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兒童智力的發展

關燈
欣喜并不是來自太陽或花朵,也不是來自她周圍豔麗的色彩。

     有一次,一個與那個小女孩年齡相仿的小男孩,也以一種類似的方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媽媽收集了許多色彩豔麗的明信片給他玩,這個孩子看起來很喜歡這些卡片,并拿來給我看。

    他用稚嫩的聲音對我說:“叭——叭”,意思就是“汽車”。

    我意識到他想給我看汽車的圖片。

     這個小孩擁有許多各種各樣美麗的圖片。

    顯然,他母親收集這些東西是為了讓他高興,同時也可以教給孩子一些知識。

     這些明信片上有蜜蜂、獅子、長頸鹿和猴子等各種動物的圖案。

    有些明信片上有各種鳥兒和會讓兒童感興趣的家畜——綿羊、貓、驢子、馬和母牛的圖案。

    還有些卡片上印有各種風景和景物,上面有房子、動物和人等。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在所有收藏的明信片中并沒有汽車的圖片。

    我對孩子說:“我沒有看到汽車”。

    他看了看我,然後挑了一張明信片并得意洋洋地說:“在這兒呢!”在卡片的中間,是一隻美麗的獵犬,遠處有一個肩上扛着槍的獵人,在一個角落裡可以看到一座小屋和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在這條小路上可以看到一個黑點兒。

    小孩用他的手指着黑點兒說:“叭——叭”,盡管那個黑點兒小得幾乎看不見,但我可以看出那确實是一輛汽車。

    這輛車畫得如此之小,以至于很難被發現。

    然而,正因為它小,才引起了孩子的興趣,并指給我看。

     我想,也許他的注意力并沒有被吸引到明信片上那些漂亮和有趣的東西上。

    我挑出一張畫有長頸鹿的明信片對他解釋道:“看這長長的脖子。

    ”小孩卻認真地回答:“長頸鹿。

    ”我沒有勇氣再繼續講下去了。

     可以這樣說,在兒童1歲多的時候,大自然會引導兒童的智力,使他們更進一步發展,直到獲得所有的知識。

     下面還有一些其他的例子。

    有一次,我給一個20個月大的小男孩看一本成人看的書。

    這本書很美麗,是由古斯塔夫·多雷畫插圖的《新約全書》。

    書中印了一幅畫,是拉斐爾所畫的《主顯聖容》。

    我讓他看了一幅耶稣召喚小孩到他身邊去的畫,并解釋說:“這個小孩在耶稣的懷裡,你看其他的小孩把頭靠着耶稣,所有的小孩都仰視他、愛戴他。

    ” 這個孩子的臉上沒有絲毫感興趣的樣子。

    這時,他開始扭動起來,好像我沒有照看他。

    我開始翻書查找另一個圖片。

    突然,這個小男孩說道:“他在睡覺。

    ” 我對這個小孩說的話迷惑不解。

    我問他:“誰在睡覺?” 小孩認真地回答說:“耶稣,是耶稣在睡覺。

    ”他示意我把書翻回到那一頁,自己去看個清楚。

     我再仔細看這幅畫,看到耶稣正俯視着孩子們。

    他的眼睑下垂,就像一個人在睡覺。

    可見這個小孩被成人根本不去注意的細節吸引了。

     我繼續講解圖片,并停留在一幅畫有耶稣主顯聖容的圖片上。

    我說:“看,耶稣升天了,人們驚恐萬狀。

    你看這個小男孩怎樣轉動着眼睛,這個婦女怎樣伸出手臂。

    ”我意識到我沒能選擇合适的圖片,我的講解也無法吸引他的注意力。

    但我感興趣的是去發現小孩和成人對這樣一幅複雜畫面的不同反應。

    這個小孩隻是輕輕地咕哝了一串,似乎在說:“嗯,繼續往下翻。

    ”他的小臉上沒有表現出絲毫的興趣。

    我又接着往下翻,這時看到他抓起挂在脖子上的一個類似兔子的飾物,然後叫了聲:“小兔子”!我以為他被那個小飾物吸引住了,但他又示意我往回翻。

    我照着他的話做了,發現在《主顯聖容》這幅畫的一側,确實有一隻小兔子。

    有誰曾注意過這隻小兔子呢?很明顯,兒童與成人具有截然不同的視角,這不僅僅是程度的問題而且也是年齡大小的差距。

     成年人總是想給三四歲的兒童看些普通的東西,好像他們以前什麼也沒看過似的。

    但這樣做一定很費力,就像一個人大喊大叫,以讓聾子聽到他說話一樣。

    當這個人費盡了力,想讓他聽到說話後,他會聽到一句抗議:“我一點也不聾。

    ” 成年人總以為兒童隻對華麗的東西、鮮豔的色彩和震耳的聲音敏感,于是就用這些東西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

    我們都注意到兒童是怎樣被歌曲、鐘聲、風中的彩旗、明亮的燈光所吸引的。

    但這些強烈的吸引力是外在的和轉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