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之說
關燈
小
中
大
情感,但正因如此,比起生命的恐懼或害怕妖怪更為特殊,我認為屬于更高一層的等級。
然而驚悚的等級并非到此完結。
還有戰栗,這是更為純粹的心理,盤踞于人心的種類。
我之所以把類型納入自古以來的重要文學,是因為有許多類型的驚悚,會根據接收方的情趣或知識的程度而進入幾乎無限的深奧之處。
若嘗試舉個誰都知道的周遭實例,譬如坡的《悖理的惡魔》描寫的驚悚感,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故事叙述一名男子盡管掩人耳目地犯下殺人罪,且不留下任何證據,隻要守密就能保終生安全,這個必須沉默的想法卻令人不能忍受。
越是壓抑不能說、不能說,喉嚨深處就越像是留聲機一樣,随便竄出那件萬不能說的事。
這是多麼絕望的恐怖啊!而且他什麼地點不選,偏偏選了極為擁擠的大街正中央,害怕吓得發抖,宛如失神一般,以擴音器似的扯開嗓門招供他自己的罪狀,最後被巡警逮捕。
雖然解釋有點不同,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也描寫了類似的驚悚。
拉斯柯尼科夫犯下殺人罪後不久,他因為内心忍不住想看自己的殺人案報導上報,出門去了類似咖啡廳的地方。
他在那裡點了一杯咖啡,借了店家一疊裝訂好的報紙,内心空虛地讀完那篇犯罪報導,然而就在他做這件事的時候,意外發現一位可怕的人物在面前的餐桌。
此人名叫紮苗托夫,似乎曾是法院書記官,現為負責此案的警官,懷疑他是殺人兇手。
兩人打了招呼,紮苗托夫若無其事地問道:&ldquo你這麼熱衷在看什麼?&rdquo接着拉斯柯尼科夫回答:&ldquo看你急着想知道我就告訴你吧。
你看,我借來這麼多報紙,到底在看什麼呢!&rdquo并且盡量把自己的臉靠近對方的臉,以竊竊私語的聲音大膽地說:&ldquo我那麼專心看的,就是那件老太婆被殺的案件啊!&rdquo作者描寫他就這樣一言不發,注視着對手的眼睛,整整維持了一分鐘。
之後,當服務生來收咖啡錢時,拉斯柯尼科夫從口袋取出一大把鈔票,向紮苗托夫炫耀,接着忍不住顫抖着脫口說出:&ldquo看啊,這裡有多少錢?這是二十五盧布,這是打哪來的,你很清楚吧。
我不久之前還身無分文的不是嗎?&rdquo 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任取一部他的作品來看,都是我所謂心理性驚悚的寶庫,說他幾乎像百科辭典一樣網羅了這世上所有類型的驚悚也不為過。
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稱為驚悚文學作家,或許會受到一般大衆的批評,但請大家嘗試用這種角度來觀察他。
無論拿哪一部作品來檢驗都可以,各位一定可以從其中找到一座驚悚的寶山。
我拿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反複讀了好幾次,我可以大膽地斷言,之所以看好幾次也不膩,是因為它充滿了我喜歡得不得了的驚悚魅力。
《卡拉馬佐夫兄弟》的開頭方式,大部分的人都不覺得有趣,但在佐西馬長老的傳記中,都充滿了非凡的驚悚。
當然這并非隻有恐怖的驚悚,有地獄的驚悚也同時有天國的驚悚。
總之,巧妙來說,陀思妥耶夫斯基是&ldquo驚悚的惡魔&rdquo,也是&ldquo驚悚的神明&rdquo。
我試着從佐西馬傳中隻舉一個我最愛的驚悚例子說明:青年時的佐西馬曾為愛癡迷而決鬥,然而事到臨頭,他隻讓對方開槍,而自己并未開槍就結束了決鬥。
這是因為後期的長老佐西馬神聖的思想對他發生了作用。
于是他搖身一變為社交界的紅人,許多大人物都來和他往來。
