肉體效用相關的所有現象都消于無形。
仙人掌的影響更為猛烈。
普韋布洛緊靠墨西哥高原,那裡可采摘到仙人掌果,而且與他們有着最密切聯系的阿帕契人和草原部落,都服用仙人掌果。
但在普韋布洛人中,這種習俗卻未有立足之地。
在道斯有一個反政府的小集團,他們極不定型,而又極似草原地帶的普韋布洛人,近來已接受了這種習俗。
不過它在其他地方則從未被接受。
在他們嚴格的日神式倫理中,普韋布洛人不信任且反對那些以各種方法使個人擺脫約束、喪失節制的經驗。
這種憎惡如此強烈,以緻它足以使他們的酗酒習慣不成為一個行政管理的難題。
在美國其他印第安人居住之地,酗酒是難以逃避的事情。
在那裡,沒有什麼管理辦法能克服印第安人對威士忌的熱情。
但在普韋布洛人中,這個問題從不是很重要的。
過去,他們不釀造任何土産麻醉品,現在也不。
例如,相鄰的阿帕契人,不論老人或年輕人,每次進城總要狂飲暴食一番;普韋布洛人就不會這樣,這不是因為普韋布洛人有宗教性的飲酒禁忌。
原因要深刻得多。
他們厭惡酩酊醉态。
早先,祖尼人引進酒後,老人們自覺抵制,給予剝奪,而且這個規距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苦刑更是始終遭到了拒斥。
普韋布洛人,尤其是東部普韋布洛人,與極不相同的兩種文化有着聯系,然而在這兩種文化中,自尋苦行具有重大意義,這就是草原印第安人和墨西哥天主教苦行者。
普韋布洛文化也具有許多現已消亡的曾利用苦刑的古墨西哥文化的特質,在古墨西哥,人随時都可從自己身體的部位,尤其是舌頭抽取鮮血,奉獻給神靈。
在草原上,自設苦刑是達到忘我境界的特殊技巧,人們在忘我境界,可獲得幻象。
新墨西哥的苦行會員是在遙遠的世界一隅最後生存下來的中世紀西班牙鞭身教的分支,因而至今保留與釘在十字架上的救世主同一的聖金曜日儀式。
儀式的頂點是由一崇拜者扮演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
在金曜日的黎明,儀式隊伍從苦行會員房裡出現,基督在沉重巨大的十字架下,螨跚而行。
後面跟着光背的信徒,邁着緩慢步子,每走一步,便以長着堅硬倒刺的仙人掌鞭抽打他們自己。
遠遠望去,他們的脊背好象披着塊華美的紅布。
&ldquo路程&rdquo大約一英裡半;當他們到達目的地時,基督被綁在十字架上豎立起來。
如果他或某個鞭打者死了,他的鞭便被放在他家門前台階上,并且不許為他舉哀。
普韋布洛人不知道什麼是自設苦刑。
每個人的手都有五個指頭,不會短缺。
除非它們為得到巫法忏悔而受到折磨,它們是不能給予傷害的。
它們背上無疤無痕,也無任何割下膚條部位的印記。
他們沒有奉獻血液成為多産而使用自刑的任何儀式。
他們也會在少敵入會儀式中最激動的時刻,給自己一定程度的傷害,但此刻,整個事件幾乎是一樁趣味濃郁的遊戲。
在仙人掌社團中,崇尚戰争,人們猛沖亂撞,相互以仙人掌刺鞭抽打;在火崇拜會團裡,人們四處抛火,猶如婚禮上抛撒五彩碎紙。
這兩種情形,都不是心靈的危譏或變态經驗的追求。
在謹守尚火遊戲的普韋布洛人中&mdash&mdash也如草原印第安人的尚火遊戲&mdash&mdash,這種尚火遊戲也不是自刑的追求。
