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盧森堡公園
關燈
小
中
大
出于禮貌起見,對同學中的每一群敷衍了一陣,實際一切他所聽到的全引不起他的興趣。
他靠在那個在看報的肩上。
裴奈爾并未回頭,但聽他在跟那人說: “你不該看報,那會使你頭漲。
” 那人嘲諷地說: “在你,人一提到莫拉斯[2]的名字你就頭痛。
” 于是第三個人嘲弄地問道: “你覺得莫拉斯的文章有趣嗎?” 先說話的那一個就回答: “使人頭痛!不過我認為他是對的。
” 于是,是第四個人,那人的語聲裴奈爾辨别不出來: “在你,隻要一切不使你頭痛的東西,你就認為不夠高深。
” 先說話的那一個反诘說: “如果你認為笨貨就配跟人開玩笑的話!” “來吧!”裴奈爾突然拉住俄理維的手臂低聲地說。
他把他帶開幾步: “快回答我,我還急着有别的事呢。
你不是對我說過你和你家裡人不住在同一層樓嗎?” “我曾告訴過你我的房門正對扶梯,在到我家的半樓上。
” “你說你弟弟也睡在那兒?” “喬治,是的。
” “就隻你們兩人嗎?” “是的。
” “那小東西能不做聲嗎?” “當然可以辦到。
但究竟是什麼事?” “告訴你!我已脫離家庭,或者至少今晚我就離開家裡,我還沒有打算究竟上哪兒去。
就隻今天一個晚上,你能留我住宿嗎?” 俄理維臉色變得非常蒼白,他的情緒是那樣緊張,竟使他不敢正視裴奈爾。
“是的,”他說,“但不要在十一點以前來。
媽每晚下樓來跟我們說晚安,以後就把我們的房門上鎖。
” “那怎麼辦呢?……” 俄理維微笑…… “我另外有一把鑰匙。
要是喬治已經睡了,你就輕輕敲門,免得把他驚醒。
” “門房肯讓我通過嗎?” “我先關照他。
啊!我和他處得很好。
我那房門的鑰匙也是他給我的。
回頭見吧。
” 他們也不拉手便各自跑開。
裴奈爾一面走遠,一面想着他那封待寫的信,那封法官回家時就會發現的信。
這方面俄理維就去尋找呂西安·貝加,因為他不願别人隻看到他和裴奈爾單獨在一起。
人們都和呂西安相當疏遠,俄理維要不更愛裴奈爾的話,一定會很喜歡他。
裴奈爾與呂西安兩人的性格适恰相反,前者勇毅,後者畏縮。
他看去很柔弱,他像隻憑借情感與精神去生活。
他很少敢自己先找别人,但一見俄理維走近,他的欣喜實難言喻。
若說呂西安能詩,别人一定懷疑;我相信隻有對俄理維,他才肯透露他自己的計劃。
兩人并肩跑到公園的石階邊。
“我想寫的,是叙述一個故事,”呂西安說,“但并不是關于某一人物的故事,而是關于某一地點的故事——就以這公園中的一條小道作例吧,叙述這兒自清晨至黃昏所發生的一切。
最先進來的是那些保姆,那些結着絲辮的奶媽……不,不……最先是那些不分性别不辨年齡的灰色的人們,他們在公園的鐵門未開之前掃除道路,灌溉草地,更換盆景,最後準備場面與布景,你懂得我的意思嗎?于是那些奶媽入場。
那些小東西們用沙土做泥餅,相互争鬧;那些保姆就飨以耳光。
以後,小學生們散學出來——接着就是工人們散工出來。
一些窮人就在公園的長凳上啃起面包來。
稍遲,一些少男少女上公園來相互尋找;有一些相互躲避;另一些,夢幻者,獨自跑在一邊。
再是,有音樂會的時候或是大公司上門的時候,成堆的人群。
此刻是學生們;傍晚,相互擁抱的情人們,另一些,流着眼淚各自離去;最後,日暮時分,一對老夫妻……而突然,公園閉門的擊鼓聲響了,所有人一齊散去,這幕戲就此終場。
我的意思是:給人一種萬象皆空的印象,一種死滅的印象……自然,并不提到‘死’字。
” “唔,我很懂你的意思。
”俄理維順口回答,實際他一心隻惦念着裴奈爾,對呂西安所說的一字未聽。
“但還有呢,還有呢!”呂西安熱心地繼續說,“我還想取一種尾幕的方式寫出這同一小徑在黃昏的光景。
當所有的人們已都離去,留下一片荒涼,但比白天顯得更美。
在龐大的岑寂中,開始大自然的歡聲:噴泉的水聲,樹葉間的風聲,以及一隻夜鳥的歌聲。
我原想在這一切之間放入一些來回梭巡的黑影,或者利用公園中的那些雕像……但那樣也許會顯得更俗氣。
你的意思以為怎麼樣?” “不,不必用那些雕像,不必用那些雕像。
”俄理維心不在焉地反對着說;但在對方憂郁的目光下,他又趕緊熱烈地鼓勵說:“真的,朋友,如果你能寫成的話,那一定是驚人的。
