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兒童智力的發展

關燈
兒終于認識到,在屋子裡有一個不同于他的母親、保姆及家裡其他女人的人。

    但這個嬰兒卻從來沒見過兩個男人在一起,顯然,他認為這個家裡隻有一個男人。

    當他突然遇到兩個男人在一起時,他就變得警覺了起來。

     嬰兒在他周圍的混亂環境中,認出過一個男人,然而當他遇到另一個男人時,他發現自己一開始弄錯了。

    當他在具體化的過程中努力時,盡管他隻有4個星期大,但已經感覺到了人類理性的不可靠。

     如果這兩個男人沒有意識到兒童一出生就存在着心理生活,他們就不會在兒童獲得更多意識的時候幫助他。

     從更大一點的兒童中也可以舉出例證。

    一個6個月大的兒童坐在地闆上玩一個枕頭。

    枕頭上飾有花朵和兒童的圖案,那個小孩正起勁兒地聞着上面的花兒,并且親吻上面的兒童。

    照管他的保姆沒有受過專門的指導,她認為如果讓小孩聞或親吻其他的東西,也能令這個孩子高興。

    于是,她急忙又拿來各種東西對小孩說:“聞這個,吻那個!”但結果是,小孩子的心靈被搞亂了。

    因為他正通過認識圖案并用記憶來組織自己的思想,以幸福、平靜地進行内部建構的工作。

    但他為獲得内部和諧所進行的神秘努力被成人打斷了,而成人卻還不明白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成年人突然打斷兒童的思緒或企圖讓他分心時,他就會阻礙兒童這種内部的艱難工作。

    他們拉起兒童的小手,親他或試圖讓他睡覺,而不考慮他特有的心理發展。

    由于這種無知,成人可能會壓抑兒童的基本需求。

     另一方面,讓兒童保留他所獲得的清晰印象是絕對必要的,因為他隻有獲得清晰的印象,并對它們進行區分,才能發展自己的智力。

     一位兒童營養專家做過一項有趣的實驗。

    他開了一家診所,通過實驗,得出一個結論:兒童的飲食必須考慮個人的因素。

    同一種食品可能對這個嬰兒有益,但對另一個嬰兒則可能有害。

    同時他發現,至少兒童在一定年齡之前,沒有什麼能比母乳更适合所有兒童。

    他的診所無論從形式還是審美方面都是一個典範。

    他的主張對6個月以下的兒童産生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對6個月以上的兒童卻是失敗的。

    這的确是個謎,因為對這麼大的兒童進行喂飯要比給6個月以下的兒童容易得多。

     有一些貧困的母親由于無法給自己的孩子喂奶,便去詢問這位教授如何正确喂養孩子。

    教授專為她們開了門診部。

    但是這些貧困家庭的孩子,并沒有像那些住在診所裡的兒童那樣,在6個月以後表現出失調的症狀。

    經過反複觀察之後,教授終于認識到,在這種現象的背後必定存在着心理因素的影響。

    他認識到,他診所裡的那些6個月以上大的兒童得了一種病,即“由于缺乏心靈營養而引起的倦怠”。

    當他給那些兒童提供娛樂和消遣,不再讓他們獨自在診所的院子裡散步,并把他們帶到讓他們覺得新奇的地方去時,孩子們都恢複了健康。

     大量的實驗表明,不到1歲的兒童能夠對他周圍的事物形成清晰的印象,并且能從圖片中認出它們。

    但需要進一步注意的是,兒童一旦獲得了這些印象,就會很快對它們失去興趣。

     從第二年開始,兒童不再對漂亮的物體和鮮豔的色彩喜不自禁,而這種狂喜恰恰是敏感期的特征。

    他們開始對我們不留心的小物體感興趣。

    我們甚至可以說,他們對那些不起眼的東西,對我們不容易察覺到的東西開始感興趣了。

     在一個15個月大的小女孩身上,我第一次發現了這種敏感性。

    我聽見她在花園裡哈哈大笑,這對一個小孩來說是很不尋常的。

    她坐在院子裡的台價上,帶着一副心馳神往的神态。

    附近有一個美麗的花壇種滿了天藍的葵花,在驕陽下顯得十分豔麗。

    但這個小孩并沒有看花兒,而是眼睛緊盯着地上,那裡顯然沒什麼可看的。

    我被她那種奇妙的、不可捉摸的樣子打動了。

    我慢慢地走近她,仔細觀察那塊磚,但沒看到任何特别的東西。

    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時,小女孩用鄭重其事的口吻對我說:“那裡有個小東西在動”。

    在她的指點下,我看到了一個微小得幾乎看不見的昆蟲,顔色與磚塊一樣,正在上面迅速地跑着。

    引起孩子興趣的就是這樣一個會跑動的小東西。

    這個小孩子由于驚喜而發出的歡呼聲,遠比平時大得多。

    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