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 愛德華日記:蘿拉結婚
關燈
小
中
大
感到這一切,一定由于幼年起很早就已習慣了的緣故……這時我突然追憶起自己第一次宗教情緒覺醒時的熱忱;記起蘿拉,以及每禮拜日我們聚會的那個星期學校。
那時她和我都是班長,我們天真地懷着一片赤誠,用烈火焚毀我們一切内心的不潔,驅盡魔道,回向上帝的懷抱。
而我立刻慨念到俄理維不會有這種回憶,不曾經曆過這種童年的貞潔,它使靈魂垂危地淩越現實的一切;但由于他對這一切漠然無關,同時也就幫助我逃避了這種境界。
我熱情地緊握着他留在我手中的手,但這時他突然把手縮回。
他睜開眼睛對我一瞧——這時牧師正在宣說一切基督徒應盡的責任,以及對新郎新娘告誡,勸勉,督促——他帶着那種孩子氣的輕佻的微笑。
雖然他額上始終保持着極度的莊重,卻回過頭來輕輕對我說: “我才不聽那一套呢,我是舊教徒。
” 他的一切吸引着我,而使我感覺神秘。
在更衣所門口,我找到了拉貝魯斯老人。
他怅然對我說,但語調并不帶譴責的意思: “我相信您有點把我忘了。
” 我借口說抽不出空所以一直沒有去看他,并答應後天上他那兒去。
我想拖他上雅善斯家,因為我也是他們婚禮後的茶會中被邀請的一個,但他說他自己的心境不很好,而且也怕遇到太多的人,而遇到了又非和他們寒暄不可。
菠莉納把喬治帶走,留下俄理維。
“我把他交給您,”她笑着對我說;這話使俄理維聽了不很舒服,把頭别轉了。
他拉我到街上。
“以前我不知道您和雅善斯他們有來往。
” 當我對他說我曾在他們家寄宿過兩年,他顯出非常驚奇。
“您怎麼會喜歡他家,而不想法找一個比較自由的寓所?” “因為我覺到某種方便。
”我隻能那麼含糊地回答他,因為不便對他說明那時我那麼地熱戀着蘿拉,隻要能在她身旁,最壞的環境我也能忍受。
“而這籠子的空氣不使你感到窒息嗎?” 因為我沒有回答,他接下去說: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自己怎麼過的,而且我也不知道我怎麼會落在他們那兒……但我隻是午膳生。
這已夠瞧。
” 我隻好對他解釋這“籠子”的主人和他外祖父頗有交情,這才使他母親日後把自己的孩子們也放在那兒。
“而且,”他補充說,“我也無從比較;不用說這種花房都是相差無幾的;據别人所告訴我的,我推測别處恐怕更不如。
但如果我能離開這兒總是好的。
當時我要不因生病而需要補習的話,我才不會跑來。
而近來我上這兒來也完全出于對阿曼的友誼。
” 這時我才知道蘿拉的小兄弟原來是他的同學。
我告訴俄理維我對後者不很認識。
“可是在他家中稱得上最聰明最有意思的是他。
” “你是說對你最有意思。
” “不,不;他實在是怪特别的。
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上他屋子去談談。
我希望他在你面前也敢什麼都說。
” 我們已走到補習學校門前。
浮台爾—雅善斯他們用比較經濟的茶會替代了向例的喜筵。
浮台爾牧師的會客室與辦公室中接待着大群的來客。
隻有幾個頂知交的才許跑入牧師夫人特别預備的小客廳。
但為防止混雜起見,就把會客室與小客廳之間的那道門關斷了,所以當别人問阿曼從哪兒可以找到他母親,他就回答: “從煙囪走。
” 客人很多,擠得水洩不通。
除了杜維哀的一部分“教席”同事以外,來賓中幾乎是清一色的新教徒。
一種極特殊的清教徒的氣味,這種濁味在舊教徒或猶太人的集合中是同樣的沉重,而且也許更令人窒息;但普通我們在舊教徒身上所看到的那種自得,以及在猶太人身上所見的那種自卑,在新教徒中間我認為是很難遇到的。
如果猶太人的鼻子嫌太長,那末新教徒的鼻子就是堵住的;這是事實。
而我自己,當我以前也在他們中間時,我就根本覺不出那種空氣的特點來,一種說不上的崇高的、天國的、糊塗的氣氛。
客廳的末端放着一張桌子當做飲食櫃。
