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複一日的生活,若不以堅強的意志為支撐,就會凸顯出焦慮和悔恨的傷
關燈
小
中
大
[俄]列夫·托爾斯泰
一個人打着燈籠行走在黑夜裡,艱難地辨認道路,迷失——找回來,再迷失——再找回來。終于,他厭倦了,他不再分辨道路。他吹滅了燈籠,走到哪兒算哪兒吧!這結局如同人用煙草、酒精、鴉片來麻醉自己一樣,讓人心酸。
生活的道路迷茫難辨,迷失的人每當走偏了都會再盡力掙紮到正路上來。但屢屢辨認真僞的麻煩,使人消沉、迷惘、失落……人們便用各種麻醉自我的方法來熄滅心中唯一的光亮——理性。
人一旦缺乏理性,則容易自我放縱。對于吸煙和酗酒者來說,無論富人或窮人,都是一樣的出發點。他們中大部分人都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因為他們尋求的是肉體的滿足——肉體的滿足是無盡頭的。就是因為這種貪欲,富人和窮人都極力以酗酒等行為來麻醉自己,期望在恍惚中忘記那難以抗拒的欲望。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著有《安娜·卡列尼娜》《複活》《戰争與和平》等傳世之作。
一個人打着燈籠行走在黑夜裡,艱難地辨認道路,迷失——找回來,再迷失——再找回來。終于,他厭倦了,他不再分辨道路。他吹滅了燈籠,走到哪兒算哪兒吧!這結局如同人用煙草、酒精、鴉片來麻醉自己一樣,讓人心酸。
生活的道路迷茫難辨,迷失的人每當走偏了都會再盡力掙紮到正路上來。但屢屢辨認真僞的麻煩,使人消沉、迷惘、失落……人們便用各種麻醉自我的方法來熄滅心中唯一的光亮——理性。
人一旦缺乏理性,則容易自我放縱。對于吸煙和酗酒者來說,無論富人或窮人,都是一樣的出發點。他們中大部分人都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因為他們尋求的是肉體的滿足——肉體的滿足是無盡頭的。就是因為這種貪欲,富人和窮人都極力以酗酒等行為來麻醉自己,期望在恍惚中忘記那難以抗拒的欲望。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著有《安娜·卡列尼娜》《複活》《戰争與和平》等傳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