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的醫生薩裡瓦多使一個印第安嬰兒獲得了水陸兩栖的生活能力,但是這種&ldquo改善&rdquo卻給主人公帶來了災難,他受到了宗教和世俗的迫害,盡管他具有非凡的能力,他卻不得不遠離人類,一個人孤獨地在茫茫大海之中了此殘生。

     1929年完成的《世界主宰》一書是一部社會内容極為深刻的作品。

    這部書的主人公施蒂納是一個妄圖獨霸世界的科學狂人,他想借助自己的&ldquo思想發射機&rdquo奴役人的靈魂、感情和意志,使科學成為達到個人目的的手段。

    作者在本書中對&ldquo善與惡&rdquo、&ldquo黑暗和進步&rdquo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帶有哲學色彩的思考。

    施蒂納這個狂人和日後的希特勒之流頗有相似之處,這不能不說作者在社會問題方面同樣有他的預見性。

     30年代,作者創作了許多火箭和宇航題材的作品,其中篇幅最長的一部是《躍入虛空》,同别利亞耶夫的大多作品一樣,故事的背景仍是資本主義國家。

    一批銀行家、神父、花花公子、遊手好閑的太太小姐為了躲避即将來臨的革命,乘一艘飛船逃離地球,妄圖在金星上找到一個新&ldquo世外桃源&rdquo。

    書中詳細地介紹了蘇聯宇航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的宇航學說,對火箭、宇航生活和天文現象進行了詳盡而科學的描寫。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金星上并沒有生命,但别利亞耶夫根據生命的規律,利用他的奇異想象力給我們描寫了一個神奇的外星世界,一切都是那樣荒誕不經,可一切仿佛又都在情理之中。

    而發生在這奇妙背景之中的是一個個扣人心弦的緊張故事。

     《沉船島》是别利亞耶夫對&ldquo百慕大三角&rdquo之謎所做出的解釋,千百年來在大西洋神秘失蹤的船隻都到了一個洋中之海。

    《最後一個大西洲人》的背景則是幾萬年前神秘失蹤的&ldquo大陸&rdquo,作者介紹了一個遠古時代的燦爛文明和它的毀滅。

     别利亞耶夫的最後一部作品《飛人阿裡埃爾》與其說是科幻作品,倒不如說是一部最有詩意的童話。

    這是他兒時夢想的升華,也是他卧病在床時的渴望,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追求:人能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飛翔,不用機器,也無須長出翅膀。

    最有趣的是,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在賦予主人公奇妙的&ldquo飛天&rdquo能力的同時,對種種弄虛作假的&ldquo特異功能&rdquo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揭穿,幾十年前外國的鬧劇在我國今天上演不能不令人深思。

    作為幻想,人可以盡情發揮,并從中汲取閃光的精華;但是,如果把一些魔術當成科學奇迹大肆宣揚,那隻能是笑話。

     1941年冬,也就是在完成《飛人阿裡埃爾》後不久,别利亞耶夫與世長辭了,他給後人留下了50餘部作品。

     别利亞耶夫的作品題材廣泛,内容生動,除了對未來進行大膽的幻想外,還形象地傳播了大量的科學知識,在原蘇聯和許多國家享有盛譽,他是原蘇聯科幻小說的奠基人,也是和凡爾納、威爾斯比肩的科幻大師。

    早在50年代,他的一些作品就被陸續譯介到我國,受到幾代讀者的歡迎。

    我們今天選譯的作品均根據原蘇聯&ldquo青年近衛軍&rdquo出版杜1963&mdash1964年出版的《别利亞耶夫八卷集》譯出。

    這些作品包括了他的處女作、成名作和各個時期的代表作,盡管作者的許多幻想如今已成為現實,甚至落後于科技進步,但它們科學、進步和大膽幻想的&ldquo真、善、美&rdquo主題永遠不會過時,其文學魅力永存。

    這也是别利亞耶夫的作品長盛不衰,受到一代代青少年讀者喜愛的根本原因。

     由于别利亞耶夫作品涉及的科技和社會題材極為廣泛,尤其是一些人名、地名和科技詞彙涉及了許多國家和學科,為準确起見,分别請有關專家核定。

    為了保留時代特色,一些術語采用了舊稱,如&ldquo爬行動物&rdquo稱&ldquo爬蟲&rdquo等等。

     書中注釋,一些是作者所加,一并譯出,注明&ldquo作者原注&rdquo,未注明者均為譯者所加。

     張鳳洪 19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