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剛開始遊蕩在那古雅的街道上時——因為他要盡可能避免鎮上那些新建的和荒廢的住所——菲利克斯完全沉浸在南德生活的韻味中;那種狂放而無拘無束的欣喜感,那永恒的假日心境,他們崇尚的就是“做你所選”。
然而,這種歡樂的狀态仍然有陰暗的一面;若沒有一些更高利益的犧牲,就不可能建立一種能讓各個階級輕易融合的均衡特色和教育;無産階級的缺失便會造成一個富強的理智上層社會的缺失——除了此次環遊會讓他更加深刻地洞察各個國家的文明外,所有的這些關于政治和社會的思慮無一不進入我們這位朋友的腦海。
經過一陣無聲的精神反抗後,他高興地做起了那些在他之前的小鎮裡最容易引起不滿的事。
他走進髒亂不堪的餐館,他參觀最樸實無華的啤酒花園,他在沒有鋪桌布的桌上吃飯,他用在水管那兒沖洗好的杯子喝酒;而似乎他想要完善幸福的唯一情況就是:與他争執的那些高高在上的貴族社會人士,在不經意路過的時候,帶着無聲的恐懼,看見他在自我放逐的過程中是多麼快樂。
然而,因為凡是一時興起的事物都帶有一種隐秘的不滿足感,所以他也不甚滿足。
再一次随性而遊,盡管看似愉快,可畢竟,與他多年前第一次展開羽翼相比,已是南轅北轍。
總之,沉思片刻之後,他既不願遺忘,也不願自欺,不得不屈辱地承認,他已不再年少輕狂,不能将生命視為變換場景中的華麗冒險,并且,在這成熟的歲月裡,你要依賴的是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而不是那些逝去的片段和坐在聚光燈前的觀衆。
誠然,他一開始就熱烈地投入到學徒身份中。
可他的意識太過細膩,無法忘記詹森關于他不适合搞藝術的話語。
朋友們為他的決定而祝賀他,可誰又知道,除開那些能讓他快樂的東西外,他能否感受到一個生活在這不完美世界中的人所盡可能感受到的滿足感呢?而他驕傲的内心告訴他,那些如今的同伴并非打心底認同他有才幹,而是将他視為僅因突發奇想而從事一門藝術(這門藝術與他所處的階級更為相稱)的怪人。
這種不幸的感覺又被這樣一個事實加重了:盡管他們每天都待在一起,可他與此處唯一一位老朋友之間的關系,并不如以往那麼親密了。
多年前,自他們在基爾相識,就很快變得密不可分了,當時菲利克斯剛開始學習法律。
那位孤獨的藝術家尤其需要一位有真知灼見的朋友,而早年才華橫溢的他也欣賞他的勇氣,并對他的作品深感興趣;菲利克斯很快便感受到了生活的乏味無趣,因而渴望另外一種生活。
為了能和詹森一起創造各種高貴的藝術,他擠出時間去啤酒俱樂部和擊劍學校獨自享樂,晚上又待在他朋友的小屋裡,吃着簡便的晚餐,喝着小酒,還一邊聊些私密的話。
回望至此,那真是整個年輕時代最歡樂的時光。
甚至在人們看來,詹森是一個想象豐富、沉默寡言卻力道十足的人,他無欲無求。
衆所周知,他來自農民家庭,沒有師友的鼓勵,僅靠自己堅強的意志成為了一名畫家。
他在其他領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逐漸地,人們開始注意到他的才能,他也開始接到一些訂單,他就以此勉強度日。
可因為他不屑讓自己在社會上嶄露頭角,不允許自己被小姐們追捧,不願融身進各種美學流派,所以人們最初對他的興趣很快就冷卻了;人們聳聳肩,又讓這個對抗着藝術現代之流的怪人,與他的裸神畫,以及對社會傳統公開蔑視的态度一道沉淪。
若說菲利克斯那時喜歡他,那麼如今,他對他的喜歡又有些不同,分别多年之後——在與一些人不贊賞他藝術的人打過交道之後,他的内心已經變得難以接近,即便是對他幾個來往密切的朋友來說也是如此。
可時間流逝,并非無痕。
他們開始疏遠他,即便是那些他在當時願意向其吐露心事的人們也開始疏遠他,而他隻是剛開始流露出一些親和感,之後,兩個老朋友之間的關系就變得極其平和,這種關系并不比詹森和這個小圈子裡的其他人之間的關系親密。
學生在老師身邊工作的那些冗長時刻裡,他們有成千上百個機會回憶往昔。
可雕刻家似乎在避免回憶過去。
後來,對于他們的愛情故事,兩者之間也沒有秘密;而此刻,菲利克斯幾度嘗試談論詹森的上一次婚姻。
