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裴奈爾應試畢重逢俄理維
關燈
小
中
大
”
“費費公子說什麼呢?”
“一言不發。
我相信他心裡很妒忌。
” “喬治會把這些信交給你嗎?” “必要的話,我有辦法。
我不想向他要。
他一定肯給,如果費費也拿出他的來。
這一對各不相讓。
” “這就是人們所謂的競争。
而在寄宿舍中你沒有看到别人的嗎?” “我可以去找。
” “我還想叮囑你……寄宿生中有一個叫做小波利的。
那一位,你可以不必驚動他。
”他略一停頓,接着低聲說,“暫時别驚動他。
” 這時俄理維與裴奈爾已在大路上的一家餐館内坐下。
俄理維心頭的憂念在他朋友溫暖的笑容前宛如陽光下的冰霜消融了。
裴奈爾避免提及巴薩房的名字,俄理維無形中已體會到這種感覺,但這名字挂在他口邊,無論如何,他非說不可。
“是的,我們回來得比我對家裡所說的日期更早。
今晚阿爾戈同人舉行聚餐。
巴薩房堅持參加。
他希望我們的新雜志能夠和它的老前輩友善相處,而不站在敵對的地位……你應該來參加,而尤其……你最好讓愛德華也能來……或是不在聚餐的時候,因為那必須有請柬,但餐後就成。
地點是萬神廟酒家二層樓的一間大廳内,阿爾戈的主要撰稿人都會列席,而其中有幾位已答應與《前衛》合作。
我們的創刊号幾乎已準備好了;但,告訴我……為什麼你一點稿件也不寄來?” “因為我現成的什麼也沒有。
”裴奈爾無精打采地回答說。
俄理維的聲音幾乎像是哀求: “在目錄上,我已把你的名字寫在我的旁邊……需要的話,我們延緩一點也可以……不拘什麼,但總得有一點……你原先幾乎已答應我們……” 裴奈爾不忍使俄理維難堪,但終于硬着心腸: “老俄,我不如立刻就對你說:我怕我不能和巴薩房合作。
” “但既然主編的是我!他讓我有絕對的自由。
” “而且使我感到不快的正就是給你寄一點‘不拘什麼’。
我不願意‘不拘什麼’都寫。
” “我剛才說‘不拘什麼’,正因為我知道你筆下的‘不拘什麼’都會是有價值的……正因為那決不會是‘不拘什麼’。
” 他不知道怎麼是好。
他讷然難吐。
如果沒有他朋友在他身邊,這雜志對他也就失去了興趣。
共同創始,這該是多麼美麗的夢! “而且,老俄,如果我已開始覺察到我所不願做的,我還不很知道什麼是我所要做的。
我還決不定是否我會寫作。
” 這聲明使俄理維更為狼狽。
但裴奈爾又接着說: “一切我能揮筆寫成的決難使我自己滿意。
正因為我可以寫得很流暢,這才使我痛恨流暢的文字。
這并不是說隻要艱難的我就喜歡;但我覺得現今的文人們實在把寫作看得太容易。
如果要寫一本小說,我對别人的生活還欠認識;而我自己也還沒有生活經驗。
詩使我感到厭倦。
亞曆山大詩體[6]已變作陳腐不堪,自由詩則一無格調。
今日唯一使我滿意的詩人隻有蘭波[7]。
” “這正是我在卷頭語中所說的。
” “那就更用不到我來重說。
不,老俄,不,我真不知道是否我會寫作。
有時我感到寫作妨礙生活,而行動比文字更能使人表達自己。
” “藝術作品是不朽的行動。
”俄理維膽怯地插言說,但裴奈爾不作理會。
“蘭波最使我景仰的,即是愛生活。
” “但他的生活是個失敗。
” “從何而論?” “啊!那,老裴……” “我們不應對别人的生活從外表去下判斷。
退一步說,縱算他的生活是個失敗,至少他曾經曆過厄運、窮困與病患……這樣的生活,我還是羨慕的;是的,即連他最終污濁的結局,我羨慕他的生活仍遠勝于……” 裴奈爾的話沒有說完,他正想舉出一個當代的名人,但在太多的人名前,他感到躊躇了。
他聳一聳肩,又接着說: “我仿佛在自身中感到種種非凡的抱負,猶如心底洶湧的波濤,翻騰激蕩,難以喻曉,而我并不設法去理解,也不願加以注意,以免阻礙它們的發展。
不久以前,我還不斷地分析自己。
往常我有這種自問自答的習慣。
如今,就是我自己想有,也不可能。
這種怪習氣不知不覺中突然消失了。
