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阿爾卑斯山上的屍體
關燈
小
中
大
濑沼律師的物品嗎?”井手問律師的弟弟。
“不是,不是家兄的,我也沒見過這些物品。
”律師的弟弟否認道。
這些物品并不是新的,也不像是律師在半路上買的,而是别人用過多次的舊物。
換句話說,這些穿在律師身上的衣物,都是向别人借來的。
井手警部補這樣推測,綁走濑沼律師的那夥綁匪,把自己的衣物穿在律師身上,然後把他帶進木曾的山裡,并将他推落斷崖緻死。
當然,這隻是一種假設。
“請立即解剖,查明确切的死亡原因。
”警部補要求道。
警部補心想,如果在東京的話,該有多方便。
像這種死于非命的屍體,都可以送到東京都監察醫務院解剖,但在這麼偏僻的醫院裡,會有高明的法醫嗎?他為此開始先入為主地擔憂了起來。
親自執刀的院長,是個頭發半白、儀表堂堂的人。
他先口述屍體的外觀狀況,由助手負責記錄,然後以超乎警部補意料的熟練刀法劃開屍體的體腔,并口述内髒器官的狀況,再由助手記錄,然後對一旁的警部補說:“這個人似乎有過度饑餓的現象,待會兒我會檢查一下胃部。
” 說完,院長取下肝、胃、肺的切片,交代助手拿去稱重。
内髒檢視完畢後,院長又切開了頭蓋骨。
淡褐色的腦漿,皺褶整齊勻稱,上面覆着一層像薄紙的腦膜,宛如用蠟紙包覆的高級水果。
“院長,這裡請您仔細檢查一下。
” 警部補說完,戴着口罩的院長點點頭。
院長俯下身子仔細檢查,用指尖戳了戳,告訴助手:“皮下沒有出血。
”然後又檢視腦漿的狀況說,“沒有遭受外力撞擊。
” “院長,這是怎麼回事?”警部補問道。
“一般來說,後腦勺若遭受外力撞擊,皮下會有出血現象,但這個人沒有流半滴血。
腦漿這東西的質地很軟,若受到巨大沖擊,相對的一邊就會出現受創征候,這裡看不出來。
” “這是腦震蕩特有的征候嗎?” “是的。
” “為什麼沒有這些症狀呢?” “沒有這些症狀,也可能引起腦震蕩。
解剖腦震蕩的病例,查不出原因是常有的事。
不過,皮下沒有出血,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受到這麼大的撞擊,理應會有出血現象。
” 醫生檢查完腦部,又切開心髒,突然露出驚訝的神情。
他吩咐助手說:“喂,量一下體溫。
” 助手拿着溫度計從死者的肛門插入測量,沒多久,向醫生報告體溫結果,醫生微微地點點頭。
“這是凍死的征候。
” “咦?是凍死的?”警部補睜大眼睛問道。
“他的體溫很低,心髒裡面的血色左右差異很大,左邊赤紅,右邊微黑。
很像是凍死的症狀。
” 警部補聽到醫生這麼說,不由得想起發現屍體的前一天确實有台風來襲。
待在海拔一千五百米的深山裡,整夜遭受暴雨淋打,有可能被凍死。
他心想,待會兒要詢問氣象局,當晚現場的溫度降到幾度。
“這麼說,死因是凍死,不是腦震蕩?”警部補問道。
“至于是不是凍死的,目前還不能确定,隻能說是接近這種症狀。
”醫生說着,又打開胃,“真幹淨啊,沒有任何消化物,肯定餓了很久,而且是極度疲勞。
” 醫生又檢視腸子,腸道也很幹淨。
不過,檢視大腸下端時,他又露出詫異的表情,用小鉗子夾出一顆黑色微粒。
大腸裡積存着許多這樣的東西。
“這是什麼東西?”警部補探視着問道。
“小的是野草莓,大的是通草籽。
”醫生這樣回答之後,側頭思索了一下,做判斷說,“井手先生,死因應該是餓死比較恰當。
” “什麼?是餓死的?”警部補露出驚愕的神情。
