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故居阿什菲爾德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次受驚吓是在不到五歲的時候。
春日裡,姆媽帶我去采報春花。
我們越過鐵路來到存放船具的大院,從籬笆上摘取報春花,那上面長滿了這種花朵。
我們從一扇敞開的院門走進去,繼續采撷,籃子漸漸滿了起來。
突然一個粗暴的聲音沖着我們吼道:“喂,你們怎麼跑到這兒來啦?” 那大漢看上去像個巨人,氣勢洶洶地滿臉漲得通紅。
姆媽辯解說我們沒有做什麼錯事,隻是采點報春花。
“侵入了别人的領地還不知錯?快滾開,快點從那扇門滾出去!要不我活煮了你們!聽見沒有?” 我死死地扯着姆媽的手向外走,姆媽走不快,實際上也不想快走,我越發害怕起來。
當我們平安地回到小路上時,我幾乎垮了下來,面色蒼白,四肢無力。
姆媽轉過頭來發現了這一切。
“哦,寶貝,”她輕聲地問,”你是不是真的以為他會說到做到?要把你給煮了?” 我默默地點了點頭。
這一可怕的場面已經浮現在我的眼前:火上架着一口冒着熱氣的大鍋,我被扔進了滾燙的水中,極痛苦地尖聲叫着……這一切都跟真的似的。
姆媽寬慰我,說有的人就喜歡這樣說話,咋咋唬唬的。
他雖然脾氣不怎麼好,粗魯,讨人嫌,但他決不會真就那麼幹,隻是吓唬吓唬你而已。
我可是把它當真了,即使在今天,走在田間,也總有點毛骨驚然的惶恐。
在我的一生中,還從未受過如此大的驚吓。
我四歲的時候愛情的種子萌發了。
這是一場怯懦而甜美的懷春,我愛上了達特茅斯皇家海軍學校的一位學員,他是哥哥的朋友,他那金黃色的頭發,藍藍的眼睛撩撥起我浪漫的天性。
他本人對這由他激起的情愛一無所知。
他朋友的這位“小妹妹”全然沒有引起他更多的注意。
如果有人向他提及我,他也許會說:“她不喜歡我。
”過分的情感使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一看到他迎面走來,或者在餐桌旁落座,我就會立即将臉扭向一邊。
母親和婉地嗔怪道:“我知道你害羞,親愛的,可還得講點禮節。
一瞧見菲利普就把臉扭過去是不禮貌的。
他一跟你說話,你總是愛理不理的。
即使讨厭他,也不能失禮呀。
” 我讨厭他?唉,誰又能看透我的心思啊!如今想起這件事來,我感到幼年的愛是多麼容易得到滿足呵。
它沒有一點過多的奢求——含情的一眼或一句話,僅僅是悄然的愛慕就心滿意足了,就足以讓人飄飄然,在想象的王國裡創造出英雄史詩般的壯麗場景:為自己的心上人勇敢獻身,或闖入被死亡所圍困的兵營去護理他!或從大火中把他拯救出來! 或用身體擋住向他飛來的子彈!一切想象得到的情景都被編織進去。
這些想象沒有一個是喜劇的結局。
你不是被烈火化為灰燼,就是中彈身亡,或者被瘟疫奪去了生命,而你鐘情的人對你所做的崇高犧牲一無所知。
我坐在幼兒室的地闆上與托尼玩耍,表情平靜而矜持,腦海中神奇的幻想卻奔騰不息。
菲利普當上海軍後補生調離了英國。
在他走後不長的一段時間裡,他的形象仍存留在我的腦海中,後來漸漸地淡漠了。
愛情就這樣悄然逝去了。
三年之後,我又無望地愛上了一位年輕的陸軍上尉。
他高高的個子,深色的皮膚,當時正在向姐姐求愛。
如果說阿什菲爾德是我的故鄉的話,那麼伊林算得上是個激動人心的地方,充滿異域的情趣。
最富于傳奇色彩的地方之一就是房子裡的衛生間,裡面有一張富麗堂皇的紅松木坐椅。
坐在上面就如同女皇端坐在寶座上一般。
迪基女士搖身變成了瑪格麗特女皇,迪基成了女皇的兒子——戈爾迪王子,未來的王位繼承人。
