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三
關燈
小
中
大
謝爾皮林回到屋子裡時,巴人克還在桌子旁邊坐着。
巴拉班諾夫正在向他彙報,原來他是奉巴久克之命去取勳章的。
巴久克打算就在莫吉廖夫城裡,把勳章和獎章授給俘虜兩名德國将軍的戰士和軍官。
“我們要在明天之前寫好作戰報告,”巴久克站起來說。
他已經準備走了,大概是由于去頒發勳章,使他談起在列甯格勒方面軍作戰的兒子來:“今天接到的高頻電話裡,提到了我的兒子。
他第二次負了傷。
我們是在二十三月才發動進攻的,湊巧就在那一天,在穆斯塔拉赫齊,已經在維堡市的外圍了,他被彈片打傷了手。
他二次負傷都沒離開部隊,因而得了一枚‘勇敢’獎章。
我這個兒子長得可棒呢,是個舉重運動員。
戰前他在列斯加夫特體育學院學習。
已經念大學三年級了……” 謝爾皮林從話音裡聽出,巴久克雖然說得冠冕堂皇,心裡卻為兒子感到不安。
特别使他不安的,是因為他知道,隻要稍微昧點良心,在這場戰争中,他是有可能給兒子在自己身邊找一個比較安全的位子的。
也許妻子早就在信裡幾次三番要他這樣辦了,母親總歸是母親啊…… 巴久克到友鄰部隊去了,謝爾皮林仍然留在他的部隊所收複的那一部分市區裡。
他乘車經過街道,去檢查部隊開拔出城的情況。
這可不是件很簡單的事:六天來一心隻想收複這個城市,而現在城市剛一收複,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在這裡住上一夜,就馬上要離開它繼續向前推進了。
他同幾個團長打了招呼,他們有的還在休息,有的已經在列隊行軍了。
雖然他對部隊的傷亡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他還是詳細地向他們問了問這方面的情況。
犧牲的大多是沒有立即突破防線而留在原地的戰士,他們被德軍的一個火力點擋住了,這個火力點是直到後來才被粉碎的。
在陣亡将士墓前,至多隻插着一塊小木闆,上面用化學鉛筆寫上死者的名字,而他是什麼地方人,就不寫了。
不過根據姓名也可以猜得到是什麼地方人。
就在這樣一塊被黃昏時的陣雨淋濕了的青灰色的小木闆上,寫着埋葬在這裡的十一個戰士的姓名。
他們不是今天犧牲的,而是昨天犧牲的,其中不僅有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這是到處都可以碰到的,—— 并且還有一個哈薩克人,又有一個象外國人的姓,大概是愛沙尼亞人,再有一個高加索人的姓——查基耶夫,可能是高加索的沃舍梯人或切禅人。
所有在這塊小木闆上寫着姓名的人,都是在那個後來被粉碎的機槍火力點下犧牲的。
在城市裡進行戰鬥,當然總是防禦的一方占有優越地位。
在把敵人從裡面攆出來的過程中,随時都會有我方的人犧牲。
但是現在我們所掌握的力量,卻已經壓倒了對方的這種優越性。
“喀秋莎”以連發的排炮向德軍猛轟;強擊機從空中向地面俯沖,掃蕩他們的郊區陣地;各種輕重武器直接瞄準房屋内的據點和火力點,加以摧毀——總之是盡一切可能來減少自己的傷亡。
結果,甚至在市區内,我軍的傷亡也較德軍為少。
這個結果是不壞的。
根據初步統計,在莫吉廖夫城裡俘虜了近兩千名德軍。
假如他們昨天就繳械投降的話,那麼,還可以有幾千人保全生命。
而且,我軍今天的傷亡也就可以避免了! 你發出了最後通牒,停止戰鬥,等待答複;而後來因為沒有收到答複,又要繼續作戰,直至最後消滅他們。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軍人是會産生兩種感情的。
一方面為自己的損失感到遺憾:假如敵人按照你的條件舉起白旗的話,你的損失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另一方面,那當然是痛恨敵人羅,由于他們還要繼續進行可以說是毫無意義的頑抗,才使你遭到了這些損失。
但是,盡管你切齒痛恨,毫無意義固然毫無意義,卻也并不全然如此!因為在這最後一天被他們打死的人,已經埋入泥土,再也不能同你一道前進,一道去進攻明斯克,進攻華沙,進攻柏林了。
這可是最大的憾事啊! 昨天和今天都擊毀了德軍的許多技術裝備。
莫吉廖夫城裡有,莫吉廖夫城外有,在通往明斯克的公路上更是堆積如山。
因此,我們的步兵不得不讓開大路,在左右兩側列隊行軍,要不然,就休想走得通!而為了把大炮從公路上拉出去,工兵現在還在那裡排除障礙呐。
