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關燈
小
中
大
代助支着兩肘坐在桌前發呆,剛讀完的那本薄薄的英文書攤開在桌上,腦中盡是書中的最後一幕&hellip&hellip在那遠方,無數寒冷的樹影伫立着,樹叢的後方挂着兩盞四方形玻璃小燈,正在無聲地搖曳。
絞刑台就設在燈下,即将受刑的犯人站在暗處。
&ldquo我弄丢了一隻木屐,好冷啊!&rdquo有個人說。
&ldquo丢了什麼?&rdquo另一個人反問。
&ldquo弄丢了一隻木屐,好冷啊。
&rdquo那人又重複了一遍相同的話。
&ldquoM呢?&rdquo不知是誰問道。
&ldquo在這裡。
&rdquo另一個人回答。
枝丫的縫隙間可以看到一片白茫茫的巨大平面,飽含濕氣的風兒正從那兒吹來。
&ldquo大海就在那兒!&rdquoG說。
不一會兒,玻璃燈下映出一張寫着判決書的白紙,還有一雙蒼白的手,正捧着那份文件,手上并沒戴手套。
&ldquo那就念一下判決書吧!&rdquo有人說,聲音有些顫抖。
半晌,玻璃小燈消失了。
&ldquo&hellip&hellip隻剩一個人了。
&rdquoK說完歎了口氣。
S死了,W也走了,就連M也離開了人世,現在隻剩下一個人了。
太陽從海面升起。
幾具屍體全部堆放在同一輛車上之後,被拉了出去。
拉長的脖子、從眼眶彈出的眼珠,還有血泡黏濕的舌頭,那些血泡就像綻放在唇上的花朵一樣恐怖&hellip&hellip這一切,全都用車載着拉回原路&hellip&hellip 從剛才到現在,代助反複想象着安德烈耶夫(1)的《七個被絞死的人》中最後的一幕,想着想着,他不免害怕得縮起肩膀,每當他幻想到這兒,就深感痛楚,萬一自己也身臨其境,究竟該怎麼辦呢?他想來想去,覺得自己大概沒有勇氣面對死亡。
而那些受絞刑的犯人卻得被迫赴死,這是多麼殘酷的事情!代助凝神靜坐,腦中幻想着自己正在生的欲望與死的壓迫之間煎熬徘徊,心中倍感痛苦,就連背脊的毛孔都開始陣陣作癢,令他難以忍受。
代助的父親經常對人說起往日的舊事,說他在十七歲那年,砍死了藩主家一名武士,父親當時為了負責,已做好切腹的準備。
按照父親的打算,先由他結束代助的伯父生命之後,再由代助的祖父幫他做了結。
事實上,代助的父親不隻是嘴上說說,他是真的準備按照計劃行動。
但是代助每次聽到父親提起這件往事,不但不覺得父親偉大,反而深感厭惡。
因為他認為父親不是在騙人就是在吹牛。
吹噓這種行為倒是很像父親會做的事情。
其實類似的故事并不隻是發生在父親身上,據說祖父也曾有過類似的遭遇。
祖父年輕時曾經有個一起習劍的同學,那位同學因為技藝超群而遭到大家的妒忌。
一天晚上,那位同學抄近路回家時,半路被人砍死了。
當時第一個趕到現場的,就是代助的祖父,據說他當時左手高舉燈籠,右手緊握出鞘的長刀,一面用刀柄拍着屍體,一面對死者大喊:&ldquo軍平,振作點!傷口一點都不深呀。
&rdquo 後來代助的伯父在京都遇害時,也是一群蒙面刺客氣勢洶洶闖進他投宿的旅店。
伯父急忙從二樓走廊往下跳,剛跳落地面,就被院裡的石頭絆倒了。
一群人立刻圍上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向他亂砍一通。
