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對日方的分析:“一團糟”

關燈


    黑島和渡邊總是深感内疚,後悔沒有堅持把南雲的指示&mdash&mdash任何時候都要有半數的轟炸機裝好魚雷&mdash&mdash寫進他的命令。

    然而,源田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明智地指出,規定如此死闆,任何現場指揮官都無法靈活指揮。

    72 宇垣的看法與衆不同。

    他在6月14日的日記中(也許當時就考慮到将來他的日記要出版)寫道:&ldquo回想起來,我認為我已經受盡了艱難困苦,我已經做了我該做的工作。

    這些想法給了我一種慰藉。

    &rdquo但是當時他并不像這則日記中所說的那麼心安理得。

    中途島戰役前,他留的是長發,此戰之後,他剪了個表示謙卑的短發。

    20他也許真是那樣想的,因為他不僅是&ldquo戰列艦萬能&rdquo論者的頭面人物,而且在圖上推演時表現極為專橫,使别人無法實事求是地對中途島作戰計劃作出評價。

    73 事實上,戰役剛剛結束就想對它作出評價是注定不會成功的,因為雙方都沒有掌握必要的事實。

    直到美國獲勝、日本戰敗的種種材料均為雙方掌握後,中途島戰役的全貌才變得一清二楚。

    日方真正的盲點是山本。

    他功勳卓著,光芒四射,令人眼花缭亂。

    在他手下工作的人,對他的感情太深,不可能客觀地評價他。

    山本對他的幕僚說&ldquo責任在我&rdquo的時候,不僅僅是在承擔指揮上的責任&mdash&mdash這種概念對日本陸、海軍的傳統而言有些陌生&mdash&mdash而且非常實事求是。

    如果哪個日本人要對中途島的慘敗負責,這個人就是山本五十六。

    這一次他還像在推行襲擊珍珠港的計劃那樣,想出一個主意,然後迫使海軍軍令部接受。

    但是使襲擊珍珠港的計劃得以實現的諸多條件現在已經不複存在。

    而且,山本似乎已完全脫離了實際。

    如果他是故意想證明一下,在一次戰役中,一個海軍大将可以違反多少條作戰原則,他是會提出中途島作戰計劃的。

     美海軍軍官們在海軍學院所學的作戰九原則74,為分析研究任何陸戰或海戰提供了方便的參照框架。

    讓我們對照這些參照點,看一看中途島戰役中日本人打得怎樣吧: 1.目的性在所有作戰原則中,這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

    計劃的制定者必須考慮:&ldquo為什麼要打這一仗?我希望達到什麼目的?這一仗将給我們國家帶來什麼好處?從估計要消耗的人力物力考慮,這一仗值不值得打?&rdquo 這是一項非常基本的原則,要不要特别提請明智的讀者關注,我們有過猶豫。

    然而,整個聯合艦隊正是在這條原則上重重地栽了個大跟頭。

    從一開始,&ldquo中途島作戰計劃&rdquo就是個雙頭怪物,而且兩個頭一直在争論不休。

    山本一方面計劃攻占中途島環礁,另一方面又打算誘殲美太平洋艦隊殘部。

    就連剛畢業的海軍少尉也能看出這兩個目标猶如水火,不能相容。

    強攻并占領一個島,需要按自然界諸多不變因素制定一個固定不變的作戰計劃。

    與一支機動中的敵艦隊作戰則需要極大的靈活性。

     更為糟糕的是,在這兩個目标中,日本人還選錯了重點。

    在聯合艦隊看來,攻占中途島是首要任務。

    75其實他們本應集中兵力消滅尼米茲在中太平洋的主力艦艇。

    然後,日本人就可以騰出手來,至少可以暫時攻占中途島。

     難怪千早發現:&ldquo在我們的中途島作戰計劃中,有些地方根本就是模糊不清的。

    &rdquo例如,為什麼要去攻占阿留申群島?&ldquo是為了防止這些島嶼被用作進攻日本的航空兵基地嗎?這種猜測隻能說明他們對那裡的地貌一無所知。

    因為這些島嶼的地貌表明它們根本就不宜用作遠程轟炸機的基地&hellip&hellip&rdquo是要把中途島作戰作為進攻夏威夷群島的前期準備嗎?&ldquo想當初,形勢對我們何其有利,我們尚且不能一舉攻占夏威夷,在現在這個階段,我們又怎能占領它呢?&rdquo這次戰役是為&ldquo全面大決戰&rdquo作準備嗎?&ldquo但是這種解釋也不能令人信服&hellip&hellip如果把它作為醞釀已久的&lsquo艦隊大戰&rsquo,為什麼他們不再等2個月,待另外2艘航母修好後,6艘航母一起出動呢?&rdquo而且,&ldquo為什麼又要背上中途島和阿留申群島&hellip&hellip這些包袱呢?&rdquo但是,盡管矛盾百出,&ldquo這個計劃還是被強制實施了,而且落了個應得的下場。

    &rdquo他懷着明顯的厭惡之情補充說,&ldquo在這樣一團糟的情況下,要理出一個統一的、集中兵力的行動方案,就要有超人的本領。

    &rdquo 2.進攻性乍看起來,組成龐大的艦隊,浩浩蕩蕩東進數千海裡,在美海軍的鼻子底下,奪取山姆大叔在中太平洋的前哨基地,從而誘使美太平洋艦隊與之決戰,這一主意似乎是相當的積極主動。

    人們确實不能責備山本沒有魄力。

    然而,冒冒失失不應與進攻精神混為一談。

    這一計劃的主導思想實質上是防禦性的&mdash&mdash在外圈奪取一連串基地,以達到拒敵于日本本土及領海之外的目的。

     一項成功的攻擊計劃必須妥善考慮以下幾個傷腦筋的&ldquo如果&hellip&hellip怎麼辦&rdquo的問題:如果美國人預先知道了日本人要來進犯,該怎麼辦?如果敵人在我們的預定時間之前發現了田中的艦隊,該怎麼辦?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