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的骨頭
關燈
小
中
大
利地名。
[81]可以用繩索控制升降的木床。
為了節省房間面積,不用時可以升起,懸挂在棚頂下。
[82]陳列在維也納街頭牆角的一個中世紀鐵藝殘品。
[83]施尼茨勒(1862&mdash1931),奧地利劇作家、小說家。
[84]霍夫曼斯塔爾(1874&mdash1929),奧地利作家、詩人。
[85]阿爾滕貝格(1859&mdash1919),奧地利作家、詩人。
[86]多羅泰宮建于1707年,是維也納著名的藝術市場,世界上最古老的拍賣行。
[87]霍費爾·安德拉什(1767&mdash1810),奧地利曆史上的自由戰士,曾領導暴動反抗拿破侖軍隊。
[88]塞紮爾·弗蘭克(1822&mdash1890),比利時裔法國作曲家、鋼琴家、管風琴家和音樂教育家。
[89]捷克城市卡羅維發利,德語稱&ldquo卡爾斯巴德&rdquo。
[90]曆史上潘諾尼亞平原的一個地區。
目前大部分屬匈牙利和塞爾維亞,一小部分屬克羅地亞。
[91]曆史上隸屬匈牙利王國,現在位于塞爾維亞境内。
[92]指1848至1849年匈牙利人民反對奧地利統治、争取民族獨立和反對封建農奴制的資産階級民主革命。
[93]羅馬尼亞北部的一個縣,曆史上隸屬匈牙利王國。
[94]位于匈牙利東北部的一個小鎮。
[95]久爾蓋伊·奧圖爾(1818&mdash1916),1848至1849年匈牙利大革命期間擔任國防軍将軍、國防部部長,自由戰争期間多次擔任國防軍總司令。
[96]位于羅馬尼亞境内,曆史上曾是匈牙利王國領土。
1849年8月13日匈牙利國防軍總司令久爾蓋伊·奧圖爾率部在維拉古什城堡向沙俄軍隊投降,标志着匈牙利自由革命在哈布斯堡王朝聯合沙俄的剿殺下最終失敗。
匈牙利人之所以在這裡投降,是表示自己被沙俄軍隊打敗,而不是敗在奧地利人手下。
[97]塞爾維亞北部的一個自治省,奧匈帝國時期歸匈牙利王國管轄。
[98]克拉伊·帕爾(1735&mdash1804),奧地利将軍。
[99]瑪麗亞·特蕾西亞(1717&mdash1780),奧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和波希米亞女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的皇後。
[100]小漢斯·霍爾拜因(1497&mdash1543),德國文藝複興時期畫家,歐洲最傑出的肖像畫畫家之一,1537年為亨利八世繪制肖像。
[101]指位于東歐的布加勒斯特。
[102]霍伊希·帕爾(1850&mdash1927),匈牙利作家、天文學家、眼科醫生、政治家。
[103]裴卡爾·久拉(1867&mdash1937),匈牙利作家、記者、政治家。
[104]鮑裡尼·貝拉(1881&mdash1945),匈牙利作家、編輯、記者、童話插圖畫家。
[105]&ldquo瑪麗大嬸&rdquo其實是馬洛伊的姨婆,這裡是套用馬洛伊家人對瑪麗的稱呼。
[106]蒂薩河是匈牙利境内的第二條大河。
[107]哈迪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統治冥界的神。
這裡指冥府。
[108]聖母無原罪始胎節是天主教節日之一,日期是每年的12月8日,乃慶祝聖母馬利亞獲得無原罪的恩賜的一個瞻禮。
[109]即聖靈降臨節。
[110]白象在佛教中是智慧的象征,歐洲人形容煉金術是&ldquo被布遮蓋的白象&rdquo。
[111]聖體是基督教各教派所使用的一種象征着耶稣的薄餅。
天主教用無酵面餅,東正教則用發酵面餅。
[112]尤卡伊·莫爾(1825&mdash1904),匈牙利小說家,國會議員。
[113]卡裘赫·彭格拉斯(1873&mdash1923),匈牙利作曲家,音樂教育家。
