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裴奈爾與蘿拉
關燈
小
中
大
衆的誠意而建立的一種契約,該是多值得令人贊歎!可惜世間并不都是誠實的人。
今日如果有人問我最高的美德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誠實。
啊!蘿拉!我願在自己的一生中遇到任何打擊,都不失純潔,誠實,可信。
幾乎所有我知道的人都是假的。
不炫示,不自作高明……但人們都希圖欺蒙,隻講究外表,結果連自己是誰也無從辨識了……原諒我對您說這一套話。
我隻是告訴您自己夜間的感想就是。
” “您是在想昨天您拿給我們看的那一枚假币。
當我離去時……” 說到這兒她又頓住。
她的眼眶中已噙着眼淚,在她忍淚的掙紮中,裴奈爾看出她唇間的戰栗。
“那麼,您畢竟要離去,蘿拉……”裴奈爾凄然說,“我怕您走後,我會感到自己一無所用,或是很少……但告訴我,我正想問您:如果愛德華……我真不知怎麼說才好……(這時蘿拉臉已通紅)如果愛德華更可取的話,您會離去嗎?當時您會一樣去信直認嗎?啊!您别抗議。
我知道您對他想些什麼。
” “您說這話,因為昨天他發議論時,您發覺我在微笑,所以您就認為我們和他的觀點相同。
但您錯了。
實在說,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對他作什麼感想。
他永遠不能老是同一個人。
他對一切都無牽挂,但對他自己的遁逸則比對一切都更忠心。
您不宜對他下判斷,因為您和他相識的時間太短。
他是一種不斷地破壞而又建設的人。
人以為已把他抓住……但和普洛透斯[9]一樣,他早搖身變形。
他随着他自己所愛的對象變。
因此,想理解他,就非愛他不可。
” “您愛他。
啊!蘿拉,我所妒忌的既不是杜維哀,也不是文桑,而就是愛德華一人。
” “為什麼要妒忌?我愛杜維哀,我愛愛德華,但這是兩種不同的愛。
如果我應愛您的話,那又該是另一種愛。
” “蘿拉,蘿拉,您并不愛杜維哀。
您對他的是一點同情,一點憐恤與尊敬,但那并不是愛。
我想您憂郁的原因(因為您很憂郁,蘿拉),是生活把您分裂了,您的愛情始終是有缺陷的。
您想整個奉獻給一個人,結果卻分配在幾個人身上。
在我,我覺得我自己是不可分的,我隻能整個地奉獻給人。
” “您還不到說這話的年齡,您太年輕。
您不能确保将來生活不使您也有這種‘分裂’,好像您所說的。
我隻能接受您對我的這點……熱誠,其餘的要求非在别處取得滿足不可。
” “這可能嗎?您将使我事先對自己與對生活都起了憎惡。
” “您對生活還一無認識。
您可以對它存種種希望。
您知道我過去的錯誤是什麼?即是對生活整個失去了希望。
就因為當時我自認已一無希望,我才堕入自棄。
我在波城度過春天,好像那已是我最後的春天,好像一切與我已都不相幹。
裴奈爾,現在我已受了懲罰,我可以告訴您:千萬别對生活絕望。
” 對于一個熱情的年輕人,這些話能有什麼效力?實際蘿拉的感想也并不全對裴奈爾而發的。
基于同情,她不自禁地在他面前吐露出來。
她不善假托,不善克制。
正像當她想到愛德華時無法遏制她的興奮而洩露了她自己對他的愛一般,如今她又不自禁地對人諄告起來,這種喜好訓誨的習慣無疑是她父親留下來的。
但裴奈爾最讨厭别人的谏诤與忠告,對蘿拉的也無例外。
他的微笑已給蘿拉一種暗示,後者便沉靜地問道: “您回巴黎以後,是否還預備給愛德華做秘書?” “是的,如果他肯用我;但他不讓我做任何工作。
您知道使我感興趣的是什麼?那就是幫他寫那本書,正像您昨天對他所說一樣,他一個人是永遠寫不成的。
我認為他所說的方法太不合理。
一本好小說不能是那麼不自然的。
最初須聽取别人的叙述,對不對?而平鋪直叙就很可以。
當初我以為我能幫他點忙,譬如他當時需要一個偵探,也許我倒能稱職,他可以研究由我的偵察所發現的事實……但和一個理想家相處,一無可為。
和他在一起,我自己隻配做個新聞記者。
如果他一味固執,我就隻好給自己工作。
我非生活不可。
我可以在新聞界服務。
有空時我就寫詩。
” “因為和記者們在一起,必然您自己就會感到是個詩人。
” “啊!别取笑我。
我知道我有點可笑;但您别太把我戳破了。
” “别離開愛德華;您可以有助于他,同時讓他也幫您的忙。
他為人是很好的。
” 午餐的鈴聲響了。
裴奈爾站起來。
蘿拉握着他的手: “還有一句話:您昨天給我們看的那枚假币……當我離去時,您願意……”她鼓着勇氣說了出來,“……把它留給我作紀念嗎?” “就在這兒,您收着吧!”裴奈爾說。
