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當然,不相信這些話,但你自己知道,受刑時一個人什麼都會招供的。
人們已經在談論,說應該追究你的責任。
你在這兒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你自己也知道,一個人無所事事,就會胡作非為。
總之,聽我的話,我誠懇地對你說:離開這兒,而且要快!&rdquo 說完,馬特維仍然沒有向我伸出手,轉過身,走出了房間。
我一個人留在了屋子裡。
這件事發生得如此之快,其中悲劇與輕松喜劇交織在一起,它以最刺激的方式對我産生了影響,這很好。
我體驗到一種感覺,仿佛在睡夢中被冷水澆頭,我驚恐地環顧四周,渾身戰栗,但我醒了。
我逐漸平靜下來,對自己說: &ldquo還不清楚嗎?這件事是命運之神給你安排的,為的是把你從你的靈魂已深深陷入其中的、無所事事的泥潭中拉出來再耽擱久些,你感情中的好的部分也會長出一片沼地苔草。
應該選擇一樣&mdash&mdash或者是活下去,或者是死去:假若你不會生活,那就立刻死去吧;假若你不想死,那就活下去,但不要像隻蝸牛!整天哭泣,為某個人的善良而百感交集,這不配做一個,按彼科·得拉·米蘭多拉的話來說,置身于世界中心點以環視萬物的人!&rdquo 這些簡單的推論我本應自己想到,用不着馬特維的說教。
它們使我清醒了,我開始用正常人的眼睛審視自己的處境。
很清楚,我該離開科隆城了,在這裡我已沒有任何理由待下去了,而且正像馬特維說的那樣,有可能發生對我來說十分糟糕的事情。
我馬上開始準備行裝:清理物品&mdash&mdash在一個地方生活了好幾個月,積攢了不少東西;清點自己的錢款&mdash&mdash我還有一百萊茵盾,它們使我還不能把自己看作是一個窮人。
往哪兒走,當時我沒有明确的決定;隻有一點是很清楚的:我不會去故鄉洛茲海姆,回父母那裡。
即使是當時,作為一個兩手空空、毫無指望的倒黴的家夥回到父母身邊,對我來說也是不可忍受的,父親肯定會當着我的面說:&ldquo你曾是個遊手好閑的人,你現在還是這個樣!&rdquo 很奇怪,盡管我對未來仍然難以預料,但離開科隆的決定使我的心情平靜了。
可能,馬特維來訪的那一夜,是自萊娜塔消失的那天起比較平靜地度過的第一個夜晚。
Ⅱ 第二天是星期天,我決定把這一天用來與科隆告别,因為在這個城市裡發生了許多對于我來說十分難忘的事情,我不可能像離開一個偶然逗留過的小村莊一樣離開它。
在教堂的鐘聲中,我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難過地回想起從前節日裡我和萊娜塔一起做彌撒時的情景。
我孤獨地走向我們教區的聖·澤澤尼教堂,那裡擠滿穿着各種顔色衣服的人們。
我靠在欄杆上,聽管風琴的演奏,試圖在自己心中得到祈禱時的感情,以此來與此時肯定也在一個我不知道的教堂裡祈禱的萊娜塔相會合,如同被海洋隔開的兩個戀人,晚上望着同一顆星星,我們的心聯結到了一起了。
彌撒結束後,我從一條街徘徊到另一條街,腦海中浮現出最近幾個月發生的一件件事情,因為在城市裡沒有哪塊石不能引起我的某些回憶。
在那兒,岡捷碼頭後面我曾和萊娜塔坐着、默默地看萊茵河深色的水;在這兒,聖·彼得教堂裡,有一張她所喜愛的長凳子;而在那邊,聖·馬丁鐘樓旁,萊娜塔曾長時間地、滿懷信心地等待自己的亨利希的出現。
在這條街上,我曾和馬特維一起去與亨利希決鬥;而在那個酒館裡,有一天我曾在想望萊娜塔和阿格涅莎中愚蠢地度過了幾個小時。