他就坐在女皇左面那個精緻的彩陶扶手上。
我每天一大早就躲在這裡,坐在“禦椅”上向朝拜者頻頻點頭,聽他們念奏折,伸出手來讓他們吻,就這樣一直坐到來解手的人在門外等得不耐煩了,氣憤地把我從便池上拽下來! 由于父親娶的是繼母的侄女,又因為他稱繼母為母親而妻子卻稱她為姨母,所以我們都叫她姨婆。
我的祖父(我父親的爸爸,母親的姨夫)晚年來往于紐約與曼徹斯特之間,曼徹斯特有他的分公司。
他曾是美國的一位“傳奇式人物”。
他原來是一個身無分文的窮孩子,背井離鄉,由曼徹斯特來到紐約,當上了某辦公室的勤雜員,後來發迹成了公司的股東之一。
“三代的時間裡,從穿小汗衫到坐旋轉椅”正是我們家族的真實寫照。
祖父掙得了巨額财富,父親把它交給同事代理,财富在一點一點地消耗,等到哥哥手中的時候,就被閃電般地揮霍殆荊祖父去世前不久,在柴郡買下一幢房産。
當時他已病人膏肓。
不久,姨婆就守寡了。
她那時還算年輕,在柴郡住了一段時間,受了一兩次盜賊的侵擾後,就在伊林買下一幢房子住了下來。
當時那兒還算是鄉下,正像她說的那樣,房子四周都是農田。
可是等到我去看她的時候,一切都變了,到處都是一排排新建的房子。
姨婆住的房子和庭院有無盡的魅力。
我把幼兒室分割為幾片“領地”,靠前的部分是一個向外凸出的窗戶,下面鋪着一條漂亮的條格台毯;靠後的部分是餐室,地上鋪着布魯塞爾地毯。
我把各式各樣的蒲席和一塊塊亞麻地毯配備給各個“領地”,神情莊重地在各“領地”巡視,口中念念有詞地嘟囔着。
姆媽安詳地坐在一旁織毛線。
姨婆的大床是令人迷戀的地方。
床的四角鑲嵌着四根粗大的紅木床腿,四周是大紅的錦緞床圍,上面鋪着羽絨被褥,每天清早,我還沒穿上衣服就跑過來,爬上姨婆的床。
姨婆早晨六點鐘就醒了,總是高興地把我擁進她的被窩。
客廳在樓下,擺滿了鑲嵌着五光十色裝飾品的家具和德累斯頓出産的瓷器。
由于窗外就是花房,屋子裡總是光線陰暗。
客廳僅用于聚會。
隔壁是起居室,裡面總有一位女裁縫坐在那兒。
姨婆在餐室裡心滿意足地過着維多利亞時代的生活。
全套家具都是笨重的紅松木的。
屋子正中是一張餐桌,四周擺着靠背椅。
窗上挂着精細的鈎織窗簾。
姨婆有時坐在桌前那把皮背雕木大師椅上寫信;有時坐在壁爐旁的一張天鵝絨軟椅上烤火。
桌子、沙發以及幾把椅子上都堆滿了書籍。
姨婆從未間斷過買書,有的是留着自己讀,有的是贈送他人。
後來書籍越來越多,以至于連她也搞不清哪些書是準備送給哪些人的。
有時甚至發現某某人的那個逗人喜愛的小男孩已轉眼十八歲了,而她從前為他買的《聖人古爾德雷德的孩子們》和《蒂莫西老虎曆險記》兩本小人書一直還沒有送給他。
姨婆很喜愛孩子,常常擱下手頭還未寫完的字迹潦亂的長信,興緻勃勃地跟我一起玩“維特利先生和小雞”的遊戲。
不用說每次都由我充當小雞。
姨婆到商店裡買小雞,挑中了我,詢問售貨員這隻小雞的肉是否細嫩,然後回家把小雞捆綁好,串起來(這時我總是忍不住大笑起來),放到爐竈上燒烤,翻個個兒再烤另一面,然後端上餐桌。
就在餐刀閃閃的霎那,小雞突然複活了,歡蹦亂跳,“這是我!”——遊戲至此進入了高xdx潮。
我和姨婆不厭其煩地重複這個遊戲。
每逢星期天,外祖母就到伊林來吃午飯,常常是帶着兩位舅舅一塊來。
這是最快樂的一天。
鮑愛莫外祖母是我母親的生身之母,她通常在十一點鐘到達。
她比姨婆還要矮一些,由于身材矮小,一路走來難免有點氣喘籲籲。
從倫敦到這裡,一路上要倒幾次火車和汽車。
她到達後的一件事就是脫掉腳上那雙長筒靴子。
她的女傭海麗特通常跟着她一塊來,跪在她面前幫她把靴子脫掉,換上一雙松軟的羊絨拖鞋。
外祖母深深地歎一口氣,坐到餐桌旁的靠背椅上。
