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讀者結識欣頓女士可敬的社交圈子,<br>并确信聰明人就是在泰晤士河岸邊也能淘到金沙
關燈
小
中
大
何一份地圖上也沒有标出的島嶼。
但是……我是個商業家,是個務實的人,不會輕易就驚慌失措,歇斯底裡大發作。
可是,閉上眼睛不正視現實是愚蠢的。
我們正生活在火山口上。
對。
我們正在以瘋狂的速度……”欣頓夫人渾身一激靈。
“……墜入深淵之中。
我就不一一列舉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了,所有的人都清楚。
應該做應付最壞局面的準備啦。
對。
”他每說一個“對”,就像打了聲雷。
“我說的并不是斯多噶學派式的裝腔作勢。
男爵是對的。
應該在進行鬥争的同時準備退路,趁着我們現在還能活動,手裡還有資本。
“得建造一條巨輪。
一條長300米、排水量8.5萬到10萬噸的‘挪亞方舟’。
要盡可能多地從特權階層中吸收受過技術教育的青年人,以便把船員的數量減少到最低限度。
不要一個無産者,因為他們或明或暗都是我們的敵人。
對。
戰争和革命要持續幾年呢?四五年嗎?我們可以帶上6年,或是8年的糧食。
捕魚和在孤島上打獵所能進行的補充還不計在内。
那我們就可以坐等了。
這樣,我們雖然保不住自己的資本,卻可以保命。
我建議,我們應事不宜遲地組建一個建造‘挪亞方舟’的公司。
自然,這個公司的股東必須嚴格挑選,這一事業必須在極端保密的情況下進行。
而我的方案并不把您排除在外,先生,”斯特羅邁耶把自己的紅臉膛扭過去沖着布洛頓,一雙突出的龍蝦眼盯住了他。
“我同意這種看法:我們的敵人會發現我們的浮動島嶼。
至于對星際航行,非常遺憾,我是一竅不通不過,既然它能變成現實的話,我們為什麼不在最後關頭來個最後的一跳——從地球上躍入虛空呢?先生,您不會拒絕介紹我跟您的發明家認識一下吧?如果他能讓我相信星際航行不是妄想,我頭一個入股。
” “難道尼……尼……您……希……相信星際航行,并準……準備對對此投……投……資嗎?”在回去的路上,馬歇·德特朗問斯特羅邁耶道。
“我相信!對!”斯特羅邁耶聲如洪鐘地吼道。
“咱們倆都是商人,男爵,我跟您可以打開天窗說亮話,”接着他就悄悄地繼續說道:“我相信星際航行就像相信泰晤士河裡有金沙一樣。
對。
” “您聽我說。
假如泰晤士河是在離倫敦幾千公裡之外的異國他鄉流淌,那就有成千上萬的人相信泰晤士河裡有金沙。
您還記得我在新西蘭的‘銀礦’和我的‘澳大利亞石油’嗎?我靠它們賺了幾百萬,可它們隻存在于那些投資者的腦袋裡。
現在您明白了泰晤士河裡有讓我們大發橫财的金沙了吧?” 汽車像馳過一條圓木架成的橋梁似的颠簸起來。
司機回頭望了一眼。
原來這是斯特羅邁耶先生在笑。
“形勢的确十分嚴重,”他繼續平心靜氣地往下說。
“我們所經曆的事您都清楚……每天都有自殺的新消息傳來。
史密斯、彌爾頓死了才多久……随後就是斯卡夫斯,現在又是西登斯、阿賓克頓……簡直就是一場流行病。
最可怕的經濟危機以前也發生過,但自殺的并不多。
為什麼?人們相信危機過後就是繁榮。
而現在這一信念沒了。
誰要是破了産——那他就是永遠破産啦。
難道我說的不對嗎?” “尼尼您……” “有什麼樣的形勢就會有什麼樣的情緒。
革命和破産就像死亡一樣威脅着我們每一個人。
不可避免的滅亡。
” 斯特羅邁耶停下來緩口氣。
“一個人絕望了。
神經質發作。
日見憔悴。
這個人已經朝手槍伸出手去。
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的代理人找上門去,對他說道:‘我們能拯救您。
我們将為您提供一個十分保險的避難所,您的敵人找不到那裡去,在那兒您可以生活在自己人的圈子裡,按您早已習慣的方式生活,一直活到老。
是呀,這需要您付出幾百萬為代價。
可這幾百萬到明天又算得了什麼呢?您明天一覺醒來之後也許就是個窮光蛋了,而且您的退路、逃生和得救的路全被堵死……’ 恐怕碰不上幾個會拒絕我們建議的人吧?就拿欣頓夫人來說吧。
這就是顆熟透了的果子。
再來上那麼兩三回政治危機,這個錢袋裡的英鎊就會嘩嘩流到我們手裡,連數都來不及數啦。
我們來造一條‘挪亞方舟’。
我們要造星際飛船,造它幾十條,管它飛得起來飛不起來呢。
我們領導這項事業,弄它一大筆錢。
秘密活動就得簡化一下會計制度。
要根本抹掉這件事的商業色彩,不讓任何人知道這個公司有多大利潤。
我希望,您現在明白什麼是在泰晤士河裡找金沙了吧?” 馬歇·德特朗激動得喘了半天氣,鼻子裡連連噗噗響,最後,好不容易才憋出一句: “哎—哎—哎……尼尼您可真他媽的高明!” 就這樣,在倫敦的一個霧蒙蒙的夜晚,在一輛高級轎車的漆黑車廂裡,一個新的股份公司就在短促而有力的握手之後誕生了。
