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盧森堡公園
關燈
小
中
大
“這該是聽到走廊上腳步聲的時候了,”裴奈爾自語着。
他擡起頭,靜聽。
但不,他父親和他哥哥都還在法院辦公,他母親訪客去了,他姊姊在聽音樂會,至于那頂小的,小卡魯,在學校寄宿,不能每天出來。
裴奈爾·普羅費當第留在家裡拚命準備他的會考,他眼前已隻有三個禮拜。
他家裡人尊重他的孤獨;可是魔鬼不答應。
裴奈爾雖已解開上衣,但他依然透不過氣。
從那靠街的窗口直一陣陣地冒進熱氣來。
他額上已成水流。
一粒汗珠直沿着他的鼻子滾下來,快要掉在他手中的一封信上。
“簡直像在裝哭,”他想,“但流汗總比流淚強。
” 是的,那發信的日期是個明證,不容置疑,信中所指的必然是他自己——裴奈爾,信是寫給他母親的,一封十七年前的情書,而且是未經署名的。
“這縮寫究竟是什麼意思?一個V,但也可認作是N……如果直接問我母親是否妥當呢?……不如給她留個面子吧!我不妨任意想象就說這人是個王子。
再,縱使我打聽到我自己是個窮漢的兒子,那于我又有什麼相幹呢!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正足消除自己怕像父親的顧慮。
一切探究徒添麻煩,隻要能求解脫,别的全可不管。
别再問根究底。
再者,我今天所知道的也已足夠了。
” 裴奈爾把信疊起。
這信和一束中的其餘十二封同樣大小。
他不必把那紮信的紅絲帶解開,他隻把抽出的信重又插入原來的位置。
他把這束信重新放回盒子中,把盒子收在櫃子的抽屜中。
抽屜未經打開,他剛才是把抽屜中的秘密從頂上取出的。
裴奈爾重把櫃面斷了的鉸鍊放正,輕輕地,小心地,把原有的那塊沉重的白石台面蓋上,又把台面上的兩盞水晶燭台以及他方才拿來修理着玩的大擺鐘放好。
擺鐘正敲四下。
他已把時間撥準。
“六點鐘以前咱們這位大法官和他的少爺大律師是不會回來的。
我還可以有時間來安排。
必須使咱們這位大法官到家就發現他寫字台上這封漂亮的信,這封我通知他出走的信。
但未動筆以前,我必須先把精神振作一番——同時必須找到我親愛的俄理維,為的使我至少暫時能有栖身之所。
俄理維,我的朋友,這正是時候讓我來一試你的誠意,同時對你也正是向我表白的一個機會。
已往在我們友情中可喜的是我們始終用不着彼此借助。
當然!他人能愉快地為你效勞的事,求之自不難啟齒。
麻煩的是俄理維不會是單獨在那裡。
不管,我總有方法把他引開。
我要用自己的鎮靜使他吃驚,隻在最奇特的境遇下我自己才感到最為自然。
” 裴奈爾·普羅費當第住的那條T街貼近盧森堡公園。
每星期三下午四時至六時他的幾個同學慣在公園中那條臨美第奇噴泉的小道上見面。
他們談論藝術,哲學,運動,政治與文學。
裴奈爾走得很快,但當他經過公園的鐵栅時,瞥見俄理維·莫裡尼哀,他立刻就把腳步放慢了。
無疑由于天氣太好的緣故,那天聚會的人數比平時更多,有些新參加的裴奈爾還不認識。
這些年輕人當着别人面前,沒有一個不顯得像在做戲一樣,幾乎完全失去自然。
俄理維看見裴奈爾走近就臉紅起來,趕緊離開和他談天的一位少婦,獨自躲遠了。
裴奈爾是他最親密的朋友,因此他特别不願顯出自己專在找他,有時他竟裝作沒有瞧見他。
裴奈爾要接近俄理維必須遇到好些熟人,他也不願顯出專在找他,便滞呆起來。
他同學中有四位正圍着戴夾鼻眼鏡、留着一撮小胡子的杜爾美。
後者顯然比他們年長,他手上拿着一本書。
“你說怎麼辦?”他像特别在對其中之一說話,但因為其餘的人也都聽着,自己顯然覺得非常得意,“我已念到第三十頁,但竟不曾發現一種顔色或是一個描寫的字。
作者在講一個女人,但我連她穿的衣服是紅色還是藍色都不知道。
在我,很簡單,如果沒有顔色,我就看不到什麼。
”為了誇張起見,同時更由于感到别人對他已不像剛才那樣認真,他就堅持着說:“絕對看不到什麼。
” 裴奈爾已不再注意這位滔滔談論的人,但覺得立時跑開也不相宜,便聽着另一些在他身後的人争論,其中之一坐在長凳上看《法蘭西行動報》[1]。
俄理維離開那個年輕的女人以後也已加入到這個集團來。
在這一群中間,俄理維·莫裡尼哀是顯得多麼嚴肅!可是他卻是他們中最年輕的一個。
他那幾乎還帶孩子氣的臉和他那目光,襯托出他早熟的思想。
他容易臉紅。
他是溫柔的。
雖然他對任何人都很和氣,可是總有某種内在的緘默與腼腆使他的同學們不易接近。
這使他很感痛苦。
