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這部戲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

    離奇的構思,流暢的台詞,以及快樂與憂傷的結合,這樣的安排通常都會赢得滿堂喝彩,掌聲經久不息,朗誦收場詩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出面,以詩人的名義感謝觀衆的厚愛。

     尤其是菲利克斯,非常喜歡這部短劇,但是對于其他人來說,這樣的劇情似乎已經不再新奇;特别是那些栩栩如生的小木偶,剛剛兩拃高,雕琢而成,上好色,穿着最精細的服裝,每個木偶的服裝與其角色都很匹配,上台的動作十分靈巧,除此之外,表演技藝也相當高超。

     配音演員的聲音轉變迅速且清晰,每一個角色的基調都很有特色,在魔鬼進行他的長篇演講時,那位配音演員的配音效果非常出色,仿佛蘊藏了一種力量,在場的所有觀衆心中所壓抑的那種恐懼感都随着他的聲音慢慢爬升,仿佛在黑夜裡聽他人講鬼故事。

     表演結束後,大家都站了起來,讨論聲和歡笑聲喧喧嚷嚷,菲利克斯找了個機會向施内茨表達了他的驚異,一個在文字上擁有此等才華的人本應該放棄自己的藝術,去做文書工作。

     “他是個認死理兒的人!”陸軍中尉回答道,“自從他失去了一隻眼睛,他便開始哄騙自己說,因為自己隻有一隻眼睛看得見,再也不适合在舞台上表演。

    他太過驕傲,不願意放棄自己悲劇作家這一盛氣淩人的地位,成為娛樂廣大讀者的蠢驢。

    每個人都知道當他不滿現狀時,他就會不斷改進自己的劣勢。

    确實有人提議他盤下一個木偶劇場。

    而且那樣一來,就可以解決羅森布施的就業問題。

    羅森布施負責為他雕刻木偶,而且在演出的時候還可以幫他一把。

    但是,那樣的營生隻能給觀衆帶來歡樂,而無法掙得自己的面包。

    他已經在這出滑稽劇上花費了至少三個的星期時間了,而且還為此抛開了所有其他的事情。

    如果單純是為了出場費的話,他也許不久就會厭煩。

    ” 埃爾芬格再次回到人群中來,親自對觀衆給予的掌聲表達着自己的感謝之情,并對向他敬酒的人表示了感謝。

    但是,他禮貌地拒絕了大家的鼓掌,因為觀衆的掌聲更多地應該是屬于劇作家的,而寫劇本的人并不是他自己,而是一個他們都認識的詩人。

    這位詩人一直想要加入天堂俱樂部。

    他為木偶戲寫劇本并不僅僅是為了這一點,而是想要通過這種方式把自己介紹給這個社團,赢得社團成員的好感。

     他一走進來,迎接他的就是一陣掌聲,沒有平常的那種拘泥客氣。

    科勒請求他把底稿借來看看,因為他想要為它繪制一系列的插圖。

    羅塞爾和往常一樣,開始對其中幾次不同的部分進行了一通評價,還特别指出他抄襲了伊默曼的“梅林”。

    于是埃爾芬格便為那首詩進行了辯護,兩人你争我吵的這場辯論就快進入白熱化階段,突然門被人大力推開,羅森布施十分激動地沖了進來。

     “背信棄義!”他大喊道,“極度惡劣的背信棄義!地獄派遣了它的間諜來刺探天堂的秘密!夜晚的面紗也不再神聖;我們幕後的秘密也撩起了世俗的好奇心——另外,給我點兒喝的!” 說完之後,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盡管衆人都圍在他身邊,等待他揭開謎題,說說他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但他卻沒做任何回應,隻是一個勁兒地灌酒,以濕潤他那幹旱的喉嚨。

    大喝了一通後,他才開始講述他的遭遇。

     當他在後台的協助工作結束後,為了去夜晚的清風中清醒清醒,他從中央大廳的一扇窗戶翻了出去,來到冷清的花園中。

    他在樹林裡來回溜達,時不時研究研究天上的雲朵,用笛子小奏一曲,他一直這麼逛着,直到後來口渴難耐。

    他圍繞着房子緩慢地走了一圈,一心想要在繞到後門的路上找到一個和他一樣出來透氣的同伴,突然,他發現了兩個形迹可疑的人影,是兩個女人,身穿深色長鬥篷,頭上戴着的不知是兜帽還是面紗,她們站在一扇窗戶外邊,正在專心緻志地透過百葉窗往裡面偷窺。

    他原本想要吓唬她們,抓她們個現行。

    但是,當他蹑手蹑腳地靠近她們的時候,礫石的嘎吱聲出賣了他。

    她們立刻從窗戶邊跑開,往大門方向去了,于是他便閃電一般地追了上去。

    他之所以這麼急切是因為他看到了門外街道上停着一輛馬車接應她們。

    最後,他抓住了其中一個人的衣袖,正當她要沖出大門趕上前面那位較為結實的女人時,她鬥篷裡的不知何物妨礙了她的逃跑。

    這名被抓的俘虜向他苦苦哀求,要他放她走,聲音聽起來非常害怕,但是很明顯是假裝的——她沒幹什麼壞事,隻是偶然路過那裡,等等之類的借口。

    羅森布施因為憤怒而變得十分激動,但卻沒有絲毫的好奇心,他沒有撒手,而是堅持要她倆報上名來。

    被他緊緊拽住的鬥篷已經開始非常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