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關燈
小
中
大
的差事,也能找到各種幫我驅除懶散的刺激。
然而,目前這種狀态是不行的。
如果世界一直像現在這樣,我大概就隻能一個人活着,然後就像你說的,我會毫不抗拒地接受整個世界。
隻要能在這世界裡,不斷接觸到最适合自己的東西,就已心滿意足了。
我可不會強迫别人接受我的想法。
&rdquo 說到這兒,代助停下來吸了口氣,轉眼望着三千代,她似乎感到很無聊。
代助很客氣地問道:&ldquo三千代,你覺得我的想法如何?像我這樣優哉遊哉,不是很好嗎?不贊成我的想法嗎?&rdquo &ldquo我覺得你這種又像厭世、又像優哉遊哉的想法,有點難懂。
我可一點也不明白。
不過,我看你很像是在自欺欺人喲。
&rdquo &ldquo是嗎?哪個部分?&rdquo &ldquo哪個部分啊?欸,你說呢?&rdquo三千代看着丈夫說。
平岡正把手肘壓在大腿上,撐着臉頰沉默不語。
盡管嘴裡沒說半句話,卻舉手伸出酒杯送到代助面前。
代助也默默地接過酒杯,再由三千代為他斟上一杯酒。
代助把酒杯送到唇邊時想着,也不需要再往下多說什麼了。
剛才說了那麼多,原本也不是想讓平岡接受自己的想法,而且今天也非為了聽取平岡的意見才到這兒來。
代助從一開始就很明白,自己跟平岡已注定永遠都得站在對立的兩邊,他決定結束鬥嘴,把話題拉到一般社交方面,這樣三千代也能一起參與閑聊。
不過,平岡這家夥隻要幾杯黃湯下肚,便喜歡緊追不舍地與人争論。
現在他已挺起紅通通的胸膛,連那胸毛深處都已泛紅。
隻聽平岡說道:&ldquo有趣!真有趣!如我所見,那些正在社會某個角落跟現實奮鬥的人,他們可沒閑工夫想你說的這些。
你說日本貧窮也好,孱弱也好,反正隻要忙着幹活,什麼都能抛到腦後。
你說整個世界都在堕落,但我們活在其中卻毫無所覺。
或許像你這種閑人,看到日本貧窮,或看到我們堕落會受不了,但你這番話,應該等你變成跟這個社會無關的旁觀者之後再說。
換句話說,你就是因為還有閑情逸緻欣賞鏡裡的自己,才會有這種感覺。
不管是誰,隻要是忙起來,哪還顧得了自己的臉孔啊?&rdquo 平岡啰裡啰唆地說了一大堆,突然想起這種比喻,似乎覺得找到了有力的鐵證,便得意地暫時閉上了嘴。
代助無奈地露出一絲淺笑,不料平岡又立刻補充道:&ldquo你就是因為不缺錢,才會完全不懂。
不愁衣食嘛,當然不想工作。
總之呀,你這樣的公子哥兒,隻有嘴裡說得好聽&hellip&hellip&rdquo 聽到這兒,代助對平岡感到有點厭惡,便打斷他的話。
&ldquo有事做是不錯,但是工作應該超越糊口的層面才有價值,所有神聖的勞動都不是為了面包。
&rdquo 平岡眼中露出了不悅,他不可置信地窺視着代助。
&ldquo為什麼?&rdquo平岡問。
&ldquo為什麼?隻為糊口的勞動,并不是為勞動而勞動。
&rdquo &ldquo你這種邏輯學試題裡才會出現的理論,我可不懂。
可否改用更通俗易懂的說法闡述一下?&rdquo &ldquo就是說呀,為了糊口的職業,很難真誠以對。
&rdquo &ldquo我的想法跟你正好相反。
正是因為要糊口,才會拼命工作呀。
&rdquo &ldquo或許會願意拼命地工作,卻不見得能夠真誠地工作。
如果說是為了糊口而勞動,那糊口與勞動之中,究竟哪個才是目的?&rdquo &ldquo當然是糊口啦。
&rdquo &ldquo看吧。
如果是以糊口為目的的勞動,當然就采取容易填飽肚子的方式來勞動,對吧?如此一來,不論從事哪種職業,或是如何勞動,都不重要了,結論就是,隻要能換取面包就行,不是嗎?勞動的内容、方向,甚至作業順序都掌握在别人手裡,這種工作就是堕落的勞動。
&rdquo &ldquo你又在空談理論了。
真是的!就算是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呀。
&rdquo &ldquo那我就舉個最好的例子給你聽吧。
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以前,是我從書上看來的。
據說織田信長家裡請來一位頗有名氣的廚師,信長剛開始吃他的料理,覺得味道很糟,就把他叫來罵了一頓。
