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之說
關燈
小
中
大
底還剩什麼呢?
如果道爾不行,那就拿範·達因和艾勒裡·奎因來看也可以。
《格林家殺人事件》在一棟大宅邸中接連有人被殺的恐懼、老太婆在深夜的宅邸内徘徊的恐怖,以及真兇是可憐的女孩,以上這些驚悚還有追趕汽車的緊張感,都在故事中采納使用。
《主教殺人事件》中,童謠與殺人毛骨悚然的巧合不用說是最大的驚悚感,要是去除這個巧妙的驚悚元素,這部作品就會喪失大部分的魅力。
而奎因的作品,除了喀嚓一下把頭斬下的T型磔刑以外,不須再多費唇舌說明,不容否認的是,無論哪部作品都帶有一些驚悚的重大要素。
各位讀者可以拿起你印象深刻的任何偵探小說,試着靜靜地回憶,那部小說最有趣的地方是什麼?是解謎的邏輯魅力嗎?還是帶有謎團本身的驚悚魅力呢?接着或許你會大吃一驚,原來輕蔑視之的驚悚,沒想到竟然占了偵探小說趣味的大部分。
殺人(或者犯罪)雖然并非偵探小說的必要條件,但世上的偵探作家為什麼都不約而同地描寫殺人事件呢?那是因為他們追求驚悚。
驚悚和犯罪一樣都不是偵探小說的必要條件。
可是現實上,無論哪種偵探小說,我們都無法懷疑,驚悚是毫無例外采用的一項重大要素。
那麼,如果突然改變态度被問到究竟驚悚是什麼,任誰都隻能含糊地回答吧!自古以來的詩人、文學家經常使用驚悚這個詞彙,但每個人用法各異,未必有固定的涵義。
特别是後來出現Thriller,如同英語字典裡詳細記載的,不過隻是口語而已,查文學辭典也沒有這個項目。
盡管如此,我認為還是不要太過同意這個說法,在寫這一篇文章前,我試着查過《簡編牛津英語詞典》《韋伯字典》《世紀辭典》等的大型字典,得知驚悚(Thrill)作動詞是以下的意思:(一)用錐子之類的尖銳物刺穿(二)使東西震動(三)給予宛如刺穿般的感受,引發發抖或心跳加速之類全身發疼的喜悅或恐懼或悲傷等等的激烈情感(四)投射長槍之類的物品;動詞的意思則可以由此類推;名詞則是這個動詞的轉化。
總之究其根源,應該是用銳器刺穿使之震動的具體動作,再轉用為(三)這種表達抽象感情的詞彙。
簡單來說,我認為Thrill可以解釋為快樂(pleasure)與痛苦(pain)一起給人尖銳急劇的感受。
這種尖銳的感受中卻有無限的等級。
怎樣才算是驚悚,會根據接收者的情趣、知識的程度而有所不同。
因此,不妨把驚悚的等級想成接收者的頭腦等級。
擁有幾十萬讀者的娛樂雜志所歡迎的驚悚,并不适用于其他小衆讀者的知識階級讀者。
這類小衆讀者,多半會嘲笑幾十萬讀者喜愛的驚悚讀物稱之為所謂的Thriller,可是這些知識階級對自己所喜愛的驚悚,也要有所覺悟,他們也會被更高一層标準的人看不起。
這就是人外有人的意思。
具體來說,有快感的驚悚,例如以前軍國主義的激情:在火車站迎接凱旋軍隊、小學生面對飄揚的國旗、軍樂雄壯威武的響聲、遠眺威風凜凜行進的軍隊,無不令人産生寒毛直豎發抖的快感,使人噙着淚水。
水戶黃門或乃木将軍的浪花節,表演可憐的善人得到幫助,可惡的惡人&ldquo嘿嘿欸&rdquo磕頭的時候,這類場景也會令人感到某種心弦震動,激烈地撼動人心。
&ldquo萬&mdash&mdash歲、萬&mdash&mdash歲&rdquo的口号聲中,很奇妙的充滿某種驚悚感。
愛情的頂點也有驚悚感。