結果伯父的臉孔被亂刀砍得像雜碎火鍋裡的肉絲那樣面目全非。
代助還聽過伯父的另一個故事,據說大約發生在他出事的十天前。
那天深夜,披着雨衣的伯父,手撐雨傘,腳踏木屐,正迎着雪花從四條大道走向三條大道,到了旅店前方大約兩百米的地點,忽然聽到後面有人高喊&ldquo長井直記&rdquo。
但伯父頭也不回地繼續撐傘前進,一直走到旅店門前,伯父迅速拉開木門,一閃而進。
等到木門&ldquo砰&rdquo的一聲關緊的瞬間,伯父才躲在門後問:&ldquo在下就是長井直記,找我何事?&rdquo 每次聽到這類故事,代助心中總是立刻升起恐懼,從來都不覺得主角勇敢。
這種故事給他帶來勇氣之前,會先讓他聞到陣陣血腥的氣息。
我若有喪命的可能,最好還是死在瘋狂的瞬間吧!這是代助老早就隐藏在心底的夙願。
然而,他卻不是個容易發狂的男人,盡管他有時手腳發抖,聲音打戰,心髒狂跳,但他最近卻幾乎不曾激動過。
代助覺得,激動的狀态是一種能将自己帶向死亡的自然過程,而且很明顯,每當發作一次,死亡也就更加接近一步。
有時出于好奇心,他甚至企圖逼迫自己朝死亡的目标邁進,又總是徒勞無功。
每當他對現況進行剖析時,就忍不住感到驚訝,因為他跟五六年前的自己已經判若兩人。
代助将那本攤開的小書倒扣在桌上,站起身來。
回廊邊的玻璃窗被拉開一條小縫,陣陣暖風從那縫隙吹進來,吹得盆栽尾穗苋的紅色花瓣來回搖曳。
陽光從天空照射在巨大的花朵上,代助蹲下身子,朝花蕊中心打量了一番,再從那纖細的雄蕊尖端沾了點花粉,放在雌蕊頂端,細心地塗抹起來。
&ldquo螞蟻鑽進去了嗎?&rdquo門野從玄關走過來問道。
他身上穿着和服長褲。
代助仍舊蹲在地上,擡起腦袋說:&ldquo你
絞刑台就設在燈下,即将受刑的犯人站在暗處。
&ldquo我弄丢了一隻木屐,好冷啊!&rdquo有個人說。
&ldquo丢了什麼?&rdquo另一個人反問。
&ldquo弄丢了一隻木屐,好冷啊。
&rdquo那人又重複了一遍相同的話。
&ldquoM呢?&rdquo不知是誰問道。
&ldquo在這裡。
&rdquo另一個人回答。
枝丫的縫隙間可以看到一片白茫茫的巨大平面,飽含濕氣的風兒正從那兒吹來。
&ldquo大海就在那兒!&rdquoG說。
不一會兒,玻璃燈下映出一張寫着判決書的白紙,還有一雙蒼白的手,正捧着那份文件,手上并沒戴手套。
&ldquo那就念一下判決書吧!&rdquo有人說,聲音有些顫抖。
半晌,玻璃小燈消失了。
&ldquo&hellip&hellip隻剩一個人了。
&rdquoK說完歎了口氣。
S死了,W也走了,就連M也離開了人世,現在隻剩下一個人了。
太陽從海面升起。
幾具屍體全部堆放在同一輛車上之後,被拉了出去。
拉長的脖子、從眼眶彈出的眼珠,還有血泡黏濕的舌頭,那些血泡就像綻放在唇上的花朵一樣恐怖&hellip&hellip這一切,全都用車載着拉回原路&hellip&hellip 從剛才到現在,代助反複想象着安德烈耶夫(1)的《七個被絞死的人》中最後的一幕,想着想着,他不免害怕得縮起肩膀,每當他幻想到這兒,就深感痛楚,萬一自己也身臨其境,究竟該怎麼辦呢?他想來想去,覺得自己大概沒有勇氣面對死亡。
