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半夜将至,羅森布施長歎一口氣,關掉了那個手繪本,他之前正在畫着馬頭肖像和服裝铠甲之間的空白篇頁中寫詩,然後正要将最後一滴烏藤堡紅葡萄酒喝幹。
三個多小時以來,他就坐在同一個地方,在一間小啤酒屋的角落裡,由于屋外景色迷人,一些常客今夜都無暇光顧此地,而來此之人,也如往日一般,自顧喝酒。
要推測我們的朋友為何到此地,一點都不難。
首先,他在此絕不會遇上認識的人;其次,也許是無意中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又或許是一個剛被從“天堂”裡趕出來的人,強烈地想要來此,借另一個亞當安慰自己,逃脫這場角逐的宿命。
就這個目的而言,他似乎大獲全勝,部分因為紅烏藤酒那無罪的力量,而這個絕望的男人喝幹了整整兩瓶多;部分是由于缪斯慰藉人心的影響。
羅森布施在繪本上寫的是一首悲傷的詩;是為扭曲的世界所寫的一首悲傷挽歌,它冷酷般的現實,是他自身命運的寫照,最後,還有,是他絕望愛情的寫照。
任何懂得讀詩的人,都能夠輕易從這首詩中讀出慰藉:詩中的精彩鳴響并沒有讓作者的生命危在旦夕。
事實是,他的靈魂屬于那些精緻串聯起的浪漫靈魂,它們将不斷遭受一些心靈或幻想的溫和發炎看作是一種道德責任。
可一般原則下,發炎的症狀越是慢性化,危險也就越小。
不幸的是,在我們這首散文詩歌裡,存在着另一種使其境況變得不容樂觀的情況。
盡管,從性情上說,他易遭受強烈的災難,可另一方面,他又感到一種莫名的行動欲望,這種欲望使他不滿足于僅僅站在遠處遙觀生活。
缺乏生活的勇氣——因為他瘦弱而膽小——讓他感到,加強精神膽量的鍛煉、為被另一個人棄之一邊的幻想畫上一個美好的結局,或是通過一些冒險的事來解釋它,這些都是義不容辭的事。
愛情的Dénouements(德語:結局)對他來說如此糟糕,他也許會洩氣;他的朋友也曾告訴他這樣做的戲劇性後果。
可他全然不顧這些,一意孤行地邁出了生命中最兇險的一步,他小心翼翼地做着一些勇武、同時又實際的事。
隻能勉強度日的他,竟成了富有的典型的慕尼黑家庭的起訴者,他絲毫不敢以此事開玩笑。
他自己也道不明,為何在這特定的情況下,事情會走向這種極端。
很長一段時間内,事情都不按正常的程序發展;首先,在那條狹窄的小巷裡,人們透過窗戶相互交換着眼神;緊接着,崇敬之禮以短行詩歌的形式秘密地傳遞,還有對于慕尼黑日報的花哨的贊頌,最新消息。
伴随着這些情感的流露,街道上也開始有人秘密行事,于是便成了期望中的熟人,而結果是在瑪麗恩廣場的“黑暗拱道”下進行一番大膽的愛的告白。
她面頰绯紅,笑意盈盈,不住點頭,上下打量,那個親愛的孩子以如此純熟之筆畫出了這些線條,以至于她拒絕分散哪怕一點兒注意來鼓勵他。
她将整件事當做一個笑話,而一刻都沒有認真看待。
那個儀表堂堂且風度翩翩的畫家,發現他漂亮女鄰居眼裡有着難掩的愛慕之情。
她甚至曾請求他勤奮地練習長笛。
他若奏不出那實實在在令人心碎的旋律,她便無法安然入睡。
除此之外,她清楚地知道該從藝術家那裡期待些什麼,她心存疑慮的隻是那首他從别處書裡抄送給她的那首優美的詩。