那廚師首先端上最好的菜肴,結果卻遭到主人責罵,後來就隻做些次等或三等的料理送上去,不料竟受到主人稱贊。
你看看這位廚師,或許這男人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拼命幹活,但是從他的烹饪技藝這個角度來看,原本該為勞動而勞動的他,不是很不誠實嗎?難道不能說是一位堕落的廚師?&rdquo &ldquo可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他如果不那樣做,就會丢了飯碗呀。
&rdquo &ldquo所以啦,不愁衣食的人若不是為了興趣,是不會認真工作的。
&rdquo &ldquo如此說來,沒有你那樣的身份,還談不上神聖的勞動呢。
那你更有義務去勞動啦。
三千代,對吧?&rdquo &ldquo對呀!&rdquo &ldquo怎麼我覺得說了半天,又繞回開頭的地方了,所以我才說争論是沒有價值的。
&rdquo說着,代助搔搔腦袋,他跟平岡之間的争論這才結束。
(1) 《煤煙》:指漱石的弟子森田草平的長篇小說代表作。
于1909年1月至5月在東京《朝日新聞》連載。
故事内容是森田草平自己跟日本女作家平冢雷鳥之間的戀愛事件。
平冢雷鳥也是推行日本女性解放運動的著名思想家。
當時把森田推薦給《朝日新聞》的,就是夏目漱石。
(2) 大疑現前:一種禅宗思想,認為将實相世界裡的一切都視為假象并進行參透,乃是大悟之道。
(3) 大隈伯爵:指日本政治家大隈重信(1838&mdash1922),曾任憲政黨黨魁、外相、首相,後來創設早稻田大學前身的東京專科學校,并擔任早稻田大學校長。
(4) 回向院:位于東京兩國的淨土宗寺廟。
東京專門舉辦相撲比賽的國技館建成之前,每年1月和5月的相撲比賽都是在回向院舉行。
(5) 中産階級:據1907年3月号《成功》雜志表示,當時青年想要結婚的話,最起碼應有每月30元的薪水,才夠應付夫妻兩人加上一名女傭的生活,也可以算是當時&ldquo中産階級&rdquo的條件之一。
(6) 飛白布:一種印染在布匹上的花紋,看來有點像随意擦抹上去的圖案。
然而,目前這種狀态是不行的。
如果世界一直像現在這樣,我大概就隻能一個人活着,然後就像你說的,我會毫不抗拒地接受整個世界。
隻要能在這世界裡,不斷接觸到最适合自己的東西,就已心滿意足了。
我可不會強迫别人接受我的想法。
&rdquo 說到這兒,代助停下來吸了口氣,轉眼望着三千代,她似乎感到很無聊。
代助很客氣地問道:&ldquo三千代,你覺得我的想法如何?像我這樣優哉遊哉,不是很好嗎?不贊成我的想法嗎?&rdquo &ldquo我覺得你這種又像厭世、又像優哉遊哉的想法,有點難懂。
我可一點也不明白。
不過,我看你很像是在自欺欺人喲。
&rdquo &ldquo是嗎?哪個部分?&rdquo &ldquo哪個部分啊?欸,你說呢?&rdquo三千代看着丈夫說。
平岡正把手肘壓在大腿上,撐着臉頰沉默不語。
盡管嘴裡沒說半句話,卻舉手伸出酒杯送到代助面前。
代助也默默地接過酒杯,再由三千代為他斟上一杯酒。
代助把酒杯送到唇邊時想着,也不需要再往下多說什麼了。
剛才說了那麼多,原本也不是想讓平岡接受自己的想法,而且今天也非為了聽取平岡的意見才到這兒來。
代助從一開始就很明白,自己跟平岡已注定永遠都得站在對立的兩邊,他決定結束鬥嘴,把話題拉到一般社交方面,這樣三千代也能一起參與閑聊。
不過,平岡這家夥隻要幾杯黃湯下肚,便喜歡緊追不舍地與人争論。
現在他已挺起紅通通的胸膛,連那胸毛深處都已泛紅。
隻聽平岡說道:&ldquo有趣!真有趣!如我所見,那些正在社會某個角落跟現實奮鬥的人,他們可沒閑工夫想你說的這些。
你說日本貧窮也好,孱弱也好,反正隻要忙着幹活,什麼都能抛到腦後。
你說整個世界都在堕落,但我們活在其中卻毫無所覺。
或許像你這種閑人,看到日本貧窮,或看到我們堕落會受不了,但你這番話,應該等你變成跟這個社會無關的旁觀者之後再說。
換句話說,你就是因為還有閑情逸緻欣賞鏡裡的自己,才會有這種感覺。
不管是誰,隻要是忙起來,哪還顧得了自己的臉孔啊?&rdquo 平岡啰裡啰唆地說了一大堆,突然想起這種比喻,似乎覺得找到了有力的鐵證,便得意地暫時閉上了嘴。