無論男女、親子,在其頂點都有某種令人心情激動,不顧一切,喜極而泣的境界。
這種境界正是快感的驚悚。
此外,談到别的例子,還有從鬥争産生的驚悚,例如發出一聲:&ldquo哇&mdash&mdash!&rdquo的戰鬥呐喊聲并全力突擊時的激動激情,即将戰鬥前的精神抖擻,在可以看到的所有運動競技中,也有拳擊的驚悚。
當這些情感巧妙地運用在文藝作品上的描寫時,當然也能給人相同的驚悚感吧! 而痛苦(pain)的驚悚首先是恐懼。
(或許有的人會認為驚悚隻限于這種恐懼的激情,但如同字典寫明的,驚悚當然不限于恐懼)殺人、沾滿鮮血、千刀萬剮、逆磔刑、拉鋸子、其他殺人與刑罰的肉體性驚悚、人體解剖、毒殺、疾病,以及手術之類的醫學性驚悚、與全世界為敵到處亂逃的罪犯,無栖身之所,難以忍受的恐懼,被追趕的驚悚、從斷崖、高層建築物等處墜落的恐懼、來自猛獸、野蠻人之類的驚險;還有另一方面由妖怪、幽靈、生靈、天譴、佛罰、靈異現象等等的不可知物産生的驚悚,屬于此類。
主要描寫這種驚悚的是志怪小說、犯罪小說、冒險小說、偵探小說以及怪談等等,而偵探小說當然也采用了相當大量的這類元素。
接着是悲傷的驚悚。
這類和偵探小說幾乎無緣,描寫對象是戀愛小說或家庭小說,或所謂的悲哀小說,例如破鏡的悲愁(《不如歸》)、貧苦病苦的悲愁(《筆屋幸兵衛》)、幫助小孩所謂賺人熱淚的驚悚(《非親生關系》),等等,這一類并不算少。
再來,我想憤怒的情感在其極端上也算驚悚。
雖然很難找到适合的讀物例子,但戲劇中,反派角色百般折磨小生的角色、虐待媳婦的惡婆婆之類的演技達到頂點時,還是能讓人感到驚悚,甚至把女孩子氣哭,觀賞表演時不禁粗魯地把半塊榻榻米朝舞台扔過去。
以上舉例的激情,不問知識的程度,幾乎不須情趣的訓練,隻要能讀文字的人都毫無例外可以理解,可以說是尋常而庸俗的驚悚作品
《格林家殺人事件》在一棟大宅邸中接連有人被殺的恐懼、老太婆在深夜的宅邸内徘徊的恐怖,以及真兇是可憐的女孩,以上這些驚悚還有追趕汽車的緊張感,都在故事中采納使用。
《主教殺人事件》中,童謠與殺人毛骨悚然的巧合不用說是最大的驚悚感,要是去除這個巧妙的驚悚元素,這部作品就會喪失大部分的魅力。
而奎因的作品,除了喀嚓一下把頭斬下的T型磔刑以外,不須再多費唇舌說明,不容否認的是,無論哪部作品都帶有一些驚悚的重大要素。
各位讀者可以拿起你印象深刻的任何偵探小說,試着靜靜地回憶,那部小說最有趣的地方是什麼?是解謎的邏輯魅力嗎?還是帶有謎團本身的驚悚魅力呢?接着或許你會大吃一驚,原來輕蔑視之的驚悚,沒想到竟然占了偵探小說趣味的大部分。
殺人(或者犯罪)雖然并非偵探小說的必要條件,但世上的偵探作家為什麼都不約而同地描寫殺人事件呢?那是因為他們追求驚悚。
驚悚和犯罪一樣都不是偵探小說的必要條件。
可是現實上,無論哪種偵探小說,我們都無法懷疑,驚悚是毫無例外采用的一項重大要素。
那麼,如果突然改變态度被問到究竟驚悚是什麼,任誰都隻能含糊地回答吧!自古以來的詩人、文學家經常使用驚悚這個詞彙,但每個人用法各異,未必有固定的涵義。
特别是後來出現Thriller,如同英語字典裡詳細記載的,不過隻是口語而已,查文學辭典也沒有這個項目。