不管以什麼手段在火中行走,雙腳都不會燒傷,把火置于口裡,舌頭亦不會起泡。
普韋布洛人的鞭打習俗,同樣沒有使人受苦的意向。
鞭打不會出血。
任何放縱&mdash&mdash&mdash象草原印第安人做的那樣,更不會受到誇耀。
在青春期或青春期以前的部落入會儀式上,祖尼孩子,當最初為面具神鞭笞時,可放聲大哭,甚至向母親呼救。
成人們痛苦地拒絕接受那種鞭打會長出鞭痕的觀點。
鞭打可&ldquo驅除惡運&rdquo,即,這是一種值得信賴的驅邪儀式。
盡管其他地方的自尋苦刑的行為與普韋布洛人的行為相同,但是,普韋布洛人的行為卻無自刑意義。
如果齋戒、苦刑、藥物、酒精或幻象誘導都不是追求迷亂心弛,那麼,舞蹈也不是用來誘引這種經驗的。
也許,在北美,沒有什麼民族花在舞蹈上的時間更甚于西南部普韋布洛人的了。
但他們跳舞的目的,從來不是忘卻自我。
希臘的酒神崇拜以舞蹈迷狂著稱,它在北美屢屢再現。
19世紀70年代席卷這個國家的印第安人的幽靈舞就是一種舞姿單調的圓舞,人們不斷跳舞,直到全身僵直,一個一個疲憊不堪地倒在地上。
此時,他們獲得擺脫白人壓迫的幻象;同時,舞蹈繼續,另外的人又倒在地上。
在衆多的部落中,這一風俗已滲入到他們每星期日舉辦的舞會中。
還有一些其他的和較為古老的純酒神式舞。
墨西哥北部部落在祭壇上跳舞直跳到口吐泡沫。
加州的薩滿舞要求出現類似癫瘋病的發作。
麥都部落曾舉辦薩滿舞比賽,跳跨其他者為優勝者,也就是不愛舞蹈催眠性暗示影響的人。
在西北海岸,整個冬季儀式被認為用于馴服瘋子和受精靈支配的人。
初入會者按所期望的瘋狂,盡量發揮他們的作用。
他們跳起舞來和西伯利亞的薩滿一樣,用4根繩子從四個方向捆住他們加以控制,以免胡闖亂竄,傷害自己和或别人。
在祖尼所有的跳舞活動中,都不具有上述的種種迹象。
他們的舞蹈就象他們的儀式詩一般,是反複對自然力量的單調強制。
不倦的雙腳敲打,把空中霧氣聚為一團,堆積而成雨雲。
這會迫使雨降大地。
他們一點都不專注于心醉神迷的經驗,而是緻力于自然的同一,使自然力趨向他們的目的。
這一意向支配普韋布洛舞蹈的形式和精神。
舞蹈中沒有絲毫的放縱和瘋狂。
它是節奏的力量積累,是40個人整體劃一運動的完美,從而使舞蹈靈驗有效。
勞倫斯對這種普韋布洛舞蹈特質的精确表述,無人能與之相比,&ldquo所有男人齊聲合唱,當他們移動着在其整個舞蹈中那輕柔而沉重的鳥步時,身體向前微傾,肩、頭松弛而沉重下垂,腳步有力而柔和,踏着節奏進入場中。
鼓點随心髒的的節奏敲響,就這樣,幾小時,幾小時地跳着。
&rdquo有時,他們跳舞,希望玉米破土而出;有時,他們用踏腳呼喚狩獵的動物;有時在寂寥的午後,他們跳舞,使天空的積雲聚集起來。
天空上如果出現了白雲,不論其是否賜雨,這也都是舞會從超自然物那裡得到的祝福,也是他們的儀式被接受了的象征。
如天降雨,便是他們的舞蹈力量的顯示和确證。
這也就是天的回報。
他們頭頂從西南而至的傾盆急雨跳舞,濕透的羽毛變得沉重,刺繡的短裙和披風也都浸透了雨水。
但他們卻得到了衆神的恩寵。
小醜們在深深的磚泥中嘻戲逗樂,挺直身體躺在泥坑中滑行,在泥漿糊似的地上做出劃槳的種種動作。