”
他靠在那個在看報的肩上。
裴奈爾并未回頭,但聽他在跟那人說: “你不該看報,那會使你頭漲。
” 那人嘲諷地說: “在你,人一提到莫拉斯[2]的名字你就頭痛。
” 于是第三個人嘲弄地問道: “你覺得莫拉斯的文章有趣嗎?” 先說話的那一個就回答: “使人頭痛!不過我認為他是對的。
” 于是,是第四個人,那人的語聲裴奈爾辨别不出來: “在你,隻要一切不使你頭痛的東西,你就認為不夠高深。
” 先說話的那一個反诘說: “如果你認為笨貨就配跟人開玩笑的話!” “來吧!”裴奈爾突然拉住俄理維的手臂低聲地說。
他把他帶開幾步: “快回答我,我還急着有别的事呢。
你不是對我說過你和你家裡人不住在同一層樓嗎?” “我曾告訴過你我的房門正對扶梯,在到我家的半樓上。
” “你說你弟弟也睡在那兒?” “喬治,是的。
” “就隻你們兩人嗎?” “是的。
” “那小東西能不做聲嗎?” “當然可以辦到。
但究竟是什麼事?” “告訴你!我已脫離家庭,或者至少今晚我就離開家裡,我還沒有打算究竟上哪兒去。
就隻今天一個晚上,你能留我住宿嗎?” 俄理維臉色變得非常蒼白,他的情緒是那樣緊張,竟使他不敢正視裴奈爾。
“是的,”他說,“但不要在十一點以前來。
媽每晚下樓來跟我們說晚安,以後就把我們的房門上鎖。
” “那怎麼辦呢?……” 俄理維微笑…… “我另外有一把鑰匙。
要是喬治已經睡了,你就輕輕敲門,免得把他驚醒。
” “門房肯讓我通過嗎?” “我先關照他。
啊!我和他處得很好。
我那房門的鑰匙也是他給我的。
回頭見吧。
” 他們也不拉手便各自跑開。
裴奈爾一面走遠,一面想着他那封待寫的信,那封法官回家時就會發現的信。
這方面俄理維就去尋找呂西安·貝加,因為他不願别人隻看到他和裴奈爾單獨在一起。
人們都和呂西安相當疏遠,俄理維要不更愛裴奈爾的話,一定會很喜歡他。
裴奈爾與呂西安兩人的性格适恰相反,前者勇毅,後者畏縮。
他看去很柔弱,他像隻憑借情感與精神去生活。
他很少敢自己先找别人,但一見俄理維走近,他的欣喜實難言喻。
若說呂西安能詩,别人一定懷疑;我相信隻有對俄理維,他才肯透露他自己的計劃。
兩人并肩跑到公園的石階邊。
“我想寫的,是叙述一個故事,”呂西安說,“但并不是關于某一人物的故事,而是關于某一地點的故事——就以這公園中的一條小道作例吧,叙述這兒自清晨至黃昏所發生的一切。
最先進來的是那些保姆,那些結着絲辮的奶媽……不,不……最先是那些不分性别不辨年齡的灰色的人們,他們在公園的鐵門未開之前掃除道路,灌溉草地,更換盆景,最後準備場面與布景,你懂得我的意思嗎?于是那些奶媽入場。
那些小東西們用沙土做泥餅,相互争鬧;那些保姆就飨以耳光。
以後,小學生們散學出來——接着就是工人們散工出來。
一些窮人就在公園的長凳上啃起面包來。
稍遲,一些少男少女上公園來相互尋找;有一些相互躲避;另一些,夢幻者,獨自跑在一邊。
再是,有音樂會的時候或是大公司上門的時候,成堆的人群。
此刻是學生們;傍晚,相互擁抱的情人們,另一些,流着眼淚各自離去;最後,日暮時分,一對老夫妻……而突然,公園閉門的擊鼓聲響了,所有人一齊散去,這幕戲就此終場。
我的意思是:給人一種萬象皆空的印象,一種死滅的印象……自然,并不提到‘死’字。
” “唔,我很懂你的意思。
”俄理維順口回答,實際他一心隻惦念着裴奈爾,對呂西安所說的一字未聽。
“但還有呢,還有呢!”呂西安熱心地繼續說,“我還想取一種尾幕的方式寫出這同一小徑在黃昏的光景。
當所有的人們已都離去,留下一片荒涼,但比白天顯得更美。
在龐大的岑寂中,開始大自然的歡聲:噴泉的水聲,樹葉間的風聲,以及一隻夜鳥的歌聲。
我原想在這一切之間放入一些來回梭巡的黑影,或者利用公園中的那些雕像……但那樣也許會顯得更俗氣。
你的意思以為怎麼樣?” “不,不必用那些雕像,不必用那些雕像。
”俄理維心不在焉地反對着說;但在對方憂郁的目光下,他又趕緊熱烈地鼓勵說:“真的,朋友,如果你能寫成的話,那一定是驚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