于是,姐妹倆就開始了周日上午的例行“公事”,談起一長串紛亂複雜的賬目。
外祖母在維多利亞大街上的軍人商場為姨婆置買了大量的生活用品。
對這姐妹倆來說,軍人商場就是她們心目中的宇宙中心。
倆人饒有興緻地研究着一串串數字,一條條賬目,一張張表格,讨論着所購買的物品的質量。
軍人商場實行定期付款制,零碎的小賬和維修費用都當面了結。
姨婆每次多付給外婆一些錢,作為辛苦的酬謝,姐妹倆關系很親熱,但相互間也小有妒忌。
時而拌嘴,一有機會就互相擡杠、逗趣。
外祖母自認為曾是她們家長得最漂亮的姑娘,姨婆總是不服氣。
波麗雖然身材矮小,但年僅十六歲時就被布萊克警衛團的一位上尉愛上了。
家裡認為她還很年輕,不到結婚的年齡,可上尉卻說他所在的團就要移防國外,要在那兒駐紮很長一段時間,希望倆人能馬上完婚。
這樣,波麗十六歲就結婚了。
小兩口是完美的一對。
波麗年輕妩媚,丈夫是團隊裡公認的美男子。
波麗很快有了五個孩子,其中有一個夭折了。
她二十六歲開始守寡。
姨婆結婚很晚,曾與一位年輕的海軍軍官發生過戀情,可惜兩人都很窮,無法完婚。
後來,他找了一個有錢的遺孀,她也嫁給了已有一個孩子的美國富翁。
波麗丈夫生前團隊裡的幾位軍官曾向她求愛,想要以她為妻,都被她婉言拒絕了。
她不願讓别的男人來代替丈夫的位置,申言死後要葬在他的墓旁。
姐妹倆了結了上周的賬目,明确了下一周的采購任務後,舅舅們就該到了。
歐内斯特舅舅在英國國民軍中任職,哈裡舅舅是軍人商場的管事。
大舅弗雷德在駐防印度的一個團裡服役。
桌子擺好後,大家就開始用午餐。
豐盛的午餐後,全家人除我之外,都要去小睡片刻。
我躺在扶手搖椅裡悠閑自得地搖晃着。
午睡醒來,大家開始玩“考校長”的遊戲。
哈裡舅舅和歐内斯特舅舅都是能說會道的“校長”。
大家坐成一排,榮任“校長”的人手裡拿一卷報紙在前面來回踏步,裝腔作勢地大聲提問:“針是什麼
春日裡,姆媽帶我去采報春花。
我們越過鐵路來到存放船具的大院,從籬笆上摘取報春花,那上面長滿了這種花朵。
我們從一扇敞開的院門走進去,繼續采撷,籃子漸漸滿了起來。
突然一個粗暴的聲音沖着我們吼道:“喂,你們怎麼跑到這兒來啦?” 那大漢看上去像個巨人,氣勢洶洶地滿臉漲得通紅。
姆媽辯解說我們沒有做什麼錯事,隻是采點報春花。
“侵入了别人的領地還不知錯?快滾開,快點從那扇門滾出去!要不我活煮了你們!聽見沒有?” 我死死地扯着姆媽的手向外走,姆媽走不快,實際上也不想快走,我越發害怕起來。
當我們平安地回到小路上時,我幾乎垮了下來,面色蒼白,四肢無力。
姆媽轉過頭來發現了這一切。
“哦,寶貝,”她輕聲地問,”你是不是真的以為他會說到做到?要把你給煮了?” 我默默地點了點頭。
這一可怕的場面已經浮現在我的眼前:火上架着一口冒着熱氣的大鍋,我被扔進了滾燙的水中,極痛苦地尖聲叫着……這一切都跟真的似的。
姆媽寬慰我,說有的人就喜歡這樣說話,咋咋唬唬的。
他雖然脾氣不怎麼好,粗魯,讨人嫌,但他決不會真就那麼幹,隻是吓唬吓唬你而已。
我可是把它當真了,即使在今天,走在田間,也總有點毛骨驚然的惶恐。
在我的一生中,還從未受過如此大的驚吓。
我四歲的時候愛情的種子萌發了。
這是一場怯懦而甜美的懷春,我愛上了達特茅斯皇家海軍學校的一位學員,他是哥哥的朋友,他那金黃色的頭發,藍藍的眼睛撩撥起我浪漫的天性。
他本人對這由他激起的情愛一無所知。
他朋友的這位“小妹妹”全然沒有引起他更多的注意。
如果有人向他提及我,他也許會說:“她不喜歡我。
”過分的情感使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一看到他迎面走來,或者在餐桌旁落座,我就會立即将臉扭向一邊。