這裡,馬洛伊誤把他記成輕歌劇《仙女愛情》的作者,實際上該劇的作曲家是胡斯卡·耶諾(1875&mdash1960)。
[114]一種用蛋白打成泡沫、香草味的法式甜點。
[115]拉波爾法爾維·茹若(1817&mdash1886),匈牙利女演員,作家尤卡伊·莫爾的妻子,匈牙利現實主義戲劇的開拓者。
[116]指第一次世界大戰。
[117]指有權有勢者。
[118]傳說在13世紀,德國普魯士的哈梅林爆發鼠疫,許多人死亡。
當地人許諾重金,請一位法力高強的魔笛手将所有老鼠引到河裡淹死。
但是當地人食言,拒絕付他酬勞。
于是出于報複,魔笛手又吹起笛子,全村孩子都跟着他消失無蹤。
[119]迪阿克·費倫茨(1803&mdash1876),匈牙利政治家,愛國者,國會議員,被譽為&ldquo祖國的智慧&rdquo。
[120]厄特沃什·羅蘭(1848&mdash1919),匈牙利物理學家,曾任宗教與公共教育部部長、匈牙利科學院院長。
[121]19世紀匈牙利大詩人奧朗尼·雅諾什(1817&mdash1882)的成名作。
[122]17世紀匈牙利艾爾代伊大公拉庫什·久爾吉一世的妻子,贊助加爾文教派,創辦學校接收貧窮學生。
[123]古斯塔夫·馬勒(1860&mdash1911),奧地利晚期浪漫主義作曲家,著名音樂指揮家。
[124]這裡指法國的&ldquo蔚藍海岸&rdquo。
[125]原文為:ír,úr,rí。
[126]帕多伊的聖安塔(1195&mdash1231),葡萄牙出生的佛羅倫薩教會神學家,天主教聖徒。
[127]指聖歐索娅,中世紀的天主教聖徒,16世紀出現&ldquo聖歐索娅教派&rdquo。
[128]位于匈牙利的佩斯州境内。
[129]位于匈牙利西部的一個地區。
[130]薩奇瓦伊·伊姆萊(1845&mdash1939),匈牙利國家劇院演員,因扮演李爾王出名。
[131]指設在布達佩斯的匈牙利王國魯道威卡軍官學院(1808&mdash1945)。
[132]法國作家司湯達的長篇小說《紅與黑》中的男主角。
[133]在16至18世紀生于美洲而雙親是西班牙人的白種人。
[134]美國畫家和電報發明人莫爾斯于19世紀30年代發明的一套由&ldquo點&rdquo和&ldquo劃&rdquo構成的系統,用來表達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标點符号。
[135]匈牙利舊貨币,流通于1927至1946年間,後由于貨币貶值被福林取代。
[136]位于德國境内的易北河畔,以産陶瓷著稱。
[137]捷克西部波希米亞地區的一座溫泉城市。
[138]亨利&mdash斯坦利爵士(1841&mdash1904),19世紀英裔美籍的非洲探險家、冒險家和新聞記者。
[139]斯坦因·奧裡爾(1862&mdash1943),匈裔英籍的中亞探險家、考古學家。
[140]瑪茨奈爾·伊倫娜(?&mdash1986),馬洛伊的妻子,1923年結婚,直到去世都與馬洛伊相伴。
[141]奧迪·安德烈(1877&mdash1919),匈牙利大詩人。
[142]奧維德(公元前43&mdash17/18?),古羅馬詩人。
[143]塔西佗(55&mdash117),羅馬帝國執政官、雄辯家、元老院元老、曆史學家。
[144]法國西北部城市,坐落在盧瓦爾河下遊北岸。
[145]考紹市是馬洛伊的家鄉,曆史上為匈牙利王國領土,一戰後被劃給捷克斯洛伐克。
現為斯洛伐克第二大城市,按斯洛伐克語翻譯為&ldquo科希策&rdquo。
[146]&ldquo馮&rdquo(von)一般出現在名字中,加在德國或奧地利姓氏前,多半隻有貴族才有,表明這個人或其祖先是有封地的貴族。
[147]曆史上的地名,原屬于匈牙利王國,現在斯洛伐克境内。
[148]1916年,萊比錫大學創立了第一個報學研究院,1926年成立了報學專業(即新聞學專業)。
[149]萊萬特是西班牙巴倫西亞的一個區。
