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愛的智慧
關燈
小
中
大
慧”的敏感性。
相反,實際上是兒童在愛着成人。
他感到需要成人在他身邊,而且很高興地引起人們對他的注意:“看着我!和我呆在一起!” 晚上,當成人想去睡覺時,兒童就會向他呼喊,因為兒童愛他,不願看到他離開。
當我們去吃飯時,一個正被喂奶的孩子也要一起去,這并不是因為他想吃東西,而隻是因為他想留在我們身邊,看着我們。
成人卻沒意識到兒童對我們深深的愛。
但是我們應該記住,兒童在幼年時期對我們如此深沉的愛,當他長大後就會消失。
到那時誰還會像現在的這個孩子那樣愛我們呢?誰還會在睡覺前呼喊我們,并充滿深情地說:“和我呆在一起!”相反那時他隻會向我們不痛不癢地道聲“晚安”。
當我們吃飯時,誰還會僅僅為了看着我們而如此熱切地希望和我們呆在一起呢?然而我們卻因為不想接受這些愛而處處設防,我們應意識到我們将永遠也無法找到另一種同樣的愛了。
我們甚至喋喋不休地說:“我沒時間!我不能!我很忙!”然而在我們的意識深處卻是:“我必須改變兒童,不然的話,我終将成為他們的奴隸。
”我們想擺脫兒童的糾纏,這樣就可以做我們喜歡的事,如果擺脫了他們,我們就沒什麼不方便的了。
早晨,兒童進去喚醒他的父母,這對大人來說極為讨厭。
但如果不是愛,還會有什麼力量能促使兒童剛一醒來就去尋找他的父母呢?黎明的時候,當兒童早早地從床上爬起來,來到他還在熟睡的父母面前時,他似乎是想說:“勤快一些吧,天已經亮了,是早晨了!”但是,兒童走到他父母跟前,并不是想說這些話來教育他的父母,而隻是為了看一看他所愛的人。
也許父母的卧室仍然是暗的,門也緊關着,以便黎明的陽光不會打擾他們的酣睡。
兒童走過來并觸摸他的父母,父母卻抱怨說:“我們已經跟你講過多少次了,不要一大清早就來叫醒我們!”兒童是這樣回答的:“我沒有叫醒你們,我隻是想吻你們一下。
”實際上他想說:“我并不是想把你們從睡夢中叫醒,我隻是想看看你們。
” 是的,兒童的愛極為重要。
父母對一切都麻木了,需要一個新人去喚醒他們,用他們不再擁有的生機和活力再次激勵他們。
父母需要一個與他們行動不一緻的人,每天早晨對他們說:“開始新的生活!學會更好的生活吧!” 是的,更好的生活!感受愛的氣息! 沒有兒童對他們的幫助,成人将會頹廢。
如果成人不努力超越自我,他的心理就會慢慢生出硬繭,最終變得麻木冷漠。
我們想起了上帝最後的審判,當耶稣基督轉向那些可惡的人,那些在人間從來沒有用任何方法改變自我的人時,就責備他們說:“離我遠一些,你們這些可惡的人,因為我生病的時候,你們卻不來照顧我。
” 而他們會說:“但是,主啊!我們并沒看到你生病啊!” “無論何時,你們所看到的貧困或患病的人就是我。
給我走開,你們這些可惡的人,因為當我身陷囹圄的時候,你們卻不來看我。
” “但是,主啊!你什麼時候進過監獄呢?” “每一個身陷囹圄的人都是我。
” 《福音書》上這富有戲劇性的一幕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成人應該安慰耶稣的化身,即那些貧窮、被非難的和正在受苦的人。
如果我們把這個激動人心的場面用在兒童身上,就會發現,耶稣基督似乎也是兒童的化身。
“我愛你們。
早晨我來喚醒你們,你們卻拒絕我!” “但是,主啊!什麼時候你在早晨來喚醒我們,而我們又拒絕了你呢?” “當你的小孩來叫你們時,他就是我。
當他懇求你們不要離開他時,他就是我!” 愚蠢的人!是耶稣基督來喚醒我們,并教我們愛!但我們卻認為,這僅僅是兒童的任性,從而失掉了我們的愛心。