母親和婉地嗔怪道:“我知道你害羞,親愛的,可還得講點禮節。
一瞧見菲利普就把臉扭過去是不禮貌的。
他一跟你說話,你總是愛理不理的。
即使讨厭他,也不能失禮呀。
” 我讨厭他?唉,誰又能看透我的心思啊!如今想起這件事來,我感到幼年的愛是多麼容易得到滿足呵。
它沒有一點過多的奢求——含情的一眼或一句話,僅僅是悄然的愛慕就心滿意足了,就足以讓人飄飄然,在想象的王國裡創造出英雄史詩般的壯麗場景:為自己的心上人勇敢獻身,或闖入被死亡所圍困的兵營去護理他!或從大火中把他拯救出來! 或用身體擋住向他飛來的子彈!一切想象得到的情景都被編織進去。
這些想象沒有一個是喜劇的結局。
你不是被烈火化為灰燼,就是中彈身亡,或者被瘟疫奪去了生命,而你鐘情的人對你所做的崇高犧牲一無所知。
我坐在幼兒室的地闆上與托尼玩耍,表情平靜而矜持,腦海中神奇的幻想卻奔騰不息。
菲利普當上海軍後補生調離了英國。
在他走後不長的一段時間裡,他的形象仍存留在我的腦海中,後來漸漸地淡漠了。
愛情就這樣悄然逝去了。
三年之後,我又無望地愛上了一位年輕的陸軍上尉。
他高高的個子,深色的皮膚,當時正在向姐姐求愛。
如果說阿什菲爾德是我的故鄉的話,那麼伊林算得上是個激動人心的地方,充滿異域的情趣。
最富于傳奇色彩的地方之一就是房子裡的衛生間,裡面有一張富麗堂皇的紅松木坐椅。
坐在上面就如同女皇端坐在寶座上一般。
迪基女士搖身變成了瑪格麗特女皇,迪基成了女皇的兒子——戈爾迪王子,未來的王位繼承人。
他就坐在女皇左面那個精緻的彩陶扶手上。
我每天一大早就躲在這裡,坐在“禦椅”上向朝拜者頻頻點頭,聽他們念奏折,伸出手來讓他們吻,就這樣一直坐到來解手的人在門外等得不耐煩了,氣憤地把我從便池上拽下來! 由于父親娶的是繼母的侄女,又因為他稱繼母為母親而妻子卻稱她為姨母,所以我們都叫她姨婆。
我的祖父(我父親的爸爸,母親的姨夫)晚年來往于紐約與曼徹斯特之間,曼徹斯特有他的分公司。
他曾是美國的一位“傳奇式人物”。
他原來是一個身無分文的窮孩子,背井離鄉,由曼徹斯特來到紐約,當上了某辦公室的勤雜員,後來發迹成了公司的股東之一。
“三代的時間裡,從穿小汗衫到坐旋轉椅”正是我們家族的真實寫照。
祖父掙得了巨額财富,父親把它交給同事代理,财富在一點一點地消耗,等到哥哥手中的時候,就被閃電般地揮霍殆荊祖父去世前不久,在柴郡買下一幢房産。
當時他已病人膏肓。
不久,姨婆就守寡了。
她那時還算年輕,在柴郡住了一段時間,受了一兩次盜賊的侵擾後,就在伊林買下一幢房子住了下來。
當時那兒還算是鄉下,正像她說的那樣,房子四周都是農田。
可是等到我去看她的時候,一切都變了,到處都是一排排新建的房子。
姨婆住的房子和庭院有無盡的魅力。
我把幼兒室分割為幾片“領地”,靠前的部分是一個向外凸出的窗戶,下面鋪着一條漂亮的條格台毯;靠後的部分是餐室,地上鋪着布魯塞爾地毯。
我把各式各樣的蒲席和一塊塊亞麻地毯配備給各個“領地”,神情莊重地在各“領地”巡視,口中念念有詞地嘟囔着。
姆媽安詳地坐在一旁織毛線。
姨婆的大床是令人迷戀的地方。
床的四角鑲嵌着四根粗大的紅木床腿,四周是大紅的錦緞床圍,上面鋪着羽絨被褥,每天清早,我還沒穿上衣服就跑過來,爬上姨婆的床。
姨婆早晨六點鐘就醒了,總是高興地把我擁進她的被窩。
客廳在樓下,擺滿了鑲嵌着五光十色裝飾品的家具和德累斯頓出産的瓷器。
由于窗外就是花房,屋子裡總是光線陰暗。
客廳僅用于聚會。
隔壁是起居室,裡面總有一位女裁縫坐在那兒。
姨婆在餐室裡心滿意足地過着維多利亞時代的生活。