[150]羅斯柴爾德家族是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号稱歐洲&ldquo第六帝國&rdquo,創始人梅耶·羅斯柴爾德(1744&mdash1812)是國際金融之父。
[151]法國洛林地區的首府。
[152]阿爾薩斯是法國東部的一個地區。
[153]露露,意為&ldquo地妖&rdquo,是德國表現主義作家弗蘭克·韋德金德(1864&mdash1918)代表劇作《大地之靈》、《潘多拉之匣》中的女主人公。
作品描寫一個年輕舞女的人生故事。
[154]墨丘利是羅馬神話中為衆神傳遞信息的使者,相對應于希臘神話中的赫爾墨斯。
[155]阿爾伯特·艾林斯坦(1886&mdash1950),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的德國表現主義詩人。
[156]艾爾莎·拉斯凱爾&mdash舒爾勒(1869&mdash1945),德籍猶太裔女詩人、畫家,是20世紀初柏林現代派的活躍成員,與表現主義詩人們關系密切。
[157]歐托卡爾·布列茲納(1868&mdash1929),捷克象征主義詩人。
[158]奧古斯特·斯特拉姆(1874&mdash1915),德國詩人、劇作家,第一位表現主義者。
[159]弗朗茲·維克托·威爾費爾(1890&mdash1945),奧地利小說家、劇作家、詩人。
[160]戈特弗裡德·貝恩(1886&mdash1956),德國詩人,其作品具有強烈的表現主義色彩。
馬洛伊曾于1921年翻譯過他題為《D列車》的詩歌。
[161]西奧多·道布萊爾(1876&mdash1934),奧匈帝國時期最著名的德語詩人、作家、文化批評家。
[162]勒内·希克利(1883&mdash1940),散文家、翻譯家,出生在德國,二戰時流亡到法國,既用德語寫作,也用法語寫作。
[163]阿爾弗雷德·德布林(1878&mdash1957),德國小說家、散文家、醫生。
[164]古希臘神話中月神戴安娜心愛的美貌牧童。
[165]彭巴斯草原位于阿根廷中部,約七十六萬平方公裡,沃野無邊,适合放牧。
[166]布羅克豪斯公司是德國一家大出版商,出版著名的《布羅克豪斯百科全書》,其小條目主義的獨特風格對許多國家百科全書的編輯和出版活動産生很大影響。
[167]位于德國西部北萊茵&mdash威斯特法倫州,是魯爾區最大的城市之一。
[168]指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麥(1815&mdash1898),被稱為&ldquo鐵血首相&rdquo,在法國&mdash普魯士戰争後的德國統一中扮演重要角色。
[169]漢斯·雷曼(1889&mdash1969),德國諷刺作家、小說家、戲劇家。
[170]馬克斯·科林格(1857&mdash1920),德國畫家、雕塑家。
[171]這裡指樞密院顧問官。
在魏瑪共和國以前,這是德國宮廷中的最高頭銜,相當于國務參事。
[172]瓦爾特·格茨(1867&mdash1958),德國哲學家。
[173]漢斯·弗萊耶爾(1887&mdash1969),德國哲學家,曆史主義和生活哲學代表人物。
[174]伊松佐河位于意大利境内東部,一戰期間在那裡發生了一系列戰役。
[175]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1880&mdash1936),德國曆史哲學家、文化史學家、反民主政治作家。
[176]德國西部城市,魯爾地區的工礦業中心。
[177]斯巴達克同盟是1916年成立的德國激進社會主義組織,1918年改稱德國共産黨。
1919年1月發動起義,經過一周巷戰,遭到德國政府軍鎮壓。
[178]&ldquo蘇格蘭場&rdquo是英國人對倫敦警察廳總部所在地的一個轉喻式稱呼。
[179]德國中西部城市,西距萊茵河十九公裡,北離法蘭克福二十七公裡。
[180]古斯塔夫·蘭道爾(1870&mdash1919),德國哲學家,安那祺主義的理論家,政治家,翻譯家。
