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群體的感情和道德觀
關燈
小
中
大
樣。
從他身上,他們隻會看到一個光彩照人的神話或一部赫拉克利特式傳奇的演變。
對這種缺乏确定性的情況,他們無疑很容易心安理得,因為和今天的我們相比,他們更明白群體的特點和心理。
他們知道,除了神話之外,曆史沒有多少保存其他記憶的能力。
(3)群體情緒的誇張與單純 群體表現出來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壞,其突出的特點就是極為簡單而誇張。
在這方面,就像許多其他方面一樣,群體中的個人類似于原始人,因為他不能作出細緻的區分,他把事情視為一個整體,看不到它們的中間過渡狀态。
群體情緒的誇張也受到另一個事實的強化,即不管什麼感情,一旦它表現出來,通過暗示和傳染過程而非常迅速傳播,它所明确贊揚的目标就會力量大增。
群體情緒的簡單和誇張所造成的結果是,它全然不知懷疑和不确定性為何物。
它就像女人一樣,一下子便會陷入極端。
懷疑一說出口,立刻就會成為不容辯駁的證據。
心生厭惡或有反對意見,如果是發生在孤立的個人身上,不會有什麼力量,若是群體中的個人,卻能立刻變得勃然大怒。
群體感情的狂暴,尤其是在異質性群體中間,又會因責任感的徹底消失而強化。
意識到肯定不會受到懲罰——而且人數越多,這一點就越是肯定——以及因為人多勢衆而一時産生的力量感,會使群體表現出一些孤立的個人不可能有的情緒和行動。
在群體中間,傻瓜、低能兒和心懷妒忌的人,擺脫了自己卑微無能的感覺,會感覺到一種殘忍、短暫但又巨大的力量。
不幸的是,群體的這種誇張傾向,常常作用于一些惡劣的感情。
它們是原始人的本能隔代遺傳的殘留,孤立而負責的個人因為擔心受罰,不得不對它們有所約束。
因此群體很容易幹出最惡劣的極端勾當。
不過,這并不意味着群體沒有能力在巧妙的影響之下,表現出英雄主義、獻身精神或最崇高的美德。
他們甚至比孤立的個人更能表現出這些品質。
當我們研究群體的道德時,我們很快還有機會回到這個話題上來。
群體因為誇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隻會被極端感情所打動。
希望感動群體的演說家,必須出言不遜,信誓旦旦。
誇大其辭。
言之鑿鑿、不斷重複、絕對不以說理的方式證明任何事情——這些都是公衆集會上的演說家慣用的論說技巧。
進一步說,對于他們自己的英雄的感情,群體也會做出類似的誇張。
英雄所表現出來的品質和美德,肯定總是被群體誇大。
早就有人正确地指出,觀衆會要求舞台上的英雄具有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勇氣、道德和美好品質。
在劇場裡觀察事物的特殊立場,早就有人正确認識到了它的重要性。
這種立場毫無疑問是存在的,但是它的原則與常識和邏輯基本上毫無相同之處。
打動觀衆的藝術當然品味低下,不過這也需要特殊的才能。
通過閱讀劇本來解釋一出戲的成功,往往是不可能的。
劇院經理在接受一部戲時,他們自己通常并不知道它能否取得成功,因為如果想對這事做出判斷,他們必須能夠把自己變成觀衆。
這裡我們又一次可以做出更廣泛的解釋。
我們會說明種族因素的壓倒性影響。
一部在某國掀起熱情的歌劇,在另一國卻未獲成功,或隻取得了部分的或平常的成功,是因為它沒有産生能夠作用于另一些公衆的影響力。
我沒有必要再補充說,群體的誇張傾向隻作用于感情,對智力不起任何作用。
我已經表明,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的智力立刻會大大下降。
一位有學問的官員塔爾德先生,在研究群體犯罪時也證實了這一點。
群體僅僅能夠把感情提升到極高和——或相反——極低的境界。
(4)群體的偏執、專橫和保守 群體隻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提供給他們的各種意見、想法和信念,他們或者全盤接受,或者一概拒絕,将其視為絕對真理或絕對謬論。
