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哲理與人生觀
關燈
小
中
大
個人的人生觀都很難用概念來認識,因為它太難分離:它存在于關于他的每個細節當中,在他的每個想法、情感、行為當中,在他的每個反應當中,在他的每個選擇和價值觀當中,在他的每個下意識的動作當中,在他的言談舉止當中,在他的整個人格當中。
人生觀使得一個人具有&ldquo人格&rdquo。
對于個人本身而言,人生觀看起來是絕對的不可分割的元素&mdash&mdash沒有人會懷疑這一點,因為懷疑的想法從未出現。
對于他人而言,他會以為自己一瞬間捕捉到的直接而無法言說的印象就是别人的人生觀&mdash&mdash不要求任何深入的了解&mdash&mdash一種很确切的印象,而當你想證實它的時候又變得極度暧昧。
這導緻很多人把人生觀劃歸到直覺的領域,認為人生觀隻能用特殊的非理性的方式來洞察。
然而恰恰相反:人生觀不是不可分割的元素,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總和;它可以輕易被感覺到,但是僅靠自發的反應,它确乎很難理解;要是想理解它,就必須用概念的方式分析它、認識它、證實它。
那種自發的印象&mdash&mdash對于自己和他人&mdash&mdash都隻是一個開始;如果我們不去&ldquo翻譯&rdquo那種印象的話,它就會成為一個極具欺騙性的開始。
但一旦虛無缥缈的印象有了思維的有意識判斷的支持和結合,其引發的确定性就是極其振奮人心的:這就是思維的價值觀的整合。
人的存在有兩個方面體現了人生觀的特殊功能和表達:愛和藝術。
這裡僅指男女的情愛,也就是愛最嚴肅的含義&mdash&mdash這就與那些人生觀不能始終如一的人,或者除了惶恐之外沒有始終如一的情感的人所經曆的迷戀區别開來。
愛是對價值觀的反映。
人必須依靠人生觀才能愛上另一個人&mdash&mdash他必須把握基本的情感總和,基礎的存在觀,也就是把握人格的精髓。
他愛上的是那個人的性格所體現出的價值觀,這貫穿着其大到人生目标、小到一切言談舉止,或者說創造了其靈魂的風格&mdash&mdash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意識的風格。
他的人生觀會進行篩選,并對它認識的另一個人的基本價值觀做出反應。
愛不是口頭上的承諾(盡管承諾也不是毫無作用);愛更多的是深奧的、意識和潛意識的和諧。
在這個情感認可的過程中會發生很多的錯誤和悲慘的幻滅,因為人生觀本身就不是可靠的認知引導。
如果邪惡可以劃分等級的話,那麼神秘主義的後果中最高一級的邪惡&mdash&mdash按照給人帶來的災難來判定&mdash&mdash就是堅信愛是&ldquo心裡&rdquo的而不是思維中的;愛是情感中與理性無關的一種;愛是盲目的,是不受哲理影響的。
而愛恰恰就是哲理的表達&mdash&mdash潛意識的哲理總和的表達&mdash&mdash而且也許在人的存在的範疇之内,再沒有其他什麼如此需要哲理的意識力量了。
當這種能量被召喚出來以證實和支持情感體驗的時候,當愛成為理性和情感、思維和價值觀的有意識的整合的時候,人才會獲得生命最高的獎賞。
藝術是現實根據藝術家的形而上學價值判斷的選擇性重塑。
它将人的形而上學抽象概念整合起來,使之有形化。
它為且隻為人生觀代言。
因此,藝術也同愛情一樣,成為神秘主義的受害者,面臨着同樣的危險,經曆着同樣的悲慘遭遇&mdash&mdash當然,也有時獲得同樣的榮耀。
在人類的所有産品當中,藝術也許是對個人最重要的一類,也是最不被理解的一類&mdash&mdash這點我将在下一章中詳細解釋。
1966年2月 [1] 非決定論的哲學概念,是相對于&ldquo必然&rdquo的,與我們常用的&ldquo機會&rdquo有别。
