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對日方的分析:“一團糟”
關燈
小
中
大
尼米茲發現在中途島的那一側有一支日本機動部隊,該怎麼辦?如果第一航空艦隊受到重創,又該怎麼辦?這些情況都是可能發生的。
因此,應該制定幾套備用的攻擊方案并逐一進行推演。
但是,他們沒有進行這樣的推演。
這就是日本人的進攻精神在遇到意想不到的壓力之後就垮掉的原因之一。
3.在接觸點上集中優勢兵力山本在理論上熟谙并精通集中兵力這個原則,但在這次戰役中,他在這個問題上所犯的錯誤比在其他任何方面都嚴重。
此次戰役,日本人在數量上占了優勢,而且,如果不那樣部署兵力,他們本來能夠取得真正的優勢。
山本集結了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力量,但由于沒有集中使用,結果使它的力量大打折扣。
從地圖上看,一系列整齊勻稱的箭頭,每個箭頭都有明确的指向。
中途島戰役的戰略看起來很妙&mdash&mdash典型的兩翼鉗形攻勢。
但是,中途島并不是坎尼,山本也不是漢尼拔。
向中途島集中的每一支艦隊都有自己專門的任務,而且均不能真正做到戰鬥自給。
很明顯,山本認為必要時這些部隊能夠合兵作戰,但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
而且,多路部隊同時行動,很容易被美方發現。
最糟糕的是,山本不是調集所有艦艇來對付首要目标,而是分散兵力,派出一支強大的艦隊去攻擊與此次戰役的戰場相距很遠的阿留申群島。
在該群島一帶根本不可能打任何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海戰,但偏偏就在這裡,日本人部署了優勢兵力。
浪費在這裡的兵力本來可以改變中途島海域雙方的力量對比。
再說了,阿留申群島可以留待以後來解決,因為它是跑不掉的,不像美國的航母特混艦隊。
不論是日本的專家們,還是尼米茲和斯普魯恩斯,都認為山本最嚴重的失誤在于未能集中兵力。
山本不僅同時在兩個地方打仗,而且在主要方向上對艦艇的使用也不恰當。
那些登上&ldquo霧島号&rdquo的中途島戰役的幸存者私下裡看法一緻,都實心實意地認為,把戰列艦部署在機動部隊後面是不妥當的。
&ldquo如果戰列艦在前面,敵人的攻擊就會沖着它們去。
這樣,作為我們海戰中最重要因素的航母就能保住。
即使美國人擊沉2艘或3艘戰列艦,日本海軍的損失也要比失去同樣數目的航母小得多。
&rdquo但是,山本在機動部隊後面300海裡處磨磨蹭蹭。
從戰局的發展來看,山本和他的戰列艦還不如留在濑戶内海。
4.突然性這是日本各種作戰計劃的基本點。
山本在很大程度上希望能潛入中途島海域,而且在對該環礁發起攻擊前都不為敵所察覺,就像當年南雲偷襲珍珠港時那樣。
他忘記了所有的人&mdash&mdash尤其是他自己&mdash&mdash都不應該忘記的一點:他現在面對的是處在戰争狀态的美國,珍珠港事件使它從和平時期的昏睡中驚醒,而且他的對手是美國太平洋艦隊,它曾經上過當、吃過虧,此時正處于百倍警惕之中。
這時的山本已不能借助以日本駐檀香山領事館為活動基地的間諜網,無法得到美艦出入珍珠港的情報。
當然,這不是山本的過錯。
自羅奇福特和他領導的&ldquo海波&rdquo破譯了JN25密碼的那一天起,日本海軍就失去了行動的突然性。
這也不能責怪山本。
從那時起尼米茲就能獲得有關日本海軍的極為精确的情報。
要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計劃制定者要進行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設想對方在想什麼以及可能會做什麼,如果他揣摩得對,會有所幫助,但僅僅這樣是不夠的。