二 醫生判定遇難者死于饑餓,井手警部補感到意外。
他始終認為濑沼律師是跌落斷崖的斜坡,頭部受到劇烈撞擊緻死的。
實際上,後腦處的确有一道深零點五厘米、長兩厘米的傷口。
“餓死?院長,您能不能再詳細解釋一下餓死的原因?”警部補站在院長身旁問道。
他思忖着,造成摔死和餓死的條件是完全不同的。
該不會是這個鄉下醫生缺乏法醫的專業素養吧?畢竟這個醫生的專業不是法醫,難怪他要如此質疑。
“首先,胃裡沒有任何東西,腸道裡也很幹淨。
”醫生将切開的胃和腸給警部補看,“您看,腸子下方隻有些許消化物的殘渣,至少表示死者處于饑餓狀态,這就是根據。
” 接着,醫生指着從消化物中取出裝入玻璃容器的野草莓和通草籽說:“這些種子沒有消化,還保存着原來的形狀,可以想見,這個人已經餓了很久,餓到随手采食野生果實,也許還吃過樹根或青蛙之類的生物。
” “那麼,人要幾天不吃東西才會餓死?” “長可拖到二十幾天,短則兩三天。
不過,要看是什麼樣的條件。
” “請您解釋一下短期緻死的條件。
”警部補問道。
大概是警部補問得可笑,醫生眼裡露出笑意。
“說到短期緻死,精神上受到打擊也會加速死亡。
比如恐懼、焦慮或極度恐慌,等等。
” “原來如此。
”警部補想象濑沼律師獨自在山中徘徊的情景。
“此外,氣候寒冷也會加速死亡。
方才我提到他有凍死的症狀,因為他的體溫很低。
在深山裡整夜受到暴風雨吹淋,難免會變成這樣。
” 這時候,刑警打電話到松本氣象站詢問,向警部補回報說,台風經過當晚,木曾附近一千米以上的高山,最低氣溫降到七攝氏度左右。
“我說得沒錯吧?氣溫降到這麼低,加上暴雨淋打,結果必然是如此。
”醫生在一旁說道。
飯盒裡沒有一顆米粒,背包裡也空無一物。
背包裡不可能沒裝東西,應該裝過罐頭之類的食品,吃完以後丢掉了。
這樣看來,他确實是餓死的。
“院長,死亡時間有三十個小時嗎?”最早驗屍的警醫問道。
“是的。
以昨天勘驗的時間點來看,超過三十個小時了。
”院長同意警醫的看法。
警部補露出思索的神情。
如果時間吻合的話,濑沼律師很可能死于台風當晚的十一點到十二點之間。
假如他餓了三四天,那麼他在山裡徘徊就超過五六天了。
濑沼律師為什麼會獨自在山裡徘徊呢?井手警部補想不出其中原因。
這期間,醫生又切開内髒的各部分。
他嘟囔了一下,耳尖的警部補立刻上前問道:“院長,什麼事?” “你看,他的膀胱。
”院長指着膀胱說,“尿液非常少。
通常人饑餓的時候,都會拼命喝水,但他的尿液實在很少,而且其他髒器也是幹的。
” 醫生吩咐助手把尿液裝進量杯裡,量杯上有刻度,助手看着刻度說尿量為四毫升。
“尿量稀少與死因有關嗎?”警部補問道。
“是沒有直接關系。
不過,水喝得太少,會增加饑餓感。
” 濑沼律師為什麼不喝水?當晚山上的降雨量為四百二十毫米,不可能沒水可喝。
這時候,始終站着聽他們對話的福島警局警部補說道:“不,我認為死者原本很想喝水,但是雨下得太大,那裡的地形全是岩層,雨水很快就流到山下,沒辦法形成水窪。
不過,發現死者的現場下方,卻有一個水潭。
這是我的想象,濑沼先生可能想走到水潭處取水來喝。
人渴的時候,都想喝水,加上他當時又餓又疲憊,走路不穩,不慎摔落到岩石上。
” 井手警部補聽着,覺得這個推論有道理。
濑沼摔落之後,不管有沒有造成腦震蕩,人已經無法動彈,在那種情況下,寒冷會加速濑沼的饑餓感。
這時候,井手警部補應該想到更重要的事,可是他卻疏忽了。
警部補隻專注于推測濑沼律師為什麼非得攀登木曾的深山,于是他問濑沼律師的弟弟:“濑沼先生是否經常爬山?” “不,家兄根本沒有這種