蘿拉的姊姊蕾雪,她的妹妹莎拉,以及她們朋友中預備出嫁的幾個女孩子共同照料着茶點……蘿拉一看到我,就把我拖到她父親的辦公室,那兒幾乎已成為新教的教士總會。
隐蔽在一扇窗口邊,我們的談話可以不被旁人聽到。
在窗檻上當年我們曾刻過兩人的名字。
“您來看。
我們的名字始終在那兒,”她對我說,“我相信别人一定沒有注意到。
那時您是什麼年齡?” 名字上面還刻着年月日。
我一計算: “二十八歲。
” “而我十六歲。
一下已是十年了。
” 這不是适宜于重溫舊夢的時候。
我盡力規避,而她卻固執地牽引着我;但突然,像是避免自己太受感動,她就問我是否還記得那個叫做斯托洛維魯的學生。
斯托洛維魯是個旁聽生,在當時他曾使蘿拉的父母苦于應付。
别人準許他随班上課,但問他願聽哪些課,或是問他預備哪種考試,他總信口回答: “我沒有一定。
” 最初像是為避免沖突,别人都把他的驕橫姑且看做是無理取鬧,而他自己也隻憨笑一陣了事。
但不久他的谑浪變作挑釁,他的笑聲也愈來愈惡毒了。
我不懂何以牧師會容忍這樣的學生,如果沒有經濟的原因在内,而也因為他對斯托洛維魯懷着一種憐憫與愛惜,也許是一種茫然的希望,以為最後可以使他感化,我是說,使他皈依。
而我更不懂何以斯托洛維魯始終不走,他盡有别的可去的地方,因為他不至于像我似的另有情感上的原因。
但也許就為和那可憐的牧師鬥趣,顯然他對于這位牧師的拙于自衛,節節失利,感到非常得意。
“您還記得那天他問爸爸是否他布道的時候隻在西服上罩了一件黑袍?” “好家夥!他發問時是那麼文靜,您那位可憐的父親就沒有看出他的居心。
那時大家正在吃飯,我還記得很清楚……” “爸爸就坦然告訴他說,法衣并不厚,他怕傷風,所以沒有把西服脫去。
” “而那時斯托洛維魯表情多憂愁!問了他半天,他才說‘其實也無關緊要’,隻是,當您父親布道時手勢太重,西服的袖管就露出在法衣外面了,那給信徒們一個不很良好的印象。
” “下一次可憐的爸爸講經時自始至終就把兩手夾着身子,而演說的效果也全毀了。
” “第二個禮拜天,由于脫了西服,回來時就得了重傷風。
啊!還有關于福音書上無花果樹以及不結果的果樹的辯論……‘我!
那時她和我都是班長,我們天真地懷着一片赤誠,用烈火焚毀我們一切内心的不潔,驅盡魔道,回向上帝的懷抱。
而我立刻慨念到俄理維不會有這種回憶,不曾經曆過這種童年的貞潔,它使靈魂垂危地淩越現實的一切;但由于他對這一切漠然無關,同時也就幫助我逃避了這種境界。
我熱情地緊握着他留在我手中的手,但這時他突然把手縮回。
他睜開眼睛對我一瞧——這時牧師正在宣說一切基督徒應盡的責任,以及對新郎新娘告誡,勸勉,督促——他帶着那種孩子氣的輕佻的微笑。
雖然他額上始終保持着極度的莊重,卻回過頭來輕輕對我說: “我才不聽那一套呢,我是舊教徒。
” 他的一切吸引着我,而使我感覺神秘。
在更衣所門口,我找到了拉貝魯斯老人。
他怅然對我說,但語調并不帶譴責的意思: “我相信您有點把我忘了。
” 我借口說抽不出空所以一直沒有去看他,并答應後天上他那兒去。
我想拖他上雅善斯家,因為我也是他們婚禮後的茶會中被邀請的一個,但他說他自己的心境不很好,而且也怕遇到太多的人,而遇到了又非和他們寒暄不可。
菠莉納把喬治帶走,留下俄理維。
“我把他交給您,”她笑着對我說;這話使俄理維聽了不很舒服,把頭别轉了。
他拉我到街上。
“以前我不知道您和雅善斯他們有來往。
” 當我對他說我曾在他們家寄宿過兩年,他顯出非常驚奇。
“您怎麼會喜歡他家,而不想法找一個比較自由的寓所?” “因為我覺到某種方便。
”我隻能那麼含糊地回答他,因為不便對他說明那時我那麼地熱戀着蘿拉,隻要能在她身旁,最壞的環境我也能忍受。
“而這籠子的空氣不使你感到窒息嗎?” 因為我沒有回答,他接下去說: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自己怎麼過的,而且我也不知道我怎麼會落在他們那兒……但我隻是午膳生。
這已夠瞧。