他還要真正了解敵人能夠做些什麼,即敵人的作戰能力。
這是情報工作的基本要點,埃蒙斯由于反複強調這個問題而惹惱了萊頓。
76而這恰恰是山本沒有做到的。
他的計劃實質上是基于這樣的設想:尼米茲及其艦隊會完全按照日本人的計劃來行動。
一個根本原因是沒有對敵方的作戰能力進行評估,因此才導緻設置潛艇警戒線的任務未按時完成,用大型水上飛機對瓦胡島實施偵察的&ldquoK号作戰&rdquo也遭到了失敗。
77如果日本人少一點傲氣,迅速進行有效的偵察,那麼,他們幾乎肯定能發現美國人已經出動,并查明其實力、航向和目的地,從而作好進攻的準備。
5.保密性這一原則與&ldquo突然性&rdquo原則曆來是相輔相成的。
日本人極端低估了美國人的智慧和戰鬥意志,結果導緻麻痹大意。
與該計劃無關的知情人太多;作戰的準備工作沒有加以僞裝;襲擊珍珠港時那堪稱保密典範的小心謹慎和一絲不苟,如今已無影無蹤。
265月24日的電報使尼米茲非常精确地估計出敵人的兵力。
78這類電報本應使用海軍将領使用的最高級密碼&mdash&mdash在華盛頓,薩福德的第一流破譯小組也未能破譯&mdash&mdash或将其裝入上了鎖的信使公文包裡。
5月底,日本海軍采取防範措施,換掉了JN25密碼系統,但已&ldquo為時晚矣&rdquo。
&ldquo海波&rdquo早已從中獲取了足夠的情報,從而保證了尼米茲及其艦隊作好準備,嚴陣以待。
6.簡略性這一原則與&ldquo目的性&rdquo原則緊密相連。
簡單地說就是,任何一部機器,轉動的部件越少,發生故障的幾率就越小。
但是&ldquo中途島作戰計劃&rdquo卻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
6月中旬,情緒恢複後的三和在日記中寫道:&ldquo事實上,我們的作戰計劃中有許多地方應當檢讨,因為它們在此次作
因此,應該制定幾套備用的攻擊方案并逐一進行推演。
但是,他們沒有進行這樣的推演。
這就是日本人的進攻精神在遇到意想不到的壓力之後就垮掉的原因之一。
3.在接觸點上集中優勢兵力山本在理論上熟谙并精通集中兵力這個原則,但在這次戰役中,他在這個問題上所犯的錯誤比在其他任何方面都嚴重。
此次戰役,日本人在數量上占了優勢,而且,如果不那樣部署兵力,他們本來能夠取得真正的優勢。
山本集結了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力量,但由于沒有集中使用,結果使它的力量大打折扣。
從地圖上看,一系列整齊勻稱的箭頭,每個箭頭都有明确的指向。
中途島戰役的戰略看起來很妙&mdash&mdash典型的兩翼鉗形攻勢。
但是,中途島并不是坎尼,山本也不是漢尼拔。
向中途島集中的每一支艦隊都有自己專門的任務,而且均不能真正做到戰鬥自給。
很明顯,山本認為必要時這些部隊能夠合兵作戰,但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
而且,多路部隊同時行動,很容易被美方發現。
最糟糕的是,山本不是調集所有艦艇來對付首要目标,而是分散兵力,派出一支強大的艦隊去攻擊與此次戰役的戰場相距很遠的阿留申群島。
在該群島一帶根本不可能打任何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海戰,但偏偏就在這裡,日本人部署了優勢兵力。
浪費在這裡的兵力本來可以改變中途島海域雙方的力量對比。
再說了,阿留申群島可以留待以後來解決,因為它是跑不掉的,不像美國的航母特混艦隊。
不論是日本的專家們,還是尼米茲和斯普魯恩斯,都認為山本最嚴重的失誤在于未能集中兵力。
