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關燈
小
中
大
例。
記述中途島戰役的最後一本書出版已十年有餘。
我們認為,目前這一代人也許願意重溫戰史學家對曆史上幾大決定性戰役的看法。
描寫中途島戰役的好書已有一些,本書是對它們的補充而不是取代。
由淵田美津雄和奧宮正武合著、克拉克·H.川上和羅傑·皮諾編輯的《宣判日本失敗的中途島戰役》一書不失為日方資料的主要來源,我們對它甚為感激。
我們還要特别向塞缪爾·埃利奧特·莫裡森先生和沃爾特·洛德先生緻意。
莫裡森寫了名為《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及潛艇作戰》的海戰史書,洛德的《驚人的勝利》一書寫得人情味十足。
中途島海戰錯綜複雜,數處作戰同時進行。
為了便于閱讀,作者特意分門别類地逐戰叙述。
因此,對中途島的攻擊就從陸基轟炸機的攻擊、艦載魚雷機的攻擊、艦載俯沖轟炸機的攻擊等方面分别叙述。
想了解某一時刻的具體情況,可以參看書末附錄中的&ldquo大事記&rdquo。
讀者将會發現,本書極少或根本沒有涉及政治與軍事間的相互影響,盡管這種影響對于理解中途島戰役的曆史對立面珍珠港事件是必要的。
當時戰争已是既成事實,國家的方針業已确定。
因此,中途島之戰是美日雙方面對面的海戰傳奇&mdash&mdash雖然錯綜複雜,但具諷刺意味的是,雙方的水面艦艇之間自始至終竟無絲毫接觸。
這裡,還想提請讀者注意本書行文方面的幾個特點: 一、為與文件資料保持一緻并符合海軍習慣,我們采用了軍内常用的24小時計時法,這樣就可防止上、下午的混淆。
二、凡有可能,我們都盡量使用當地時間。
在日本發生的事件用東京時間,在中途島及其附近發生的事件用中途島時間。
東京時間比中途島時間早21個小時。
如果某事件發生于東京時間6月5日07:00,這時中途島時間是6月4日10:00。
三、為使文字簡潔并帶有&ldquo地方色彩&rdquo,書中多處使用了當時海軍的縮略語。
雖然絕大多數意思自明,但為了方便讀者,我們在書末附了縮略語表。
四、書末還附有主要人物表、各部隊編成及大事記,以便查閱。
五、本書插入的照片與圖表皆選自普蘭奇保存的資料。
想在本書中尋求聳人聽聞的内幕材料的讀者将會一無所獲。
戰役已經結束,結局也已确定。
迄今尚有争議的問題僅在于猜測方面&mdash&mdash假如日方取勝,戰局将會如何發展?&mdash&mdash對此,讀者可以随意想象,無需強求統一;或在于戰術方面:對某一戰鬥中采用的戰術或優或劣,那些喜歡這類辯論的人盡可無休止地争論。
我們在此提出了一些結論性意見,無疑,有些讀者會持不同的見解。
最後,願讀者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興趣盎然、心情愉快,對美國的傳統更感自豪。
唐納德·M.戈爾茨坦博士 匹茲堡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學副教授 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 凱瑟琳·V.狄龍 美國空軍一級準尉(已退役) 弗吉尼亞州阿靈頓
記述中途島戰役的最後一本書出版已十年有餘。
我們認為,目前這一代人也許願意重溫戰史學家對曆史上幾大決定性戰役的看法。
描寫中途島戰役的好書已有一些,本書是對它們的補充而不是取代。
由淵田美津雄和奧宮正武合著、克拉克·H.川上和羅傑·皮諾編輯的《宣判日本失敗的中途島戰役》一書不失為日方資料的主要來源,我們對它甚為感激。
我們還要特别向塞缪爾·埃利奧特·莫裡森先生和沃爾特·洛德先生緻意。
莫裡森寫了名為《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及潛艇作戰》的海戰史書,洛德的《驚人的勝利》一書寫得人情味十足。
中途島海戰錯綜複雜,數處作戰同時進行。
為了便于閱讀,作者特意分門别類地逐戰叙述。
因此,對中途島的攻擊就從陸基轟炸機的攻擊、艦載魚雷機的攻擊、艦載俯沖轟炸機的攻擊等方面分别叙述。
想了解某一時刻的具體情況,可以參看書末附錄中的&ldquo大事記&rdquo。
讀者将會發現,本書極少或根本沒有涉及政治與軍事間的相互影響,盡管這種影響對于理解中途島戰役的曆史對立面珍珠港事件是必要的。
當時戰争已是既成事實,國家的方針業已确定。
因此,中途島之戰是美日雙方面對面的海戰傳奇&mdash&mdash雖然錯綜複雜,但具諷刺意味的是,雙方的水面艦艇之間自始至終竟無絲毫接觸。
這裡,還想提請讀者注意本書行文方面的幾個特點: 一、為與文件資料保持一緻并符合海軍習慣,我們采用了軍内常用的24小時計時法,這樣就可防止上、下午的混淆。
二、凡有可能,我們都盡量使用當地時間。
在日本發生的事件用東京時間,在中途島及其附近發生的事件用中途島時間。
東京時間比中途島時間早21個小時。
如果某事件發生于東京時間6月5日07:00,這時中途島時間是6月4日10:00。
三、為使文字簡潔并帶有&ldquo地方色彩&rdquo,書中多處使用了當時海軍的縮略語。
雖然絕大多數意思自明,但為了方便讀者,我們在書末附了縮略語表。
四、書末還附有主要人物表、各部隊編成及大事記,以便查閱。
五、本書插入的照片與圖表皆選自普蘭奇保存的資料。
想在本書中尋求聳人聽聞的内幕材料的讀者将會一無所獲。
戰役已經結束,結局也已确定。
迄今尚有争議的問題僅在于猜測方面&mdash&mdash假如日方取勝,戰局将會如何發展?&mdash&mdash對此,讀者可以随意想象,無需強求統一;或在于戰術方面:對某一戰鬥中采用的戰術或優或劣,那些喜歡這類辯論的人盡可無休止地争論。
我們在此提出了一些結論性意見,無疑,有些讀者會持不同的見解。
最後,願讀者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興趣盎然、心情愉快,對美國的傳統更感自豪。
唐納德·M.戈爾茨坦博士 匹茲堡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學副教授 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 凱瑟琳·V.狄龍 美國空軍一級準尉(已退役) 弗吉尼亞州阿靈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