1919年5月2日被殺害。
[181]施瓦賓格是慕尼黑的北部區域,著名的波希米亞街區,有許多酒吧、咖啡館、餐館和夜總會,&ldquo英國公園&rdquo也坐落在那裡。
[182]這裡指邀請歌德去魏瑪的卡爾·奧古斯特公爵。
[183]奧古斯特·馮·扣贊伯(1761&mdash1819),出生于魏瑪的德國劇作家,十分多産,一生寫了兩百多部戲劇。
[184]18世紀中葉,倫敦人将那些學識豐富、對文學和其他知識均有相當了解的女性稱為&ldquo藍絲襪&rdquo。
後來該稱謂代指知識女性,也用作對那些不愛做家務、自以為是的知識女性的戲稱。
[185]塞特姆布裡尼是托馬斯·曼的長篇小說《魔山》中的人物。
[186]指歌德的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
[187]塞凱伊人是匈牙利人的一個分支,現在大多居住在羅馬尼亞境内,是匈裔羅馬尼亞人的主要組成部分。
[188]拉比,是猶太人中的一個特殊階層,指接受過正規猶太教育,系統學習過《塔那赫》、《塔木德》等猶太教經典,擔任猶太人社團或猶太教教會精神領袖或在猶太經學院中傳授猶太教教義者,主要為有學問的學者。
[189]阿爾薩斯是法國東部一個地區的名稱。
在古代是法蘭克王國的一部分,哈布斯堡家族的發源地。
[190]胡伯曼·波羅尼斯拉夫(1882&mdash1947),法國小提琴家。
[191]斯賓諾莎(1632&mdash1677),荷蘭唯物主義哲學家。
[192]蓋爾哈特·霍普特曼(1862&mdash1946),德國著名的劇作家,19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193]米克薩特·卡爾曼(1847&mdash1910),匈牙利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諷刺作家。
[194]約瑟夫·凱約(1863&mdash1944),法國資産階級激進黨領袖之一。
[195]傑裡科是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的一座有三千年曆史的古城,位于耶路撒冷以北。
[196]黑森林是德國最大的森林山脈,位于德國西南部的巴登&mdash符騰堡州。
[197]達沃斯是瑞士東部的一個城鎮,靠近奧地利邊境。
[198]厄普敦·辛克萊爾(1878&mdash1968),美國作家。
[199]查爾斯·佩吉(1873&mdash1914),法國詩人、散文家、編輯。
[200]德國黑森州的一個市鎮。
[201]恩斯特·路德維希(1868&mdash1937),黑森末代大公,1892至1918年在位,酷愛藝術,達姆施塔特藝術家村的創建者。
[202]海爾曼·亞曆山大·蓋沙令伯爵(1880&mdash1946),德國哲學家,一戰後著名思想家,波羅的海德國貴族,達姆施塔特自由哲學協會創辦人。
[203]弗恩是羅馬神話中半人半羊的牧羊神。
[204]邁泰奧拉,希臘語意為&ldquo懸浮的石頭&rdquo,是希臘最大的東正教寺院,矗立在天然的砂岩柱上。
[205]瑪麗·魏格曼(1886&mdash1973),德國女舞蹈家,1920年在德累斯頓創辦舞蹈學校,使之成為知名的現代舞中心。
[206]赫德維希·庫爾茨&mdash馬勒(1867&mdash1950),德國女作家。
[207]厄洛斯,希臘神話中司&ldquo性愛&rdquo的原始神,手執弓箭亂射的調皮男孩,對應于羅馬神話中的丘比特。
[208]華德瑪爾·邦塞斯(1880&mdash1952),德國兒童文學作家。
[209]馬汀·布伯(1878&mdash1965),德國存在主義哲學的大師之一,現代德國最著名的宗教哲學家,宗教存在主義哲學的代表。
晚年移居以色列。
[210]瓦爾特·拉特瑙(1867&mdash1922),猶太裔德國人,實業家、作家、政治家,在魏瑪共和國期間擔任德國外交部長。
