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

關燈
“幹起來啦!”謝爾皮林沒有聽完他的問話,就喊了起來。

     德軍的坦克炮發射出來的一枚假彈,高高地從他們頭頂上飛嘯而過,打在後面林子裡的一棵樹上,锃的響了一聲,好象有人在背後敲擊着一隻奇異的木琴似的。

     繼這枚假彈之後,有一連串殺傷彈開始爆炸,不過不是在頭頂上,而是偏右一點,在靠近公路的地方。

     “又是這個,又是那個,都幹上了,”謝爾皮林說。

    “你們準備什麼時候開始?” “等到他們通過這裡的時候,”加爾喬諾克指了指舊田界上那片野草雜樹叢生的不高的狹長地帶說,“我們的各種火炮就立即一齊開火。

    右首留出一條通道,放他們進去,到達我們的布雷區。

    隻等他們一停下,兩邊立即開始短兵射擊。

    ” “你去指揮戰鬥吧,”謝爾皮林說,但心裡卻在想:“瞧你怎麼打好這一仗,夠你傷腦筋的。

    事情可不簡單哪!” 加爾喬諾克走了。

    謝爾皮林重又注視着爬得越來越近的德軍坦克和自行火炮。

     在這以前,坦克和自行火炮一直在利用地形迂回曲折地前進,等待步兵到來之後再一起行動,唯恐炮火把它們與步兵隔斷。

    現在看到裝甲運輸車以及以散兵線的隊形同它們交錯行進的步兵已經跟上,坦克就來個快速猛沖,又停下來射擊一陣,再來個猛沖。

    又射擊一陣。

     剛開頭那陣子,他們的主力似乎是向公路和鐵路之間的地方迎頭撲過來的,而現在,他們在集結以後,卻擺開楔形陣勢,朝位于謝爾皮林待着的那個觀察所右首的博勃魯伊斯克公路行進。

     “是的,終于逼近了,”謝爾皮林想,并且禁不住又在心裡默念了一遍:“已經逼近了!” 這沒有說出來的“已經”兩個字,不管你願意不願意,總是與恐懼聯系在一起的。

     在戰争中經曆過大小場面制擔任過不同職務的人,在對某些事物開始習慣的時候,往往對另一些事物就開始不習慣了。

    最近以來,謝爾皮林對此時此地親眼目睹的這種場面,已經感到不習慣了。

    從庫爾斯克會戰之後,他再沒有這樣逼近地面對德軍的坦克了。

    那一次他在師的觀察所裡,正趕上一場襲擊戰,當時他也沒有離開。

    一個司令不應該去給自己尋找危險,這是愚蠢的,對戰事不利的!但經常親臨前沿畢竟有助于了解下級的情況,而且這樣做也有可能随時随地提醒你:什麼叫做危險。

     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死的恐懼或者認為自己不知道死的恐懼,他就不能英明地指揮軍隊。

    如果自己不親身體驗死的恐懼,他就不懂得對下級應當要求什麼,不應當要求什麼。

    當你下命令的時候,你必須知道,在執行你的命令時,恐懼占有多大的分量。

     對這種恐懼的作用考慮得過分,在這方面對下級采取容忍态度,你就不會向他提出應該和可以提出的要求;而對這種恐懼的作用考慮得太少,你又會提出不切實際的、無法達到的要求,也就是說,提出于事無補的要求。

     當謝爾皮林看到德軍的坦克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向前推進時,在過兩三分鐘時間裡,他想得很多。

    假如能把他的想法整理一下的話,大緻就是這些。

     但是,要把他的想法層次分明地整理出來是不可能的,因為在他想到,在戰争中應當向别人要求什麼,不應當要求什麼的時候,他的思路不止一次被他親身感受到的危險所打斷。

    他看到坦克和自行火炮越來越近,感到危險越來越大,自己也正在不斷地克服這種恐懼的心理。

     “司令同志,您的命令執行完畢。

    ” 辛佐夫已經沿着交通壕跑回來了。

     “電台怎麼樣?” “一切正常。

    ” “人呢?” “也都安全。

    ” 辛佐夫一邊回答,一邊卻隻管緊張地張望着前面的德軍坦克。

     “司令同志,”辛佐夫突然說。

    “給您端來了……” 謝爾皮林開頭沒有聽懂,後來才發現在辛佐夫的背後站着加爾喬諾克的傳令兵。

    傳令兵手裡端着軍用飯盒,飯盒上蓋着倒翻轉來的蓋子,蓋子上面放着面包和一把匙子。

    他兩手端着飯盒站在那裡。

    臉色也同辛佐夫一樣緊張,兩眼雖然直望着謝爾皮林,但實際上目光卻是越過謝爾皮林,投向那邊空地上的德軍坦克…… “放下吧,”謝爾皮林說,心裡卻在罵加爾喬諾克,連開玩笑也不懂得。

     傳令兵把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