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開學
關燈
小
中
大
那天天氣很熱。
從浮台爾補習學校開着的窗口,人們可以看到校園的樹梢上還浮漾着大量未退的暑熱。
這開學日對雅善斯老先生是一個演說的機會。
他按例站在講座前,面向着學生。
講座上坐着拉貝魯斯老人。
當學生們入室時他站立起來,雅善斯對他點首示意,他才重又坐下。
他那殷切的目光最初就投在波利身上,這目光使波利感到局促,尤其當雅善斯在演說中給孩子們介紹新先生時特别提出老人與他們同學中某一位的關系。
拉貝魯斯卻深苦不能遇到波利的目光。
他以為這是孩子對他的冷漠,無情。
波利則想:“啊!但願他讓我安靜一點!但願他别讓我受人‘注意’!”他的同學們使他喪膽。
散學時,他不能不和他們在一起,自學校至宿舍,一路上他聽到他們的談話。
為求得他們的同情起見,他不是不希望自己也加入進去,但他嬌潔的天性使他厭惡這一切,話到口邊便又帶住。
他惱恨自己的拘束,竭力想設法掩飾,而為避免别人譏嘲起見,竭力裝作歡笑,但這總是徒勞。
在衆人前,他顯然像一個女孩子,這意識使他深自憂苦。
孩子們很快地形成小組。
其中一個叫做萊昂·日裡大尼索的當着中心人物,且已很有聲勢。
他比别的孩子們年齡稍長,而且班次也較高,棕色的皮膚,黑頭發,黑眼睛,但個兒既不很高,體格也并不特别魁梧,不過他正是人們所謂“厚臉皮”的那種孩子,一個真正無賴的狡童。
即連小喬治·莫裡尼哀也自認“拜倒”;“而你知道,能讓我‘拜倒’,确實是要有點了不起的!”那天早晨,他不就親眼看到日裡大尼索跑到一個抱着孩子的少婦跟前: “太太,這是您的孩子嗎?(他極謙恭地問道)這小子可長得真夠醜,但您放心,他是活不長的。
” 喬治一提到這事還止不住哈哈大笑。
“不見得吧!真有這事嗎?”當喬治把這故事講給他的朋友費立普·亞達芒第聽時,後者問道。
這類無恥的取笑使他們聽得非常高興,以為沒有再能比這更俏皮的了。
其實這并不稀奇,萊昂不過是從他表兄斯托洛維魯那兒學來的,但喬治卻不知道。
在課室中,為避開監堂者的視線起見,莫裡尼哀與亞達芒第和日裡大尼索同占了第五排的長凳。
莫裡尼哀的左手是亞達芒第,右手是日裡大尼索,别人也叫他日裡;波利坐在長凳最靠邊的座位,他後面是巴薩房。
龔德朗·得·巴薩房從他父親死後一直度着慘淡的生活,其實他以前的生活也并不愉快。
許久他就認清想從他哥哥那兒得到任何同情或扶植是不可能的。
他在布列塔尼度過暑假,這是他那忠仆賽拉菲把他帶去的,而他就住在她家裡。
他的一切才能無從舒展。
他工作。
他要證明給他哥哥看,他自己比他還強,這一線潛在的希望刺激着他。
他自願在學校寄宿,為的可以不住在他哥哥家裡,因為在巴比倫路的爵府隻能喚起他凄慘的回憶。
賽拉菲因為不願離開他,便在巴黎租了房子,已故伯爵在他遺囑上指定有他兩位少爺給她的年金,她利用這筆小款項才能有這方便。
她留給龔德朗一間房子,備他從學校回來時住宿。
他把這間房子按他自己的趣味布置。
每周他和賽拉菲同餐兩次,她看護他并照料他的一切。
在她跟前,龔德朗談笑自如,雖然任何知心的話他仍未向她吐露。
在宿舍中,他竭力避免受别人的影響,對同學們的取鬧概不理會,且也不常參加他們的遊戲。
這也由于他對閱讀比對任何非戶外的遊戲更感興趣。
他喜好運動,各種運動,但特别是個人的運動;這也由于他的孤傲,他的不喜随俗。
按着季節的不同,禮拜天他出去溜冰,遊泳,劃船,或到鄉間遠足。
他既不設法去克服自己的憎惡,也不設法去開拓自己的胸襟,相反,卻使它堅定起來。
也許他沒有他自己所設想的,或是他自己想做到的那麼單純。
我們曾看到過在他父親臨終的床前守靈的他。
但他并不喜歡神秘,而每當他不能自主的時候,便感不快。
如果他在班中名列前茅,這并非由于敏捷,而全是勤讀的結果。
如果波利知道去和他親近,倒可以受到他的不少保護,但吸引波利的則是鄰座喬治。
至于喬治,他隻聽從日裡,而日裡則對誰也不加注意。
喬治有緊要的消息想轉達給費立普·亞達芒第,但覺得給他寫信總欠謹慎。
開學的那天早晨,他在開課的前一刻鐘便到學校門口空守着他。
當他在門口來回巡邏時,他才聽到萊昂·日裡大尼索那麼俏皮地诘問一個年輕的女人;事後這一對狡童便接談起來,而使喬治感到莫大愉快的,是發現了他們還将是這補習學校的同學。
散學時,喬治與費費終于遇見了。
他倆和别的寄宿生們一同走回雅善斯寄宿舍,但故意離遠一點,為的可以自由暢談。
“你不如也把那東西收起來,”喬治先開始,指着費費還挂在鈕孔中的黃絲帶。
“為什麼?”費立普問道,發見喬治的絲帶已不挂在身邊。
“人會把你捉起來的。
好小子,我原想在上課前把這話告訴你,你要早到一會兒就趕上。