相反,實際上是兒童在愛着成人。
他感到需要成人在他身邊,而且很高興地引起人們對他的注意:“看着我!和我呆在一起!” 晚上,當成人想去睡覺時,兒童就會向他呼喊,因為兒童愛他,不願看到他離開。
當我們去吃飯時,一個正被喂奶的孩子也要一起去,這并不是因為他想吃東西,而隻是因為他想留在我們身邊,看着我們。
成人卻沒意識到兒童對我們深深的愛。
但是我們應該記住,兒童在幼年時期對我們如此深沉的愛,當他長大後就會消失。
到那時誰還會像現在的這個孩子那樣愛我們呢?誰還會在睡覺前呼喊我們,并充滿深情地說:“和我呆在一起!”相反那時他隻會向我們不痛不癢地道聲“晚安”。
當我們吃飯時,誰還會僅僅為了看着我們而如此熱切地希望和我們呆在一起呢?然而我們卻因為不想接受這些愛而處處設防,我們應意識到我們将永遠也無法找到另一種同樣的愛了。
我們甚至喋喋不休地說:“我沒時間!我不能!我很忙!”然而在我們的意識深處卻是:“我必須改變兒童,不然的話,我終将成為他們的奴隸。
”我們想擺脫兒童的糾纏,這樣就可以做我們喜歡的事,如果擺脫了他們,我們就沒什麼不方便的了。
早晨,兒童進去喚醒他的父母,這對大人來說極為讨厭。
但如果不是愛,還會有什麼力量能促使兒童剛一醒來就去尋找他的父母呢?黎明的時候,當兒童早早地從床上爬起來,來到他還在熟睡的父母面前時,他似乎是想說:“勤快一些吧,天已經亮了,是早晨了!”但是,兒童走到他父母跟前,并不是想說這些話來教育他的父母,而隻是為了看一看他所愛的人。
也許父母的卧室仍然是暗的,門也緊關着,以便黎明的陽光不會打擾他們的酣睡。
兒童走過來并觸摸他的父母,父母卻抱怨說:“我們已經跟你講過多少次了,不要一大清早就來叫醒我們!”兒童是這樣回答的:“我沒有叫醒你們,我隻是想吻你們一下。
”實際上他想說:“我并不是想把你們從睡夢中叫醒,我隻是想看看你們。
” 是的,兒童的愛極為重要。
父母對一切都麻木了,需要一個新人去喚醒他們,用他們不再擁有的生機和活力再次激勵他們。
父母需要一個與他們行動不一緻的人,每天早晨對他們說:“開始新的生活!學會更好的生活吧!” 是的,更好的生活!感受愛的氣息! 沒有兒童對他們的幫助,成人将會頹廢。
如果成人不努力超越自我,他的心理就會慢慢生出硬繭,最終變得麻木冷漠。
我們想起了上帝最後的審判,當耶稣基督轉向那些可惡的人,那些在人間從來沒有用任何方法改變自我的人時,就責備他們說:“離我遠一些,你們這些可惡的人,因為我生病的時候,你們卻不來照顧我。
” 而他們會說:“但是,主啊!我們并沒看到你生病啊!” “無論何時,你們所看到的貧困或患病的人就是我。
給我走開,你們這些可惡的人,因為當我身陷囹圄的時候,你們卻不來看我。
” “但是,主啊!你什麼時候進過監獄呢?” “每一個身陷囹圄的人都是我。
” 《福音書》上這富有戲劇性的一幕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成人應該安慰耶稣的化身,即那些貧窮、被非難的和正在受苦的人。
如果我們把這個激動人心的場面用在兒童身上,就會發現,耶稣基督似乎也是兒童的化身。
“我愛你們。
早晨我來喚醒你們,你們卻拒絕我!” “但是,主啊!什麼時候你在早晨來喚醒我們,而我們又拒絕了你呢?” “當你的小孩來叫你們時,他就是我。
當他懇求你們不要離開他時,他就是我!” 愚蠢的人!是耶稣基督來喚醒我們,并教我們愛!但我們卻認為,這僅僅是兒童的任性,從而失掉了我們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