他們認為,他們的雙腳在舞蹈中把自然的力量強加給暴雨雲層之上,具有呼風喚雨的神奇力量。
即使普韋布洛與近鄰共享充滿酒神形式意義的舞蹈模式,但普韋布洛人也是完全節制地對它們加以運用的。
墨西哥北部的科拉有一種旋舞,象該國那個地區許多其他部落一樣,高潮到來時,舞者盡力達到最大速度和忘我狀态,并不斷倒旋,直至轉倒在地上的祭壇之上。
在任何其他時刻、任何事情中,這都是亵渎神物。
然而恰是從這些東西中創造了最高的酒神式價值。
在狂舞之下,祭壇被毀,踏為泥沙,最後,舞者倒在毀壞的祭壇上。
霍皮蛇舞中有幾套在地下基房跳的舞蹈,他們也是在祭壇上跳。
但并不瘋狂。
它規定了一種象弗吉尼亞舞一樣的動作。
一稈普韋布洛最普遍的正規舞蹈模式是這樣構成的:兩個舞隊輪換在每一場景中變化着一個相似的主題,且交替出現在舞場的兩側。
最終在結束的場景中,兩隊從不同方向同時出現。
在這種基房蛇舞中,羚羊會舞者與蛇舞者相對而立。
第一場,羚羊會的祭司圍繞祭壇,蹲伏而舞,然後退下。
蛇舞祭司接着上場如法表演。
第二場,羚羊舞者嘴含葡萄藤,在新入會者前起舞。
藤蔓在他們的膝下搖曳。
他退下後,蛇舞繼續登台,口裡銜着一條活的響尾蛇,以相同姿式把蛇拖到新入會者膝下。
最後一場,兩隊同時一起出現,以蹲伏姿态,不是繞祭壇而是在它上面起舞,然後結束這場舞蹈。
它和莫利斯舞相似,有正規的場次,并在完全節制狀态下翩翩而舞。
霍皮人随蛇而舞并非故弄危險和制造恐怖,在我們的文明中,對蛇有着一種普遍的恐懼,以緻造成我們對蛇舞的誤解。
我們會輕而易舉地将在類似情形下感受到的情緒歸罪于跳舞人。
但美洲印第安人并不常把蛇與恐懼相聯系。
蛇通常受到尊敬,偶爾,它們的神聖性也會對他們造成危險,就象其他聖物或神一樣。
但我們那種毫無道理的厭惡并不成為他們反應的内容。
對于蛇的進攻,他們尤其不感畏懼。
印第安人有一民間傳說是這樣結束的:&ldquo那就是響尾蛇為什麼沒有危險的原出。
&rdquo響尾蛇的習性使之易被征服,印第安人治服它易如反掌。
在蛇舞中,跳舞人對蛇的情感傾向不是非神聖的恐懼或反感,而是崇拜者對動物守護神的那種情感意向。
另外,經反複核實,舞時蛇的毒囊已被摘除,或搗碎或割下;舞後,蛇被放了以後,毒囊再次生長,和以前一樣生出毒液。
所以跳舞時蛇是無害的。
在霍皮舞者的心目中,無論在世俗的還是超自然方面,這種情形都不是酒神式的。
這一有力的例證說明了一個事實:根據傳授的觀念,同樣客觀的行為,既可是酒神式的招緻危險的經驗和令人生厭的經驗,也可是清醒節制而正常的儀式。
無論用藥物、酒精、齋戒、苦刑或舞蹈,凡逾出正常感覺程序,任何經驗都不會為普韋布洛人所追求或容忍。
他們與此類分裂式個人經驗沒絲毫關聯。
其文明盛行的對中和的熱愛,沒有這種經驗的地位。
因而他們沒有薩滿。
薩滿信仰是最為普遍的人類習俗制度之一。
薩滿是宗教的執行者,在其部落裡,他的任何個人經驗都被當成越自然的,他可直接從神靈處取得神力。
象古希臘特洛伊公主卡珊德拉和其他預言家一樣,他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使他注定成為一個從事這種職業的人。