因此五十歲左右,他就是一名有地位有财産的傑出紳士了。
有個男人每天都來拜訪青年佐西馬。
然後向他坦白自己以前曾經犯下為愛癡迷的殺人案,跟他約定要向社會公開此事。
以決鬥時佐西馬神聖的行為為榜樣,他說自己也不得不坦白。
可是他怎麼也無法向社會坦白一切。
隻是每天來拜訪青年佐西馬,告訴他:&ldquo坦白後的瞬間,該是多麼天堂啊!&rdquo然後第二天還是一臉優柔寡斷的蒼白。
&ldquo你看我的表情好像在說:&lsquo你還沒招供對吧?&rsquo請再等我一會兒,這件事并不像你想的那麼容易,說不定我根本不會認罪。
如果這樣,你會不會去告發我?&rdquo他說道。
佐西馬開始害怕對方的苦惱,覺得自己無法正視他的臉。
他以幹燥的嘴唇哀求道:&ldquo我剛才從妻子身邊來的,你應該不明白妻子和孩子是什麼吧。
我希望社會可以饒恕我的妻小,讓我一輩子痛苦就好。
妻小和我一起毀滅是對的嗎?&rdquo佐西馬則給他勇氣說:&ldquo招供才是對的。
&rdquo 結果他說:&ldquo那我就招供吧,我不會再來見你了。
&rdquo離開後過了不久,他說自己忘了什麼東西又回來了。
然後他和青年佐西馬兩人面對面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地凝視着對方的臉大概兩分鐘,然後忽然露出微笑,令佐西馬吓了一跳。
之後他站起身吻了佐西馬,這次他真的要回去了,但離别之際留下了奇怪的話:&ldquo請記住我第二次來的事情,喂、喂,可以好好記住嗎?&rdquo 第二天,他把人們叫到自己的宅邸坦白一切。
然後就在人們與法院都半信半疑的時候,他就因病去世了。
當佐西馬去他的病床旁找他時,他輕輕地悄聲說道:&ldquo你記得我第二次去你家的事嗎?我說過請你記得吧,你覺得我是要做什麼才回去的?我那時候是為了殺你才去的。
&rdquo 這樣寫出劇情,無法傳達故事真正的況味,隻能請讀者自己讀讀這個部分了,但我
然而驚悚的等級并非到此完結。
還有戰栗,這是更為純粹的心理,盤踞于人心的種類。
我之所以把類型納入自古以來的重要文學,是因為有許多類型的驚悚,會根據接收方的情趣或知識的程度而進入幾乎無限的深奧之處。
若嘗試舉個誰都知道的周遭實例,譬如坡的《悖理的惡魔》描寫的驚悚感,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故事叙述一名男子盡管掩人耳目地犯下殺人罪,且不留下任何證據,隻要守密就能保終生安全,這個必須沉默的想法卻令人不能忍受。
越是壓抑不能說、不能說,喉嚨深處就越像是留聲機一樣,随便竄出那件萬不能說的事。
這是多麼絕望的恐怖啊!而且他什麼地點不選,偏偏選了極為擁擠的大街正中央,害怕吓得發抖,宛如失神一般,以擴音器似的扯開嗓門招供他自己的罪狀,最後被巡警逮捕。
雖然解釋有點不同,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也描寫了類似的驚悚。
拉斯柯尼科夫犯下殺人罪後不久,他因為内心忍不住想看自己的殺人案報導上報,出門去了類似咖啡廳的地方。
他在那裡點了一杯咖啡,借了店家一疊裝訂好的報紙,内心空虛地讀完那篇犯罪報導,然而就在他做這件事的時候,意外發現一位可怕的人物在面前的餐桌。
此人名叫紮苗托夫,似乎曾是法院書記官,現為負責此案的警官,懷疑他是殺人兇手。
兩人打了招呼,紮苗托夫若無其事地問道:&ldquo你這麼熱衷在看什麼?&rdquo接着拉斯柯尼科夫回答:&ldquo看你急着想知道我就告訴你吧。
你看,我借來這麼多報紙,到底在看什麼呢!&rdquo并且盡量把自己的臉靠近對方的臉,以竊竊私語的聲音大膽地說:&ldquo我那麼專心看的,就是那件老太婆被殺的案件啊!&rdquo作者描寫他就這樣一言不發,注視着對手的眼睛,整整維持了一分鐘。
