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群體的感情和道德觀
關燈
小
中
大
提要:(1)群體的沖動、易變和急躁。
所有刺激因素都對群體有支配作用,并且它的反應會不停地發生變化/群體不會深思熟慮/種族的影響。
(2)群體易受暗示和輕信。
群體受暗示的左右/它把頭腦中産生的幻覺當做現實/為何這些幻覺對組成群體的所有個人都是一樣的/群體中有教養的人和無知的人沒有區别/群體中的個人受幻覺支配的實例/史學著作的價值微乎其微。
(3)群體情緒的誇張與單純。
群體不允許懷疑和不确定/它們的感情總是走極端。
(4)群體的偏執、專橫和保守。
這些感情的緣由/群體面對強權卑躬屈膝/一時的革命本能不妨礙他們極端保守/對變化和進步的本能敵視。
(5)群體的道德。
群體的道德可以比個人高尚或低劣/解釋與實例/群體很少被利益的考慮所左右/群體的道德淨化作用。
在概括地說明了群體的主要特點之後,還要對這些特點的細節進行研究。
應當指出,群體的某些特點,如沖動、急躁、缺乏理性、沒有判斷力和批判精神、誇大感情等等,幾乎總是可以在低級進化形态的生命中看到,例如婦女、野蠻人和兒童。
不過這一點我隻是順便說說,對它的論證不在本書的範圍之内。
再說,這對于熟悉原始人心理的人沒什麼用處,也很難讓對此事一無所知的人相信。
現在我就按部就班地讨論一下可以在大多數群體中看到的不同特點。
(1)群體的沖動、易變和急躁 我們在研究群體的基本特點時曾說,它幾乎完全受着無意識動機的支配。
它的行為主要不是受大腦,而是受脊椎神經的影響。
在這個方面,群體與原始人非常相似。
就表現而言,他們的行動可以十分完美,然而這些行為并不受大腦的支配,個人是按照他所受到的刺激因素決定自己行動的。
所有刺激因素都對群體有控制作用,并且它的反應會不停地發生變化。
群體是刺激因素的奴隸。
孤立的個人就像群體中的個人一樣,也會受刺激因素的影響,但是他的大腦會向他表明,受沖動的擺布是不足取的,因此他會約束自己不受擺布。
這個道理可以用心理學語言表述如下:孤立的個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應行為的能力,群體則缺乏這種能力。
根據讓群體産生興奮的原因,它們所服從的各種沖動可以是豪爽的或殘忍的、勇猛的或懦弱的,但是這種沖動總是極為強烈,因此個人利益,甚至保存生命的利益,也難以支配它們。
刺激群體的因素多種多樣,群體總是屈從于這些刺激,因此它也極為多變。
這解釋了我們為什麼會看到,它可以在轉眼之間就從最血腥的狂熱變成最極端的寬宏大量和英雄主義。
群體很容易做出劊子手的舉動,同樣也很容易慷慨就義。
正是群體,為每一種信仰的勝利而不惜血流成河。
若想了解群體在這方面能做出什麼事情,不必回顧英雄主義時代。
它們在起義中從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就在不久以前,一位突然名聲大噪的将軍,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上萬人,隻要他一聲令下,他們就會為他的事業犧牲性命。
因此,群體根本不會做任何預先策劃。
他們可以先後被最矛盾的情感所激發,但是他們又總是受當前刺激因素的影響。
他們就像被風暴卷起的樹葉,向着每個方向飛舞,然後又落在地上。
下面我們研究革命群體時,會舉出一些他們感情多變的事例。
群體的這種易變性使它們難以統治,當公共權力落到它們手裡時尤其如此。
一旦日常生活中各種必要的事情不再對生活構成看不見的約束,民主便幾乎不可能持續很久了。
此外,群體雖然有着各種狂亂的願望,它們卻不能持久。
群體沒有能力做任何長遠的打算或思考。
群體不僅沖動而多變。