[81]可以用繩索控制升降的木床。
為了節省房間面積,不用時可以升起,懸挂在棚頂下。
[82]陳列在維也納街頭牆角的一個中世紀鐵藝殘品。
[83]施尼茨勒(1862&mdash1931),奧地利劇作家、小說家。
[84]霍夫曼斯塔爾(1874&mdash1929),奧地利作家、詩人。
[85]阿爾滕貝格(1859&mdash1919),奧地利作家、詩人。
[86]多羅泰宮建于1707年,是維也納著名的藝術市場,世界上最古老的拍賣行。
[87]霍費爾·安德拉什(1767&mdash1810),奧地利曆史上的自由戰士,曾領導暴動反抗拿破侖軍隊。
[88]塞紮爾·弗蘭克(1822&mdash1890),比利時裔法國作曲家、鋼琴家、管風琴家和音樂教育家。
[89]捷克城市卡羅維發利,德語稱&ldquo卡爾斯巴德&rdquo。
[90]曆史上潘諾尼亞平原的一個地區。
目前大部分屬匈牙利和塞爾維亞,一小部分屬克羅地亞。
[91]曆史上隸屬匈牙利王國,現在位于塞爾維亞境内。
[92]指1848至1849年匈牙利人民反對奧地利統治、争取民族獨立和反對封建農奴制的資産階級民主革命。
[93]羅馬尼亞北部的一個縣,曆史上隸屬匈牙利王國。
[94]位于匈牙利東北部的一個小鎮。
[95]久爾蓋伊·奧圖爾(1818&mdash1916),1848至1849年匈牙利大革命期間擔任國防軍将軍、國防部部長,自由戰争期間多次擔任國防軍總司令。
[96]位于羅馬尼亞境内,曆史上曾是匈牙利王國領土。
1849年8月13日匈牙利國防軍總司令久爾蓋伊·奧圖爾率部在維拉古什城堡向沙俄軍隊投降,标志着匈牙利自由革命在哈布斯堡王朝聯合沙俄的剿殺下最終失敗。
匈牙利人之所以在這裡投降,是表示自己被沙俄軍隊打敗,而不是敗在奧地利人手下。
[97]塞爾維亞北部的一個自治省,奧匈帝國時期歸匈牙利王國管轄。
[98]克拉伊·帕爾(1735&mdash1804),奧地利将軍。
[99]瑪麗亞·特蕾西亞(1717&mdash1780),奧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和波希米亞女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的皇後。
[100]小漢斯·霍爾拜因(1497&mdash1543),德國文藝複興時期畫家,歐洲最傑出的肖像畫畫家之一,1537年為亨利八世繪制肖像。
[101]指位于東歐的布加勒斯特。
[102]霍伊希·帕爾(1850&mdash1927),匈牙利作家、天文學家、眼科醫生、政治家。
[103]裴卡爾·久拉(1867&mdash1937),匈牙利作家、記者、政治家。
[104]鮑裡尼·貝拉(1881&mdash1945),匈牙利作家、編輯、記者、童話插圖畫家。
[105]&ldquo瑪麗大嬸&rdquo其實是馬洛伊的姨婆,這裡是套用馬洛伊家人對瑪麗的稱呼。
[106]蒂薩河是匈牙利境内的第二條大河。
[107]哈迪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統治冥界的神。
這裡指冥府。
[108]聖母無原罪始胎節是天主教節日之一,日期是每年的12月8日,乃慶祝聖母馬利亞獲得無原罪的恩賜的一個瞻禮。
[109]即聖靈降臨節。
[110]白象在佛教中是智慧的象征,歐洲人形容煉金術是&ldquo被布遮蓋的白象&rdquo。
[111]聖體是基督教各教派所使用的一種象征着耶稣的薄餅。
天主教用無酵面餅,東正教則用發酵面餅。
[112]尤卡伊·莫爾(1825&mdash1904),匈牙利小說家,國會議員。
[113]卡裘赫·彭格拉斯(1873&mdash1923),匈牙利作曲家,音樂教育家。
這裡,馬洛伊誤把他記成輕歌劇《仙女愛情》的作者,實際上該劇的作曲家是胡斯卡·耶諾(1875&mdash1960)。
[114]一種用蛋白打成泡沫、香草味的法式甜點。