盡管如此,我認為還是不要太過同意這個說法,在寫這一篇文章前,我試着查過《簡編牛津英語詞典》《韋伯字典》《世紀辭典》等的大型字典,得知驚悚(Thrill)作動詞是以下的意思:(一)用錐子之類的尖銳物刺穿(二)使東西震動(三)給予宛如刺穿般的感受,引發發抖或心跳加速之類全身發疼的喜悅或恐懼或悲傷等等的激烈情感(四)投射長槍之類的物品;動詞的意思則可以由此類推;名詞則是這個動詞的轉化。
總之究其根源,應該是用銳器刺穿使之震動的具體動作,再轉用為(三)這種表達抽象感情的詞彙。
簡單來說,我認為Thrill可以解釋為快樂(pleasure)與痛苦(pain)一起給人尖銳急劇的感受。
這種尖銳的感受中卻有無限的等級。
怎樣才算是驚悚,會根據接收者的情趣、知識的程度而有所不同。
因此,不妨把驚悚的等級想成接收者的頭腦等級。
擁有幾十萬讀者的娛樂雜志所歡迎的驚悚,并不适用于其他小衆讀者的知識階級讀者。
這類小衆讀者,多半會嘲笑幾十萬讀者喜愛的驚悚讀物稱之為所謂的Thriller,可是這些知識階級對自己所喜愛的驚悚,也要有所覺悟,他們也會被更高一層标準的人看不起。
這就是人外有人的意思。
具體來說,有快感的驚悚,例如以前軍國主義的激情:在火車站迎接凱旋軍隊、小學生面對飄揚的國旗、軍樂雄壯威武的響聲、遠眺威風凜凜行進的軍隊,無不令人産生寒毛直豎發抖的快感,使人噙着淚水。
水戶黃門或乃木将軍的浪花節,表演可憐的善人得到幫助,可惡的惡人&ldquo嘿嘿欸&rdquo磕頭的時候,這類場景也會令人感到某種心弦震動,激烈地撼動人心。
&ldquo萬&mdash&mdash歲、萬&mdash&mdash歲&rdquo的口号聲中,很奇妙的充滿某種驚悚感。
愛情的頂點也有驚悚感。
無論男女、親子,在其頂點都有某種令人心情激動,不顧一切,喜極而泣的境界。
這種境界正是快感的驚悚。
此外,談到别的例子,還有從鬥争産生的驚悚,例如發出一聲:&ldquo哇&mdash&mdash!&rdquo的戰鬥呐喊聲并全力突擊時的激動激情,即将戰鬥前的精神抖擻,在可以看到的所有運動競技中,也有拳擊的驚悚。
當這些情感巧妙地運用在文藝作品上的描寫時,當然也能給人相同的驚悚感吧! 而痛苦(pain)的驚悚首先是恐懼。
(或許有的人會認為驚悚隻限于這種恐懼的激情,但如同字典寫明的,驚悚當然不限于恐懼)殺人、沾滿鮮血、千刀萬剮、逆磔刑、拉鋸子、其他殺人與刑罰的肉體性驚悚、人體解剖、毒殺、疾病,以及手術之類的醫學性驚悚、與全世界為敵到處亂逃的罪犯,無栖身之所,難以忍受的恐懼,被追趕的驚悚、從斷崖、高層建築物等處墜落的恐懼、來自猛獸、野蠻人之類的驚險;還有另一方面由妖怪、幽靈、生靈、天譴、佛罰、靈異現象等等的不可知物産生的驚悚,屬于此類。
主要描寫這種驚悚的是志怪小說、犯罪小說、冒險小說、偵探小說以及怪談等等,而偵探小說當然也采用了相當大量的這類元素。
接着是悲傷的驚悚。
這類和偵探小說幾乎無緣,描寫對象是戀愛小說或家庭小說,或所謂的悲哀小說,例如破鏡的悲愁(《不如歸》)、貧苦病苦的悲愁(《筆屋幸兵衛》)、幫助小孩所謂賺人熱淚的驚悚(《非親生關系》),等等,這一類并不算少。
再來,我想憤怒的情感在其極端上也算驚悚。
雖然很難找到适合的讀物例子,但戲劇中,反派角色百般折磨小生的角色、虐待媳婦的惡婆婆之類的演技達到頂點時,還是能讓人感到驚悚,甚至把女孩子氣哭,觀賞表演時不禁粗魯地把半塊榻榻米朝舞台扔過去。
以上舉例的激情,不問知識的程度,幾乎不須情趣的訓練,隻要能讀文字的人都毫無例外可以理解,可以說是尋常而庸俗的驚悚作品