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關燈
小
中
大
把&ldquo你瞧瞧我&rdquo這句話挂在嘴上。
代助聽過别人對他的評語,都說寺尾那家夥已經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了。
寺尾很喜歡俄國文學,尤其喜歡無名作家的作品,他的嗜好就是把手裡僅有的一點錢拿去買新書。
從前他氣焰極高的時候,代助半開玩笑地調侃過他:&ldquo文學家患了&lsquo恐俄症&rsquo(2)是不行的。
不曾親身經曆日俄戰争的人,沒有發言的資格。
&rdquo寺尾聽完露出嚴肅的表情說:&ldquo打仗什麼時候不能打?但是打完以後,國家弄得像日俄戰争後的日本這樣百廢待舉,豈不糟糕?與其那樣,還不如罹患&lsquo恐俄症&rsquo呢,雖然缺少骨氣,卻很安全。
&rdquo說完,寺尾依然繼續鼓吹俄國文學。
代助從寺尾家的玄關走進客廳,看到寺尾坐在房間中央的&ldquo一貫張&rdquo(3)書桌前面,嘴裡直嚷着頭疼,額上綁了一條頭巾,兩隻袖子高高卷起,正在為《帝國文學》(4)寫稿。
代助連忙問他:&ldquo如果會妨礙你工作的話,我下次再來拜訪。
&rdquo&ldquo不,不必回去。
&rdquo寺尾向代助招呼說:&ldquo從早上到現在,我已經賺到了五五兩塊五了。
&rdquo半晌,寺尾終于解開頭巾,開始發表高見,一張開嘴,就先把當今日本作家和評論家全都痛罵一遍,罵得連眼珠都差點彈了出來。
代助在旁邊聽得津津有味,心裡卻又覺得,寺尾這家夥可能因為沒人贊賞自己,才惱羞成怒,先把别人貶得一文不值吧。
代助便勸他道:&ldquo你可以發表這些看法呀,這樣豈不更好?&rdquo寺尾卻笑着說:&ldquo那可不行。
&rdquo &ldquo為什麼呢?&rdquo代助反問。
寺尾卻不肯作答。
不一會兒,寺尾才說:&ldquo當然啦,要是能像你過得這麼輕松自在的話,我就能暢所欲言了&hellip&hellip問題是,我得填飽肚子呀。
反正我這也不是什麼正經職業。
&rdquo&ldquo你這工作很不錯呀。
好好兒地幹吧!&rdquo代助鼓勵着寺尾。
誰知寺尾竟回答說:&ldquo哪裡!這工作才不好呢。
我正想着,無論如何也得幹些正經事才行。
如何?你能不能借我點錢,讓我做點正事?&rdquo&ldquo不行,等你覺得現在的工作就是正經事的時候,我就借錢給你。
&rdquo代助調侃着答道,說完,便從寺尾家走出來。
走上本鄉大道之後,剛才從心底升起的倦怠感一直沒有消失,又覺得不論往哪兒走都不對勁,也就不想再拜訪誰了。
代助從頭到腳檢點了自己一遍,覺得全身的反應都像是得了嚴重的胃病。
走到本鄉四丁目之後,代助再度搭上電車,一直坐到傳通院門前。
一路上,随着車身搖晃,他感到自己五尺數寸的軀體内,那些裝在巨大胃袋裡的穢物,也在随着車身來回翻騰。
三點多的時候,代助心不在焉地走進家門,剛踏進玄關,門野便向他報告說:&ldquo剛才老家那邊派了信差過來。
信放在您書房的桌上。
收條是我寫的。
&rdquo 書信放在一個古色古香的信匣裡,木匣的表面塗着鮮紅油漆,匣上沒寫收信人的姓名。
黃銅的拉環用棉紙條系住,打結處還用黑墨點上畫押的花紋。
