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群體意見的直接因素

關燈
提要:(1)形象、詞語和套話。

    詞語和套話的神奇力量/詞語的力量與它所喚起的形象有關,但獨立于它的真正含義/這些形象因時代和種族而各有不同/常用詞語含義多變的實例/給舊事物更換名稱的政治效用/種族差别造成的詞義變化/“民主”一詞在歐洲和美國的不同含義。

    (2)幻覺。

    它的重要性/在所有文明的起源中都能發現幻覺/群體更喜歡幻覺而不是真理。

    (3)經驗。

    隻有經驗能夠使必要的真理在群衆心中生根/經驗隻有不斷地重複才能生效勸說服群衆必須付出的經驗代價。

    (4)理性。

    它對群體沒有任何作用/群體隻受無意識感情的影響/邏輯在曆史中的作用/發生不可思議的事情的秘密。

     我們剛才讨論了賦予群體心理以特定屬性,使某些感情和觀念得以發展的間接性準備因素。

    現在我們還得研究一下能夠直接發揮作用的因素。

    在下面這一章裡我們會看到,要想讓這些因素充分發揮作用,應當如何運用它們。

     我們在本書的第一部分研究過集體的感情、觀念和推理方式,根據這些知識,顯然可以從影響他們心理的方法中,歸納出一些一般性原理。

    我們已經知道什麼事情會刺激群體的想像力,也了解了暗示,特别是那些以形象的方式表現出來的暗示的力量和傳染過程。

    然而,正像暗示可以有完全不同的來源一樣,能對群體心理産生影響的因素也相當不同,因此必須對它們分别給予研究。

    這種研究是有益的。

    群體就像古代神話中的斯芬克司,必須對它的心理學問題給出一個答案,不然我們就會被它毀掉。

     (1)形象、詞語和套話 我們在研究群體的想像力時已經看到,它特别易于被形象産生的印象所左右。

    這些形象不一定随時都有,但是可以利用一些詞語或套話,巧妙地把它們激活。

    經過藝術化處理之後,它們毫無疑問有着神奇的力量,能夠在群體心中掀起最可怕的風暴,反過來說,它們也能平息風暴。

    因為各種詞語和套話的力量而死去的人,隻用他們的屍骨,就能建造一座比古老的齊奧普斯②更高的金字塔。

     詞語的威力與它們所喚醒的形象有關,同時又獨立于它們的真實含義。

    最不明确的詞語,有時反而影響最大。

    例如像民主。

    社會主義、平等、自由等等,它們的含義極為模糊,即使一大堆專著也不足以确定它們的所指。

    然而這區區幾個詞語的确有着神奇的威力,它們似乎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

    各種極不相同的潛意識中的抱負及其實現的希望,全被它們集于一身。

     說理與論證戰勝不了一些詞語和套話。

    它們是和群體一起隆重上市的。

    隻要一聽到它們,人人都會肅然起敬,俯首而立。

    許多人把它們當做自然的力量,甚至是超自然的力量。

    它們在人們心中喚起宏偉壯麗的幻象,也正是它們含糊不清,使它們有了神秘的力量。

    它們是藏在聖壇背後的神靈,信衆隻能誠惶誠恐地來到它們面前。

     詞語喚起的形象獨立于它們的含義。

    這些形象因時代而異,也因民族而異。

    不過套話并沒有改變,有些暫時的形象是和一定的詞語聯系在一起的:詞語就像是用來喚醒它們的電鈴按鈕。

     并非所有的詞語和套話都有喚起形象的力量,有些詞語在一段時間裡有這種力量,但在使用過程中也會失去它,不會再讓頭腦産生任何反應。

    這時它們就變成了空話,其主要作用是讓使用者免去思考的義務。

    用我們年輕時學到的少量套話和常識把自己武裝起來,我們便擁有了應付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再也不必對任何事情進行思考。

     隻要研究一下某種特定的語言,就會發現它所包含的詞語在時代變遷中變化得極慢,而這些詞語所喚起的形象,或人們賦予它們的含義,卻不停地發生着變化。

    因此我在另一本書中得出結論說,準确地翻譯一種語言,尤其那些死亡的語言,是絕對不可能的。

    當我們用一句法語來取代一句拉丁語、希臘語或《聖經》裡的句子時,或者當我們打算理解一本二三百年前用我們自己的語言寫成的書時,我們實際上是在做什麼呢?我們不過是在用現代生活賦予我們的一些形象和觀念代替另一些不同的形象和觀念,它們是存在于古代一些種族的頭腦中的産物,這些人的生活狀況與我們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當大革命時的人以為自己在模仿古希臘和古羅馬人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