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亞曆山大·别利亞耶夫1884年出生于俄國的斯摩棱斯克,當時它隻是一個偏僻閉塞、死氣沉沉的小城。

    生活在這樣一個窮鄉僻壤,使人心靈能有生氣的隻有幻想。

     别利亞耶夫從小就喜歡幻想。

     他想飛,他相信人能飛上天去。

     于是,他有一天爬上了草棚頂,縱身躍入空中。

    這一躍反映出他的幻想、向往和勇氣。

     但他沒能飛上天空,而是狠狠地跌到地上,摔壞了,落下了隐患。

     他仍然喜歡幻想,他不相信世界上有什麼不可能的事,一切對于他來說都是尚未實現而已。

     别利亞耶夫在大學學的是法律,他對此并不滿足,又進了音樂學院。

    他變換過許多工作,在劇院畫過布景,當過圖書管理員,寫過文章,終日為糊口而奔忙。

    十月革命後,他做過一段兒童工作,先是在人民教育委員會,後是在民警局,還在幼兒園做過教育工作。

    做孩子的工作喚醒了他的想象力,童話又回到了他的頭腦之中,别利亞耶夫開始成為一個狂熱的幻想家。

     就在這時,一場災難降臨了,他兒時不成功的飛行在脊椎落下的隐患發作了。

     整整3年他被禁锢在床,除了思想,他什麼也不能做。

     有一天,一隻甲蟲落到了卧病在床的别利亞耶夫臉上,在那裡爬來爬去,而他竟然連舉手趕開它的能力都沒有(這一件事後來被寫入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說裡)。

     成了這樣一個廢人,他也許想到過自殺,但他從未對人說過,人們看到的是他在尋求出路。

    他讀了很多醫學和生物學的書籍,看了許多雜志。

    他在書中看到了複活死人器官的試驗。

    他希望有人能做到這一點。

    這三年之中别利亞耶夫都想過什麼呢?我們隻知道他想得很多很多&hellip&hellip 3年後,他的疾病竟然好了,他開始了創作。

     于是,俄國的讀者在一本名叫《全世界追蹤者》的雜志上讀到一部題材新穎、内容驚心動魄的科幻小說:《道爾教授的頭顱》。

    這是1925年。

     書中的主人公是一位進行幻想性發明的教授,他緻力于複活死人的器官,乃至起死回生的試驗,他的試驗成功了,而他的助手竊取了他的成果,教授成了助手的試驗品,當他從死亡中又回到人世時,他隻剩下了頭顱,隻有思想還在活着,繼續着殘缺不全的生活,繼續進行科學探索。

    這和别利亞耶夫卧病在床時的情況幾乎沒什麼區别,所以他的這部小說對頭顱才有驚人逼真的描寫。

     科幻小說的價值之一,就是它的科學預見性。

    和凡爾納的許多幻想一樣,器官移植在今天也已經成為現實。

    對于今天的讀者來講,這些科學事實可能不像對當時的讀者那樣具有無比巨大的吸引力,但它的奇妙構思依然引人入勝。

    我們在看到嬰兒蹒跚學步時誰也不會感到乏味,反而要為他的成長感到激動和喜悅。

    通過從幼稚的幻想到現實這一過程,我們可以體會到人的潛力,人類進步和科學的巨大威力,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幻想。

     别利亞耶夫在繼續幻想。

    《道爾教授的頭顱》大獲成功後,他發表了許多短篇,他幻想的領域在逐漸擴大,從&ldquo閱讀機器&rdquo到&ldquo雪人&rdquo,從&ldquo野馬&rdquo到&ldquo大熊星座&rdquo。

    從這一時期起,他創造了一個科學奇人的诙諧形象,于是一系列冠以《瓦格納教授的發明》的短篇在10年間陸續問世了。

     可以說,别利亞耶夫的大膽幻想在這一系列創作中發揮得淋漓盡緻。

    瓦格納教授發明了不睡覺的方法,用大腦的兩個半球同時進行兩件工作,利用催眠術加快人學習知識的速度,利用地球引力制造無動力飛行的飛毯,把死人的大腦移植給大象&hellip&hellip别利亞耶夫利用他一系列看起來十分荒唐的發明為素材向讀者介紹了許多生動有趣的科學知識。

     1928年起,别利亞耶夫又開始了大創作,他的思想已經不能局限在短篇小說的框子裡了。

     這一時期的最優秀作品是《水陸兩栖人》。

    這一部作品的主題是&ldquo改善人類&rdquo,使人具有更多、更強的能力,從而獲得更廣闊的活動空間。

    故事發生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