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

關燈
“要是你們願意捧腹大笑,不怕笑破肚皮,那麼跟我來吧。

    ”我對托比爵士[托比爵士(SirToby),莎士比亞戲劇《第十二夜》中的人物,前一句話是劇中另一人物瑪麗娅的台詞。

    ]喊叫。

    我跑着穿過舞台時,引起了貴賓席上那位白發男子的注意。

    舞台上的燈光傾瀉在黑暗的劇場上方,他身體前傾,被逗樂了,開懷地笑着,就像托比爵士追趕我時我的回頭一笑。

    我對他是一見鐘情,就在那兒,在戲劇學校期末演出《第十二夜》的舞台中央。

     我們在演出後的派對上見了面,之後又一次一次地相見,接着我們開始在索和區後街小巷中的餐廳裡會面,再後來在我的倫敦小公寓裡。

    我不顧一切地愛他,我從來沒有戀愛過,而艾倫也有三十多年沒戀愛了——他告訴我,自從他和凱瑟琳在加拿大一個被風雪封鎖的奇異小鎮結婚後,他就再也沒有戀愛過。

    “我從來沒有想到會這樣,以前我對任何女人都不曾有過這種感覺,我不明白我究竟怎麼了。

    ”他不安地說。

     整個冬天,我對艾倫依戀不舍。

    我們偷偷在一起度過了這個漫長冬天的下午和晚上。

    他想給我的東西太多——我想要的,甚至比我想要的還多,他相信那是我必須擁有的。

    “我要給你溫柔、庇護和愛。

    ”他說。

    他和凱瑟琳沒有孩子。

     但是這樣下去不行。

    每次來我公寓,他内心的矛盾都在加深,就像一道從樹幹延展到根部的深深裂口。

    他會頹喪地對我轉過身,“我怎麼可以傷害她?”他會說,“凱瑟琳和我已經在一起這麼多年了,早在你出生之前。

    唉,我認識她的時候她還是個學生,一個孩子。

    瞧,我們一起做了些什麼,看看我們的所作所為。

    ” 我試圖去理解他,但我似乎隻看到一場灰色的、幻影般的婚姻,一種已死的、理性的、可以追溯到多年以前的中年伴侶關系。

    我想,它空洞無物,該讓它塵封起來。

    我認為,我們的情形則大不一樣,我對他的依戀是如癡如狂的。

    “沒有你我不能活。

    ”我說,我相信我活不下去。

     我們進退維谷的困境,還有艾倫的痛苦,都因為凱瑟琳的察覺而消除了,沒有什麼大吵大鬧,也沒有什麼激動的場面,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我一直不知道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我就像一個孩子,聽着父母在隔壁房間裡嚴肅地讨論着什麼,卻難辨兇吉。

    可是最近,凱瑟琳不動聲色地隻身返回了加拿大…… 艾倫關閉了漢普斯特德的住宅,說要出售它,我們誰也不想住在那裡。

    我們一結婚立即來到西高地的這座小屋,是通過《時代》雜志上的一則廣告租到的。

    那一年蘇格蘭的夏天格外美好,我們遊泳、釣魚,在天氣沒有變化的狀态下度過了漫長的、田園詩般的時日。

    我忘情于快樂之中,從過去幾個月的内心沖突和憂心忡忡中解脫出來,我們找到新的安慰,又重新相互深深吸引。

    我們的小屋坐落在岸邊彎彎曲曲的丘陵帶上,不管什麼時候,隻要我一想起那個夏季,就好像聽到了大西洋的落潮在我耳邊久久回響,就好像感受到了白色沙灘在我們的赤足下時時給予暖意。

     但這種狀态依然沒有持續下去,在九月初的一個炎熱的白天,午餐時候,我繞過屋子,把一罐炖肉端到我家花楸樹下的桌上。

    我發現艾倫坐着低頭看一封拆開的航空信,是郵差剛剛送來的。

    當我把炖肉放下的時候,他擡起頭看着我,表情茫然,手在顫抖。

     “凱瑟琳死了,”他用遲疑不定的口氣說,“死了……這封信是她多倫多的妹妹寫來的……她說——”他又看着信,仿佛那上面都是謊言,“她說——是心力衰竭,她說走得非常平和。

    ” 他的目光避開我的視線,投向遼闊的大海,然後起身走進屋去。

    而我呆若木雞地站着,手指捏着那塊皺巴巴的條紋抹布。

    我再一次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孩子,無意中目睹了一位家長的悲痛——深受震撼,但又非常窘迫。

    然後我跟着艾倫進入小屋,我伸出雙臂抱着他。

    那一整天他都在那裡踱來踱去,我心無旁骛地關注着他。

    但我們沒有提凱瑟琳,第二天也沒有,盡管我在等他開口說她,但在接下來的三個星期中,我們都沒有提起她的名字。

     三星期後的這一天,在倫敦郵局寄來的信中,有一封是漢普斯特德住宅的電話費付款通知——是第二次要求支付,我們把第一次的索款給忘了。

     “見鬼,”艾倫說,我們正好又在花園裡用午餐,“見鬼,我應該在離開倫敦前拆掉這東西。

    ” 我拿起信封,看郵寄的日期。

    “他們現在可能已切斷了你的電話線。

    ”但艾倫已經穿過草地,去廚房的烤箱拿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