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群體的觀念、推理與想像力
關燈
小
中
大
提要:(1)群體的觀念。
基本觀念和次要觀念/相互矛盾的觀念為何能夠并存/高深的觀念必須經過改造才能被群衆所接受/觀念的社會影響與它是否包含真理無關。
(2)群體的理性。
群體不受理性的影響/群體隻有十分低下的推理能力。
它所接受的觀念隻有表面上的相似性或連續性。
(3)群體的想像力。
群體有着強大的想像力/群體隻會形象思維,這些形象之間沒有任何邏輯關系/群體易受神奇事物的感動,神奇事物是文明的真正支柱/民衆的想像力是政客的權力基礎/能夠以事實觸發群體想像力的方式。
(1)群體的觀念 我們在前一本著作研究群體觀念對各國發展的影響時已經指出,每一種文明都是屈指可數的幾個基本觀念的産物,這些觀念很少受到革新。
我們說明了這些觀念在群體心中是多麼根深蒂固,影響這一過程是多麼困難,以及這些觀念一旦得到落實所具有的力量。
最後我們又說,曆史大動蕩就是這些基本觀念的變化所引發的結果。
我們已經用大量篇幅讨論過這個問題,因此我現在不想舊話重提。
這裡我隻想簡單談談群體能夠接受的觀念這一問題,以及他們領會這些觀念的方式。
這些觀念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那些困一時的環境影響來去匆匆的觀念,譬如那些隻會讓個人或某種理論着迷的觀念。
另一類是基本觀念,它們因為環境、遺傳規律和公衆意見而具有極大的穩定性。
過去的宗教觀念,以及今天的社會主義和民主觀念,都屬于這類觀念。
如今,被我們的父輩視為人生支柱的那些偉大的基本觀念,正在搖搖欲墜。
它們的穩定性已喪失殆盡,同時,建立于其上的制度也受到了嚴重的動搖。
每天都在形成大量我剛才說過的那種過眼煙雲一般的觀念,但是看來它們很少具有生命力并很少能夠發揮持久的影響。
給群體提供的無論是什麼觀念,隻有當它們具有絕對的、毫不妥協的和簡單明了的形式時,才能産生有效的影響。
因此它們都會披上形象化的外衣,也隻有以這種形式,它們才能為群衆所接受。
在這些形象化的觀念之間,沒有任何邏輯上的相似性或連續性,它們可以相互取代,就像操作者從幻燈機中取出一張又一張疊在一起的幻燈片一樣。
這解釋了為什麼能夠看到最矛盾的觀念在群體中同時流行。
随着時機不同,群體會處在它的理解力所及的不同觀念之一的影響之下,因此能夠幹出大相徑庭的事情。
群體完全缺乏批判精神,因此也察覺不到這些矛盾。
這種現象并不是群體所特有的。
許多孤立的個人,不隻是野蠻人,而且還包括在智力的某個方面接近于原始人的所有人,例如宗教信仰上的狂熱宗派成員,在他們身上都可以看到這種現象。
我曾看到,在我們歐洲大學裡受過教育并拿到了文憑的有教養的印度人,就令人費解地表現出這種現象。
一部分西方觀念被附着于他們一成不變的、基本的傳統觀念或社會觀念之上。
根據不同的場合,這一套或那一套觀念就會表現出來,并伴之以相應的言談舉止,這會讓同一個人顯得極為矛盾。
不過,這些矛盾與其說真正存在,不如說隻是一種表面現象.因為隻有世代相傳的觀念才能對孤立的個人産生足夠的影響,變成他的行為動機。
隻有當一個人因為不同種族的通婚而處在不同的傳統傾向中間時,他的行為才會真正不時表現得截然對立。
這些現象雖然在心理學上十分重要,不過在這裡糾纏它們并無益處。
我的意見是,要想充分理解它們,至少要花上十年時間周遊各地進行觀察。
觀念隻有采取簡單明了的形式,才能被群體所接受,因此它必須經過一番徹底的改造,才能變得通俗易懂。
當我們面對的是有些高深莫測的哲學或科學觀念時,我們尤其會看到,為了适應群體低劣的智力水平,對它們需要進行多麼深刻的改造。
這些改造取決于群體或群體所屬的種族的性質,不過其一般趨勢都是觀念的低俗化和簡單化。
這解釋了一個事實,即從社會的角度看,現實中很少存在觀念的等級制,也就是說,很少存在着有高下之分的觀念。
一種觀念,不管它剛一出現時多麼偉大或正确,它那些高深或偉大的成分,僅僅因為它進入了群體的智力範圍并對它們産生影響,便會被剝奪殆盡。
不過從社會的角度看,一種觀念的等級價值,它的固有價值并不重要,必須考慮的是它所産生的效果。
中世紀的基督教觀念,上個世紀的民主觀念,或今天的社會主義觀念,都算不上十分高明。
從哲學的角度考慮,它們隻能算是一些令人扼腕的錯誤,但是它們的威力卻十分強大,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們将是決定各