而那些受絞刑的犯人卻得被迫赴死,這是多麼殘酷的事情!代助凝神靜坐,腦中幻想着自己正在生的欲望與死的壓迫之間煎熬徘徊,心中倍感痛苦,就連背脊的毛孔都開始陣陣作癢,令他難以忍受。
代助的父親經常對人說起往日的舊事,說他在十七歲那年,砍死了藩主家一名武士,父親當時為了負責,已做好切腹的準備。
按照父親的打算,先由他結束代助的伯父生命之後,再由代助的祖父幫他做了結。
事實上,代助的父親不隻是嘴上說說,他是真的準備按照計劃行動。
但是代助每次聽到父親提起這件往事,不但不覺得父親偉大,反而深感厭惡。
因為他認為父親不是在騙人就是在吹牛。
吹噓這種行為倒是很像父親會做的事情。
其實類似的故事并不隻是發生在父親身上,據說祖父也曾有過類似的遭遇。
祖父年輕時曾經有個一起習劍的同學,那位同學因為技藝超群而遭到大家的妒忌。
一天晚上,那位同學抄近路回家時,半路被人砍死了。
當時第一個趕到現場的,就是代助的祖父,據說他當時左手高舉燈籠,右手緊握出鞘的長刀,一面用刀柄拍着屍體,一面對死者大喊:&ldquo軍平,振作點!傷口一點都不深呀。
&rdquo 後來代助的伯父在京都遇害時,也是一群蒙面刺客氣勢洶洶闖進他投宿的旅店。
伯父急忙從二樓走廊往下跳,剛跳落地面,就被院裡的石頭絆倒了。
一群人立刻圍上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向他亂砍一通。
結果伯父的臉孔被亂刀砍得像雜碎火鍋裡的肉絲那樣面目全非。
代助還聽過伯父的另一個故事,據說大約發生在他出事的十天前。
那天深夜,披着雨衣的伯父,手撐雨傘,腳踏木屐,正迎着雪花從四條大道走向三條大道,到了旅店前方大約兩百米的地點,忽然聽到後面有人高喊&ldquo長井直記&rdquo。
但伯父頭也不回地繼續撐傘前進,一直走到旅店門前,伯父迅速拉開木門,一閃而進。
等到木門&ldquo砰&rdquo的一聲關緊的瞬間,伯父才躲在門後問:&ldquo在下就是長井直記,找我何事?&rdquo 每次聽到這類故事,代助心中總是立刻升起恐懼,從來都不覺得主角勇敢。
這種故事給他帶來勇氣之前,會先讓他聞到陣陣血腥的氣息。
我若有喪命的可能,最好還是死在瘋狂的瞬間吧!這是代助老早就隐藏在心底的夙願。
然而,他卻不是個容易發狂的男人,盡管他有時手腳發抖,聲音打戰,心髒狂跳,但他最近卻幾乎不曾激動過。
代助覺得,激動的狀态是一種能将自己帶向死亡的自然過程,而且很明顯,每當發作一次,死亡也就更加接近一步。
有時出于好奇心,他甚至企圖逼迫自己朝死亡的目标邁進,又總是徒勞無功。
每當他對現況進行剖析時,就忍不住感到驚訝,因為他跟五六年前的自己已經判若兩人。
代助将那本攤開的小書倒扣在桌上,站起身來。
回廊邊的玻璃窗被拉開一條小縫,陣陣暖風從那縫隙吹進來,吹得盆栽尾穗苋的紅色花瓣來回搖曳。
陽光從天空照射在巨大的花朵上,代助蹲下身子,朝花蕊中心打量了一番,再從那纖細的雄蕊尖端沾了點花粉,放在雌蕊頂端,細心地塗抹起來。
&ldquo螞蟻鑽進去了嗎?&rdquo門野從玄關走過來問道。
他身上穿着和服長褲。
代助仍舊蹲在地上,擡起腦袋說:&ldquo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