” 我隻好對他解釋這“籠子”的主人和他外祖父頗有交情,這才使他母親日後把自己的孩子們也放在那兒。
“而且,”他補充說,“我也無從比較;不用說這種花房都是相差無幾的;據别人所告訴我的,我推測别處恐怕更不如。
但如果我能離開這兒總是好的。
當時我要不因生病而需要補習的話,我才不會跑來。
而近來我上這兒來也完全出于對阿曼的友誼。
” 這時我才知道蘿拉的小兄弟原來是他的同學。
我告訴俄理維我對後者不很認識。
“可是在他家中稱得上最聰明最有意思的是他。
” “你是說對你最有意思。
” “不,不;他實在是怪特别的。
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上他屋子去談談。
我希望他在你面前也敢什麼都說。
” 我們已走到補習學校門前。
浮台爾—雅善斯他們用比較經濟的茶會替代了向例的喜筵。
浮台爾牧師的會客室與辦公室中接待着大群的來客。
隻有幾個頂知交的才許跑入牧師夫人特别預備的小客廳。
但為防止混雜起見,就把會客室與小客廳之間的那道門關斷了,所以當别人問阿曼從哪兒可以找到他母親,他就回答: “從煙囪走。
” 客人很多,擠得水洩不通。
除了杜維哀的一部分“教席”同事以外,來賓中幾乎是清一色的新教徒。
一種極特殊的清教徒的氣味,這種濁味在舊教徒或猶太人的集合中是同樣的沉重,而且也許更令人窒息;但普通我們在舊教徒身上所看到的那種自得,以及在猶太人身上所見的那種自卑,在新教徒中間我認為是很難遇到的。
如果猶太人的鼻子嫌太長,那末新教徒的鼻子就是堵住的;這是事實。
而我自己,當我以前也在他們中間時,我就根本覺不出那種空氣的特點來,一種說不上的崇高的、天國的、糊塗的氣氛。
客廳的末端放着一張桌子當做飲食櫃。
蘿拉的姊姊蕾雪,她的妹妹莎拉,以及她們朋友中預備出嫁的幾個女孩子共同照料着茶點……蘿拉一看到我,就把我拖到她父親的辦公室,那兒幾乎已成為新教的教士總會。
隐蔽在一扇窗口邊,我們的談話可以不被旁人聽到。
在窗檻上當年我們曾刻過兩人的名字。
“您來看。
我們的名字始終在那兒,”她對我說,“我相信别人一定沒有注意到。
那時您是什麼年齡?” 名字上面還刻着年月日。
我一計算: “二十八歲。
” “而我十六歲。
一下已是十年了。
” 這不是适宜于重溫舊夢的時候。
我盡力規避,而她卻固執地牽引着我;但突然,像是避免自己太受感動,她就問我是否還記得那個叫做斯托洛維魯的學生。
斯托洛維魯是個旁聽生,在當時他曾使蘿拉的父母苦于應付。
别人準許他随班上課,但問他願聽哪些課,或是問他預備哪種考試,他總信口回答: “我沒有一定。
” 最初像是為避免沖突,别人都把他的驕橫姑且看做是無理取鬧,而他自己也隻憨笑一陣了事。
但不久他的谑浪變作挑釁,他的笑聲也愈來愈惡毒了。
我不懂何以牧師會容忍這樣的學生,如果沒有經濟的原因在内,而也因為他對斯托洛維魯懷着一種憐憫與愛惜,也許是一種茫然的希望,以為最後可以使他感化,我是說,使他皈依。
而我更不懂何以斯托洛維魯始終不走,他盡有别的可去的地方,因為他不至于像我似的另有情感上的原因。
但也許就為和那可憐的牧師鬥趣,顯然他對于這位牧師的拙于自衛,節節失利,感到非常得意。
“您還記得那天他問爸爸是否他布道的時候隻在西服上罩了一件黑袍?” “好家夥!他發問時是那麼文靜,您那位可憐的父親就沒有看出他的居心。
那時大家正在吃飯,我還記得很清楚……” “爸爸就坦然告訴他說,法衣并不厚,他怕傷風,所以沒有把西服脫去。
” “而那時斯托洛維魯表情多憂愁!問了他半天,他才說‘其實也無關緊要’,隻是,當您父親布道時手勢太重,西服的袖管就露出在法衣外面了,那給信徒們一個不很良好的印象。
” “下一次可憐的爸爸講經時自始至終就把兩手夾着身子,而演說的效果也全毀了。
” “第二個禮拜天,由于脫了西服,回來時就得了重傷風。
啊!還有關于福音書上無花果樹以及不結果的果樹的辯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