還有許多其他的回憶從牆邊閃現在我眼前,從十字路口的地下鑽出來,從房屋的窗口向我點頭,從商店的櫃台下面向我張望,從教堂的頂端飛向我。
我開始覺得,我和萊娜塔在全城都撒下了我們愛情的影子,離開這個如同樂土一樣的地方,是令我痛苦的。
我就這樣,在苦悶與幻想中徘徊着,又一次走近大教堂,沒有明确目的地在它的陰影中,靠近朝南的大窗戶旁停住了腳步。
這時,人群中突然走出兩個人。
看上來,在此之前他們已注意過我,他們朝我走來。
我驚異地看着他們,我承認,在匆忙的一瞥中我已感覺到,這是兩個與衆不同的人。
其中一人三十歲上下,像平時醫生穿戴的那樣,留着卷曲的胡須給人以換了裝的國王的印象。
他的氣派很高雅,言談舉止很自信,而臉上仿佛是一個對發号施令已厭倦了的人的某種疲憊的表情。
他的同伴穿着一身修道士衣服,瘦高個子,他整個人每時每刻都在變換自己的外部形象,如同他臉上的表情一樣。
一開始我覺得修道士朝我走來時是憋着笑,準備跟我開個巧妙的玩笑;一瞬間我又确信他對我懷有某種惡意,以至于我不由自主地做好了自衛的準備;但當他完全走近時,我看到他臉上隻有恭敬的微笑。
修道士彬彬有禮地對我說: &ldquo親愛的先生,我們注意到,您是在對這座美麗的城市的觀賞中消度時間的,而且看來您很熟悉它。
而我們,是旅行者,第一次來到這裡。
如果有人能為我們指點一下科隆的名勝古迹,我們将會十分高興的。
您能關照我們,并同意今天當我們的向導嗎?&rdquo 修道士的話十分婉轉,或者确切地說,他的話對人有某種異乎尋常的影響力,因為我立刻便感覺自己仿佛被他的話俘虜了。
我本應以毫不客氣的拒絕來終止談話,但脫口而出的卻是: &ldquo對不起,親愛的先生們,我感到很驚訝,你們怎麼能向一個不認識你們的,而且他本人可能有比帶領外來人遊覽城市更重要的事的人提出這樣的請求。
&rdquo 修道士更加彬彬有禮地&mdash&mdash在這彬彬有禮的下面也可能暗藏着嘲笑&mdash&mdash反駁道: &ldquo我們根本不想委屈您。
但據我們觀察,您不太高興,而我們&mdash&mdash是快活的人,每分鐘都在生活,而不管以後怎樣。
假如您同意和我們在一起的話,或許我們會幫您不小的忙,比您幫我們的還要多。
如果您因為不了解我們而感到困惑,那好辦,因為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名稱。
這是我的朋友和保護人,是值得尊敬的人和最有學問的人,哲學與醫學博士,自然現象研究者,約翰·浮士德,這個名您也許聽說過。
而我&mdash&mdash是小侍從,多年研究物體的内部,多餘的皮浪主義(3)妨礙我成為一個優秀的神學家。
童年時人們稱我約翰·缪林,但我更習慣于诙諧的外号靡非斯托非勒斯,請您也就用這個稱呼關照我吧。
&rdquo當時我覺得,兩個陌生人好像是很體面的人。
于是我想,假如我和這兩個旅行者在一起度過一段時間,把自己深深的憂傷融進他們健康歡樂的生活中,不會有什麼壞處的。
我保持着自己的尊嚴,回答說:我準備幫助他們,因為很早以前我就熱愛科隆城,很高興能向兩位外鄉人介紹一下這個城市的衆多瑰寶。
這樣,我們的協議達成了,我立刻進入了向導的角色,建議首先從我們所在的大教堂開始遊覽。
所有去過科隆的人都知道這個大教堂,關于它我已在自己的叙述中不止一次地提到過;那些沒去過這個城市的人恐怕也聽說過這個始建于三個世紀之前的巨大建築物,它如今從外觀雄辯地證明了人的力量與人的想象力相比是多麼虛弱。
我向自己的同伴們介紹了我知道的有關教堂建築的一切:其中群體建築是動工後一百年祝聖的,用于祈禱的中殿是又經過五十年後祝聖的,沒修完的塔樓是八十多年前裝上大鐘的;這座教堂至今
