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

關燈
在特莎·溫亞德眼中,盧德蓋特小姐最奇怪的特點似乎就是對乞丐的仁慈。

    确實,從本性上說,這有點特别,它所呈現的表象就像一座山脈出人意料的山峰和山谷,因為在她内心,有的是不顯形迹的吝啬。

    這吝啬就像大理石上的一條難以捉摸的細紋,人們随時都能瞥見它,但追蹤了它的一段走向之後,又會看不見它了。

    這個星期她會毫無怨言地支付家裡的賬單,而下個星期她就會對它們表示不悅,質疑最小的款項,提出一些極其荒謬的節省開支的建議,如果管家芬奇太太照她的話做了,以後她就會第一個譴責這些措施。

    她富到足以冷漠待人,不過,也老到足以反複無常。

     盧德蓋特小姐很少給當地的慈善機構捐款,那些在不同的時間出來募捐的善良的好事者,經常帶着認捐單和慈善界的故事上門拜訪,但總是空手而歸。

    她勒緊自己的錢包,且有種種貌似正确和易見的理由:醫院應該由國家來資助;幫助當地窮人的計劃毀掉了節儉的風氣;我們自己也有異教徒要争取入教,根本無須派遣傳教士出國。

    然而,她有時在突發性的慈善活動中對個人極其慷慨,她對流動乞丐的仁慈在乞丐的兄弟會裡廣為人知。

    鄰居們卻對此頗有微詞,因為她等于在慫恿所有的來路不明者湧來這裡。

     當初,特莎·溫亞德同意來試工一個月的時候,就知道她會發現盧德蓋特小姐是個難伺候的主,因此懷疑自己能否保得住這份陪伴的工作,同時,也懷疑自己是否願意留下。

    這件事不是通過閱讀和回應廣告來安排的,而是源于特莎認識這位老婦的一個已婚的侄女,這侄女在把年輕的姑娘推薦給年老的女親戚時,也向特莎暗示了老婦的反複無常和應對方法。

    所以特莎是在得到良好的指導之後來這座屋的,不完全像是一個陌生人。

     從特莎第一次進入這座屋子的那刻起,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她對古老的鄉村别墅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浪漫情結,盡管這座以“比林頓·阿博茲”命名的建築已不再留有原先小修道院的痕迹,但單是它的悠久曆史就足以讓人肅然起敬。

    它的主體建築呈詹姆斯一世時期的風格,但某個十八世紀的屋主——當時一位意大利建築的狂熱愛慕者——用灰泥覆蓋了屋子的正面,還增加了一個柱式的門廊。

    也可能就是這同一個屋主,在穿越堅果林的一條小徑的盡頭建了一座涼亭,把它設計成希臘神廟的樣式。

    于是,在這座别墅後面蘆葦叢生的魚池旁邊,有了一個令他得意的仿冒古迹,自那以後,時間的流逝在不斷增加它的真實感。

    特莎非常了解那個時代,她想,這個浪漫的鄉紳,很可能愛在月明之夜雇一個冒牌的“隐士”,讓他在這座仿造的古迹旁打坐冥思。

     屋子四周的花園樹木蔥茏,因此,給屋子本身帶來一種壓抑感,也不可避免使空氣顯得有點潮濕和陰郁。

    花園神像處處都有,會在你最想不到的地方出現,但多半已經破損,全都需要清洗。

    每當特莎毫無預知地撞見這些石頭幽靈,幾乎總會伴有驚喜的跳躍和激動。

    沒有鼻子的赫耳墨斯[赫耳墨斯(Hermes),希臘神話中衆神的使者,亡靈的接引神。

    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

    ]在一條林蔭小路的轉彎處和她劈面相遇;斷了一隻手的得墨忒耳[得墨忒耳(Demeter),希臘神話中的谷物女神。

    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

    ]半隐半現地站在月桂樹叢裡,依然在守護着普西芬尼[普西芬尼(Persephone),希臘神話中冥界的王後,衆神之王宙斯和得墨忒耳女神的女兒。

    ];半人半羊的農牧神保持着翩翩起舞的姿勢,置身在一片呆闆的刺山柑中,就在有圍牆的菜園的大門旁邊;石頭小池塘旁的薩蒂爾[薩蒂爾(Satyr),希臘神話中半人半獸的森林之神,耽于淫欲,性喜歡樂。

    ]在基座上色眯眯地看着,仿佛在等待一個仙女從水面冒出。

     至于屋子内部,首先讓特莎感到的是敬畏。

    她喜歡漂亮的東西,但她對家具和畫又有一種望而生畏的感覺,在她眼裡,它們既有冷豔的美感,又因内在的價值而自負。

    每一樣東西都被擦得閃閃發光、一塵不染,毫無瑕疵;至于會客室,有一種開放供公衆檢視的國家級廳堂的氣派。

     大廳是方形的,帶有長廊,人們擡頭可以直接看到頂層,看到三層樓梯傾斜的欄杆。

    兩副盔甲在鑲木地闆上隔着距離相向放置着,牆上挂着三四幅萊利[彼得·萊利(PeterLely,1618—1680),荷蘭裔英國畫家。

    ]和克納勒[戈弗雷·克納勒(GodfreyKnelet,1646—1723),英國十七世紀肖像畫家。

    ]的肖像畫,這些描繪宮廷美女的畫家曾經紅極一時,但當今的收藏者對他們的作品不再青睐。

    餐廳是個長長的矩形,布局嚴謹,家具是克倫威爾時代的桌椅,還有一個簡單的大餐具櫃,上面放着一個閃閃發光的枝狀銀燭台。

    兩幅大型的十七世紀肖像畫,是不知姓名的荷蘭學院派畫家所繪,它們是挂在鑲闆牆上的唯一裝飾品。

    窗簾是棕色的,和一條幾乎整個兒鋪在長桌底下的地毯很相配。

     特莎大部分時間和盧德蓋特小姐一起待在客廳裡,這裡雖然沒有修道院的那種清靜,但也幾乎是同樣的肅穆和莊重。

    女主人的閨房很平常,裡面放有諸如生者的照片、針線籃、舒服的扶手椅等物品,還有一種宜人的陰柔氣氛。

    但盧德蓋特小姐經常喜歡穿戴整齊地坐在她的大客廳裡,這裡有一幅庚斯博羅[托馬斯·庚斯博羅(TomasGainsborough,1727—1788),英國肖像及風景畫家。

    ]畫的《奧利維娅·盧德蓋特小姐的肖像》,有齊本德爾[湯瑪斯·齊本德爾(ThomasChippendale,1718—1779),英國著名家具工匠,他的家具風格是當時設計界的主流。

    ]風格的家具,有放置貴重瓷器的櫥櫃。

    好像她意識到她隻不過是她的寶藏的守護者,她的守護期即将結束,所以她想現在多看看它們。

     特莎想,她的年齡肯定是遠遠過了八十歲,因為她很瘦小,并且衰頹、虛弱,具有某些耄耋老婦所特有的幾乎是瓷器般的精緻。

    不論是冬天還是夏天,她在屋裡都披着白色的羊毛披巾,但根據季節的變化有厚薄之分,顔色和質地與她柔軟而依然濃密的頭發很相配。

    她的臉和手的皮膚是老年人常有的黃棕色,但那雙有青筋的手清秀而優雅,以至于那手指上即便是戴着最簡單的戒指,也有點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