用暗示的辦法加以誘導而不是做出合理解釋的信念,曆來都是如此。
與宗教信仰有關的偏執及其對人們的頭腦實行的專制統治,早就為大家所知。
對何為真理何為謬誤不容懷疑,另一方面,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強大,群體便給自己的理想和偏執賦予了專橫的性質。
個人可以接受矛盾,進行讨論,群體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
在公衆集會上,演說者哪怕做出最輕微的反駁,立刻就會招來怒吼和粗野的叫罵。
在一片噓聲和驅逐聲中,演說者很快就會敗下陣來。
當然,假如現場缺少當權者的代表這種約束性因素,反駁者往往會被打死。
專橫和偏執是一切類型的群體的共性,但是其強度各有不同。
在這個方面,支配着人們感情和思想的基本的種族觀念,會一再表現出來。
尤其在拉丁民族的群體中,可以看到專橫和偏執能夠發展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事實上,這兩種态度在拉丁民族的群體中的發展,已經徹底破壞了盎格魯.薩克遜人所具有的那種強烈的個人獨立感情。
拉丁民族的群體隻關心他們所屬宗派的集體獨立性,他們對獨立有獨特的見解,認為必須讓那些與他們意見相左的人立刻強烈反對自己的信念。
在各拉丁民族中間,自宗教法庭時代以來,各個時期的雅各賓黨人,對自由從未能夠有另一種理解。
專橫和偏執是群體有着明确認識的感情,他們很容易産生這種感情,而且隻要有人在他們中間煽動起這種情緒,他們随時都會将其付諸實踐。
群體對強權俯首貼耳,卻很少為仁慈心腸所動,他們認為那不過是軟弱可欺的另一種形式。
他們的同情心從不聽命于作風濕和的主子,而是隻向嚴厲欺壓他們的暴君低頭。
他們總是為這種人塑起最壯觀的雕像。
不錯,他們喜歡踐踏被他們剝奪了權力的專制者,但
從他身上,他們隻會看到一個光彩照人的神話或一部赫拉克利特式傳奇的演變。
對這種缺乏确定性的情況,他們無疑很容易心安理得,因為和今天的我們相比,他們更明白群體的特點和心理。
他們知道,除了神話之外,曆史沒有多少保存其他記憶的能力。
(3)群體情緒的誇張與單純 群體表現出來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壞,其突出的特點就是極為簡單而誇張。
在這方面,就像許多其他方面一樣,群體中的個人類似于原始人,因為他不能作出細緻的區分,他把事情視為一個整體,看不到它們的中間過渡狀态。
群體情緒的誇張也受到另一個事實的強化,即不管什麼感情,一旦它表現出來,通過暗示和傳染過程而非常迅速傳播,它所明确贊揚的目标就會力量大增。
群體情緒的簡單和誇張所造成的結果是,它全然不知懷疑和不确定性為何物。
它就像女人一樣,一下子便會陷入極端。
懷疑一說出口,立刻就會成為不容辯駁的證據。
心生厭惡或有反對意見,如果是發生在孤立的個人身上,不會有什麼力量,若是群體中的個人,卻能立刻變得勃然大怒。
群體感情的狂暴,尤其是在異質性群體中間,又會因責任感的徹底消失而強化。
意識到肯定不會受到懲罰——而且人數越多,這一點就越是肯定——以及因為人多勢衆而一時産生的力量感,會使群體表現出一些孤立的個人不可能有的情緒和行動。
在群體中間,傻瓜、低能兒和心懷妒忌的人,擺脫了自己卑微無能的感覺,會感覺到一種殘忍、短暫但又巨大的力量。
不幸的是,群體的這種誇張傾向,常常作用于一些惡劣的感情。
它們是原始人的本能隔代遺傳的殘留,孤立而負責的個人因為擔心受罰,不得不對它們有所約束。
因此群體很容易幹出最惡劣的極端勾當。
不過,這并不意味着群體沒有能力在巧妙的影響之下,表現出英雄主義、獻身精神或最崇高的美德。
他們甚至比孤立的個人更能表現出這些品質。
當我們研究群體的道德時,我們很快還有機會回到這個話題上來。