我想這種自語,這種‘内心問答’像我們的教員所說似的,源于某種矛盾;一旦我開始愛我
我相信他心裡很妒忌。
” “喬治會把這些信交給你嗎?” “必要的話,我有辦法。
我不想向他要。
他一定肯給,如果費費也拿出他的來。
這一對各不相讓。
” “這就是人們所謂的競争。
而在寄宿舍中你沒有看到别人的嗎?” “我可以去找。
” “我還想叮囑你……寄宿生中有一個叫做小波利的。
那一位,你可以不必驚動他。
”他略一停頓,接着低聲說,“暫時别驚動他。
” 這時俄理維與裴奈爾已在大路上的一家餐館内坐下。
俄理維心頭的憂念在他朋友溫暖的笑容前宛如陽光下的冰霜消融了。
裴奈爾避免提及巴薩房的名字,俄理維無形中已體會到這種感覺,但這名字挂在他口邊,無論如何,他非說不可。
“是的,我們回來得比我對家裡所說的日期更早。
今晚阿爾戈同人舉行聚餐。
巴薩房堅持參加。
他希望我們的新雜志能夠和它的老前輩友善相處,而不站在敵對的地位……你應該來參加,而尤其……你最好讓愛德華也能來……或是不在聚餐的時候,因為那必須有請柬,但餐後就成。
地點是萬神廟酒家二層樓的一間大廳内,阿爾戈的主要撰稿人都會列席,而其中有幾位已答應與《前衛》合作。
我們的創刊号幾乎已準備好了;但,告訴我……為什麼你一點稿件也不寄來?” “因為我現成的什麼也沒有。
”裴奈爾無精打采地回答說。
俄理維的聲音幾乎像是哀求: “在目錄上,我已把你的名字寫在我的旁邊……需要的話,我們延緩一點也可以……不拘什麼,但總得有一點……你原先幾乎已答應我們……” 裴奈爾不忍使俄理維難堪,但終于硬着心腸: “老俄,我不如立刻就對你說:我怕我不能和巴薩房合作。
” “但既然主編的是我!他讓我有絕對的自由。
” “而且使我感到不快的正就是給你寄一點‘不拘什麼’。
我不願意‘不拘什麼’都寫。
” “我剛才說‘不拘什麼’,正因為我知道你筆下的‘不拘什麼’都會是有價值的……正因為那決不會是‘不拘什麼’。
” 他不知道怎麼是好。
他讷然難吐。
如果沒有他朋友在他身邊,這雜志對他也就失去了興趣。
共同創始,這該是多麼美麗的夢! “而且,老俄,如果我已開始覺察到我所不願做的,我還不很知道什麼是我所要做的。
我還決不定是否我會寫作。
” 這聲明使俄理維更為狼狽。
但裴奈爾又接着說: “一切我能揮筆寫成的決難使我自己滿意。
正因為我可以寫得很流暢,這才使我痛恨流暢的文字。
這并不是說隻要艱難的我就喜歡;但我覺得現今的文人們實在把寫作看得太容易。
如果要寫一本小說,我對别人的生活還欠認識;而我自己也還沒有生活經驗。
詩使我感到厭倦。
亞曆山大詩體[6]已變作陳腐不堪,自由詩則一無格調。
今日唯一使我滿意的詩人隻有蘭波[7]。
” “這正是我在卷頭語中所說的。
” “那就更用不到我來重說。
不,老俄,不,我真不知道是否我會寫作。
有時我感到寫作妨礙生活,而行動比文字更能使人表達自己。
” “藝術作品是不朽的行動。
”俄理維膽怯地插言說,但裴奈爾不作理會。
“蘭波最使我景仰的,即是愛生活。
” “但他的生活是個失敗。
” “從何而論?” “啊!那,老裴……” “我們不應對别人的生活從外表去下判斷。
退一步說,縱算他的生活是個失敗,至少他曾經曆過厄運、窮困與病患……這樣的生活,我還是羨慕的;是的,即連他最終污濁的結局,我羨慕他的生活仍遠勝于……” 裴奈爾的話沒有說完,他正想舉出一個當代的名人,但在太多的人名前,他感到躊躇了。
他聳一聳肩,又接着說: “我仿佛在自身中感到種種非凡的抱負,猶如心底洶湧的波濤,翻騰激蕩,難以喻曉,而我并不設法去理解,也不願加以注意,以免阻礙它們的發展。
不久以前,我還不斷地分析自己。
往常我有這種自問自答的習慣。
如今,就是我自己想有,也不可能。
這種怪習氣不知不覺中突然消失了。
我想這種自語,這種‘内心問答’像我們的教員所說似的,源于某種矛盾;一旦我開始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