代助無奈地露出一絲淺笑,不料平岡又立刻補充道:&ldquo你就是因為不缺錢,才會完全不懂。
不愁衣食嘛,當然不想工作。
總之呀,你這樣的公子哥兒,隻有嘴裡說得好聽&hellip&hellip&rdquo 聽到這兒,代助對平岡感到有點厭惡,便打斷他的話。
&ldquo有事做是不錯,但是工作應該超越糊口的層面才有價值,所有神聖的勞動都不是為了面包。
&rdquo 平岡眼中露出了不悅,他不可置信地窺視着代助。
&ldquo為什麼?&rdquo平岡問。
&ldquo為什麼?隻為糊口的勞動,并不是為勞動而勞動。
&rdquo &ldquo你這種邏輯學試題裡才會出現的理論,我可不懂。
可否改用更通俗易懂的說法闡述一下?&rdquo &ldquo就是說呀,為了糊口的職業,很難真誠以對。
&rdquo &ldquo我的想法跟你正好相反。
正是因為要糊口,才會拼命工作呀。
&rdquo &ldquo或許會願意拼命地工作,卻不見得能夠真誠地工作。
如果說是為了糊口而勞動,那糊口與勞動之中,究竟哪個才是目的?&rdquo &ldquo當然是糊口啦。
&rdquo &ldquo看吧。
如果是以糊口為目的的勞動,當然就采取容易填飽肚子的方式來勞動,對吧?如此一來,不論從事哪種職業,或是如何勞動,都不重要了,結論就是,隻要能換取面包就行,不是嗎?勞動的内容、方向,甚至作業順序都掌握在别人手裡,這種工作就是堕落的勞動。
&rdquo &ldquo你又在空談理論了。
真是的!就算是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呀。
&rdquo &ldquo那我就舉個最好的例子給你聽吧。
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以前,是我從書上看來的。
據說織田信長家裡請來一位頗有名氣的廚師,信長剛開始吃他的料理,覺得味道很糟,就把他叫來罵了一頓。
那廚師首先端上最好的菜肴,結果卻遭到主人責罵,後來就隻做些次等或三等的料理送上去,不料竟受到主人稱贊。
你看看這位廚師,或許這男人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拼命幹活,但是從他的烹饪技藝這個角度來看,原本該為勞動而勞動的他,不是很不誠實嗎?難道不能說是一位堕落的廚師?&rdquo &ldquo可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他如果不那樣做,就會丢了飯碗呀。
&rdquo &ldquo所以啦,不愁衣食的人若不是為了興趣,是不會認真工作的。
&rdquo &ldquo如此說來,沒有你那樣的身份,還談不上神聖的勞動呢。
那你更有義務去勞動啦。
三千代,對吧?&rdquo &ldquo對呀!&rdquo &ldquo怎麼我覺得說了半天,又繞回開頭的地方了,所以我才說争論是沒有價值的。
&rdquo說着,代助搔搔腦袋,他跟平岡之間的争論這才結束。
(1) 《煤煙》:指漱石的弟子森田草平的長篇小說代表作。
于1909年1月至5月在東京《朝日新聞》連載。
故事内容是森田草平自己跟日本女作家平冢雷鳥之間的戀愛事件。
平冢雷鳥也是推行日本女性解放運動的著名思想家。
當時把森田推薦給《朝日新聞》的,就是夏目漱石。
(2) 大疑現前:一種禅宗思想,認為将實相世界裡的一切都視為假象并進行參透,乃是大悟之道。
(3) 大隈伯爵:指日本政治家大隈重信(1838&mdash1922),曾任憲政黨黨魁、外相、首相,後來創設早稻田大學前身的東京專科學校,并擔任早稻田大學校長。
(4) 回向院:位于東京兩國的淨土宗寺廟。
東京專門舉辦相撲比賽的國技館建成之前,每年1月和5月的相撲比賽都是在回向院舉行。
(5) 中産階級:據1907年3月号《成功》雜志表示,當時青年想要結婚的話,最起碼應有每月30元的薪水,才夠應付夫妻兩人加上一名女傭的生活,也可以算是當時&ldquo中産階級&rdquo的條件之一。
(6) 飛白布:一種印染在布匹上的花紋,看來有點像随意擦抹上去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