就像野蠻人一樣,它不準備承認,在自己的願望和這種願望的實現之間會出現任何障礙,它沒有能力理解這種中間障礙,因為數量上的強大使它感到自己勢不可擋。
對于群體中的個人來說,不可能的概念消失了。
孤立的個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時,他不能焚燒宮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這樣做的誘惑,他也很容易抵制這種誘惑。
但是在成為群體的一員時,他就會意識到人數賦予他的力量,這足以讓他生出殺人劫掠的念頭,并且會立刻屈從于這種誘惑。
出乎預料的障礙會被狂暴地摧毀。
人類的機體的确能夠産生大量狂熱的激情,因此可以說,願望受阻的群體所形成的正常狀态,也就是這種激憤狀态。
種族的基本特點是我們産生一切情感的不變來源,它也總是會對群體的急躁、它們的沖動和多變産生影響,正像它會影響到我們所研究的一切大衆感情一樣。
所有的群體無疑總是急躁而沖動的,但程度卻大不相同。
例如拉丁民族的群體和英國人的群體就有十分顯著的差别。
最近法國曆史中的事件為這一點提供了生動的說明。
25年前,僅僅是一份據說某位大使受到侮辱的電報被公之于衆,就足以觸犯衆怒,結果是立刻引起了一場可怕的戰争①。
幾年後,關于諒山一次無足輕重的失敗的電文,再次激起人們的怒火,由此導緻政府立刻垮台。
就在同時,英國在遠征喀土穆時遭受的一次非常嚴重的失敗,卻隻在英國引起了輕微的情緒,甚至大臣都未被解職。
任何地方的群體都有些女人氣,拉丁族裔的群體則女人氣最多,凡是赢得他們信賴的人,命運會立刻為之大變。
但是這樣做,無一例外地等于是在懸崖邊上散步,不定哪天必會跌入深淵。
(2)群體的易受暗示和輕信 我們在定義群體時說過,它的一個普遍特征是極易受人暗示,我們還指出了在一切人類集體中暗示的傳染性所能達到的程度;這個事實解釋了群體感情向某個方向的迅速轉變。
不管人們認為這一點多麼無足輕重,群體通常
所有刺激因素都對群體有支配作用,并且它的反應會不停地發生變化/群體不會深思熟慮/種族的影響。
(2)群體易受暗示和輕信。
群體受暗示的左右/它把頭腦中産生的幻覺當做現實/為何這些幻覺對組成群體的所有個人都是一樣的/群體中有教養的人和無知的人沒有區别/群體中的個人受幻覺支配的實例/史學著作的價值微乎其微。
(3)群體情緒的誇張與單純。
群體不允許懷疑和不确定/它們的感情總是走極端。
(4)群體的偏執、專橫和保守。
這些感情的緣由/群體面對強權卑躬屈膝/一時的革命本能不妨礙他們極端保守/對變化和進步的本能敵視。
(5)群體的道德。
群體的道德可以比個人高尚或低劣/解釋與實例/群體很少被利益的考慮所左右/群體的道德淨化作用。
在概括地說明了群體的主要特點之後,還要對這些特點的細節進行研究。
應當指出,群體的某些特點,如沖動、急躁、缺乏理性、沒有判斷力和批判精神、誇大感情等等,幾乎總是可以在低級進化形态的生命中看到,例如婦女、野蠻人和兒童。
不過這一點我隻是順便說說,對它的論證不在本書的範圍之内。
再說,這對于熟悉原始人心理的人沒什麼用處,也很難讓對此事一無所知的人相信。
現在我就按部就班地讨論一下可以在大多數群體中看到的不同特點。
(1)群體的沖動、易變和急躁 我們在研究群體的基本特點時曾說,它幾乎完全受着無意識動機的支配。
它的行為主要不是受大腦,而是受脊椎神經的影響。
在這個方面,群體與原始人非常相似。
就表現而言,他們的行動可以十分完美,然而這些行為并不受大腦的支配,個人是按照他所受到的刺激因素決定自己行動的。
所有刺激因素都對群體有控制作用,并且它的反應會不停地發生變化。
群體是刺激因素的奴隸。
孤立的個人就像群體中的個人一樣,也會受刺激因素的影響,但是他的大腦會向他表明,受沖動的擺布是不足取的,因此他會約束自己不受擺布。
