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他們終于來了”
關燈
小
中
大
(VB-8中隊)以及格雷率領的10架戰鬥機(VS-8中隊)外,從&ldquo企業号&rdquo上起飛的還有由麥克拉斯基率領的VB-6和VS-6兩個中隊的33架SBD(為了這次進攻,VS-6的偵察機也都裝上了炸彈)。
&ldquo大黃蜂号&rdquo提供了34架俯沖轟炸機和攜帶炸彈的偵察機,還有沃爾德倫的15架魚雷機以及塞缪爾·G.米切爾海軍少校VF-8中隊的10架戰鬥機,統一由飛行大隊長斯坦厄普·C.林海軍中校率領。
但是幸運女神畢竟還沒有完全把南雲抛棄。
09:17,&ldquo赤城号&rdquo改變原定的中途島航向,轉向70°航行,逼近美特混艦隊。
再有1分鐘時間它就可以把所有攻擊飛機全部收回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斯普魯恩斯對敵航向的變化還一無所知。
事實上,從06:03截獲電報到他的飛機實際發現日航母的這段時間,敵艦隊就在美國人的眼皮子底下,可是偵察機和中途島的轟炸機都沒有向他報告過敵情。
由于缺乏通信聯系,沒有協同配合,美國在中途島付出了巨大代價。
不然,美國人也不至于死傷如此慘重,而日本人最終受到的懲罰也将會嚴厲得多。
這次的問題不是令人頭疼的各軍種不配合的老問題,而是海軍内部各自為政。
&ldquo我們未能從自己的陸基部隊那裡得到足夠的情報,這就提出了一個能否完全信賴兄弟單位的問題。
&rdquo&ldquo大黃蜂号&rdquo的航空作戰參謀小J.G.福斯特海軍少校這番怨氣十足的話是可以理解的。
22&ldquo企業号&rdquo艦長默裡對此也很有意見。
他說:&ldquo沒有敵情補充報告&hellip&hellip對我軍來說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沒有敵情補充報告,6月4日、5日兩天中途島的陸基飛機沒能繼續進行戰術偵察,也許這兩條使我們未能全殲敵軍。
&rdquo 但這不能完全歸咎于中途島部隊。
例如,從07:10開始,&ldquo鹦鹉螺号&rdquo潛艇就在秘密跟蹤南雲了。
它在攻擊敵戰列艦後,浮到能進行潛望的深度。
09:00它發現一艘航母&ldquo真方位83°&rdquo,并繼續接近該航母。
&ldquo鹦鹉螺号&rdquo航海日志記載:&ldquo09:10遭敵巡洋艦攻擊,向巡洋艦發射魚雷,因目标規避未中,敵艦再度進攻,投放6顆深水炸彈。
&rdquo布勞克曼所攻擊的并非巡洋艦,而是&ldquo岚号&rdquo驅逐艦。
09:18,他命令&ldquo鹦鹉螺号&rdquo下潛。
這時南雲改變航向已足有1分鐘時間,但美特混艦隊并沒有收到有關這次遭遇的報告。
如果南雲在10-15分鐘之前就改變了航向,這時也許就根本不會與斯普魯恩斯的飛機遭遇。
即使如此,當&ldquo大黃蜂号&rdquo的俯沖轟炸機和戰鬥機飛抵預定空位時,南雲并不在美國人原先判斷的位置。
&ldquo大黃蜂号&rdquo原計劃以俯沖轟炸機和魚雷機協同進攻,但在飛機起飛和編隊的這一小時中,天空突然濃雲密布,沃爾德倫的VT-8分隊和林的無畏式很快就觀察不到對方了。
林把飛機編成偵察隊形,自己居中掌握航向和航速。
這種編隊飛行在當時是可以的,但并不是最佳編隊方式。
保持一字展開的隊形就需要不斷調節油門,而每調節一次油門都要浪費一些汽油&mdash&mdash油耗是關系到生死成敗的大問題。
林在飛達預定截擊點後,沒有采取标準的&ldquo擴展正方形&rdquo戰術(即沿一空心正方形的四邊飛行并不斷向外擴展的戰術),在當天的氣象條件下,采取這一戰術可以使能見度達到50海裡左右。
他又沿原航向繼續飛行了50海裡,使他的機群更接近中途島,而後又飛回了&ldquo大黃蜂号&rdquo上空。
這時油壓表讀數已低得驚人。
攻擊飛機分散飛行,各自尋找加油點。
林、VS-8中隊的17架飛機和VB-8中隊的3架無畏式在&ldquo大黃蜂号&rdquo上降落時,油料尚未耗盡。
就我們所知,盡管林從未公開解釋過他為什麼這樣做,但其中定有緣故。
也許如同沃爾特·洛德所說,林估計日本人早已抵達位于中途島和&ldquo大黃蜂号&rdquo之間的某個地點了。
不管他是怎樣推斷的,由于沒有找到敵機動部隊,他的部隊大失所望,許多人都責備他。
羅伯特·R.約翰遜海軍少校率領其餘13架俯沖轟炸機向中途島飛去。
由于不甚了解正确的敵我識别信号,他就把炸彈朝海裡扔,想以此表示是自己人。
但島上的高射炮兵神經過敏,沒有看出這個友好姿态,所以他的機群一度被迫躲避島上的高炮火力。
特羅伊·吉洛利海軍少尉在幾海裡外的海面上迫降。