今日如果有人問我最高的美德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誠實。
啊!蘿拉!我願在自己的一生中遇到任何打擊,都不失純潔,誠實,可信。
幾乎所有我知道的人都是假的。
不炫示,不自作高明……但人們都希圖欺蒙,隻講究外表,結果連自己是誰也無從辨識了……原諒我對您說這一套話。
我隻是告訴您自己夜間的感想就是。
” “您是在想昨天您拿給我們看的那一枚假币。
當我離去時……” 說到這兒她又頓住。
她的眼眶中已噙着眼淚,在她忍淚的掙紮中,裴奈爾看出她唇間的戰栗。
“那麼,您畢竟要離去,蘿拉……”裴奈爾凄然說,“我怕您走後,我會感到自己一無所用,或是很少……但告訴我,我正想問您:如果愛德華……我真不知怎麼說才好……(這時蘿拉臉已通紅)如果愛德華更可取的話,您會離去嗎?當時您會一樣去信直認嗎?啊!您别抗議。
我知道您對他想些什麼。
” “您說這話,因為昨天他發議論時,您發覺我在微笑,所以您就認為我們和他的觀點相同。
但您錯了。
實在說,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對他作什麼感想。
他永遠不能老是同一個人。
他對一切都無牽挂,但對他自己的遁逸則比對一切都更忠心。
您不宜對他下判斷,因為您和他相識的時間太短。
他是一種不斷地破壞而又建設的人。
人以為已把他抓住……但和普洛透斯[9]一樣,他早搖身變形。
他随着他自己所愛的對象變。
因此,想理解他,就非愛他不可。
” “您愛他。
啊!蘿拉,我所妒忌的既不是杜維哀,也不是文桑,而就是愛德華一人。
” “為什麼要妒忌?我愛杜維哀,我愛愛德華,但這是兩種不同的愛。
如果我應愛您的話,那又該是另一種愛。
” “蘿拉,蘿拉,您并不愛杜維哀。
您對他的是一點同情,一點憐恤與尊敬,但那并不是愛。
我想您憂郁的原因(因為您很憂郁,蘿拉),是生活把您分裂了,您的愛情始終是有缺陷的。
您想整個奉獻給一個人,結果卻分配在幾個人身上。
在我,我覺得我自己是不可分的,我隻能整個地奉獻給人。
” “您還不到說這話的年齡,您太年輕。
您不能确保将來生活不使您也有這種‘分裂’,好像您所說的。
我隻能接受您對我的這點……熱誠,其餘的要求非在别處取得滿足不可。
” “這可能嗎?您将使我事先對自己與對生活都起了憎惡。
” “您對生活還一無認識。
您可以對它存種種希望。
您知道我過去的錯誤是什麼?即是對生活整個失去了希望。
就因為當時我自認已一無希望,我才堕入自棄。
我在波城度過春天,好像那已是我最後的春天,好像一切與我已都不相幹。
裴奈爾,現在我已受了懲罰,我可以告訴您:千萬别對生活絕望。
” 對于一個熱情的年輕人,這些話能有什麼效力?實際蘿拉的感想也并不全對裴奈爾而發的。
基于同情,她不自禁地在他面前吐露出來。
她不善假托,不善克制。
正像當她想到愛德華時無法遏制她的興奮而洩露了她自己對他的愛一般,如今她又不自禁地對人諄告起來,這種喜好訓誨的習慣無疑是她父親留下來的。
但裴奈爾最讨厭别人的谏诤與忠告,對蘿拉的也無例外。
他的微笑已給蘿拉一種暗示,後者便沉靜地問道: “您回巴黎以後,是否還預備給愛德華做秘書?” “是的,如果他肯用我;但他不讓我做任何工作。
您知道使我感興趣的是什麼?那就是幫他寫那本書,正像您昨天對他所說一樣,他一個人是永遠寫不成的。
我認為他所說的方法太不合理。
一本好小說不能是那麼不自然的。
最初須聽取别人的叙述,對不對?而平鋪直叙就很可以。
當初我以為我能幫他點忙,譬如他當時需要一個偵探,也許我倒能稱職,他可以研究由我的偵察所發現的事實……但和一個理想家相處,一無可為。
和他在一起,我自己隻配做個新聞記者。
如果他一味固執,我就隻好給自己工作。
我非生活不可。
我可以在新聞界服務。
有空時我就寫詩。
” “因為和記者們在一起,必然您自己就會感到是個詩人。
” “啊!别取笑我。
我知道我有點可笑;但您别太把我戳破了。
” “别離開愛德華;您可以有助于他,同時讓他也幫您的忙。
他為人是很好的。
” 午餐的鈴聲響了。
裴奈爾站起來。
蘿拉握着他的手: “還有一句話:您昨天給我們看的那枚假币……當我離去時,您願意……”她鼓着勇氣說了出來,“……把它留給我作紀念嗎?” “就在這兒,您收着吧!”裴奈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