謝爾皮林巡視市區時,看到大街上一些毀壞和半毀壞的房屋中間,有
巴拉班諾夫正在向他彙報,原來他是奉巴久克之命去取勳章的。
巴久克打算就在莫吉廖夫城裡,把勳章和獎章授給俘虜兩名德國将軍的戰士和軍官。
“我們要在明天之前寫好作戰報告,”巴久克站起來說。
他已經準備走了,大概是由于去頒發勳章,使他談起在列甯格勒方面軍作戰的兒子來:“今天接到的高頻電話裡,提到了我的兒子。
他第二次負了傷。
我們是在二十三月才發動進攻的,湊巧就在那一天,在穆斯塔拉赫齊,已經在維堡市的外圍了,他被彈片打傷了手。
他二次負傷都沒離開部隊,因而得了一枚‘勇敢’獎章。
我這個兒子長得可棒呢,是個舉重運動員。
戰前他在列斯加夫特體育學院學習。
已經念大學三年級了……” 謝爾皮林從話音裡聽出,巴久克雖然說得冠冕堂皇,心裡卻為兒子感到不安。
特别使他不安的,是因為他知道,隻要稍微昧點良心,在這場戰争中,他是有可能給兒子在自己身邊找一個比較安全的位子的。
也許妻子早就在信裡幾次三番要他這樣辦了,母親總歸是母親啊…… 巴久克到友鄰部隊去了,謝爾皮林仍然留在他的部隊所收複的那一部分市區裡。
他乘車經過街道,去檢查部隊開拔出城的情況。
這可不是件很簡單的事:六天來一心隻想收複這個城市,而現在城市剛一收複,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在這裡住上一夜,就馬上要離開它繼續向前推進了。
他同幾個團長打了招呼,他們有的還在休息,有的已經在列隊行軍了。
雖然他對部隊的傷亡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他還是詳細地向他們問了問這方面的情況。
犧牲的大多是沒有立即突破防線而留在原地的戰士,他們被德軍的一個火力點擋住了,這個火力點是直到後來才被粉碎的。
在陣亡将士墓前,至多隻插着一塊小木闆,上面用化學鉛筆寫上死者的名字,而他是什麼地方人,就不寫了。
不過根據姓名也可以猜得到是什麼地方人。
就在這樣一塊被黃昏時的陣雨淋濕了的青灰色的小木闆上,寫着埋葬在這裡的十一個戰士的姓名。
他們不是今天犧牲的,而是昨天犧牲的,其中不僅有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這是到處都可以碰到的,—— 并且還有一個哈薩克人,又有一個象外國人的姓,大概是愛沙尼亞人,再有一個高加索人的姓——查基耶夫,可能是高加索的沃舍梯人或切禅人。
所有在這塊小木闆上寫着姓名的人,都是在那個後來被粉碎的機槍火力點下犧牲的。
在城市裡進行戰鬥,當然總是防禦的一方占有優越地位。
在把敵人從裡面攆出來的過程中,随時都會有我方的人犧牲。
但是現在我們所掌握的力量,卻已經壓倒了對方的這種優越性。
“喀秋莎”以連發的排炮向德軍猛轟;強擊機從空中向地面俯沖,掃蕩他們的郊區陣地;各種輕重武器直接瞄準房屋内的據點和火力點,加以摧毀——總之是盡一切可能來減少自己的傷亡。
結果,甚至在市區内,我軍的傷亡也較德軍為少。
這個結果是不壞的。
根據初步統計,在莫吉廖夫城裡俘虜了近兩千名德軍。
假如他們昨天就繳械投降的話,那麼,還可以有幾千人保全生命。
而且,我軍今天的傷亡也就可以避免了! 你發出了最後通牒,停止戰鬥,等待答複;而後來因為沒有收到答複,又要繼續作戰,直至最後消滅他們。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軍人是會産生兩種感情的。
一方面為自己的損失感到遺憾:假如敵人按照你的條件舉起白旗的話,你的損失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另一方面,那當然是痛恨敵人羅,由于他們還要繼續進行可以說是毫無意義的頑抗,才使你遭到了這些損失。
但是,盡管你切齒痛恨,毫無意義固然毫無意義,卻也并不全然如此!因為在這最後一天被他們打死的人,已經埋入泥土,再也不能同你一道前進,一道去進攻明斯克,進攻華沙,進攻柏林了。
這可是最大的憾事啊! 昨天和今天都擊毀了德軍的許多技術裝備。
莫吉廖夫城裡有,莫吉廖夫城外有,在通往明斯克的公路上更是堆積如山。
因此,我們的步兵不得不讓開大路,在左右兩側列隊行軍,要不然,就休想走得通!而為了把大炮從公路上拉出去,工兵現在還在那裡排除障礙呐。
謝爾皮林巡視市區時,看到大街上一些毀壞和半毀壞的房屋中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