這個道理可以用心理學語言表述如下:孤立的個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應行為的能力,群體則缺乏這種能力。
根據讓群體産生興奮的原因,它們所服從的各種沖動可以是豪爽的或殘忍的、勇猛的或懦弱的,但是這種沖動總是極為強烈,因此個人利益,甚至保存生命的利益,也難以支配它們。
刺激群體的因素多種多樣,群體總是屈從于這些刺激,因此它也極為多變。
這解釋了我們為什麼會看到,它可以在轉眼之間就從最血腥的狂熱變成最極端的寬宏大量和英雄主義。
群體很容易做出劊子手的舉動,同樣也很容易慷慨就義。
正是群體,為每一種信仰的勝利而不惜血流成河。
若想了解群體在這方面能做出什麼事情,不必回顧英雄主義時代。
它們在起義中從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就在不久以前,一位突然名聲大噪的将軍,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上萬人,隻要他一聲令下,他們就會為他的事業犧牲性命。
因此,群體根本不會做任何預先策劃。
他們可以先後被最矛盾的情感所激發,但是他們又總是受當前刺激因素的影響。
他們就像被風暴卷起的樹葉,向着每個方向飛舞,然後又落在地上。
下面我們研究革命群體時,會舉出一些他們感情多變的事例。
群體的這種易變性使它們難以統治,當公共權力落到它們手裡時尤其如此。
一旦日常生活中各種必要的事情不再對生活構成看不見的約束,民主便幾乎不可能持續很久了。
此外,群體雖然有着各種狂亂的願望,它們卻不能持久。
群體沒有能力做任何長遠的打算或思考。
群體不僅沖動而多變。
就像野蠻人一樣,它不準備承認,在自己的願望和這種願望的實現之間會出現任何障礙,它沒有能力理解這種中間障礙,因為數量上的強大使它感到自己勢不可擋。
對于群體中的個人來說,不可能的概念消失了。
孤立的個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時,他不能焚燒宮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這樣做的誘惑,他也很容易抵制這種誘惑。
但是在成為群體的一員時,他就會意識到人數賦予他的力量,這足以讓他生出殺人劫掠的念頭,并且會立刻屈從于這種誘惑。
出乎預料的障礙會被狂暴地摧毀。
人類的機體的确能夠産生大量狂熱的激情,因此可以說,願望受阻的群體所形成的正常狀态,也就是這種激憤狀态。
種族的基本特點是我們産生一切情感的不變來源,它也總是會對群體的急躁、它們的沖動和多變産生影響,正像它會影響到我們所研究的一切大衆感情一樣。
所有的群體無疑總是急躁而沖動的,但程度卻大不相同。
例如拉丁民族的群體和英國人的群體就有十分顯著的差别。
最近法國曆史中的事件為這一點提供了生動的說明。
25年前,僅僅是一份據說某位大使受到侮辱的電報被公之于衆,就足以觸犯衆怒,結果是立刻引起了一場可怕的戰争①。
幾年後,關于諒山一次無足輕重的失敗的電文,再次激起人們的怒火,由此導緻政府立刻垮台。
就在同時,英國在遠征喀土穆時遭受的一次非常嚴重的失敗,卻隻在英國引起了輕微的情緒,甚至大臣都未被解職。
任何地方的群體都有些女人氣,拉丁族裔的群體則女人氣最多,凡是赢得他們信賴的人,命運會立刻為之大變。
但是這樣做,無一例外地等于是在懸崖邊上散步,不定哪天必會跌入深淵。
(2)群體的易受暗示和輕信 我們在定義群體時說過,它的一個普遍特征是極易受人暗示,我們還指出了在一切人類集體中暗示的傳染性所能達到的程度;這個事實解釋了群體感情向某個方向的迅速轉變。
不管人們認為這一點多麼無足輕重,群體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