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兩種不同的工作
關燈
小
中
大
人去完成這種工作。
兒童與成人有組織的社會是毫不相幹的。
兒童的“王國”肯定不是“成人的世界”。
兒童對于成人建立在自然基礎上的人為世界來說,是一個陌生人。
兒童在成人的世界中是一個不合群的人,因為他不能适應這個社會,既不能對它的生産做出貢獻,也不能對它的體系結構産生影響。
更确切地說,他隻是一個打擾社會秩序的人。
兒童是不合群的,因為他隻要出現在成人的周圍,即使是在家中都會成為擾亂甯靜的根源。
兒童天生好動,并且總是活動個不停,這使他更加不适應成人的環境。
成人傾向于壓制兒童的活動。
由于成人不希望兒童打攪他們,或使他們心煩,他們就試圖讓兒童變得老實些。
成人把兒童送到托兒所或學校中。
兒童仿佛是被成人流放到那些地方去的,直到他們長大成人不再會給成人增添煩惱。
隻有到了那時,兒童才會被社會接納。
在此之前,他必須像一個被剝奪了公民權的人那樣服從成人的命令,并且不存在對這種命令的上訴。
兒童總是從一無所有開始,處于成人的管轄之内。
成人與兒童相比,就像上帝一樣偉大和強有力,兒童必須從他那裡獲得生活的必需品。
成人成了兒童的創造者、統治者、監護人和恩人。
沒有任何人像兒童依賴成人那樣完全依賴另一個人。
兒童的工作 兒童也是一個工作者和生産者。
雖然他不能分擔成人的工作,但也有自己的困難和重要的任務,那就是造就自我的任務。
新生兒軟弱無力,不能到處走動,但這個幼小的兒童終将長大成人。
如果說成人經過無數智力的磨煉而變得足智多謀,那是因為他曾經是一個兒童。
是兒童經過漫長的時間塑造了成人。
而一個成人卻不能再進行類似的創造性工作。
成人與被排除在成人超自然的世界之外的兒童相比,也更加明顯地被排除在兒童的世界之外。
兒童的工作與成人的工作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是相反的。
兒童的工作是在兒童的心力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無意識的工作。
這種創造性的工作,使人聯想起《聖經》中對上帝造人的描述。
但人究竟是怎樣被造出來的呢?人來自一無所有,他是通過何種創造獲得智慧和力量的呢?我們可以從每一個兒童身上看到這種驚人創造的所有細節。
我們的眼睛每天都能看到這些奇迹的發生。
所有在上帝造人時發生的奇迹,都會在每一個新生兒身上再現出來。
因此,我們可以說:“兒童是成人之父。
”成人所有的力量都來自于上帝賦予兒童所要完成的秘密使命。
這使兒童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工作者,但他不可能僅靠休息和思考而長大成人。
相反,他一直在從事積極的工作,他是通過不斷地工作進行創造的。
我們還必須記住,兒童的工作環境也正是成人使用和改造的。
兒童通過練習得以成長。
他需要在外界環境中進行真正的創造性工作。
兒童的成長離不開做練習和運動。
兒童在外界的環境中,不斷協調自己的運動并且積累自己經曆的情感。
他以此來發展自己的智力。
兒童勤奮地學習如何說話,并開始為能夠開口說話做出不懈地努力。
同時,兒童還不知疲倦地學會了如何站立和到處奔跑。
在成長的過程中,兒童就像一個認真的學生一樣遵循自己的發展計劃,這就如同恒星也有自己的運行軌迹一樣。
事實上,我們可以預測兒童每一個發育階段的身高狀況,兒童的身高也會基本上符合人們的預測。
我們還知道兒童在5歲時的智力水平和8歲時所達到的智力水平。
因為兒童遵循大自然為他确定的成長計劃,所以我們還可以預測到他10歲時的身高和智力水平。
兒童通過不斷地努力、積累經驗、化解痛苦,以及成功地戰勝考驗與困難,使他的各種活動漸漸成熟完善起來。
成人可以為兒童創造一個好的外界環境,但是兒童是自己完善自己的。
兒童就像一個為達到目标而不斷奔跑的人。
因而,一個成人如果想完善自己,也應該像兒童一樣付出自己的努力。
我們成人與兒童是相互聯系的。
就兒童的活動領域而言,成人是他們的子孫和依賴者;正如對成人的活動領域而言,兒童是成人的子孫和依賴者一樣。
成人是一個領域的主人,但在另一個領域中兒童是主人。
兒童和成人都是國王,隻不過他們是不同王國的統治者而已。
兩種工作的比較 由于兒童的工作由行動和外界環境中實在的物體構成,因此我們可以對它們進行專門研究。
我們通過對兒童工作起因和方式的調查研究,就可以對兒童的工作和成人的工作進行比較。
但它們之間的相似是有限的,因為兒童和成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作目的,但是二者都不直接清楚這個目的,這個目的也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
