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

關燈
在阿爾巴契亞和叙利亞度過的日子。

     我渴望回到那時的生活。

    渴望這種回憶的樂趣,于是我寫了《在遙遠的叙利亞》。

    這是一本輕松瑣細的書,然而它确實是我們生活的寫照,其中有多少已被遺忘的瑣事。

    人們對這本書推祟備至,但印數很少,因為當時紙張短缺。

     我的出版商不喜歡這本書。

    他們對它持懷疑态度,唯恐我的作品會愈來愈不合他們的需要。

    他們對我用瑪麗·韋斯特馬考特的筆名寫作也不以為然,現在又打算扼殺《在遙遠的叙利亞》或其他不屬于偵探小說範疇的作品。

    然而,這本書成功了,我想他們又會對紙張短缺抱怨不已了。

    我是用阿加莎·克裡斯蒂·馬洛溫的筆名發表的。

    這是為了與我的偵探小說有所區别。

     3 人總是有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既然發生了,隻好面對現實,但卻不想再觸動隐痛,一天,羅莎琳德打電話告訴我說去法國的休伯特失蹤了,據信是犧牲了。

     我覺得在戰時,這是對年輕妻子最殘酷的打擊。

    丈夫犧牲的消息令人哀傷至極,可還不得不面對現實。

    這些不幸的妻子抱着一線希望撐持着人生真是太慘不忍睹了……可誰也無能為力。

     幾個月後、我們又得到更确切的消息。

    羅莎琳德告訴我前一天地就得知了這消息。

    她還像往常一樣,她始終是個性格堅韌的孩子。

    她雖不願意告訴我,可又知道不得不這樣做時,突然對我說了句:“你看看這個吧。

    ”說着遞給我一封電報,上面說:他已确認陣亡。

     生活中最悲痛和最難捱的莫過于得知你最疼愛的人在受磨難而你又無能為力。

    身體殘疾可以助其一臂之力,而心靈的創傷卻使人束手無策。

    我想幫助羅莎琳德最好的辦法是盡量少說這事,就好像這事從沒發生一樣。

    也許我這樣做不對,可這是我惟一的想法。

    如果我是剛強的母親,我就會讓她大哭一場,盡情哭訴一番,這樣也許會更容易辦到。

    直覺是不會錯的。

    人們都特别希望不傷害自己的親人,不做對不住他們的事。

    人們覺得自己知道應該怎麼做才對,可總是拿不準。

     戰争臨結束前,人們都有點焦慮。

    從D日①開始,人們就感到戰争結束為期不遠了—— ①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九四四年六月六月同盟國軍隊進攻西歐。

    —一譯注。

     可是每天我都愈加坐立不安。

    我希望找份至少與戰争有點聯系的工作。

    在溫多弗,我找到一份藥劑師的工作。

     我還有一個戲劇方面的計劃。

    我可以從特别舞台監督或什麼身份随娛樂報國團去一趟北非。

    這計劃太令人激動了。

    可幸虧我沒去,在我離開英國前兩周,接到了馬克斯的信,他說可能兩三個星期後從北非回到空軍部。

     周末,我和羅莎琳德去威爾士玩,星期天夜裡乘映車趕回來。

    戰時,人們常常得在這種車廂裡忍着刺骨的寒冷。

    我們終于到了漢普斯特德的火車站,這兒離我住的芳草路公寓不遠。

    我手拎提箱和幾條腌鲑魚。

    到家後,又冷又乏。

    我點燃了煤氣,把手提箱和大衣放下,開始煎魚。

    這時,我聽到屋外傳來一種極特别的金屬撞擊聲,心想會是什麼聲音呢?我到陽台上朝下看,從樓梯上走上來一個身背重負的人,身上的東西叮當作響。

    也許用白衣騎士來形容他很恰當。

    一個人背那麼多東西簡直不可思議。

    可是毫無疑問是他,我的丈夫。

    我立刻發現,擔心他會變樣是毫無根據的。

    他還是那個馬克斯。

    他似乎昨天走的,又回到我身邊。

    我倆又重逢了。

     這時傳來一股難聞的煎魚味,我倆忙跑進屋。

     “你吃些什麼東西啊?”馬克斯問道。

     “腌鲑魚,”我說,“你最好也吃一條。

    ”這時四目相視。

     “馬克斯,”我說,“你體重增加不少啊!”“剛剛好,你自己也沒瘦啊”“由于吃土豆的關系,”我說,“沒肉吃的時候土豆和面包就吃得多。

    ” 我們又團圓了,倆人分别後體重都增加了。

    似乎不可思議,應該恰恰相反才對。

     “費贊沙漠應該是很熬人的。

    ”我說。

    馬克斯說不是那麼回事,因為在那無所事事,隻得坐在那吃油膩的飯萊,喝啤酒。

     多麼醉人的傍晚:吃着煎糊的鲑魚,美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