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群體的意見和信念中的間接因素

關燈
提要:群體信念的準備性因素。

    (1)種族。

    它的影響至關重要。

    (2)傳統。

    種族精神的綜合反映/傳統的社會意義/它在失去必要性後會成為有害因素/群體是傳統最堅定的維護者。

    (3)時間。

    它建立信念,也毀滅信念/在時間的幫助下從無序走向有序。

    (4)政治和社會制度。

    錯誤的認識/它們的影響力甚小/各民族不能選擇自己視為最好的制度/相同的制度名稱下掩蓋着最不相同的東西7理論上不好的制度,對某些民族卻是必要的。

    (5)教育。

    關于教育影響群衆的錯誤觀點/統計學上的說明/拉丁民族的教育制度對道德的破壞作用/不同民族所提供的事例。

     在研究過群體的精神結構之後,我們了解了它的感情、思維和推理方式,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它的意見和信念是如何形成的。

     決定着這些意見和信念的因素分為兩類:間接因素和直接因素。

     間接因素是指這樣一些因素,它能夠使群體接受某些信念,并且使其再也難以接受别的信念。

    這些因素為以下情況的出現準備了基礎:突然會冒出來一些威力與結果都令人吃驚的新觀念,雖然它們的自發性不過是一種表象。

    某些觀念的暴發并被付諸行動,有時看起來顯得十分突然。

    然而這隻是一種表面結果,在它背後肯定能夠找到一種延續良久的準備性力量。

     直接因素是指這樣一些因素,随着上述長期性準備工作的延續,它們能夠成為實際說服群體的資源,不過,若是沒有那種準備性工作,它們也不會發生作用。

    這就是說,它們是使觀念采取一定形式并且使它能夠産生一定結果的因素。

    集體突然開始加以貫徹的方案,就是由這種直接因素引起的。

    一次騷亂的爆發,或一個罷工決定,甚至民衆授予某人權力去推翻政府,都可歸因于這種因素。

     在所有重大曆史事件中,都可以發現這兩種因素相繼發生作用。

    這裡僅以一個最令人震驚的事件為例,法國大革命的間接因素包括哲學家的著作、貴族的苛捐雜稅以及科學思想的進步。

    有了這些準備,群衆的頭腦便很容易被演說家的演講以及朝廷用不疼不疼的改良進行的抵抗所激怒。

     有些間接因素具有普遍性,可以看出,它們是群體一切信念和意見的基礎。

    這些因素就是種族、傳統、時代、各種典章制度和教育。

     現在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些不同因素的影響。

     (1)種族 種族的因素必須被列在第一位,因為它本身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其他因素。

    我在前一本著作中曾對它有過充分的研究,故無須再做詳細的讨論。

    在前一本著作中,我們說明了一個曆史上的種族有什麼特點,以及它一旦形成了自己的禀性,作為遺傳規律的結果,它便具有了這樣的力量,它的信仰、制度和藝術,總之,它文明中的一切成分,僅僅是它的氣質的外在表現。

    我們指出,種族的力量具有這樣的特點,沒有任何要素在從一個民族傳播給另一民族時,不會經曆深刻的變化。

     環境和各種事件代表着一時的社會暗示性因素,它們可能有相當大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如果與種族的暗示因素對立,換言之,如果它與一個民族世代繼承下來的因素相反,它便隻能是暫時的。

     我們在本書下面的一些章節裡,還會不時觸及種族的影響,我們會說明,這種影響是如此強大,它決定着群體氣質的特征。

    這一事實造成的後果是,不同國家的群體表現出相當不同的信念和行為,受到影響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2)傳統 傳統代表着過去的觀念、欲望和感情。

    它們是種族綜合作用的産物,并且對我們發揮着巨大影響。

     自從胚胎學證明了過去的時間對生物進化的巨大影響以後,生物科學便發生了變化;如果這種理論更加廣為人知,曆史科學想必也會出現類似的變化。

    然而目前它尚未得到足夠廣泛的普及,許多政客同上個世紀的學究們相比,仍然高明不了多少,他們相信社會能夠和自己的過去決裂,完全遵照理性之光所指引的惟一道路前進。

     民族是在曆史中形成的一個有機體,因此就像其他有機體一樣,它隻能通過緩慢的遺傳積累過程發生變化。

     支配着人們的是傳統,當他們形成群體時,就更是如此。

    他們能夠輕易地給傳統造成的變化,如我一再指出的那樣,僅僅是一些名稱和外在形式而已。

     對這種狀況不必感到遺憾。

    脫離了傳統,不管民族氣質還是文明,都不可能存在。

    因此自有人類以來,它便一直有着兩大關切,一是建立某種傳統結構,二是當有益的成果已變得破敗不堪時,人類社會便努力摧毀這種傳統。

    沒有傳統,文明是不可能的;沒有對這些傳統的破壞,進步也是不可能的。

    困難&mdash&mdash這是個極嚴重的困難&mdash&mdash在于如何在穩定與求變之間取得平衡。

    如果一個民族使自己的習俗變得過于牢固,它便不會再發生變化,于是就像中國一樣,變得沒有改進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暴力革命也沒多少用處,因為由此造成的結果,或者是打碎的鎖鍊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讓整個過去原封不動地再現,或者是對被打碎的事物撒手不管,衰敗很快被無政府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