[115]拉波爾法爾維·茹若(1817&mdash1886),匈牙利女演員,作家尤卡伊·莫爾的妻子,匈牙利現實主義戲劇的開拓者。
[116]指第一次世界大戰。
[117]指有權有勢者。
[118]傳說在13世紀,德國普魯士的哈梅林爆發鼠疫,許多人死亡。
當地人許諾重金,請一位法力高強的魔笛手将所有老鼠引到河裡淹死。
但是當地人食言,拒絕付他酬勞。
于是出于報複,魔笛手又吹起笛子,全村孩子都跟着他消失無蹤。
[119]迪阿克·費倫茨(1803&mdash1876),匈牙利政治家,愛國者,國會議員,被譽為&ldquo祖國的智慧&rdquo。
[120]厄特沃什·羅蘭(1848&mdash1919),匈牙利物理學家,曾任宗教與公共教育部部長、匈牙利科學院院長。
[121]19世紀匈牙利大詩人奧朗尼·雅諾什(1817&mdash1882)的成名作。
[122]17世紀匈牙利艾爾代伊大公拉庫什·久爾吉一世的妻子,贊助加爾文教派,創辦學校接收貧窮學生。
[123]古斯塔夫·馬勒(1860&mdash1911),奧地利晚期浪漫主義作曲家,著名音樂指揮家。
[124]這裡指法國的&ldquo蔚藍海岸&rdquo。
[125]原文為:ír,úr,rí。
[126]帕多伊的聖安塔(1195&mdash1231),葡萄牙出生的佛羅倫薩教會神學家,天主教聖徒。
[127]指聖歐索娅,中世紀的天主教聖徒,16世紀出現&ldquo聖歐索娅教派&rdquo。
[128]位于匈牙利的佩斯州境内。
[129]位于匈牙利西部的一個地區。
[130]薩奇瓦伊·伊姆萊(1845&mdash1939),匈牙利國家劇院演員,因扮演李爾王出名。
[131]指設在布達佩斯的匈牙利王國魯道威卡軍官學院(1808&mdash1945)。
[132]法國作家司湯達的長篇小說《紅與黑》中的男主角。
[133]在16至18世紀生于美洲而雙親是西班牙人的白種人。
[134]美國畫家和電報發明人莫爾斯于19世紀30年代發明的一套由&ldquo點&rdquo和&ldquo劃&rdquo構成的系統,用來表達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标點符号。
[135]匈牙利舊貨币,流通于1927至1946年間,後由于貨币貶值被福林取代。
[136]位于德國境内的易北河畔,以産陶瓷著稱。
[137]捷克西部波希米亞地區的一座溫泉城市。
[138]亨利&mdash斯坦利爵士(1841&mdash1904),19世紀英裔美籍的非洲探險家、冒險家和新聞記者。
[139]斯坦因·奧裡爾(1862&mdash1943),匈裔英籍的中亞探險家、考古學家。
[140]瑪茨奈爾·伊倫娜(?&mdash1986),馬洛伊的妻子,1923年結婚,直到去世都與馬洛伊相伴。
[141]奧迪·安德烈(1877&mdash1919),匈牙利大詩人。
[142]奧維德(公元前43&mdash17/18?),古羅馬詩人。
[143]塔西佗(55&mdash117),羅馬帝國執政官、雄辯家、元老院元老、曆史學家。
[144]法國西北部城市,坐落在盧瓦爾河下遊北岸。
[145]考紹市是馬洛伊的家鄉,曆史上為匈牙利王國領土,一戰後被劃給捷克斯洛伐克。
現為斯洛伐克第二大城市,按斯洛伐克語翻譯為&ldquo科希策&rdquo。
[146]&ldquo馮&rdquo(von)一般出現在名字中,加在德國或奧地利姓氏前,多半隻有貴族才有,表明這個人或其祖先是有封地的貴族。
[147]曆史上的地名,原屬于匈牙利王國,現在斯洛伐克境内。
[148]1916年,萊比錫大學創立了第一個報學研究院,1926年成立了報學專業(即新聞學專業)。
[149]萊萬特是西班牙巴倫西亞的一個區。
[150]羅斯柴爾德家族是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号稱歐洲&ldquo第六帝國&rdquo,創始人梅耶·羅斯柴爾德(1744&mdash1812)是國際金融之父。