但是……我是個商業家,是個務實的人,不會輕易就驚慌失措,歇斯底裡大發作。
可是,閉上眼睛不正視現實是愚蠢的。
我們正生活在火山口上。
對。
我們正在以瘋狂的速度……”欣頓夫人渾身一激靈。
“……墜入深淵之中。
我就不一一列舉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了,所有的人都清楚。
應該做應付最壞局面的準備啦。
對。
”他每說一個“對”,就像打了聲雷。
“我說的并不是斯多噶學派式的裝腔作勢。
男爵是對的。
應該在進行鬥争的同時準備退路,趁着我們現在還能活動,手裡還有資本。
“得建造一條巨輪。
一條長300米、排水量8.5萬到10萬噸的‘挪亞方舟’。
要盡可能多地從特權階層中吸收受過技術教育的青年人,以便把船員的數量減少到最低限度。
不要一個無産者,因為他們或明或暗都是我們的敵人。
對。
戰争和革命要持續幾年呢?四五年嗎?我們可以帶上6年,或是8年的糧食。
捕魚和在孤島上打獵所能進行的補充還不計在内。
那我們就可以坐等了。
這樣,我們雖然保不住自己的資本,卻可以保命。
我建議,我們應事不宜遲地組建一個建造‘挪亞方舟’的公司。
自然,這個公司的股東必須嚴格挑選,這一事業必須在極端保密的情況下進行。
而我的方案并不把您排除在外,先生,”斯特羅邁耶把自己的紅臉膛扭過去沖着布洛頓,一雙突出的龍蝦眼盯住了他。
“我同意這種看法:我們的敵人會發現我們的浮動島嶼。
至于對星際航行,非常遺憾,我是一竅不通不過,既然它能變成現實的話,我們為什麼不在最後關頭來個最後的一跳——從地球上躍入虛空呢?先生,您不會拒絕介紹我跟您的發明家認識一下吧?如果他能讓我相信星際航行不是妄想,我頭一個入股。
” “難道尼……尼……您……希……相信星際航行,并準……準備對對此投……投……資嗎?”在回去的路上,馬歇·德特朗問斯特羅邁耶道。
“我相信!對!”斯特羅邁耶聲如洪鐘地吼道。
“咱們倆都是商人,男爵,我跟您可以打開天窗說亮話,”接着他就悄悄地繼續說道:“我相信星際航行就像相信泰晤士河裡有金沙一樣。
對。
” “您聽我說。
假如泰晤士河是在離倫敦幾千公裡之外的異國他鄉流淌,那就有成千上萬的人相信泰晤士河裡有金沙。
您還記得我在新西蘭的‘銀礦’和我的‘澳大利亞石油’嗎?我靠它們賺了幾百萬,可它們隻存在于那些投資者的腦袋裡。
現在您明白了泰晤士河裡有讓我們大發橫财的金沙了吧?” 汽車像馳過一條圓木架成的橋梁似的颠簸起來。
司機回頭望了一眼。
原來這是斯特羅邁耶先生在笑。
“形勢的确十分嚴重,”他繼續平心靜氣地往下說。
“我們所經曆的事您都清楚……每天都有自殺的新消息傳來。
史密斯、彌爾頓死了才多久……随後就是斯卡夫斯,現在又是西登斯、阿賓克頓……簡直就是一場流行病。
最可怕的經濟危機以前也發生過,但自殺的并不多。
為什麼?人們相信危機過後就是繁榮。
而現在這一信念沒了。
誰要是破了産——那他就是永遠破産啦。
難道我說的不對嗎?” “尼尼您……” “有什麼樣的形勢就會有什麼樣的情緒。
革命和破産就像死亡一樣威脅着我們每一個人。
不可避免的滅亡。
” 斯特羅邁耶停下來緩口氣。
“一個人絕望了。
神經質發作。
日見憔悴。
這個人已經朝手槍伸出手去。
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的代理人找上門去,對他說道:‘我們能拯救您。
我們将為您提供一個十分保險的避難所,您的敵人找不到那裡去,在那兒您可以生活在自己人的圈子裡,按您早已習慣的方式生活,一直活到老。
是呀,這需要您付出幾百萬為代價。
可這幾百萬到明天又算得了什麼呢?您明天一覺醒來之後也許就是個窮光蛋了,而且您的退路、逃生和得救的路全被堵死……’ 恐怕碰不上幾個會拒絕我們建議的人吧?就拿欣頓夫人來說吧。
這就是顆熟透了的果子。
再來上那麼兩三回政治危機,這個錢袋裡的英鎊就會嘩嘩流到我們手裡,連數都來不及數啦。
我們來造一條‘挪亞方舟’。
我們要造星際飛船,造它幾十條,管它飛得起來飛不起來呢。
我們領導這項事業,弄它一大筆錢。
秘密活動就得簡化一下會計制度。
要根本抹掉這件事的商業色彩,不讓任何人知道這個公司有多大利潤。
我希望,您現在明白什麼是在泰晤士河裡找金沙了吧?” 馬歇·德特朗激動得喘了半天氣,鼻子裡連連噗噗響,最後,好不容易才憋出一句: “哎—哎—哎……尼尼您可真他媽的高明!” 就這樣,在倫敦的一個霧蒙蒙的夜晚,在一輛高級轎車的漆黑車廂裡,一個新的股份公司就在短促而有力的握手之後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