在北美,薩滿很明顯是那些具有幻象經驗的人。
另一方面,祭司是儀式的管理者和各種崇拜活動的主持人。
普韋布洛沒有薩滿,隻有祭司。
祖尼祭司因親屬之請,或花錢打通了整個社會各種組織的關節,或被主祭選拔為年度舞神祭司的扮演人,從而擁有他的地位。
隻要學會大量用行為和言語表現的儀式,那麼在任何情況下,他都具有這種資格。
他的一切權威來源于所任職務和掌管的儀式。
儀式必須一字不漏,對所執行的每一複雜儀式,他都有責任保證傳統的準确。
一個有權力的人,用祖尼話說即&ldquo知道怎樣的人&rdquo。
在最神聖的各種崇拜中,在競賽、賭博、醫療等中,都有&ldquo知道怎樣&rdquo的祭司。
換言之,他們已從傳統之源中學到了逐字記憶的超群能力。
但這并不意味着允許他們把他們的宗教權力宣稱為對他們創新行為的認可。
除在一定時期内和在團體允許下,他們甚至不能接近超自然物。
每次祈禱,每種崇拜行為,都是在公認的、廣為人知的時節且以傳統形式舉行。
在祖尼,最為個體的宗教行為是埋置禱杖,獻給衆神的精緻供品是那些半埋在聖潔的地點并把他們具體的祈禱帶給超自然物的東西。
但是,即便是最高祭司,也不可主動地奉獻禱杖。
一個有關祖尼主祭的民間故事,講了一位主祭做成了禱杖,出去埋葬它們。
但這個時候卻不是巫術會團成員埋置禱杖的月光普照之時,因而人們說:&ldquo主祭為什麼要安置禱杖?他一定是在施用魔法吧。
&rdquo實際上他正是利用權力進行私人報複。
如果所有最具個人性質的宗教行為,即使是主祭也不能主動地做,那麼,更規範的行為就會受到公共規則的加倍保護。
沒有人要弄個究竟,為什麼要感動某一個體進行祈禱。
普韋布洛的祭司制與其他土著美洲人的薩滿制,選擇并鼓勵着兩種相反的人格類型。
草原印第安人在他們的種種制度中,為易于承擔權力的自尊男子提供了機會。
他受到了超過其他人的獎賞。
克勞印第安人從他的幻象中召回的那些創新,可能是無限小的。
但這不是問題的關健。
每個佛教僧人和每一中世紀基督教的神秘家,在其幻象中見到的不過是重複同伴以前見過的。
但他們和土著克勞印第安人都向他們那種個人經驗的權威要求力量或神聖。
印第安人以幻象力量追溯其人民的過去,而且其部落則把他得到的谕示作為神聖特權給予貫沏。
在恢複健康中,每人都了解他個人的力量,不會向其他信徒提出任何要求。
由于人類總想使傳統永恒不朽,即使在企圖藐視傳統的那些制度中也是如此,所以,上述教義在實踐中已得到改造。
但他們的宗教教義在文化上允許自尊和個人權威的程度則令人驚歎不已。
在草原地區,自尊和個人主動精神不僅在薩滿信仰中得以表現,且還表現在他們從事遊擊戰的巨大熱情之中。
他們的戰鬥部隊一般不超過12個強健的個人,個人都獨立行動,以簡單方式交戰,與現代戰争的嚴格紀律和服從相比,簡直天壤之别。
他們的戰争是個人在其中積累功績的遊戲。
這些功績包括割斷一匹系在樁上的馬的缰繩,或觸犯某一敵手,或取得一張帶發的人頭皮。
個人通常以自己的膽大妄為,盡可能多地實現他的功績,以此參加會團,設宴慶賀,獲得當首領的資格。
草原印第安人,沒有主動精神和單獨行動的能力,其社會就不會予以承認。