人們已經在談論,說應該追究你的責任。
你在這兒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你自己也知道,一個人無所事事,就會胡作非為。
總之,聽我的話,我誠懇地對你說:離開這兒,而且要快!&rdquo 說完,馬特維仍然沒有向我伸出手,轉過身,走出了房間。
我一個人留在了屋子裡。
這件事發生得如此之快,其中悲劇與輕松喜劇交織在一起,它以最刺激的方式對我産生了影響,這很好。
我體驗到一種感覺,仿佛在睡夢中被冷水澆頭,我驚恐地環顧四周,渾身戰栗,但我醒了。
我逐漸平靜下來,對自己說: &ldquo還不清楚嗎?這件事是命運之神給你安排的,為的是把你從你的靈魂已深深陷入其中的、無所事事的泥潭中拉出來再耽擱久些,你感情中的好的部分也會長出一片沼地苔草。
應該選擇一樣&mdash&mdash或者是活下去,或者是死去:假若你不會生活,那就立刻死去吧;假若你不想死,那就活下去,但不要像隻蝸牛!整天哭泣,為某個人的善良而百感交集,這不配做一個,按彼科·得拉·米蘭多拉的話來說,置身于世界中心點以環視萬物的人!&rdquo 這些簡單的推論我本應自己想到,用不着馬特維的說教。
它們使我清醒了,我開始用正常人的眼睛審視自己的處境。
很清楚,我該離開科隆城了,在這裡我已沒有任何理由待下去了,而且正像馬特維說的那樣,有可能發生對我來說十分糟糕的事情。
我馬上開始準備行裝:清理物品&mdash&mdash在一個地方生活了好幾個月,積攢了不少東西;清點自己的錢款&mdash&mdash我還有一百萊茵盾,它們使我還不能把自己看作是一個窮人。
往哪兒走,當時我沒有明确的決定;隻有一點是很清楚的:我不會去故鄉洛茲海姆,回父母那裡。
即使是當時,作為一個兩手空空、毫無指望的倒黴的家夥回到父母身邊,對我來說也是不可忍受的,父親肯定會當着我的面說:&ldquo你曾是個遊手好閑的人,你現在還是這個樣!&rdquo 很奇怪,盡管我對未來仍然難以預料,但離開科隆的決定使我的心情平靜了。
可能,馬特維來訪的那一夜,是自萊娜塔消失的那天起比較平靜地度過的第一個夜晚。
Ⅱ 第二天是星期天,我決定把這一天用來與科隆告别,因為在這個城市裡發生了許多對于我來說十分難忘的事情,我不可能像離開一個偶然逗留過的小村莊一樣離開它。
在教堂的鐘聲中,我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難過地回想起從前節日裡我和萊娜塔一起做彌撒時的情景。
我孤獨地走向我們教區的聖·澤澤尼教堂,那裡擠滿穿着各種顔色衣服的人們。
我靠在欄杆上,聽管風琴的演奏,試圖在自己心中得到祈禱時的感情,以此來與此時肯定也在一個我不知道的教堂裡祈禱的萊娜塔相會合,如同被海洋隔開的兩個戀人,晚上望着同一顆星星,我們的心聯結到了一起了。
彌撒結束後,我從一條街徘徊到另一條街,腦海中浮現出最近幾個月發生的一件件事情,因為在城市裡沒有哪塊石不能引起我的某些回憶。
在那兒,岡捷碼頭後面我曾和萊娜塔坐着、默默地看萊茵河深色的水;在這兒,聖·彼得教堂裡,有一張她所喜愛的長凳子;而在那邊,聖·馬丁鐘樓旁,萊娜塔曾長時間地、滿懷信心地等待自己的亨利希的出現。
在這條街上,我曾和馬特維一起去與亨利希決鬥;而在那個酒館裡,有一天我曾在想望萊娜塔和阿格涅莎中愚蠢地度過了幾個小時。
還有許多其他的回憶從牆邊閃現在我眼前,從十字路口的地下鑽出來,從房屋的窗口向我點頭,從商店的櫃台下面向我張望,從教堂的頂端飛向我。