代助隻向書桌望了一眼,立刻明白這封信是嫂嫂送來的。
她向來喜歡照着舊習俗辦事,經常搞些出人意料的花樣。
代助一面把剪刀的刀尖戳進棉紙打結處,一面暗自歎道:&ldquo真是自找麻煩!&rdquo 匣裡裝着的那封信卻跟盒子的作風完全相反,是用簡單的白話文寫成。
&ldquo上次你特來找我幫忙,卻沒讓你如願,實在很抱歉。
後來我反省了一番,發覺自己當時說了些失禮的話,心裡實在非常過意不去。
盼你能夠海涵。
為了表達我的心意,現在交給你這筆錢。
但我沒辦法湊到你需要的全額,隻能給你兩百元。
請盡快送錢到朋友家去吧。
這件事我沒告訴你哥哥,請你也要小心。
另外關于娶親這件事,你既然答應認真考慮,請深思之後給我答複。
&rdquo 信紙裡還卷着一張面額兩百元的支票。
代助望着支票,看了老半天,心裡對梅子有點歉疚。
那天晚上,代助正要告辭離去時,嫂嫂問道:&ldquo那你不要錢了?&rdquo自己厚着臉皮開口借錢時,嫂嫂那樣不顧情面地拒絕自己,等他放棄借錢準備離去時,不肯借錢的嫂子又對他關心起來,還主動提起了錢。
代助由此看到了女性天生具備的柔美和婉約,但他不敢利用這種婉約,因為他不忍玩弄這種柔美的弱點。
&ldquo哦,不用了。
總會有辦法的。
&rdquo代助說完,便離開了哥哥家。
嫂嫂肯定把自己的回答當成了氣話,而這種回答又不知如何,助長了梅子平日的果斷,因此才派人送來了這封信。
代助立刻寫了一封回信,盡可能地寫了一大堆熱情洋溢的字句表達自己的感謝。
他對自己的兄長從沒生出過這種情緒,對父親也不曾有過,更别說對世上其他人,當然也從來不曾萌生這種感覺。
其實,就算是對梅子,他最近也很少有這種感覺。
代助
代助聽過别人對他的評語,都說寺尾那家夥已經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了。
寺尾很喜歡俄國文學,尤其喜歡無名作家的作品,他的嗜好就是把手裡僅有的一點錢拿去買新書。
從前他氣焰極高的時候,代助半開玩笑地調侃過他:&ldquo文學家患了&lsquo恐俄症&rsquo(2)是不行的。
不曾親身經曆日俄戰争的人,沒有發言的資格。
&rdquo寺尾聽完露出嚴肅的表情說:&ldquo打仗什麼時候不能打?但是打完以後,國家弄得像日俄戰争後的日本這樣百廢待舉,豈不糟糕?與其那樣,還不如罹患&lsquo恐俄症&rsquo呢,雖然缺少骨氣,卻很安全。
&rdquo說完,寺尾依然繼續鼓吹俄國文學。
代助從寺尾家的玄關走進客廳,看到寺尾坐在房間中央的&ldquo一貫張&rdquo(3)書桌前面,嘴裡直嚷着頭疼,額上綁了一條頭巾,兩隻袖子高高卷起,正在為《帝國文學》(4)寫稿。
代助連忙問他:&ldquo如果會妨礙你工作的話,我下次再來拜訪。
&rdquo&ldquo不,不必回去。
&rdquo寺尾向代助招呼說:&ldquo從早上到現在,我已經賺到了五五兩塊五了。
&rdquo半晌,寺尾終于解開頭巾,開始發表高見,一張開嘴,就先把當今日本作家和評論家全都痛罵一遍,罵得連眼珠都差點彈了出來。
代助在旁邊聽得津津有味,心裡卻又覺得,寺尾這家夥可能因為沒人贊賞自己,才惱羞成怒,先把别人貶得一文不值吧。
代助便勸他道:&ldquo你可以發表這些看法呀,這樣豈不更好?&rdquo寺尾卻笑着說:&ldquo那可不行。