“不是,不是家兄的,我也沒見過這些物品。
”律師的弟弟否認道。
這些物品并不是新的,也不像是律師在半路上買的,而是别人用過多次的舊物。
換句話說,這些穿在律師身上的衣物,都是向别人借來的。
井手警部補這樣推測,綁走濑沼律師的那夥綁匪,把自己的衣物穿在律師身上,然後把他帶進木曾的山裡,并将他推落斷崖緻死。
當然,這隻是一種假設。
“請立即解剖,查明确切的死亡原因。
”警部補要求道。
警部補心想,如果在東京的話,該有多方便。
像這種死于非命的屍體,都可以送到東京都監察醫務院解剖,但在這麼偏僻的醫院裡,會有高明的法醫嗎?他為此開始先入為主地擔憂了起來。
親自執刀的院長,是個頭發半白、儀表堂堂的人。
他先口述屍體的外觀狀況,由助手負責記錄,然後以超乎警部補意料的熟練刀法劃開屍體的體腔,并口述内髒器官的狀況,再由助手記錄,然後對一旁的警部補說:“這個人似乎有過度饑餓的現象,待會兒我會檢查一下胃部。
” 說完,院長取下肝、胃、肺的切片,交代助手拿去稱重。
内髒檢視完畢後,院長又切開了頭蓋骨。
淡褐色的腦漿,皺褶整齊勻稱,上面覆着一層像薄紙的腦膜,宛如用蠟紙包覆的高級水果。
“院長,這裡請您仔細檢查一下。
” 警部補說完,戴着口罩的院長點點頭。
院長俯下身子仔細檢查,用指尖戳了戳,告訴助手:“皮下沒有出血。
”然後又檢視腦漿的狀況說,“沒有遭受外力撞擊。
” “院長,這是怎麼回事?”警部補問道。
“一般來說,後腦勺若遭受外力撞擊,皮下會有出血現象,但這個人沒有流半滴血。
腦漿這東西的質地很軟,若受到巨大沖擊,相對的一邊就會出現受創征候,這裡看不出來。
” “這是腦震蕩特有的征候嗎?” “是的。
” “為什麼沒有這些症狀呢?” “沒有這些症狀,也可能引起腦震蕩。
解剖腦震蕩的病例,查不出原因是常有的事。
不過,皮下沒有出血,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受到這麼大的撞擊,理應會有出血現象。
” 醫生檢查完腦部,又切開心髒,突然露出驚訝的神情。
他吩咐助手說:“喂,量一下體溫。
” 助手拿着溫度計從死者的肛門插入測量,沒多久,向醫生報告體溫結果,醫生微微地點點頭。
“這是凍死的征候。
” “咦?是凍死的?”警部補睜大眼睛問道。
“他的體溫很低,心髒裡面的血色左右差異很大,左邊赤紅,右邊微黑。
很像是凍死的症狀。
” 警部補聽到醫生這麼說,不由得想起發現屍體的前一天确實有台風來襲。
待在海拔一千五百米的深山裡,整夜遭受暴雨淋打,有可能被凍死。
他心想,待會兒要詢問氣象局,當晚現場的溫度降到幾度。
“這麼說,死因是凍死,不是腦震蕩?”警部補問道。
“至于是不是凍死的,目前還不能确定,隻能說是接近這種症狀。
”醫生說着,又打開胃,“真幹淨啊,沒有任何消化物,肯定餓了很久,而且是極度疲勞。
” 醫生又檢視腸子,腸道也很幹淨。
不過,檢視大腸下端時,他又露出詫異的表情,用小鉗子夾出一顆黑色微粒。
大腸裡積存着許多這樣的東西。
“這是什麼東西?”警部補探視着問道。
“小的是野草莓,大的是通草籽。
”醫生這樣回答之後,側頭思索了一下,做判斷說,“井手先生,死因應該是餓死比較恰當。
” “什麼?是餓死的?”警部補露出驚愕的神情。
二 醫生判定遇難者死于饑餓,井手警部補感到意外。
他始終認為濑沼律師是跌落斷崖的斜坡,頭部受到劇烈撞擊緻死的。
實際上,後腦處的确有一道深零點五厘米、長兩厘米的傷口。
