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保養身體的要務
關燈
小
中
大
(清)張英
人心至靈,不可過于勞累,也不可過于安逸。現今有許多人無所事事,身心無處安頓,必然精神渙散、思想蕪雜,居順處逆、頻生煩惱。這樣的人,定是不讀書、不學習的人。
唯有讀書學習,才能使勞逸适度。
隻求安逸的人,遇事不願努力,因此極易遇到違願之事。一旦違願,又以為隻有自己一人不如意,心中便生出許多憤懑。
他不知古人所遇的坎坷,比他更多百倍。
宋代蘇東坡,去世後文名傳世、流芳千古,但生前卻憂讒畏譏,往複遷移于潮州、惠州,境況坎坷;唐朝詩人白居易,沒有後代;宋代文學家陸遊,忍饑挨餓。這些都是光照千秋之人,遇事卻這樣不如意。如果人們能靜心體會他們的經曆,克服懶散安逸之心,适度讀書學習,那麼對自己的不順心也就能安之若素了。
讀書可增進道義,是保養身體的要務。但是,如果讀書非要硬啃大部頭的文集,以争長短,那就太辛苦了。粗略浏覽,自在地看看古人文章的精要之處,也就足夠了。
張英(1637—1708):字敦複,号樂圃,清朝桐城人,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著作有《笃素堂詩集》《恒産瑣言》及《聰訓齋語》等。
人心至靈,不可過于勞累,也不可過于安逸。現今有許多人無所事事,身心無處安頓,必然精神渙散、思想蕪雜,居順處逆、頻生煩惱。這樣的人,定是不讀書、不學習的人。
唯有讀書學習,才能使勞逸适度。
隻求安逸的人,遇事不願努力,因此極易遇到違願之事。一旦違願,又以為隻有自己一人不如意,心中便生出許多憤懑。
他不知古人所遇的坎坷,比他更多百倍。
宋代蘇東坡,去世後文名傳世、流芳千古,但生前卻憂讒畏譏,往複遷移于潮州、惠州,境況坎坷;唐朝詩人白居易,沒有後代;宋代文學家陸遊,忍饑挨餓。這些都是光照千秋之人,遇事卻這樣不如意。如果人們能靜心體會他們的經曆,克服懶散安逸之心,适度讀書學習,那麼對自己的不順心也就能安之若素了。
讀書可增進道義,是保養身體的要務。但是,如果讀書非要硬啃大部頭的文集,以争長短,那就太辛苦了。粗略浏覽,自在地看看古人文章的精要之處,也就足夠了。
張英(1637—1708):字敦複,号樂圃,清朝桐城人,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著作有《笃素堂詩集》《恒産瑣言》及《聰訓齋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