非決定論以&ldquo機會&rdquo為根基,認為一切事件并非必然。
&mdash&mdash譯者注
人生觀使得一個人具有&ldquo人格&rdquo。
對于個人本身而言,人生觀看起來是絕對的不可分割的元素&mdash&mdash沒有人會懷疑這一點,因為懷疑的想法從未出現。
對于他人而言,他會以為自己一瞬間捕捉到的直接而無法言說的印象就是别人的人生觀&mdash&mdash不要求任何深入的了解&mdash&mdash一種很确切的印象,而當你想證實它的時候又變得極度暧昧。
這導緻很多人把人生觀劃歸到直覺的領域,認為人生觀隻能用特殊的非理性的方式來洞察。
然而恰恰相反:人生觀不是不可分割的元素,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總和;它可以輕易被感覺到,但是僅靠自發的反應,它确乎很難理解;要是想理解它,就必須用概念的方式分析它、認識它、證實它。
那種自發的印象&mdash&mdash對于自己和他人&mdash&mdash都隻是一個開始;如果我們不去&ldquo翻譯&rdquo那種印象的話,它就會成為一個極具欺騙性的開始。
但一旦虛無缥缈的印象有了思維的有意識判斷的支持和結合,其引發的确定性就是極其振奮人心的:這就是思維的價值觀的整合。
人的存在有兩個方面體現了人生觀的特殊功能和表達:愛和藝術。
這裡僅指男女的情愛,也就是愛最嚴肅的含義&mdash&mdash這就與那些人生觀不能始終如一的人,或者除了惶恐之外沒有始終如一的情感的人所經曆的迷戀區别開來。
愛是對價值觀的反映。
人必須依靠人生觀才能愛上另一個人&mdash&mdash他必須把握基本的情感總和,基礎的存在觀,也就是把握人格的精髓。
他愛上的是那個人的性格所體現出的價值觀,這貫穿着其大到人生目标、小到一切言談舉止,或者說創造了其靈魂的風格&mdash&mdash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意識的風格。
他的人生觀會進行篩選,并對它認識的另一個人的基本價值觀做出反應。
愛不是口頭上的承諾(盡管承諾也不是毫無作用);愛更多的是深奧的、意識和潛意識的和諧。
在這個情感認可的過程中會發生很多的錯誤和悲慘的幻滅,因為人生觀本身就不是可靠的認知引導。
如果邪惡可以劃分等級的話,那麼神秘主義的後果中最高一級的邪惡&mdash&mdash按照給人帶來的災難來判定&mdash&mdash就是堅信愛是&ldquo心裡&rdquo的而不是思維中的;愛是情感中與理性無關的一種;愛是盲目的,是不受哲理影響的。
而愛恰恰就是哲理的表達&mdash&mdash潛意識的哲理總和的表達&mdash&mdash而且也許在人的存在的範疇之内,再沒有其他什麼如此需要哲理的意識力量了。
當這種能量被召喚出來以證實和支持情感體驗的時候,當愛成為理性和情感、思維和價值觀的有意識的整合的時候,人才會獲得生命最高的獎賞。
藝術是現實根據藝術家的形而上學價值判斷的選擇性重塑。
它将人的形而上學抽象概念整合起來,使之有形化。
它為且隻為人生觀代言。
因此,藝術也同愛情一樣,成為神秘主義的受害者,面臨着同樣的危險,經曆着同樣的悲慘遭遇&mdash&mdash當然,也有時獲得同樣的榮耀。
在人類的所有産品當中,藝術也許是對個人最重要的一類,也是最不被理解的一類&mdash&mdash這點我将在下一章中詳細解釋。
1966年2月 [1] 非決定論的哲學概念,是相對于&ldquo必然&rdquo的,與我們常用的&ldquo機會&rdquo有别。
非決定論以&ldquo機會&rdquo為根基,認為一切事件并非必然。
&mdash&mdash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