全套家具都是笨重的紅松木的。
屋子正中是一張餐桌,四周擺着靠背椅。
窗上挂着精細的鈎織窗簾。
姨婆有時坐在桌前那把皮背雕木大師椅上寫信;有時坐在壁爐旁的一張天鵝絨軟椅上烤火。
桌子、沙發以及幾把椅子上都堆滿了書籍。
姨婆從未間斷過買書,有的是留着自己讀,有的是贈送他人。
後來書籍越來越多,以至于連她也搞不清哪些書是準備送給哪些人的。
有時甚至發現某某人的那個逗人喜愛的小男孩已轉眼十八歲了,而她從前為他買的《聖人古爾德雷德的孩子們》和《蒂莫西老虎曆險記》兩本小人書一直還沒有送給他。
姨婆很喜愛孩子,常常擱下手頭還未寫完的字迹潦亂的長信,興緻勃勃地跟我一起玩“維特利先生和小雞”的遊戲。
不用說每次都由我充當小雞。
姨婆到商店裡買小雞,挑中了我,詢問售貨員這隻小雞的肉是否細嫩,然後回家把小雞捆綁好,串起來(這時我總是忍不住大笑起來),放到爐竈上燒烤,翻個個兒再烤另一面,然後端上餐桌。
就在餐刀閃閃的霎那,小雞突然複活了,歡蹦亂跳,“這是我!”——遊戲至此進入了高xdx潮。
我和姨婆不厭其煩地重複這個遊戲。
每逢星期天,外祖母就到伊林來吃午飯,常常是帶着兩位舅舅一塊來。
這是最快樂的一天。
鮑愛莫外祖母是我母親的生身之母,她通常在十一點鐘到達。
她比姨婆還要矮一些,由于身材矮小,一路走來難免有點氣喘籲籲。
從倫敦到這裡,一路上要倒幾次火車和汽車。
她到達後的一件事就是脫掉腳上那雙長筒靴子。
她的女傭海麗特通常跟着她一塊來,跪在她面前幫她把靴子脫掉,換上一雙松軟的羊絨拖鞋。
外祖母深深地歎一口氣,坐到餐桌旁的靠背椅上。
于是,姐妹倆就開始了周日上午的例行“公事”,談起一長串紛亂複雜的賬目。
外祖母在維多利亞大街上的軍人商場為姨婆置買了大量的生活用品。
對這姐妹倆來說,軍人商場就是她們心目中的宇宙中心。
倆人饒有興緻地研究着一串串數字,一條條賬目,一張張表格,讨論着所購買的物品的質量。
軍人商場實行定期付款制,零碎的小賬和維修費用都當面了結。
姨婆每次多付給外婆一些錢,作為辛苦的酬謝,姐妹倆關系很親熱,但相互間也小有妒忌。
時而拌嘴,一有機會就互相擡杠、逗趣。
外祖母自認為曾是她們家長得最漂亮的姑娘,姨婆總是不服氣。
波麗雖然身材矮小,但年僅十六歲時就被布萊克警衛團的一位上尉愛上了。
家裡認為她還很年輕,不到結婚的年齡,可上尉卻說他所在的團就要移防國外,要在那兒駐紮很長一段時間,希望倆人能馬上完婚。
這樣,波麗十六歲就結婚了。
小兩口是完美的一對。
波麗年輕妩媚,丈夫是團隊裡公認的美男子。
波麗很快有了五個孩子,其中有一個夭折了。
她二十六歲開始守寡。
姨婆結婚很晚,曾與一位年輕的海軍軍官發生過戀情,可惜兩人都很窮,無法完婚。
後來,他找了一個有錢的遺孀,她也嫁給了已有一個孩子的美國富翁。
波麗丈夫生前團隊裡的幾位軍官曾向她求愛,想要以她為妻,都被她婉言拒絕了。
她不願讓别的男人來代替丈夫的位置,申言死後要葬在他的墓旁。
姐妹倆了結了上周的賬目,明确了下一周的采購任務後,舅舅們就該到了。
歐内斯特舅舅在英國國民軍中任職,哈裡舅舅是軍人商場的管事。
大舅弗雷德在駐防印度的一個團裡服役。
桌子擺好後,大家就開始用午餐。
豐盛的午餐後,全家人除我之外,都要去小睡片刻。
我躺在扶手搖椅裡悠閑自得地搖晃着。
午睡醒來,大家開始玩“考校長”的遊戲。
哈裡舅舅和歐内斯特舅舅都是能說會道的“校長”。
大家坐成一排,榮任“校長”的人手裡拿一卷報紙在前面來回踏步,裝腔作勢地大聲提問:“針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