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讀者結識欣頓女士可敬的社交圈子,<br>并确信聰明人就是在泰晤士河岸邊也能淘到金沙
關燈
小
中
大
“全都上了嗎?給主教大人準備的本尼狄克丁蜜酒?給亨利先生準備的雪梨白蘭地?白葡萄酒呢?幹酪呢?蛋糕呢?還有蜂蜜呢?”欣頓女士一一問道。
走進來的女仆是個紅臉蛋的蘇格蘭姑娘,穿着灰連衣裙,戴着漿過的白圍裙和白花邊頭飾,頭飾下露出幾絡栗色的頭發。
瑪麗的手上端着一個盛着蜂蜜的水晶小碟。
“您怎麼又忘了上蜂蜜,瑪麗?” 瑪麗一聲不吭地把小碟放到桌子上,又無聲無息地走了出去。
欣頓目送她出去,又把目光移到侄女的蒼白面孔上。
“你怎麼把頭發剪短啦,埃倫?” 姑娘擡起留着長長指甲、塗着鮮紅指甲油的白皙纖指,摸了摸垂到頰邊的整齊的灰色發卷,聲音低啞地說道: “是亨利先生……” “那還用說嘛!”老夫人不悅地說道。
“把‘聖餐布’遞給我,再拿本書來。
” 欣頓夫人在“聖餐布”上已經用絲線和金線繡了5個月的花朵和天使,這是給尤·韋勒擔任主教的那個教堂繡的,他是欣頓夫人的忏悔牧師,也是她的老朋友和顧問。
“幾點了?” “差5分5點。
” “念吧,埃倫。
” 侄女信手打開一卷狄更斯的小說。
“‘這時,他們隻感到友誼所帶來的幸福感,這友誼是最純潔的、無可指責的幸福源泉……’” “海德公園裡好象又有人開大會了,”欣頓夫人打斷了朗讀,側耳細聽起來。
她搖了搖頭,狠狠地歎了一大口氣,她雪青絲衫下的巨乳一晃蕩,碰到了雙下巴上。
随後,欣頓夫人狠狠地把繡花針攮進天使的眼睛,開始沉思起來。
這場仗她打了多少年啦,這是一場毫無勝算的,跟時間的戰争!一開始是跟肥胖身體上的每一磅分量作鬥争,後來是跟臉上的每一道皺紋較量——她嫁過3個丈夫,毫不客氣地斂來三份産業,當然不能不付出點兒代價;再後來是跟闖入政治、社會和私人生活的一切新事物鬥争,其中也包括埃倫的“時髦短發和不成體統的裝束”。
欣頓夫人心目中的黃金時代是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老英吉利,夫人和女王長得有幾分相象,所以處心積慮地處處模仿。
欣頓夫人把自己在倫敦西區海德公園對面的老式住宅變成了一座堡壘——“我的家就是我的堡壘”,她想固守在裡面抵禦時間的攻擊。
20世紀應該在它的一開始就結束。
所有這裡的一切,從沉重的家具一直到古老的生活方式和禮儀,都還是祖父甚至曾祖父留下的那一套。
欣頓夫人甚至連夏天也不打開那關得死死的雙層窗戶,甚至還叫人放下沉甸甸的窗帏,省得看到那些吵吵嚷嚷地走進海德公園的人群,海德公園是人們開會最喜歡來的地方。
即便如此,那些說話聲、唱歌聲、吵鬧聲、有時還有脆生生的槍聲,依舊能穿越厚厚的牆壁。
她的幾家罐頭廠——第二個丈夫的遺産——的工人又罷工了,她又得跟那些管理人員進行一次又一次不愉快的談話。
在她喝下午茶時,令人讨厭的政治性話題本來是排除在外的。
可是,就在這一本正經地喝着下午茶的人們之間,往往還是要展開熱烈的政治讨論。
時間又來了,時間穩打穩紮地對這座隐藏在鐵欄之後,栗樹、榆樹綠蔭下的住宅進行着包圍。
時間破門而入,帶來了街上的喧嚣、令人不安的話題和叫人心驚肉跳的新聞。
無論是老仆、厚牆,還是雙層窗扇和窗帏,都抵擋不住時間的步步緊逼。
欣頓夫人成了真正的被迫害狂。
而這個迫害者、敵人、兇手就是時間…… “念書吧,埃倫。
” 但書是念不下去了。
大鐘響了,聲音暗啞得就像從遙遠的鐘樓傳來的一樣,它不緊不慢地敲了5下。
門口悄無聲息地出現了一個制服上綴着縧穗的老仆。
老人用沙啞嗓音恭恭敬敬地通報道: “大夫特克爾先生到。
” 欣頓夫人皺起了眉頭。
每逢星期四——喝下午茶的日子——家庭醫生應該4點45分到,以便在晚上的客人到來之前結束例行診視。
今天大夫整整遲到了15分鐘。
“叫他進來。
” 門後先探出一顆頭發剪得短短的兩鬓花白的腦袋,然後才小心翼翼地露出了大夫的全身,他穿着一件扣子全系得緊緊的黑常禮服。
他沒穿傳統的燕尾服而穿了件随随便便的常禮服!欣頓夫人對特克爾不顧禮節的穿着之所以能原諒,隻不過因為他是個“圈外人”,同時還是個外國人,一個出色的醫生,是“受時間迫害的犧牲品和難民”。
他不能容忍那種在自己祖國已經取代了“真正傳統精神”的“新時代精神”。
特克爾臉上一副又驚又喜的表情,但多少顯得有些茫然。