山本不僅同時在兩個地方打仗,而且在主要方向上對艦艇的使用也不恰當。
那些登上&ldquo霧島号&rdquo的中途島戰役的幸存者私下裡看法一緻,都實心實意地認為,把戰列艦部署在機動部隊後面是不妥當的。
&ldquo如果戰列艦在前面,敵人的攻擊就會沖着它們去。
這樣,作為我們海戰中最重要因素的航母就能保住。
即使美國人擊沉2艘或3艘戰列艦,日本海軍的損失也要比失去同樣數目的航母小得多。
&rdquo但是,山本在機動部隊後面300海裡處磨磨蹭蹭。
從戰局的發展來看,山本和他的戰列艦還不如留在濑戶内海。
4.突然性這是日本各種作戰計劃的基本點。
山本在很大程度上希望能潛入中途島海域,而且在對該環礁發起攻擊前都不為敵所察覺,就像當年南雲偷襲珍珠港時那樣。
他忘記了所有的人&mdash&mdash尤其是他自己&mdash&mdash都不應該忘記的一點:他現在面對的是處在戰争狀态的美國,珍珠港事件使它從和平時期的昏睡中驚醒,而且他的對手是美國太平洋艦隊,它曾經上過當、吃過虧,此時正處于百倍警惕之中。
這時的山本已不能借助以日本駐檀香山領事館為活動基地的間諜網,無法得到美艦出入珍珠港的情報。
當然,這不是山本的過錯。
自羅奇福特和他領導的&ldquo海波&rdquo破譯了JN25密碼的那一天起,日本海軍就失去了行動的突然性。
這也不能責怪山本。
從那時起尼米茲就能獲得有關日本海軍的極為精确的情報。
要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計劃制定者要進行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設想對方在想什麼以及可能會做什麼,如果他揣摩得對,會有所幫助,但僅僅這樣是不夠的。
他還要真正了解敵人能夠做些什麼,即敵人的作戰能力。
這是情報工作的基本要點,埃蒙斯由于反複強調這個問題而惹惱了萊頓。
76而這恰恰是山本沒有做到的。
他的計劃實質上是基于這樣的設想:尼米茲及其艦隊會完全按照日本人的計劃來行動。
一個根本原因是沒有對敵方的作戰能力進行評估,因此才導緻設置潛艇警戒線的任務未按時完成,用大型水上飛機對瓦胡島實施偵察的&ldquoK号作戰&rdquo也遭到了失敗。
77如果日本人少一點傲氣,迅速進行有效的偵察,那麼,他們幾乎肯定能發現美國人已經出動,并查明其實力、航向和目的地,從而作好進攻的準備。
5.保密性這一原則與&ldquo突然性&rdquo原則曆來是相輔相成的。
日本人極端低估了美國人的智慧和戰鬥意志,結果導緻麻痹大意。
與該計劃無關的知情人太多;作戰的準備工作沒有加以僞裝;襲擊珍珠港時那堪稱保密典範的小心謹慎和一絲不苟,如今已無影無蹤。
265月24日的電報使尼米茲非常精确地估計出敵人的兵力。
78這類電報本應使用海軍将領使用的最高級密碼&mdash&mdash在華盛頓,薩福德的第一流破譯小組也未能破譯&mdash&mdash或将其裝入上了鎖的信使公文包裡。
5月底,日本海軍采取防範措施,換掉了JN25密碼系統,但已&ldquo為時晚矣&rdquo。
&ldquo海波&rdquo早已從中獲取了足夠的情報,從而保證了尼米茲及其艦隊作好準備,嚴陣以待。
6.簡略性這一原則與&ldquo目的性&rdquo原則緊密相連。
簡單地說就是,任何一部機器,轉動的部件越少,發生故障的幾率就越小。
但是&ldquo中途島作戰計劃&rdquo卻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
6月中旬,情緒恢複後的三和在日記中寫道:&ldquo事實上,我們的作戰計劃中有許多地方應當檢讨,因為它們在此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