我等在學校門口就為的
從浮台爾補習學校開着的窗口,人們可以看到校園的樹梢上還浮漾着大量未退的暑熱。
這開學日對雅善斯老先生是一個演說的機會。
他按例站在講座前,面向着學生。
講座上坐着拉貝魯斯老人。
當學生們入室時他站立起來,雅善斯對他點首示意,他才重又坐下。
他那殷切的目光最初就投在波利身上,這目光使波利感到局促,尤其當雅善斯在演說中給孩子們介紹新先生時特别提出老人與他們同學中某一位的關系。
拉貝魯斯卻深苦不能遇到波利的目光。
他以為這是孩子對他的冷漠,無情。
波利則想:“啊!但願他讓我安靜一點!但願他别讓我受人‘注意’!”他的同學們使他喪膽。
散學時,他不能不和他們在一起,自學校至宿舍,一路上他聽到他們的談話。
為求得他們的同情起見,他不是不希望自己也加入進去,但他嬌潔的天性使他厭惡這一切,話到口邊便又帶住。
他惱恨自己的拘束,竭力想設法掩飾,而為避免别人譏嘲起見,竭力裝作歡笑,但這總是徒勞。
在衆人前,他顯然像一個女孩子,這意識使他深自憂苦。
孩子們很快地形成小組。
其中一個叫做萊昂·日裡大尼索的當着中心人物,且已很有聲勢。
他比别的孩子們年齡稍長,而且班次也較高,棕色的皮膚,黑頭發,黑眼睛,但個兒既不很高,體格也并不特别魁梧,不過他正是人們所謂“厚臉皮”的那種孩子,一個真正無賴的狡童。
即連小喬治·莫裡尼哀也自認“拜倒”;“而你知道,能讓我‘拜倒’,确實是要有點了不起的!”那天早晨,他不就親眼看到日裡大尼索跑到一個抱着孩子的少婦跟前: “太太,這是您的孩子嗎?(他極謙恭地問道)這小子可長得真夠醜,但您放心,他是活不長的。
” 喬治一提到這事還止不住哈哈大笑。
“不見得吧!真有這事嗎?”當喬治把這故事講給他的朋友費立普·亞達芒第聽時,後者問道。
這類無恥的取笑使他們聽得非常高興,以為沒有再能比這更俏皮的了。
其實這并不稀奇,萊昂不過是從他表兄斯托洛維魯那兒學來的,但喬治卻不知道。
在課室中,為避開監堂者的視線起見,莫裡尼哀與亞達芒第和日裡大尼索同占了第五排的長凳。
莫裡尼哀的左手是亞達芒第,右手是日裡大尼索,别人也叫他日裡;波利坐在長凳最靠邊的座位,他後面是巴薩房。
龔德朗·得·巴薩房從他父親死後一直度着慘淡的生活,其實他以前的生活也并不愉快。
許久他就認清想從他哥哥那兒得到任何同情或扶植是不可能的。
他在布列塔尼度過暑假,這是他那忠仆賽拉菲把他帶去的,而他就住在她家裡。
他的一切才能無從舒展。
他工作。
他要證明給他哥哥看,他自己比他還強,這一線潛在的希望刺激着他。
他自願在學校寄宿,為的可以不住在他哥哥家裡,因為在巴比倫路的爵府隻能喚起他凄慘的回憶。
賽拉菲因為不願離開他,便在巴黎租了房子,已故伯爵在他遺囑上指定有他兩位少爺給她的年金,她利用這筆小款項才能有這方便。
她留給龔德朗一間房子,備他從學校回來時住宿。
他把這間房子按他自己的趣味布置。
每周他和賽拉菲同餐兩次,她看護他并照料他的一切。
在她跟前,龔德朗談笑自如,雖然任何知心的話他仍未向她吐露。
在宿舍中,他竭力避免受别人的影響,對同學們的取鬧概不理會,且也不常參加他們的遊戲。
這也由于他對閱讀比對任何非戶外的遊戲更感興趣。
他喜好運動,各種運動,但特别是個人的運動;這也由于他的孤傲,他的不喜随俗。
按着季節的不同,禮拜天他出去溜冰,遊泳,劃船,或到鄉間遠足。
他既不設法去克服自己的憎惡,也不設法去開拓自己的胸襟,相反,卻使它堅定起來。
也許他沒有他自己所設想的,或是他自己想做到的那麼單純。
我們曾看到過在他父親臨終的床前守靈的他。
但他并不喜歡神秘,而每當他不能自主的時候,便感不快。
如果他在班中名列前茅,這并非由于敏捷,而全是勤讀的結果。
如果波利知道去和他親近,倒可以受到他的不少保護,但吸引波利的則是鄰座喬治。
至于喬治,他隻聽從日裡,而日裡則對誰也不加注意。
喬治有緊要的消息想轉達給費立普·亞達芒第,但覺得給他寫信總欠謹慎。
開學的那天早晨,他在開課的前一刻鐘便到學校門口空守着他。
當他在門口來回巡邏時,他才聽到萊昂·日裡大尼索那麼俏皮地诘問一個年輕的女人;事後這一對狡童便接談起來,而使喬治感到莫大愉快的,是發現了他們還将是這補習學校的同學。
散學時,喬治與費費終于遇見了。
他倆和别的寄宿生們一同走回雅善斯寄宿舍,但故意離遠一點,為的可以自由暢談。
“你不如也把那東西收起來,”喬治先開始,指着費費還挂在鈕孔中的黃絲帶。
“為什麼?”費立普問道,發見喬治的絲帶已不挂在身邊。
“人會把你捉起來的。
好小子,我原想在上課前把這話告訴你,你要早到一會兒就趕上。
我等在學校門口就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