群體因為誇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隻會被極端感情所打動。
希望感動群體的演說家,必須出言不遜,信誓旦旦。
誇大其辭。
言之鑿鑿、不斷重複、絕對不以說理的方式證明任何事情——這些都是公衆集會上的演說家慣用的論說技巧。
進一步說,對于他們自己的英雄的感情,群體也會做出類似的誇張。
英雄所表現出來的品質和美德,肯定總是被群體誇大。
早就有人正确地指出,觀衆會要求舞台上的英雄具有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勇氣、道德和美好品質。
在劇場裡觀察事物的特殊立場,早就有人正确認識到了它的重要性。
這種立場毫無疑問是存在的,但是它的原則與常識和邏輯基本上毫無相同之處。
打動觀衆的藝術當然品味低下,不過這也需要特殊的才能。
通過閱讀劇本來解釋一出戲的成功,往往是不可能的。
劇院經理在接受一部戲時,他們自己通常并不知道它能否取得成功,因為如果想對這事做出判斷,他們必須能夠把自己變成觀衆。
這裡我們又一次可以做出更廣泛的解釋。
我們會說明種族因素的壓倒性影響。
一部在某國掀起熱情的歌劇,在另一國卻未獲成功,或隻取得了部分的或平常的成功,是因為它沒有産生能夠作用于另一些公衆的影響力。
我沒有必要再補充說,群體的誇張傾向隻作用于感情,對智力不起任何作用。
我已經表明,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的智力立刻會大大下降。
一位有學問的官員塔爾德先生,在研究群體犯罪時也證實了這一點。
群體僅僅能夠把感情提升到極高和——或相反——極低的境界。
(4)群體的偏執、專橫和保守 群體隻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提供給他們的各種意見、想法和信念,他們或者全盤接受,或者一概拒絕,将其視為絕對真理或絕對謬論。
用暗示的辦法加以誘導而不是做出合理解釋的信念,曆來都是如此。
與宗教信仰有關的偏執及其對人們的頭腦實行的專制統治,早就為大家所知。
對何為真理何為謬誤不容懷疑,另一方面,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強大,群體便給自己的理想和偏執賦予了專橫的性質。
個人可以接受矛盾,進行讨論,群體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
在公衆集會上,演說者哪怕做出最輕微的反駁,立刻就會招來怒吼和粗野的叫罵。
在一片噓聲和驅逐聲中,演說者很快就會敗下陣來。
當然,假如現場缺少當權者的代表這種約束性因素,反駁者往往會被打死。
專橫和偏執是一切類型的群體的共性,但是其強度各有不同。
在這個方面,支配着人們感情和思想的基本的種族觀念,會一再表現出來。
尤其在拉丁民族的群體中,可以看到專橫和偏執能夠發展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事實上,這兩種态度在拉丁民族的群體中的發展,已經徹底破壞了盎格魯.薩克遜人所具有的那種強烈的個人獨立感情。
拉丁民族的群體隻關心他們所屬宗派的集體獨立性,他們對獨立有獨特的見解,認為必須讓那些與他們意見相左的人立刻強烈反對自己的信念。
在各拉丁民族中間,自宗教法庭時代以來,各個時期的雅各賓黨人,對自由從未能夠有另一種理解。
專橫和偏執是群體有着明确認識的感情,他們很容易産生這種感情,而且隻要有人在他們中間煽動起這種情緒,他們随時都會将其付諸實踐。
群體對強權俯首貼耳,卻很少為仁慈心腸所動,他們認為那不過是軟弱可欺的另一種形式。
他們的同情心從不聽命于作風濕和的主子,而是隻向嚴厲欺壓他們的暴君低頭。
他們總是為這種人塑起最壯觀的雕像。
不錯,他們喜歡踐踏被他們剝奪了權力的專制者,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