7個半小時後,一架PBY把他和他的機槍手救起,兩人都沒有吃多少苦頭。
有一架轟炸機在離中途島不到10海裡
&ldquo大黃蜂号&rdquo提供了34架俯沖轟炸機和攜帶炸彈的偵察機,還有沃爾德倫的15架魚雷機以及塞缪爾·G.米切爾海軍少校VF-8中隊的10架戰鬥機,統一由飛行大隊長斯坦厄普·C.林海軍中校率領。
但是幸運女神畢竟還沒有完全把南雲抛棄。
09:17,&ldquo赤城号&rdquo改變原定的中途島航向,轉向70°航行,逼近美特混艦隊。
再有1分鐘時間它就可以把所有攻擊飛機全部收回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斯普魯恩斯對敵航向的變化還一無所知。
事實上,從06:03截獲電報到他的飛機實際發現日航母的這段時間,敵艦隊就在美國人的眼皮子底下,可是偵察機和中途島的轟炸機都沒有向他報告過敵情。
由于缺乏通信聯系,沒有協同配合,美國在中途島付出了巨大代價。
不然,美國人也不至于死傷如此慘重,而日本人最終受到的懲罰也将會嚴厲得多。
這次的問題不是令人頭疼的各軍種不配合的老問題,而是海軍内部各自為政。
&ldquo我們未能從自己的陸基部隊那裡得到足夠的情報,這就提出了一個能否完全信賴兄弟單位的問題。
&rdquo&ldquo大黃蜂号&rdquo的航空作戰參謀小J.G.福斯特海軍少校這番怨氣十足的話是可以理解的。
22&ldquo企業号&rdquo艦長默裡對此也很有意見。
他說:&ldquo沒有敵情補充報告&hellip&hellip對我軍來說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沒有敵情補充報告,6月4日、5日兩天中途島的陸基飛機沒能繼續進行戰術偵察,也許這兩條使我們未能全殲敵軍。
&rdquo 但這不能完全歸咎于中途島部隊。
例如,從07:10開始,&ldquo鹦鹉螺号&rdquo潛艇就在秘密跟蹤南雲了。
它在攻擊敵戰列艦後,浮到能進行潛望的深度。
09:00它發現一艘航母&ldquo真方位83°&rdquo,并繼續接近該航母。
&ldquo鹦鹉螺号&rdquo航海日志記載:&ldquo09:10遭敵巡洋艦攻擊,向巡洋艦發射魚雷,因目标規避未中,敵艦再度進攻,投放6顆深水炸彈。
&rdquo布勞克曼所攻擊的并非巡洋艦,而是&ldquo岚号&rdquo驅逐艦。
09:18,他命令&ldquo鹦鹉螺号&rdquo下潛。
這時南雲改變航向已足有1分鐘時間,但美特混艦隊并沒有收到有關這次遭遇的報告。
如果南雲在10-15分鐘之前就改變了航向,這時也許就根本不會與斯普魯恩斯的飛機遭遇。
即使如此,當&ldquo大黃蜂号&rdquo的俯沖轟炸機和戰鬥機飛抵預定空位時,南雲并不在美國人原先判斷的位置。
&ldquo大黃蜂号&rdquo原計劃以俯沖轟炸機和魚雷機協同進攻,但在飛機起飛和編隊的這一小時中,天空突然濃雲密布,沃爾德倫的VT-8分隊和林的無畏式很快就觀察不到對方了。
林把飛機編成偵察隊形,自己居中掌握航向和航速。
這種編隊飛行在當時是可以的,但并不是最佳編隊方式。
保持一字展開的隊形就需要不斷調節油門,而每調節一次油門都要浪費一些汽油&mdash&mdash油耗是關系到生死成敗的大問題。
林在飛達預定截擊點後,沒有采取标準的&ldquo擴展正方形&rdquo戰術(即沿一空心正方形的四邊飛行并不斷向外擴展的戰術),在當天的氣象條件下,采取這一戰術可以使能見度達到50海裡左右。
他又沿原航向繼續飛行了50海裡,使他的機群更接近中途島,而後又飛回了&ldquo大黃蜂号&rdquo上空。
這時油壓表讀數已低得驚人。
攻擊飛機分散飛行,各自尋找加油點。
林、VS-8中隊的17架飛機和VB-8中隊的3架無畏式在&ldquo大黃蜂号&rdquo上降落時,油料尚未耗盡。
就我們所知,盡管林從未公開解釋過他為什麼這樣做,但其中定有緣故。
也許如同沃爾特·洛德所說,林估計日本人早已抵達位于中途島和&ldquo大黃蜂号&rdquo之間的某個地點了。
不管他是怎樣推斷的,由于沒有找到敵機動部隊,他的部隊大失所望,許多人都責備他。
羅伯特·R.約翰遜海軍少校率領其餘13架俯沖轟炸機向中途島飛去。
由于不甚了解正确的敵我識别信号,他就把炸彈朝海裡扔,想以此表示是自己人。
但島上的高射炮兵神經過敏,沒有看出這個友好姿态,所以他的機群一度被迫躲避島上的高炮火力。
特羅伊·吉洛利海軍少尉在幾海裡外的海面上迫降。
7個半小時後,一架PBY把他和他的機槍手救起,兩人都沒有吃多少苦頭。
有一架轟炸機在離中途島不到10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