羅森布施為她的疑慮感到沾沾自喜,而非受傷;可這仍不能讓事情有所進展,而當他對于新鮮刺激和行為變化的戲劇性天性接收到來自另一領
三個多小時以來,他就坐在同一個地方,在一間小啤酒屋的角落裡,由于屋外景色迷人,一些常客今夜都無暇光顧此地,而來此之人,也如往日一般,自顧喝酒。
要推測我們的朋友為何到此地,一點都不難。
首先,他在此絕不會遇上認識的人;其次,也許是無意中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又或許是一個剛被從“天堂”裡趕出來的人,強烈地想要來此,借另一個亞當安慰自己,逃脫這場角逐的宿命。
就這個目的而言,他似乎大獲全勝,部分因為紅烏藤酒那無罪的力量,而這個絕望的男人喝幹了整整兩瓶多;部分是由于缪斯慰藉人心的影響。
羅森布施在繪本上寫的是一首悲傷的詩;是為扭曲的世界所寫的一首悲傷挽歌,它冷酷般的現實,是他自身命運的寫照,最後,還有,是他絕望愛情的寫照。
任何懂得讀詩的人,都能夠輕易從這首詩中讀出慰藉:詩中的精彩鳴響并沒有讓作者的生命危在旦夕。
事實是,他的靈魂屬于那些精緻串聯起的浪漫靈魂,它們将不斷遭受一些心靈或幻想的溫和發炎看作是一種道德責任。
可一般原則下,發炎的症狀越是慢性化,危險也就越小。
不幸的是,在我們這首散文詩歌裡,存在着另一種使其境況變得不容樂觀的情況。
盡管,從性情上說,他易遭受強烈的災難,可另一方面,他又感到一種莫名的行動欲望,這種欲望使他不滿足于僅僅站在遠處遙觀生活。
缺乏生活的勇氣——因為他瘦弱而膽小——讓他感到,加強精神膽量的鍛煉、為被另一個人棄之一邊的幻想畫上一個美好的結局,或是通過一些冒險的事來解釋它,這些都是義不容辭的事。
愛情的Dénouements(德語:結局)對他來說如此糟糕,他也許會洩氣;他的朋友也曾告訴他這樣做的戲劇性後果。
可他全然不顧這些,一意孤行地邁出了生命中最兇險的一步,他小心翼翼地做着一些勇武、同時又實際的事。
隻能勉強度日的他,竟成了富有的典型的慕尼黑家庭的起訴者,他絲毫不敢以此事開玩笑。
他自己也道不明,為何在這特定的情況下,事情會走向這種極端。
很長一段時間内,事情都不按正常的程序發展;首先,在那條狹窄的小巷裡,人們透過窗戶相互交換着眼神;緊接着,崇敬之禮以短行詩歌的形式秘密地傳遞,還有對于慕尼黑日報的花哨的贊頌,最新消息。
伴随着這些情感的流露,街道上也開始有人秘密行事,于是便成了期望中的熟人,而結果是在瑪麗恩廣場的“黑暗拱道”下進行一番大膽的愛的告白。
她面頰绯紅,笑意盈盈,不住點頭,上下打量,那個親愛的孩子以如此純熟之筆畫出了這些線條,以至于她拒絕分散哪怕一點兒注意來鼓勵他。
她将整件事當做一個笑話,而一刻都沒有認真看待。
那個儀表堂堂且風度翩翩的畫家,發現他漂亮女鄰居眼裡有着難掩的愛慕之情。
她甚至曾請求他勤奮地練習長笛。
他若奏不出那實實在在令人心碎的旋律,她便無法安然入睡。
除此之外,她清楚地知道該從藝術家那裡期待些什麼,她心存疑慮的隻是那首他從别處書裡抄送給她的那首優美的詩。
羅森布施為她的疑慮感到沾沾自喜,而非受傷;可這仍不能讓事情有所進展,而當他對于新鮮刺激和行為變化的戲劇性天性接收到來自另一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