基本觀念和次要觀念/相互矛盾的觀念為何能夠并存/高深的觀念必須經過改造才能被群衆所接受/觀念的社會影響與它是否包含真理無關。
(2)群體的理性。
群體不受理性的影響/群體隻有十分低下的推理能力。
它所接受的觀念隻有表面上的相似性或連續性。
(3)群體的想像力。
群體有着強大的想像力/群體隻會形象思維,這些形象之間沒有任何邏輯關系/群體易受神奇事物的感動,神奇事物是文明的真正支柱/民衆的想像力是政客的權力基礎/能夠以事實觸發群體想像力的方式。
(1)群體的觀念 我們在前一本著作研究群體觀念對各國發展的影響時已經指出,每一種文明都是屈指可數的幾個基本觀念的産物,這些觀念很少受到革新。
我們說明了這些觀念在群體心中是多麼根深蒂固,影響這一過程是多麼困難,以及這些觀念一旦得到落實所具有的力量。
最後我們又說,曆史大動蕩就是這些基本觀念的變化所引發的結果。
我們已經用大量篇幅讨論過這個問題,因此我現在不想舊話重提。
這裡我隻想簡單談談群體能夠接受的觀念這一問題,以及他們領會這些觀念的方式。
這些觀念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那些困一時的環境影響來去匆匆的觀念,譬如那些隻會讓個人或某種理論着迷的觀念。
另一類是基本觀念,它們因為環境、遺傳規律和公衆意見而具有極大的穩定性。
過去的宗教觀念,以及今天的社會主義和民主觀念,都屬于這類觀念。
如今,被我們的父輩視為人生支柱的那些偉大的基本觀念,正在搖搖欲墜。
它們的穩定性已喪失殆盡,同時,建立于其上的制度也受到了嚴重的動搖。
每天都在形成大量我剛才說過的那種過眼煙雲一般的觀念,但是看來它們很少具有生命力并很少能夠發揮持久的影響。
給群體提供的無論是什麼觀念,隻有當它們具有絕對的、毫不妥協的和簡單明了的形式時,才能産生有效的影響。
因此它們都會披上形象化的外衣,也隻有以這種形式,它們才能為群衆所接受。
在這些形象化的觀念之間,沒有任何邏輯上的相似性或連續性,它們可以相互取代,就像操作者從幻燈機中取出一張又一張疊在一起的幻燈片一樣。
這解釋了為什麼能夠看到最矛盾的觀念在群體中同時流行。
随着時機不同,群體會處在它的理解力所及的不同觀念之一的影響之下,因此能夠幹出大相徑庭的事情。
群體完全缺乏批判精神,因此也察覺不到這些矛盾。
這種現象并不是群體所特有的。
許多孤立的個人,不隻是野蠻人,而且還包括在智力的某個方面接近于原始人的所有人,例如宗教信仰上的狂熱宗派成員,在他們身上都可以看到這種現象。
我曾看到,在我們歐洲大學裡受過教育并拿到了文憑的有教養的印度人,就令人費解地表現出這種現象。
一部分西方觀念被附着于他們一成不變的、基本的傳統觀念或社會觀念之上。
根據不同的場合,這一套或那一套觀念就會表現出來,并伴之以相應的言談舉止,這會讓同一個人顯得極為矛盾。
不過,這些矛盾與其說真正存在,不如說隻是一種表面現象.因為隻有世代相傳的觀念才能對孤立的個人産生足夠的影響,變成他的行為動機。
隻有當一個人因為不同種族的通婚而處在不同的傳統傾向中間時,他的行為才會真正不時表現得截然對立。
這些現象雖然在心理學上十分重要,不過在這裡糾纏它們并無益處。
我的意見是,要想充分理解它們,至少要花上十年時間周遊各地進行觀察。
觀念隻有采取簡單明了的形式,才能被群體所接受,因此它必須經過一番徹底的改造,才能變得通俗易懂。
當我們面對的是有些高深莫測的哲學或科學觀念時,我們尤其會看到,為了适應群體低劣的智力水平,對它們需要進行多麼深刻的改造。
這些改造取決于群體或群體所屬的種族的性質,不過其一般趨勢都是觀念的低俗化和簡單化。
這解釋了一個事實,即從社會的角度看,現實中很少存在觀念的等級制,也就是說,很少存在着有高下之分的觀念。
一種觀念,不管它剛一出現時多麼偉大或正确,它那些高深或偉大的成分,僅僅因為它進入了群體的智力範圍并對它們産生影響,便會被剝奪殆盡。
不過從社會的角度看,一種觀念的等級價值,它的固有價值并不重要,必須考慮的是它所産生的效果。
中世紀的基督教觀念,上個世紀的民主觀念,或今天的社會主義觀念,都算不上十分高明。
從哲學的角度考慮,它們隻能算是一些令人扼腕的錯誤,但是它們的威力卻十分強大,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們将是決定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