&rdquo &ldquo為什麼呢?&rdquo代助反問。
寺尾卻不肯作答。
不一會兒,寺尾才說:&ldquo當然啦,要是能像你過得這麼輕松自在的話,我就能暢所欲言了&hellip&hellip問題是,我得填飽肚子呀。
反正我這也不是什麼正經職業。
&rdquo&ldquo你這工作很不錯呀。
好好兒地幹吧!&rdquo代助鼓勵着寺尾。
誰知寺尾竟回答說:&ldquo哪裡!這工作才不好呢。
我正想着,無論如何也得幹些正經事才行。
如何?你能不能借我點錢,讓我做點正事?&rdquo&ldquo不行,等你覺得現在的工作就是正經事的時候,我就借錢給你。
&rdquo代助調侃着答道,說完,便從寺尾家走出來。
走上本鄉大道之後,剛才從心底升起的倦怠感一直沒有消失,又覺得不論往哪兒走都不對勁,也就不想再拜訪誰了。
代助從頭到腳檢點了自己一遍,覺得全身的反應都像是得了嚴重的胃病。
走到本鄉四丁目之後,代助再度搭上電車,一直坐到傳通院門前。
一路上,随着車身搖晃,他感到自己五尺數寸的軀體内,那些裝在巨大胃袋裡的穢物,也在随着車身來回翻騰。
三點多的時候,代助心不在焉地走進家門,剛踏進玄關,門野便向他報告說:&ldquo剛才老家那邊派了信差過來。
信放在您書房的桌上。
收條是我寫的。
&rdquo 書信放在一個古色古香的信匣裡,木匣的表面塗着鮮紅油漆,匣上沒寫收信人的姓名。
黃銅的拉環用棉紙條系住,打結處還用黑墨點上畫押的花紋。
代助隻向書桌望了一眼,立刻明白這封信是嫂嫂送來的。
她向來喜歡照着舊習俗辦事,經常搞些出人意料的花樣。
代助一面把剪刀的刀尖戳進棉紙打結處,一面暗自歎道:&ldquo真是自找麻煩!&rdquo 匣裡裝着的那封信卻跟盒子的作風完全相反,是用簡單的白話文寫成。
&ldquo上次你特來找我幫忙,卻沒讓你如願,實在很抱歉。
後來我反省了一番,發覺自己當時說了些失禮的話,心裡實在非常過意不去。
盼你能夠海涵。
為了表達我的心意,現在交給你這筆錢。
但我沒辦法湊到你需要的全額,隻能給你兩百元。
請盡快送錢到朋友家去吧。
這件事我沒告訴你哥哥,請你也要小心。
另外關于娶親這件事,你既然答應認真考慮,請深思之後給我答複。
&rdquo 信紙裡還卷着一張面額兩百元的支票。
代助望着支票,看了老半天,心裡對梅子有點歉疚。
那天晚上,代助正要告辭離去時,嫂嫂問道:&ldquo那你不要錢了?&rdquo自己厚着臉皮開口借錢時,嫂嫂那樣不顧情面地拒絕自己,等他放棄借錢準備離去時,不肯借錢的嫂子又對他關心起來,還主動提起了錢。
代助由此看到了女性天生具備的柔美和婉約,但他不敢利用這種婉約,因為他不忍玩弄這種柔美的弱點。
&ldquo哦,不用了。
總會有辦法的。
&rdquo代助說完,便離開了哥哥家。
嫂嫂肯定把自己的回答當成了氣話,而這種回答又不知如何,助長了梅子平日的果斷,因此才派人送來了這封信。
代助立刻寫了一封回信,盡可能地寫了一大堆熱情洋溢的字句表達自己的感謝。
他對自己的兄長從沒生出過這種情緒,對父親也不曾有過,更别說對世上其他人,當然也從來不曾萌生這種感覺。
其實,就算是對梅子,他最近也很少有這種感覺。
代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