可他一提出來,詹森臉上就出現恐怖的暗雲。
他将談話引向一種充滿了苦澀而譏
然而,這種歡樂的狀态仍然有陰暗的一面;若沒有一些更高利益的犧牲,就不可能建立一種能讓各個階級輕易融合的均衡特色和教育;無産階級的缺失便會造成一個富強的理智上層社會的缺失——除了此次環遊會讓他更加深刻地洞察各個國家的文明外,所有的這些關于政治和社會的思慮無一不進入我們這位朋友的腦海。
經過一陣無聲的精神反抗後,他高興地做起了那些在他之前的小鎮裡最容易引起不滿的事。
他走進髒亂不堪的餐館,他參觀最樸實無華的啤酒花園,他在沒有鋪桌布的桌上吃飯,他用在水管那兒沖洗好的杯子喝酒;而似乎他想要完善幸福的唯一情況就是:與他争執的那些高高在上的貴族社會人士,在不經意路過的時候,帶着無聲的恐懼,看見他在自我放逐的過程中是多麼快樂。
然而,因為凡是一時興起的事物都帶有一種隐秘的不滿足感,所以他也不甚滿足。
再一次随性而遊,盡管看似愉快,可畢竟,與他多年前第一次展開羽翼相比,已是南轅北轍。
總之,沉思片刻之後,他既不願遺忘,也不願自欺,不得不屈辱地承認,他已不再年少輕狂,不能将生命視為變換場景中的華麗冒險,并且,在這成熟的歲月裡,你要依賴的是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而不是那些逝去的片段和坐在聚光燈前的觀衆。
誠然,他一開始就熱烈地投入到學徒身份中。
可他的意識太過細膩,無法忘記詹森關于他不适合搞藝術的話語。
朋友們為他的決定而祝賀他,可誰又知道,除開那些能讓他快樂的東西外,他能否感受到一個生活在這不完美世界中的人所盡可能感受到的滿足感呢?而他驕傲的内心告訴他,那些如今的同伴并非打心底認同他有才幹,而是将他視為僅因突發奇想而從事一門藝術(這門藝術與他所處的階級更為相稱)的怪人。
這種不幸的感覺又被這樣一個事實加重了:盡管他們每天都待在一起,可他與此處唯一一位老朋友之間的關系,并不如以往那麼親密了。
多年前,自他們在基爾相識,就很快變得密不可分了,當時菲利克斯剛開始學習法律。
那位孤獨的藝術家尤其需要一位有真知灼見的朋友,而早年才華橫溢的他也欣賞他的勇氣,并對他的作品深感興趣;菲利克斯很快便感受到了生活的乏味無趣,因而渴望另外一種生活。
為了能和詹森一起創造各種高貴的藝術,他擠出時間去啤酒俱樂部和擊劍學校獨自享樂,晚上又待在他朋友的小屋裡,吃着簡便的晚餐,喝着小酒,還一邊聊些私密的話。
回望至此,那真是整個年輕時代最歡樂的時光。
甚至在人們看來,詹森是一個想象豐富、沉默寡言卻力道十足的人,他無欲無求。
衆所周知,他來自農民家庭,沒有師友的鼓勵,僅靠自己堅強的意志成為了一名畫家。
他在其他領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逐漸地,人們開始注意到他的才能,他也開始接到一些訂單,他就以此勉強度日。
可因為他不屑讓自己在社會上嶄露頭角,不允許自己被小姐們追捧,不願融身進各種美學流派,所以人們最初對他的興趣很快就冷卻了;人們聳聳肩,又讓這個對抗着藝術現代之流的怪人,與他的裸神畫,以及對社會傳統公開蔑視的态度一道沉淪。
若說菲利克斯那時喜歡他,那麼如今,他對他的喜歡又有些不同,分别多年之後——在與一些人不贊賞他藝術的人打過交道之後,他的内心已經變得難以接近,即便是對他幾個來往密切的朋友來說也是如此。
可時間流逝,并非無痕。
他們開始疏遠他,即便是那些他在當時願意向其吐露心事的人們也開始疏遠他,而他隻是剛開始流露出一些親和感,之後,兩個老朋友之間的關系就變得極其平和,這種關系并不比詹森和這個小圈子裡的其他人之間的關系親密。
學生在老師身邊工作的那些冗長時刻裡,他們有成千上百個機會回憶往昔。
可雕刻家似乎在避免回憶過去。
後來,對于他們的愛情故事,兩者之間也沒有秘密;而此刻,菲利克斯幾度嘗試談論詹森的上一次婚姻。
可他一提出來,詹森臉上就出現恐怖的暗雲。
他将談話引向一種充滿了苦澀而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