之後,當服務生來收咖啡錢時,拉斯柯尼科夫從口袋取出一大把鈔票,向紮苗托夫炫耀,接着忍不住顫抖着脫口說出:&ldquo看啊,這裡有多少錢?這是二十五盧布,這是打哪來的,你很清楚吧。
我不久之前還身無分文的不是嗎?&rdquo 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任取一部他的作品來看,都是我所謂心理性驚悚的寶庫,說他幾乎像百科辭典一樣網羅了這世上所有類型的驚悚也不為過。
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稱為驚悚文學作家,或許會受到一般大衆的批評,但請大家嘗試用這種角度來觀察他。
無論拿哪一部作品來檢驗都可以,各位一定可以從其中找到一座驚悚的寶山。
我拿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反複讀了好幾次,我可以大膽地斷言,之所以看好幾次也不膩,是因為它充滿了我喜歡得不得了的驚悚魅力。
《卡拉馬佐夫兄弟》的開頭方式,大部分的人都不覺得有趣,但在佐西馬長老的傳記中,都充滿了非凡的驚悚。
當然這并非隻有恐怖的驚悚,有地獄的驚悚也同時有天國的驚悚。
總之,巧妙來說,陀思妥耶夫斯基是&ldquo驚悚的惡魔&rdquo,也是&ldquo驚悚的神明&rdquo。
我試着從佐西馬傳中隻舉一個我最愛的驚悚例子說明:青年時的佐西馬曾為愛癡迷而決鬥,然而事到臨頭,他隻讓對方開槍,而自己并未開槍就結束了決鬥。
這是因為後期的長老佐西馬神聖的思想對他發生了作用。
于是他搖身一變為社交界的紅人,許多大人物都來和他往來。
因此五十歲左右,他就是一名有地位有财産的傑出紳士了。
有個男人每天都來拜訪青年佐西馬。
然後向他坦白自己以前曾經犯下為愛癡迷的殺人案,跟他約定要向社會公開此事。
以決鬥時佐西馬神聖的行為為榜樣,他說自己也不得不坦白。
可是他怎麼也無法向社會坦白一切。
隻是每天來拜訪青年佐西馬,告訴他:&ldquo坦白後的瞬間,該是多麼天堂啊!&rdquo然後第二天還是一臉優柔寡斷的蒼白。
&ldquo你看我的表情好像在說:&lsquo你還沒招供對吧?&rsquo請再等我一會兒,這件事并不像你想的那麼容易,說不定我根本不會認罪。
如果這樣,你會不會去告發我?&rdquo他說道。
佐西馬開始害怕對方的苦惱,覺得自己無法正視他的臉。
他以幹燥的嘴唇哀求道:&ldquo我剛才從妻子身邊來的,你應該不明白妻子和孩子是什麼吧。
我希望社會可以饒恕我的妻小,讓我一輩子痛苦就好。
妻小和我一起毀滅是對的嗎?&rdquo佐西馬則給他勇氣說:&ldquo招供才是對的。
&rdquo 結果他說:&ldquo那我就招供吧,我不會再來見你了。
&rdquo離開後過了不久,他說自己忘了什麼東西又回來了。
然後他和青年佐西馬兩人面對面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地凝視着對方的臉大概兩分鐘,然後忽然露出微笑,令佐西馬吓了一跳。
之後他站起身吻了佐西馬,這次他真的要回去了,但離别之際留下了奇怪的話:&ldquo請記住我第二次來的事情,喂、喂,可以好好記住嗎?&rdquo 第二天,他把人們叫到自己的宅邸坦白一切。
然後就在人們與法院都半信半疑的時候,他就因病去世了。
當佐西馬去他的病床旁找他時,他輕輕地悄聲說道:&ldquo你記得我第二次去你家的事嗎?我說過請你記得吧,你覺得我是要做什麼才回去的?我那時候是為了殺你才去的。
&rdquo 這樣寫出劇情,無法傳達故事真正的況味,隻能請讀者自己讀讀這個部分了,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