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心靈的胚胎

關燈
,生産它們比較緩慢并且它們個個不同。

    每一件手工生産産品的價值所在,就在于它上面留有生産者精心制作的印迹。

    比如,一件物品表現了刺繡工的技術,而另一件物品則體現了大藝術家的天才創作。

     如果我們把這一比較擴展到生物範圍,也許可以下這樣的結論。

    人與動物之間的差異就在于:動物就像成批生産的物品,每個個體都具有此物種的特性。

    與之相比,人就如同手工制作的物品,每個人都有所不同。

    每個人都有他的獨特之處,就像一件與衆不同的藝術品。

    但這需花費更多的精力和心血。

    在成品沒有公之于衆之前,必須完成較獨特的工作。

    那不是對現有産品進行簡單複制,而是積極進行革新和創造。

    當這個産品最終問世時,它就會讓人覺得驚訝和不可思議。

    就像一幅傑作,傾注了藝術家的思想情感,而在向公衆展出之前,它一直藏在藝術家的畫室裡。

     人的個性形成是實體化的一項秘密工作,而兒童是一個謎。

    我們知道兒童擁有最豐富的潛力,但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是他将如何發展。

    他隻有根據自己的意願才能實體化。

     人們通常所說的“肉體”是“由意志所控制的肌肉”的複合體。

    沒有這些與人類精神緊密相關的肉體,人的意志也将無能為力。

    如果沒有運動的媒體“肌肉”,那麼任何生物——即使最低等的昆蟲——也無法運動。

    在高級生物中,尤其是人類,肌肉如此繁多複雜,以緻解剖學家說:“一個學生對所有肌肉至少必須研究7遍,才能對它們有初步的認識。

    ” 各種類型的肌肉彼此配合,才能完成最複雜的活動。

    一些肌肉主動,而另一些則處于被動狀态。

    它們時而一起工作,時而相互排斥。

    一種抑制總是伴随着一種驅動力以及對這種抑制的調整。

    許多肌肉一起協調工作,才能完成最複雜的動作。

    例如,雜技演員的表演,以及把最細微的動作傳遞到琴弦上的小提琴家的演奏,就是如此。

    每一動作以及動作的調整都需要其組成部分同時行動,每一塊肌肉都将參與工作,從而使動作趨于完美。

     但是,人們卻從不相信人類的本能。

    而能夠指引人類發展的,恰恰是隐藏于兒童中的一種個人能量。

    兒童的精神生活是獨立于、優先于和能夠激發所有外部活動的。

     僅僅因為嬰幼兒不能站立,或者不能自然地協調他的運動,就認為他的肌肉軟弱無力,這是錯誤的。

    一個新生兒在移動他的四肢時,顯示了他肌肉的力量。

    吸吮和吞咽是複雜的活動,它包含了大量的肌肉協調動作。

    初生的嬰兒也能像其他動物一樣完成這些動作,隻是在其他的活動中,嬰兒不再受本能的束縛而已。

    不過就嬰兒而言,本能所支配的動作并不占主導地位。

    當他的肌肉在變得越來越有力的同時,也在等待着意志的支配和調遣。

    兒童不僅作為人類的一個成員,而且也作為一個人在發展。

    我們知道,他必然能夠說話和直立行走,但他也必将表現出自己獨特的個性。

     當那些小動物還是幼崽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清楚它長大後會是什麼樣。

    瞪羚的腿将是輕快和敏捷的,大象的腳步将是笨拙和沉重的,老虎會變得兇猛,而兔子将是膽小的食草動物。

    但是,不同的人長大後卻千差萬别。

    他們在嬰兒時期明顯的弱小狀态,實際上是孕育各種不同個性的溫床。

    他在幼兒時含糊的聲音終将會成為一種語言,盡管當時還不知是哪種語言。

    他将盡力去注意他周圍的人,模仿他聽到的聲音,起初是音節,然後是詞,并由此學會了說話。

    在與外界環境接觸的過程中,他會積極調動自己的意志,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他成為了自己的創造者。

     哲學家們一直對嬰兒出生後的這種孤弱狀态很感興趣,而我們的教師和醫生直到現在卻對此漠不關心。

    如同許多其他隐藏在潛意識裡的東西一樣,嬰兒的這種狀态也僅僅被他們認為是沒有任何特殊意義的一個事實而已。

     然而,這種态度會危害兒童的精神生活。

    它使人們誤以為不僅嬰兒的肌肉不活躍,而且嬰兒本身也是軟弱遲鈍的,沒有自己的精神生活。

    為此,成年人便自以為是地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