所有的生物,甚至是植物,都需要借助外界環境
兒童與成人有組織的社會是毫不相幹的。
兒童的“王國”肯定不是“成人的世界”。
兒童對于成人建立在自然基礎上的人為世界來說,是一個陌生人。
兒童在成人的世界中是一個不合群的人,因為他不能适應這個社會,既不能對它的生産做出貢獻,也不能對它的體系結構産生影響。
更确切地說,他隻是一個打擾社會秩序的人。
兒童是不合群的,因為他隻要出現在成人的周圍,即使是在家中都會成為擾亂甯靜的根源。
兒童天生好動,并且總是活動個不停,這使他更加不适應成人的環境。
成人傾向于壓制兒童的活動。
由于成人不希望兒童打攪他們,或使他們心煩,他們就試圖讓兒童變得老實些。
成人把兒童送到托兒所或學校中。
兒童仿佛是被成人流放到那些地方去的,直到他們長大成人不再會給成人增添煩惱。
隻有到了那時,兒童才會被社會接納。
在此之前,他必須像一個被剝奪了公民權的人那樣服從成人的命令,并且不存在對這種命令的上訴。
兒童總是從一無所有開始,處于成人的管轄之内。
成人與兒童相比,就像上帝一樣偉大和強有力,兒童必須從他那裡獲得生活的必需品。
成人成了兒童的創造者、統治者、監護人和恩人。
沒有任何人像兒童依賴成人那樣完全依賴另一個人。
兒童的工作 兒童也是一個工作者和生産者。
雖然他不能分擔成人的工作,但也有自己的困難和重要的任務,那就是造就自我的任務。
新生兒軟弱無力,不能到處走動,但這個幼小的兒童終将長大成人。
如果說成人經過無數智力的磨煉而變得足智多謀,那是因為他曾經是一個兒童。
是兒童經過漫長的時間塑造了成人。
而一個成人卻不能再進行類似的創造性工作。
成人與被排除在成人超自然的世界之外的兒童相比,也更加明顯地被排除在兒童的世界之外。
兒童的工作與成人的工作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是相反的。
兒童的工作是在兒童的心力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無意識的工作。
這種創造性的工作,使人聯想起《聖經》中對上帝造人的描述。
但人究竟是怎樣被造出來的呢?人來自一無所有,他是通過何種創造獲得智慧和力量的呢?我們可以從每一個兒童身上看到這種驚人創造的所有細節。
我們的眼睛每天都能看到這些奇迹的發生。
所有在上帝造人時發生的奇迹,都會在每一個新生兒身上再現出來。
因此,我們可以說:“兒童是成人之父。
”成人所有的力量都來自于上帝賦予兒童所要完成的秘密使命。
這使兒童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工作者,但他不可能僅靠休息和思考而長大成人。
相反,他一直在從事積極的工作,他是通過不斷地工作進行創造的。
我們還必須記住,兒童的工作環境也正是成人使用和改造的。
兒童通過練習得以成長。
他需要在外界環境中進行真正的創造性工作。
兒童的成長離不開做練習和運動。
兒童在外界的環境中,不斷協調自己的運動并且積累自己經曆的情感。
他以此來發展自己的智力。
兒童勤奮地學習如何說話,并開始為能夠開口說話做出不懈地努力。
同時,兒童還不知疲倦地學會了如何站立和到處奔跑。
在成長的過程中,兒童就像一個認真的學生一樣遵循自己的發展計劃,這就如同恒星也有自己的運行軌迹一樣。
事實上,我們可以預測兒童每一個發育階段的身高狀況,兒童的身高也會基本上符合人們的預測。
我們還知道兒童在5歲時的智力水平和8歲時所達到的智力水平。
因為兒童遵循大自然為他确定的成長計劃,所以我們還可以預測到他10歲時的身高和智力水平。
兒童通過不斷地努力、積累經驗、化解痛苦,以及成功地戰勝考驗與困難,使他的各種活動漸漸成熟完善起來。
成人可以為兒童創造一個好的外界環境,但是兒童是自己完善自己的。
兒童就像一個為達到目标而不斷奔跑的人。
因而,一個成人如果想完善自己,也應該像兒童一樣付出自己的努力。
我們成人與兒童是相互聯系的。
就兒童的活動領域而言,成人是他們的子孫和依賴者;正如對成人的活動領域而言,兒童是成人的子孫和依賴者一樣。
成人是一個領域的主人,但在另一個領域中兒童是主人。
兒童和成人都是國王,隻不過他們是不同王國的統治者而已。
兩種工作的比較 由于兒童的工作由行動和外界環境中實在的物體構成,因此我們可以對它們進行專門研究。
我們通過對兒童工作起因和方式的調查研究,就可以對兒童的工作和成人的工作進行比較。
但它們之間的相似是有限的,因為兒童和成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作目的,但是二者都不直接清楚這個目的,這個目的也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
所有的生物,甚至是植物,都需要借助外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