早期探險家的證實(與白人的沖突中的傑出個人都得到了提拔,這一點與普韋布洛人不同),都顯示出他們的制度是如何以幾乎是尼采式的超人觀念培育人格的。
他們把生活看成是個人越過人類社會等級,通過獲得超自然力量,通過宴請與勝利而向上發展的戲劇事件。
主動精神總在于自身。
他的勇敢的業績對他個人極其重要,并且在儀式上誇耀這些業績;以各種方式利用它們追求個人的野心,是他的特權。
普韋布洛的理想人則是另一類型。
個人權威或許是祖尼人極其輕視的特質。
&ldquo渴求權力和知識者,想當他們所輕蔑稱之為&lsquo人民的領袖&rsquo的人,他除了受到譴責和非難,還極有可能受到巫法的迫害&rdquo,事實經常是這樣。
風俗的土著權威在祖尼是一種責任,并且巫技就是反抗擁有這種權威之人的既定手段。
把人的姆指綁住,懸挂起來,直到&ldquo認罪&rdquo。
這就是祖尼對付一個具有很強人格的人的辦法。
在祖尼,理想的人是既有尊嚴又和藹可親的人,是從不企圖領導他人又從不被鄰人評頭品足的人。
否則,雖然正義全在他方,人們也會發動各種沖突反對他。
甚至在象徒步競走這種競賽的技藝競争中,如果一個人獲勝了,那麼按照習慣,該勝利者将被取消賽跑資格。
他們感興趣的是在遊戲比賽中,參加者以勝敗參半的形式表演,而一個傑出的賽跑人則會破壞這種遊戲;他們不需這種人。
用班澤爾博士的話說,一個好人應有&ldquo令人愉悅的談吐,柔和的性情,豁達的心胸。
&rdquo對一個十全十美的居民的最高頌揚是,&ldquo他是極有禮貌的人,從不說人閑話,從不卷入紛争。
他是獾氏族的子外,是姆赫克維基房的一員,他總是在夏日舞會上起舞。
&rdquo如他們所說的那樣,他應&ldquo予測命運&rdquo--即他總是應使人們心甯神靜,自在快樂,無論是在田野或儀式上,他不應輕易地不與他人合作,他從不流露絲毫的驕傲自大或顯示強烈的情感。
他避免任職。
人們也許會強加某個職務于他,但他自己不主動追求它。
基房官員必須由某人擔任之時,基房的出口天窗緊緊關上;所有的男人都禁閉其内,直到某人的推辭被摧毀。
民間傳說常常提及一些優秀人物不願擔任官職&mdash&mdash雖然他們常常擔任官職。
一個人必須避免擺出領導的架勢。
被薦者一經說服并擔任起某職時,他也沒得到我們所理解的那種權威。
不經批準,他無擅自決定重要行為的權力。
祖尼宗教會議由高層祭司組成,而祭司們對沖突或暴力情形,也無司法權。
他們是聖人,不得把任何紛争置于他們面前。
隻有戰争首領有一定限度的行政權,但在戰争中,其權力就大大少于和平時期的治安權。
他們發布即将舉行的獵兔和舞會的消息,召集祭司并與巫術會團互相合作。
傳統上,他們必須對付的罪行是巫技。
另一種罪行,即向未受成年禮的男孩洩露卡奇納斯的秘密,則由卡奇納斯崇拜頭領召集面具神親自懲罰。
此外别無犯罪。
偷竊很少發生,而且屬于私事。
通奸不算犯罪,由此引起的緊張可通過他們的婚姻安排得到順利解決。
殺人也可通過雙方家庭之間的賠償而迅速得到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