我開始覺得,我和萊娜塔在全城都撒下了我們愛情的影子,離開這個如同樂土一樣的地方,是令我痛苦的。
我就這樣,在苦悶與幻想中徘徊着,又一次走近大教堂,沒有明确目的地在它的陰影中,靠近朝南的大窗戶旁停住了腳步。
這時,人群中突然走出兩個人。
看上來,在此之前他們已注意過我,他們朝我走來。
我驚異地看着他們,我承認,在匆忙的一瞥中我已感覺到,這是兩個與衆不同的人。
其中一人三十歲上下,像平時醫生穿戴的那樣,留着卷曲的胡須給人以換了裝的國王的印象。
他的氣派很高雅,言談舉止很自信,而臉上仿佛是一個對發号施令已厭倦了的人的某種疲憊的表情。
他的同伴穿着一身修道士衣服,瘦高個子,他整個人每時每刻都在變換自己的外部形象,如同他臉上的表情一樣。
一開始我覺得修道士朝我走來時是憋着笑,準備跟我開個巧妙的玩笑;一瞬間我又确信他對我懷有某種惡意,以至于我不由自主地做好了自衛的準備;但當他完全走近時,我看到他臉上隻有恭敬的微笑。
修道士彬彬有禮地對我說: &ldquo親愛的先生,我們注意到,您是在對這座美麗的城市的觀賞中消度時間的,而且看來您很熟悉它。
而我們,是旅行者,第一次來到這裡。
如果有人能為我們指點一下科隆的名勝古迹,我們将會十分高興的。
您能關照我們,并同意今天當我們的向導嗎?&rdquo 修道士的話十分婉轉,或者确切地說,他的話對人有某種異乎尋常的影響力,因為我立刻便感覺自己仿佛被他的話俘虜了。
我本應以毫不客氣的拒絕來終止談話,但脫口而出的卻是: &ldquo對不起,親愛的先生們,我感到很驚訝,你們怎麼能向一個不認識你們的,而且他本人可能有比帶領外來人遊覽城市更重要的事的人提出這樣的請求。
&rdquo 修道士更加彬彬有禮地&mdash&mdash在這彬彬有禮的下面也可能暗藏着嘲笑&mdash&mdash反駁道: &ldquo我們根本不想委屈您。
但據我們觀察,您不太高興,而我們&mdash&mdash是快活的人,每分鐘都在生活,而不管以後怎樣。
假如您同意和我們在一起的話,或許我們會幫您不小的忙,比您幫我們的還要多。
如果您因為不了解我們而感到困惑,那好辦,因為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名稱。
這是我的朋友和保護人,是值得尊敬的人和最有學問的人,哲學與醫學博士,自然現象研究者,約翰·浮士德,這個名您也許聽說過。
而我&mdash&mdash是小侍從,多年研究物體的内部,多餘的皮浪主義(3)妨礙我成為一個優秀的神學家。
童年時人們稱我約翰·缪林,但我更習慣于诙諧的外号靡非斯托非勒斯,請您也就用這個稱呼關照我吧。
&rdquo當時我覺得,兩個陌生人好像是很體面的人。
于是我想,假如我和這兩個旅行者在一起度過一段時間,把自己深深的憂傷融進他們健康歡樂的生活中,不會有什麼壞處的。
我保持着自己的尊嚴,回答說:我準備幫助他們,因為很早以前我就熱愛科隆城,很高興能向兩位外鄉人介紹一下這個城市的衆多瑰寶。
這樣,我們的協議達成了,我立刻進入了向導的角色,建議首先從我們所在的大教堂開始遊覽。
所有去過科隆的人都知道這個大教堂,關于它我已在自己的叙述中不止一次地提到過;那些沒去過這個城市的人恐怕也聽說過這個始建于三個世紀之前的巨大建築物,它如今從外觀雄辯地證明了人的力量與人的想象力相比是多麼虛弱。
我向自己的同伴們介紹了我知道的有關教堂建築的一切:其中群體建築是動工後一百年祝聖的,用于祈禱的中殿是又經過五十年後祝聖的,沒修完的塔樓是八十多年前裝上大鐘的;這座教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