[151]法國洛林地區的首府。
[152]阿爾薩斯是法國東部的一個地區。
[153]露露,意為&ldquo地妖&rdquo,是德國表現主義作家弗蘭克·韋德金德(1864&mdash1918)代表劇作《大地之靈》、《潘多拉之匣》中的女主人公。
作品描寫一個年輕舞女的人生故事。
[154]墨丘利是羅馬神話中為衆神傳遞信息的使者,相對應于希臘神話中的赫爾墨斯。
[155]阿爾伯特·艾林斯坦(1886&mdash1950),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的德國表現主義詩人。
[156]艾爾莎·拉斯凱爾&mdash舒爾勒(1869&mdash1945),德籍猶太裔女詩人、畫家,是20世紀初柏林現代派的活躍成員,與表現主義詩人們關系密切。
[157]歐托卡爾·布列茲納(1868&mdash1929),捷克象征主義詩人。
[158]奧古斯特·斯特拉姆(1874&mdash1915),德國詩人、劇作家,第一位表現主義者。
[159]弗朗茲·維克托·威爾費爾(1890&mdash1945),奧地利小說家、劇作家、詩人。
[160]戈特弗裡德·貝恩(1886&mdash1956),德國詩人,其作品具有強烈的表現主義色彩。
馬洛伊曾于1921年翻譯過他題為《D列車》的詩歌。
[161]西奧多·道布萊爾(1876&mdash1934),奧匈帝國時期最著名的德語詩人、作家、文化批評家。
[162]勒内·希克利(1883&mdash1940),散文家、翻譯家,出生在德國,二戰時流亡到法國,既用德語寫作,也用法語寫作。
[163]阿爾弗雷德·德布林(1878&mdash1957),德國小說家、散文家、醫生。
[164]古希臘神話中月神戴安娜心愛的美貌牧童。
[165]彭巴斯草原位于阿根廷中部,約七十六萬平方公裡,沃野無邊,适合放牧。
[166]布羅克豪斯公司是德國一家大出版商,出版著名的《布羅克豪斯百科全書》,其小條目主義的獨特風格對許多國家百科全書的編輯和出版活動産生很大影響。
[167]位于德國西部北萊茵&mdash威斯特法倫州,是魯爾區最大的城市之一。
[168]指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麥(1815&mdash1898),被稱為&ldquo鐵血首相&rdquo,在法國&mdash普魯士戰争後的德國統一中扮演重要角色。
[169]漢斯·雷曼(1889&mdash1969),德國諷刺作家、小說家、戲劇家。
[170]馬克斯·科林格(1857&mdash1920),德國畫家、雕塑家。
[171]這裡指樞密院顧問官。
在魏瑪共和國以前,這是德國宮廷中的最高頭銜,相當于國務參事。
[172]瓦爾特·格茨(1867&mdash1958),德國哲學家。
[173]漢斯·弗萊耶爾(1887&mdash1969),德國哲學家,曆史主義和生活哲學代表人物。
[174]伊松佐河位于意大利境内東部,一戰期間在那裡發生了一系列戰役。
[175]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1880&mdash1936),德國曆史哲學家、文化史學家、反民主政治作家。
[176]德國西部城市,魯爾地區的工礦業中心。
[177]斯巴達克同盟是1916年成立的德國激進社會主義組織,1918年改稱德國共産黨。
1919年1月發動起義,經過一周巷戰,遭到德國政府軍鎮壓。
[178]&ldquo蘇格蘭場&rdquo是英國人對倫敦警察廳總部所在地的一個轉喻式稱呼。
[179]德國中西部城市,西距萊茵河十九公裡,北離法蘭克福二十七公裡。
[180]古斯塔夫·蘭道爾(1870&mdash1919),德國哲學家,安那祺主義的理論家,政治家,翻譯家。
1919年5月2日被殺害。
[181]施瓦賓格是慕尼黑的北部區域,著名的波希米亞街區,有許多酒吧、咖啡館、餐館和夜總會,&ldquo英國公園&rdquo也坐落在那裡。