“餓死?院長,您能不能再詳細解釋一下餓死的原因?”警部補站在院長身旁問道。
他思忖着,造成摔死和餓死的條件是完全不同的。
該不會是這個鄉下醫生缺乏法醫的專業素養吧?畢竟這個醫生的專業不是法醫,難怪他要如此質疑。
“首先,胃裡沒有任何東西,腸道裡也很幹淨。
”醫生将切開的胃和腸給警部補看,“您看,腸子下方隻有些許消化物的殘渣,至少表示死者處于饑餓狀态,這就是根據。
” 接着,醫生指着從消化物中取出裝入玻璃容器的野草莓和通草籽說:“這些種子沒有消化,還保存着原來的形狀,可以想見,這個人已經餓了很久,餓到随手采食野生果實,也許還吃過樹根或青蛙之類的生物。
” “那麼,人要幾天不吃東西才會餓死?” “長可拖到二十幾天,短則兩三天。
不過,要看是什麼樣的條件。
” “請您解釋一下短期緻死的條件。
”警部補問道。
大概是警部補問得可笑,醫生眼裡露出笑意。
“說到短期緻死,精神上受到打擊也會加速死亡。
比如恐懼、焦慮或極度恐慌,等等。
” “原來如此。
”警部補想象濑沼律師獨自在山中徘徊的情景。
“此外,氣候寒冷也會加速死亡。
方才我提到他有凍死的症狀,因為他的體溫很低。
在深山裡整夜受到暴風雨吹淋,難免會變成這樣。
” 這時候,刑警打電話到松本氣象站詢問,向警部補回報說,台風經過當晚,木曾附近一千米以上的高山,最低氣溫降到七攝氏度左右。
“我說得沒錯吧?氣溫降到這麼低,加上暴雨淋打,結果必然是如此。
”醫生在一旁說道。
飯盒裡沒有一顆米粒,背包裡也空無一物。
背包裡不可能沒裝東西,應該裝過罐頭之類的食品,吃完以後丢掉了。
這樣看來,他确實是餓死的。
“院長,死亡時間有三十個小時嗎?”最早驗屍的警醫問道。
“是的。
以昨天勘驗的時間點來看,超過三十個小時了。
”院長同意警醫的看法。
警部補露出思索的神情。
如果時間吻合的話,濑沼律師很可能死于台風當晚的十一點到十二點之間。
假如他餓了三四天,那麼他在山裡徘徊就超過五六天了。
濑沼律師為什麼會獨自在山裡徘徊呢?井手警部補想不出其中原因。
這期間,醫生又切開内髒的各部分。
他嘟囔了一下,耳尖的警部補立刻上前問道:“院長,什麼事?” “你看,他的膀胱。
”院長指着膀胱說,“尿液非常少。
通常人饑餓的時候,都會拼命喝水,但他的尿液實在很少,而且其他髒器也是幹的。
” 醫生吩咐助手把尿液裝進量杯裡,量杯上有刻度,助手看着刻度說尿量為四毫升。
“尿量稀少與死因有關嗎?”警部補問道。
“是沒有直接關系。
不過,水喝得太少,會增加饑餓感。
” 濑沼律師為什麼不喝水?當晚山上的降雨量為四百二十毫米,不可能沒水可喝。
這時候,始終站着聽他們對話的福島警局警部補說道:“不,我認為死者原本很想喝水,但是雨下得太大,那裡的地形全是岩層,雨水很快就流到山下,沒辦法形成水窪。
不過,發現死者的現場下方,卻有一個水潭。
這是我的想象,濑沼先生可能想走到水潭處取水來喝。
人渴的時候,都想喝水,加上他當時又餓又疲憊,走路不穩,不慎摔落到岩石上。
” 井手警部補聽着,覺得這個推論有道理。
濑沼摔落之後,不管有沒有造成腦震蕩,人已經無法動彈,在那種情況下,寒冷會加速濑沼的饑餓感。
這時候,井手警部補應該想到更重要的事,可是他卻疏忽了。
警部補隻專注于推測濑沼律師為什麼非得攀登木曾的深山,于是他問濑沼律師的弟弟:“濑沼先生是否經常爬山?” “不,家兄根本沒有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