沒有裴奈爾,也許他會更感痛苦。
像裴奈爾一樣,俄理維,
他擡起頭,靜聽。
但不,他父親和他哥哥都還在法院辦公,他母親訪客去了,他姊姊在聽音樂會,至于那頂小的,小卡魯,在學校寄宿,不能每天出來。
裴奈爾·普羅費當第留在家裡拚命準備他的會考,他眼前已隻有三個禮拜。
他家裡人尊重他的孤獨;可是魔鬼不答應。
裴奈爾雖已解開上衣,但他依然透不過氣。
從那靠街的窗口直一陣陣地冒進熱氣來。
他額上已成水流。
一粒汗珠直沿着他的鼻子滾下來,快要掉在他手中的一封信上。
“簡直像在裝哭,”他想,“但流汗總比流淚強。
” 是的,那發信的日期是個明證,不容置疑,信中所指的必然是他自己——裴奈爾,信是寫給他母親的,一封十七年前的情書,而且是未經署名的。
“這縮寫究竟是什麼意思?一個V,但也可認作是N……如果直接問我母親是否妥當呢?……不如給她留個面子吧!我不妨任意想象就說這人是個王子。
再,縱使我打聽到我自己是個窮漢的兒子,那于我又有什麼相幹呢!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正足消除自己怕像父親的顧慮。
一切探究徒添麻煩,隻要能求解脫,别的全可不管。
别再問根究底。
再者,我今天所知道的也已足夠了。
” 裴奈爾把信疊起。
這信和一束中的其餘十二封同樣大小。
他不必把那紮信的紅絲帶解開,他隻把抽出的信重又插入原來的位置。
他把這束信重新放回盒子中,把盒子收在櫃子的抽屜中。
抽屜未經打開,他剛才是把抽屜中的秘密從頂上取出的。
裴奈爾重把櫃面斷了的鉸鍊放正,輕輕地,小心地,把原有的那塊沉重的白石台面蓋上,又把台面上的兩盞水晶燭台以及他方才拿來修理着玩的大擺鐘放好。
擺鐘正敲四下。
他已把時間撥準。
“六點鐘以前咱們這位大法官和他的少爺大律師是不會回來的。
我還可以有時間來安排。
必須使咱們這位大法官到家就發現他寫字台上這封漂亮的信,這封我通知他出走的信。
但未動筆以前,我必須先把精神振作一番——同時必須找到我親愛的俄理維,為的使我至少暫時能有栖身之所。
俄理維,我的朋友,這正是時候讓我來一試你的誠意,同時對你也正是向我表白的一個機會。
已往在我們友情中可喜的是我們始終用不着彼此借助。
當然!他人能愉快地為你效勞的事,求之自不難啟齒。
麻煩的是俄理維不會是單獨在那裡。
不管,我總有方法把他引開。
我要用自己的鎮靜使他吃驚,隻在最奇特的境遇下我自己才感到最為自然。
” 裴奈爾·普羅費當第住的那條T街貼近盧森堡公園。
每星期三下午四時至六時他的幾個同學慣在公園中那條臨美第奇噴泉的小道上見面。
他們談論藝術,哲學,運動,政治與文學。
裴奈爾走得很快,但當他經過公園的鐵栅時,瞥見俄理維·莫裡尼哀,他立刻就把腳步放慢了。
無疑由于天氣太好的緣故,那天聚會的人數比平時更多,有些新參加的裴奈爾還不認識。
這些年輕人當着别人面前,沒有一個不顯得像在做戲一樣,幾乎完全失去自然。
俄理維看見裴奈爾走近就臉紅起來,趕緊離開和他談天的一位少婦,獨自躲遠了。
裴奈爾是他最親密的朋友,因此他特别不願顯出自己專在找他,有時他竟裝作沒有瞧見他。
裴奈爾要接近俄理維必須遇到好些熟人,他也不願顯出專在找他,便滞呆起來。
他同學中有四位正圍着戴夾鼻眼鏡、留着一撮小胡子的杜爾美。
後者顯然比他們年長,他手上拿着一本書。
“你說怎麼辦?”他像特别在對其中之一說話,但因為其餘的人也都聽着,自己顯然覺得非常得意,“我已念到第三十頁,但竟不曾發現一種顔色或是一個描寫的字。
作者在講一個女人,但我連她穿的衣服是紅色還是藍色都不知道。
在我,很簡單,如果沒有顔色,我就看不到什麼。
”為了誇張起見,同時更由于感到别人對他已不像剛才那樣認真,他就堅持着說:“絕對看不到什麼。
” 裴奈爾已不再注意這位滔滔談論的人,但覺得立時跑開也不相宜,便聽着另一些在他身後的人争論,其中之一坐在長凳上看《法蘭西行動報》[1]。
俄理維離開那個年輕的女人以後也已加入到這個集團來。
在這一群中間,俄理維·莫裡尼哀是顯得多麼嚴肅!可是他卻是他們中最年輕的一個。
他那幾乎還帶孩子氣的臉和他那目光,襯托出他早熟的思想。
他容易臉紅。
他是溫柔的。
雖然他對任何人都很和氣,可是總有某種内在的緘默與腼腆使他的同學們不易接近。
這使他很感痛苦。
沒有裴奈爾,也許他會更感痛苦。
像裴奈爾一樣,俄理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