[182]這裡指邀請歌德去魏瑪的卡爾·奧古斯特公爵。
[183]奧古斯特·馮·扣贊伯(1761&mdash1819),出生于魏瑪的德國劇作家,十分多産,一生寫了兩百多部戲劇。
[184]18世紀中葉,倫敦人将那些學識豐富、對文學和其他知識均有相當了解的女性稱為&ldquo藍絲襪&rdquo。
後來該稱謂代指知識女性,也用作對那些不愛做家務、自以為是的知識女性的戲稱。
[185]塞特姆布裡尼是托馬斯·曼的長篇小說《魔山》中的人物。
[186]指歌德的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
[187]塞凱伊人是匈牙利人的一個分支,現在大多居住在羅馬尼亞境内,是匈裔羅馬尼亞人的主要組成部分。
[188]拉比,是猶太人中的一個特殊階層,指接受過正規猶太教育,系統學習過《塔那赫》、《塔木德》等猶太教經典,擔任猶太人社團或猶太教教會精神領袖或在猶太經學院中傳授猶太教教義者,主要為有學問的學者。
[189]阿爾薩斯是法國東部一個地區的名稱。
在古代是法蘭克王國的一部分,哈布斯堡家族的發源地。
[190]胡伯曼·波羅尼斯拉夫(1882&mdash1947),法國小提琴家。
[191]斯賓諾莎(1632&mdash1677),荷蘭唯物主義哲學家。
[192]蓋爾哈特·霍普特曼(1862&mdash1946),德國著名的劇作家,19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193]米克薩特·卡爾曼(1847&mdash1910),匈牙利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諷刺作家。
[194]約瑟夫·凱約(1863&mdash1944),法國資産階級激進黨領袖之一。
[195]傑裡科是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的一座有三千年曆史的古城,位于耶路撒冷以北。
[196]黑森林是德國最大的森林山脈,位于德國西南部的巴登&mdash符騰堡州。
[197]達沃斯是瑞士東部的一個城鎮,靠近奧地利邊境。
[198]厄普敦·辛克萊爾(1878&mdash1968),美國作家。
[199]查爾斯·佩吉(1873&mdash1914),法國詩人、散文家、編輯。
[200]德國黑森州的一個市鎮。
[201]恩斯特·路德維希(1868&mdash1937),黑森末代大公,1892至1918年在位,酷愛藝術,達姆施塔特藝術家村的創建者。
[202]海爾曼·亞曆山大·蓋沙令伯爵(1880&mdash1946),德國哲學家,一戰後著名思想家,波羅的海德國貴族,達姆施塔特自由哲學協會創辦人。
[203]弗恩是羅馬神話中半人半羊的牧羊神。
[204]邁泰奧拉,希臘語意為&ldquo懸浮的石頭&rdquo,是希臘最大的東正教寺院,矗立在天然的砂岩柱上。
[205]瑪麗·魏格曼(1886&mdash1973),德國女舞蹈家,1920年在德累斯頓創辦舞蹈學校,使之成為知名的現代舞中心。
[206]赫德維希·庫爾茨&mdash馬勒(1867&mdash1950),德國女作家。
[207]厄洛斯,希臘神話中司&ldquo性愛&rdquo的原始神,手執弓箭亂射的調皮男孩,對應于羅馬神話中的丘比特。
[208]華德瑪爾·邦塞斯(1880&mdash1952),德國兒童文學作家。
[209]馬汀·布伯(1878&mdash1965),德國存在主義哲學的大師之一,現代德國最著名的宗教哲學家,宗教存在主義哲學的代表。
晚年移居以色列。
[210]瓦爾特·拉特瑙(1867&mdash1922),猶太裔德國人,實業家、作家、政治家,在魏瑪共和國期間擔任德國外交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