他故作鎮定地走過從門口到像個寶座似的安樂椅之間的那段距離,恭恭敬敬地向欣頓夫人鞠躬緻意,然後小心翼翼,宛如托着一件
走進來的女仆是個紅臉蛋的蘇格蘭姑娘,穿着灰連衣裙,戴着漿過的白圍裙和白花邊頭飾,頭飾下露出幾絡栗色的頭發。
瑪麗的手上端着一個盛着蜂蜜的水晶小碟。
“您怎麼又忘了上蜂蜜,瑪麗?” 瑪麗一聲不吭地把小碟放到桌子上,又無聲無息地走了出去。
欣頓目送她出去,又把目光移到侄女的蒼白面孔上。
“你怎麼把頭發剪短啦,埃倫?” 姑娘擡起留着長長指甲、塗着鮮紅指甲油的白皙纖指,摸了摸垂到頰邊的整齊的灰色發卷,聲音低啞地說道: “是亨利先生……” “那還用說嘛!”老夫人不悅地說道。
“把‘聖餐布’遞給我,再拿本書來。
” 欣頓夫人在“聖餐布”上已經用絲線和金線繡了5個月的花朵和天使,這是給尤·韋勒擔任主教的那個教堂繡的,他是欣頓夫人的忏悔牧師,也是她的老朋友和顧問。
“幾點了?” “差5分5點。
” “念吧,埃倫。
” 侄女信手打開一卷狄更斯的小說。
“‘這時,他們隻感到友誼所帶來的幸福感,這友誼是最純潔的、無可指責的幸福源泉……’” “海德公園裡好象又有人開大會了,”欣頓夫人打斷了朗讀,側耳細聽起來。
她搖了搖頭,狠狠地歎了一大口氣,她雪青絲衫下的巨乳一晃蕩,碰到了雙下巴上。
随後,欣頓夫人狠狠地把繡花針攮進天使的眼睛,開始沉思起來。
這場仗她打了多少年啦,這是一場毫無勝算的,跟時間的戰争!一開始是跟肥胖身體上的每一磅分量作鬥争,後來是跟臉上的每一道皺紋較量——她嫁過3個丈夫,毫不客氣地斂來三份産業,當然不能不付出點兒代價;再後來是跟闖入政治、社會和私人生活的一切新事物鬥争,其中也包括埃倫的“時髦短發和不成體統的裝束”。
欣頓夫人心目中的黃金時代是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老英吉利,夫人和女王長得有幾分相象,所以處心積慮地處處模仿。
欣頓夫人把自己在倫敦西區海德公園對面的老式住宅變成了一座堡壘——“我的家就是我的堡壘”,她想固守在裡面抵禦時間的攻擊。
20世紀應該在它的一開始就結束。
所有這裡的一切,從沉重的家具一直到古老的生活方式和禮儀,都還是祖父甚至曾祖父留下的那一套。
欣頓夫人甚至連夏天也不打開那關得死死的雙層窗戶,甚至還叫人放下沉甸甸的窗帏,省得看到那些吵吵嚷嚷地走進海德公園的人群,海德公園是人們開會最喜歡來的地方。
即便如此,那些說話聲、唱歌聲、吵鬧聲、有時還有脆生生的槍聲,依舊能穿越厚厚的牆壁。
她的幾家罐頭廠——第二個丈夫的遺産——的工人又罷工了,她又得跟那些管理人員進行一次又一次不愉快的談話。
在她喝下午茶時,令人讨厭的政治性話題本來是排除在外的。
可是,就在這一本正經地喝着下午茶的人們之間,往往還是要展開熱烈的政治讨論。
時間又來了,時間穩打穩紮地對這座隐藏在鐵欄之後,栗樹、榆樹綠蔭下的住宅進行着包圍。
時間破門而入,帶來了街上的喧嚣、令人不安的話題和叫人心驚肉跳的新聞。
無論是老仆、厚牆,還是雙層窗扇和窗帏,都抵擋不住時間的步步緊逼。
欣頓夫人成了真正的被迫害狂。
而這個迫害者、敵人、兇手就是時間…… “念書吧,埃倫。
” 但書是念不下去了。
大鐘響了,聲音暗啞得就像從遙遠的鐘樓傳來的一樣,它不緊不慢地敲了5下。
門口悄無聲息地出現了一個制服上綴着縧穗的老仆。
老人用沙啞嗓音恭恭敬敬地通報道: “大夫特克爾先生到。
” 欣頓夫人皺起了眉頭。
每逢星期四——喝下午茶的日子——家庭醫生應該4點45分到,以便在晚上的客人到來之前結束例行診視。
今天大夫整整遲到了15分鐘。
“叫他進來。
” 門後先探出一顆頭發剪得短短的兩鬓花白的腦袋,然後才小心翼翼地露出了大夫的全身,他穿着一件扣子全系得緊緊的黑常禮服。
他沒穿傳統的燕尾服而穿了件随随便便的常禮服!欣頓夫人對特克爾不顧禮節的穿着之所以能原諒,隻不過因為他是個“圈外人”,同時還是個外國人,一個出色的醫生,是“受時間迫害的犧牲品和難民”。
他不能容忍那種在自己祖國已經取代了“真正傳統精神”的“新時代精神”。
特克爾臉上一副又驚又喜的表情,但多少顯得有些茫然。
他故作鎮定地走過從門口到像個寶座似的安樂椅之間的那段距離,恭恭敬敬地向欣頓夫人鞠躬緻意,然後小心翼翼,宛如托着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